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章邯練兵 準備離山
字數:4778 加入書籤
動作淩厲,殺氣畢露,已經有了沙場老兵的風範。
這一幕也引得軍營裏其他兵士紛紛駐足觀望。
……
魏磬的身體終於養好了,此前留下的後遺症一掃而空,又恢複了活蹦亂跳的樣子。
“喝!哈!”
校場上,兵器的破空聲和兵士的大喝聲交織。
又過了數天。
那一晚,整個軍營都聽得到這邊的慘叫。
據傳章邯打完還說:“有沒有繼續的,反正這裏就是醫家,打傷了直接送醫,重傷不治的話……岐山也是塊風水寶地。”
就這樣,章邯簡單粗暴的在這群護衛中立了威。
一開始是凶名遠揚,後來折服於章邯的才幹,也因其秉承的公平公正、賞罰分明,凶名才逐漸變成了真正的敬畏。
……
章邯發現外圍觀望的吳駒,連忙令侍衛稍事休息,自己小跑過來拱手作揖:“卑職參見吳卿。”
“自稱卑職太生疏,日後稱屬下便可。”吳駒說。
“是。”章邯說。
“辛苦了,練的不錯。”吳駒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距離真正的沙場距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章邯正色說道。
吳駒點點頭,嘀咕道:“要是能練成特種兵就好了。”
他這句話說的含糊不清,聲音更是小到他自己才能聽見,但偏偏章邯還真的聽清了。
“吳卿,敢問特種兵乃是何物?”章邯不懂就問。
吳駒一愣,沒想到章邯會有此一問。
他稍作思索,並組織了一下語言,隨機解釋道:
“特種兵就是一種執行特殊任務的兵種,需要在各種惡劣、極端、特殊的場景下作戰。對於單兵素質的要求非常高,這麽說你能聽懂嗎?”
章邯點點頭又搖搖頭:“能聽懂,但不太明白。”
吳駒笑了笑:“聽不懂也不要緊,眼下的條件也不足以練出一支真正的特種兵,來日方長嘛。”
章邯點點頭,沒有繼續追問,但默默將特種兵這個詞記在心中。
“對了吳卿,您這趟來有何命令?”章邯突然想起。
“讓他們收拾收拾,下午離山。”吳駒說。
章邯一怔:“離山?去哪?”
吳駒微微一笑,吐出兩個字:
“鹹陽。”
……
楚國東部,蘭陵縣。
一位鶴發老者靜坐於溪間亭中,提筆在竹簡上撰寫著。
突然,身後傳來一道腳步聲。
隻見一個風塵仆仆的年輕人前來,可不就是韓非?
“弟子韓非拜見師父!”韓非作揖。
亭中所坐的老者,正是當今儒學大家,荀子!
荀子寫下最後一字,一邊打量著竹簡上的字,一邊問道:“醫家之行可還好?”
“稟師尊,甚好,醫家人才濟濟,新任魁首吳駒勵精圖治,先創心肺複蘇術,後開外科手術之先河,有此魁首,醫家當興。”韓非說道。
“很少見你對一個人的評價這麽高。”荀子放下竹簡,繼而用那雙深邃的眸子看向韓非說道:“你傳回的那首水調歌頭,果真是那醫家魁首吳駒所作?”
“正是。”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寫的真好啊。”荀子不由長歎道,眸中恍惚間仿佛有春秋交替。
“不僅如此,在弟子離山時,吳師還做了一首五言詩贈與弟子。”
“五言?吟來聽聽。”
韓非便將吳駒那首《送友人》誦與荀子。
荀子聽完,頓時沉默了。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荀子長出一口氣,仿佛想起些故人往事,微微皺起的眉頭旋即舒展:
“文采斐然!此等詩才,於當世乃鳳毛麟角,這醫家魁首吳駒確實不一般,他這首詩的格律已經非常成熟了。”
“薑夫子不是在推廣五言詩嗎?弟子在想是否要謄抄一份送過去,既可研究格律,也可推廣五言。”韓非說。
“那固然好。”荀子點點頭。
“但這首詩乃是贈與道家青盧子、陰陽家湘夫人還有弟子的送別詩,吳師並未說明是否可以傳出,弟子想……”
“那便罷了,莫要失了禮數。”荀子說。
“是!弟子謹記。”韓非拱手。
“你一路顛簸,便下去休息吧,待修整完,再來與為師講講此行見聞。”荀子說。
韓非有些驚異的一挑眉。
荀子在卸去稷下學宮祭酒一直後,便來到蘭陵隱居。
外界發生的事情,他雖然清楚,卻總一副不關心的模樣,誰也猜不透荀子到底在想什麽。
這還是第一次對魁首之間的交替如此上心。
不過這也側方麵印證了吳駒的才華令荀子都無法不重視。
不知道吳兄現在怎麽樣了,是否有新的詩詞問世……韓非這樣想著。
盡管掛念著吳駒……的詩詞,但他還是拱手作揖:
“遵命,弟子告退。”
韓非離開。
荀子在亭中沉默許久,才悠然的歎了口氣:
“吳駒啊……若再年輕幾歲,跨千裏也當見識一下這等英才,可惜啊,吾已衰朽了。”
溪水繼續前行,時而飛濺。
一開始還是文鬥,比沙盤上的排兵布陣。
這方麵,吳駒的侍衛怎麽可能比得過章邯,於是文鬥以侍衛一方慘敗告終。
而後諸多侍衛不服,說排兵布陣不是他們的強項,要武鬥。
被指出錯誤的侍衛沒有任何不爽,忙不迭是的點點頭,加以改正。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章邯已經在這些侍衛中樹立了極深的威望。
至於章邯是如何立威的,吳駒有所耳聞。
據說這廝正式成為侍衛統領的那天,直接去了軍營。
侍衛對於章邯這種初來乍到的肯定是不服的,於是不知哪個好事的挑起了比鬥。
而章邯正穿著一身勁裝在周圍巡視,時不時出手指點。
隻見吳駒的五百侍衛,準確的說是五百五十七侍衛正在校場上揮舞著戈矛。
這個決定,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被眾侍衛奉為反麵教材,令他們捶胸頓足,追悔莫及。
章邯幹脆利落的連下二十人,沒人能在他手下走過二十招,凡參加武鬥者最終都免不了鼻青臉腫的下場。
臨行前,吳駒去了一趟軍營。
但不是秦國的軍營,而是是岐山的軍營。
同時,吳駒的祛疤藥膏也研製完畢,魏磬親身試驗效果非常好,隻要常塗抹,假以時日定能祛除那兩個可怕的箭傷疤痕。
如此一來,萬事俱備,鹹陽之行也終於該提上日程了。
先前吳駒用秦王令借來的秦斌,在叛亂一事結束後已經離開了岐山,現在岐山的軍營裏生活著的依然是醫家自產的,負責巡邏守衛的兵士。
章邯以及吳駒的五百侍衛也在那裏訓練。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