0347 變天

字數:7174   加入書籤

A+A-


    “化血培藥法。”
    “以寶鼎藥浴,妖血祭煉,每六個時辰換一次血,從而與天綱契合,煉精化氣。”
    “唔......”
    “我的評價是,不如薪火培藥法。”
    “化血藥方是富人的專享,與凡夫俗子無緣,其價值並不在於培藥之法本身,而是其中的萬獸譜,這個還挺有用。”
    “每六個時辰換一次血,也不過是形式主義的生搬硬套,實際收效甚微。”
    “你真要以煉血契合天綱的話,我的建議是不如遵循十二生肖。”
    “玉骨藥方。”
    “有可取之處。”
    “骨血相融,龍脊運氣,髓通識海。”
    “精氣神三者,都可煉入玉骨,從而最大限度利用天綱之外的時間,而且還能兼顧煉氣煉體。”
    “這個法子不錯。”
    “但是把道紋與妖獸血脈烙印在玉骨之上......有些多此一舉的意味了。”
    寧洛的評價是,遠不如他的六腑秘藏體係,但他自不會就此披露自身道法。
    “雷河藥方。”
    “很極端,但我喜歡。”
    “以天雷淬體,籠罩自身,從而隔絕天威,可以在合理範圍內隔絕天綱規限,並且兼顧淬體。”
    “編纂者很有想法啊。”
    “但也不適合凡夫俗子,修煉需要兼備煉身煉血的天賦,且時常需要服藥煉丹療傷。”
    這雷河培藥法,大抵是七份藥方之中,寧洛最喜歡的一個。
    簡單概括便是:我先降劫自己,這樣天道就以為她已經降過劫了,礙於規則,它暫且就不會幹涉遭劫的修者。
    “天罡藥方,以聚靈大陣與颶風大陣裹挾天靈,如祭煉般在風穴中苦修。”
    “這......從長遠角度來看,比之雷河培藥法更為危險,而且會留下後患。”
    “因為依照天行綱常中的陰陽劃分,采氣之時,唯獨水靈最為難采。而煉氣之時,偏偏水靈又更易煉化。”
    “水行修士往往需要大量天材地寶輔助修行。”
    “但這天罡藥方的風渦修行之法,卻會持續剝蝕修者體內的風靈,不僅需要大量進補,而且還會......”
    “還很影響個人形象。”
    “所以這天罡培藥法的修行者,才會長得都這般凶神惡煞,也不建議女子修行。”
    萬法界萬千年來的未解之謎。
    就這麽被寧洛輕描澹寫地給破了。
    玄曜藥方是利用地熱修行的秘法,有用,但用處不大。
    浮屠藥方則是須彌府,聖山齋人的古老傳承,倒是讓寧洛不由挑了挑眉毛。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萬法界,竟然還有佛門?”
    “有點意思。”
    浮屠藥方的宗教性質很強,修行需要佛門丹藥。
    所以這浮屠藥方雖然向眾生開放,但少有人願意修行。
    畢竟修煉了之後,要麽皈依佛門,要麽在玄丹期自廢修為,重修藥方。
    也是挺有心機的。
    最後的瓊華藥方就更高了。
    那是土行藥方,主打的就是一個臥沙。
    躲在寶地神山之內,肆意修行,任由天雷落下。
    傾落的天雷幾乎不會影響修行,還會幫忙淬煉山上的靈金靈石,以及蒼龍竹和雷擊木。
    當然,想想就行了。
    這瓊華藥方也是一方聖地的傳承。
    那樣的寶地環境,旁人幾乎沒有可能複現。
    “以上,便是這七副藥方的全貌。”
    “宗銘教諭長,可還滿意?”
    七日七夜。
    寧洛不眠不休,隻是一眼掃過藥方,便將七副藥方盡數闡明。
    萬人聽得如癡如醉,幾乎忘卻時間。
    宗銘更是滿目震撼,百思不得其解。
    這位寧國公......
    太讓人匪夷所思!
    雖然萬法界曆史上也曾有過傳說。
    據傳衝虛上人遍覽天下道典,三十六副藥方,七十二品丹法,無一遺漏!
    但,當時的三十六副藥方,與現在的卻有所不同。
    縱使不能算是前無古人,但寧洛畢竟隻有培藥期修為。
    區區培藥,就有這等眼界......
    這合理嗎?
    宗銘是德高望重的賢者,但終究並非聖人。
    當他看到寧洛這個修為平平,年紀輕輕的後進之輩,卻在藥方一道上有著超越他的見解,宗銘也難免心生妒忌。
    “莫非,是域外邪魔......”
    宗銘童孔微縮,心中有了些不善的猜想。
    與旁人不同,他對萬法界的蒼茫曆史格外感興趣。
    也曾經從舊日的古籍之中,得到了些許線索。
    相較旁人,他知道更多有關“域外邪魔”的知識。
    宗銘了解,域外邪魔分為兩種,更是曾在古籍之上窺見過域外邪魔的來曆。
    傳說。
    域外邪魔實則是“天界”隕落的仙魔!
    太古之時,域外邪魔還不叫這個稱呼,而是被稱作天外來客。
    其中有魔,但也有仙。
    古籍記載,無論是天降魔頭,還是天外謫仙,他們都會在保留些許記憶的狀態下,歸入此方天地的生死輪回。
    也就是穿越者常言的轉生與還魂。
    甚至篡改因果,憑空造化肉軀!
    那便是素體穿越。
    據傳,邪魔以侵吞凡世道法為目的,而謫仙則是為斬妖除魔而存在。
    那些如蛆蟲般依附在萬法界大道上的邪魔,土著修士無從應對,隻能寄希望於天降謫仙,協助他們祓除邪祟。
    但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天外來客這個稱呼漸漸廢棄。
    或許是因為土著已經擁有了鎮壓邪祟的實力,所以不再需要那群謫仙。
    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畢竟,萬法界的曆史,空缺了一塊。
    那是鮮少有人知曉的密辛。
    萬法界上古至當今的曆史,缺了千年。
    而就在那千年之後,“天外來客”憑空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域外邪魔”。
    擅入此界者......
    皆為天魔!
    這是如今萬法界的規矩!
    但不是宗銘的理念。
    宗銘目光微凝,死死盯著那背負雙手的青年教諭。
    最後,頹然搖頭。
    不一樣。
    “唉......”
    “時代變了。”
    “天綱規限,這已經不是那個群魔亂舞的時代,更沒有謫仙大展拳腳的機會。”
    “天外來客不會對藥方丹法如此知悉。”
    “他們修的法,是天界的法。”
    “他們留存的記憶,也是天界的記憶。”
    “所以,寧教諭理應不是天外來客。”
    窮究至道的理性將宗銘的思緒拉回現實。
    卻也讓他與真相失之交臂。
    宗銘落寞地垂了下頭,心道:“寧國公,禦前博士,他是當今聖上親自封賞的奇才。皇庭與道場關係密切,不可能分辨不出域外邪魔,所以,這種無端揣測,也不過是老夫的妒心作祟。”
    “唉,也罷......”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這些老古董留下的道學,本就遲早會被超越。”
    “還是......老了啊......”
    明明道山萬人空巷,明明書院道學鼎盛。
    明明無數學子滿目震撼,紛紛翹首以盼。
    但宗銘卻有一種繁華落幕的觀感。
    道學縱然繁盛。
    可這,卻已經不是他的時代。
    直到......
    寧洛沉默良久,眼看著便要回到洞府,卻不料,那竟是虛晃一槍。
    不行。
    不行啊......
    這群學生,怎麽一個個悟性這麽拉啊!
    寧洛背朝講壇,咬了一口靈果,汁水四濺。
    算是勉強補充了一下水分,緩解了七日授學帶來的口幹舌燥。
    “我這講了足足七天,你們能不能給點反應啊???”
    “異象呢?”
    “天道饋賞呢?”
    “怎麽一個人都喚不出來?”
    “我可是有天命加持,明明傳道效果會拔升很多啊......”
    修行眼界與道學領悟的差距終歸還是太大了。
    縱使寧洛在「道主」的加持下,將七份藥方說得這般明白,卻依舊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原因其實不在於學生的悟性。
    而在於,那七份藥方畢竟歸屬於藥方三十六副,少有人修行。
    光聽不練,自然不會引得饋賞。
    所以,寧洛腳步一滯。
    他挑了挑眉毛,想到了破解之法。
    寧洛回過身子,稍加思索,低語道:“雖然這七份藥方都不怎樣,但是博采眾長,合而為一,或許能有不錯的結果?”
    氣氛沉寂。
    緊接著,當寧洛輕描澹寫地將七法融合為一......
    轟卡!
    !
    天雷炸響!
    那不是天罰的雷,而是宗銘的劫,是他道學進境,破開瓶頸的劫!
    寧洛嘴角微微上揚,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
    “如此一來。”
    “我的路,也就妥了。”
    “下到學生,上到教諭。”
    “隻要我不斷為他們傳授道學,那這天道饋賞,可不就源源不斷?”
    鑽空子嘛,誰不會呢?
    江南書院,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