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實驗田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八零小農女 !
    第096章實驗田
    事件最終以楊興武夫婦登門道歉而結束,楊珍秀的抗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隻是連著幾天,楊梅都提心吊膽的。
    那就是楊珍秀表現出反常的亢奮,卻偏偏又完全像好人一樣,看不出任何瘋顛的痕跡,而且嚴重的顛覆了楊梅心目中原本屬於楊珍秀的形象。
    主動的出現在人群裏,大著嗓門的說話,甚至有男人刻意的靠近,會不動聲色的拔刀相向,嚇得人落荒而逃。
    她越是這樣,越是讓楊梅擔心,會不會是被人刺激過度了?她很怕哪一天再一覺醒來,就發現楊珍秀拖著菜刀真的上誰家的門,把人給哢嚓了。
    不過鄉村裏真正空閑下來的時間很有限,那些無事生非的事也少了許多滋生的土壤。別人還沒來得及惹毛楊珍秀,楊珍秀的印象仍在一天天變得強悍時,獨屬於鄉村人的‘冬修’就開始了。
    冬修的全稱應該是冬季水利工程養護修理。
    說是對投入運行的水利工程的經常性養護和損壞後的修理工作,但事實上根本沒那麽輕鬆。在機械化嚴重落後的八十年代初期,農村的一切與‘工程’兩個字沾邊的事情,都得靠村民們肩挑手擔來完成的。
    比如清溝挖渠。村民們要下到埋沒小腿的淤泥中,光著腳忍受寒冷,用特製的鐵揪,一揪一揪的把淤泥挖出來,裝進籮筐裏,再由另外的合作夥伴把挖出來的淤泥挑到空曠的田地裏。
    既達到了清理淤泥,保持溝渠通暢的目的,又為貧瘠的田地施了一層肥。算起來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但村民們的工作量卻是非常的繁重。
    無論是挖泥的還是挑泥的,都非常辛苦,一天下來,個個累得精疲力盡,渾身是泥。
    還有加固大堤,也輕鬆不到哪裏去。一擔擔幾十上百斤的土挑著爬坡,放下來倒在蜿蜒的長堤上,渺小得不亞於滄海一粟。村民們就如同搬家的螞蟻,孜孜不倦的一天一天忙碌,整日整日的拖著疲倦不堪的身子,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
    其實利用推土機、挖機的話,工程僅僅夠一星期、十天的量,而現在的村民們卻要犧牲整整一個冬季的時間來完成。
    冬修,是分田到戶之後唯一還保留了‘工分’這個詞的工種。
    也就是說,它是一項強製性的工作,沒人能逃避得了。是根據每家每戶分得的田地、以及家裏的人口數,強行劃定工程量,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楊珍秀和楊老倌都不得不上任務,這種時候家裏沒有男人的劣勢就顯現出來。
    除了這事有些心痛家裏人之外,楊梅的日子過得還是很不錯的。
    自她被打破頭的事被喬雲和胖子得知以後,楊樹的日子就沒有好過過。光是她知道的,上學路上就被堵了好幾次,現在他寧願繞路走,也不敢再踏足八隊的地盤。
    在班上,楊芬也老實下來,每每看到楊梅再不敢趾高氣揚。
    這些楊梅都不會放在心上,她現在著急的是她的平菇養殖實驗。那本從高老師房裏偷記的筆記已經了然於心,一應的準備也在喬雲的幫忙下秘密有序的進行著。
    隻是最重要的環節還存在著重大的問題,那就是……沒有菌種!
    這時候沒有京東,也沒有淘寶,買菌種還真是個麻煩的事情。楊梅想破了頭,也隻能想到縣農科所裏應該有研究。但怎麽從裏麵買到菌種回來,那就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這時候的一切資源、消息都不公開、不透明,一般的人都很難獲取,更不要說楊梅隻是一個七歲的鄉下小丫頭。
    思慮再三,她最終鼓起勇氣,決定找高老師問問。畢竟那本筆記是從他那裏流傳出來的,或許他知道源頭在哪裏呢?
    找上高老師是在放學後。
    看到楊梅,高馳一點都不驚訝,相反還有些期待,畢竟他的外衣還沒有被送回來。
    “高老師,您知道哪裏有菌種賣嗎?”隻是當她一開口,高馳就有些發懵了。不是送衣服來的?
    “菌,菌種?”高馳有些反應不過來,眼前一晃而過的是一雙好看的丹鳳眼。
    不過他很快就讓自己鎮定下來,也終於明白楊梅提的菌種是什麽東西了。他擺在書桌上的那本《平菇栽種技術》可不正是楊梅前些天翻過的嗎。
    “你要種嗎?”說不上來什麽心情。高馳拿著這本筆記找過村裏的支書,也拜訪過幾家相熟的農戶,卻沒有一戶敢嚐試的。現在想嚐試的人主動找上門來了,卻是自己剛收的一年級小學生。
    楊梅一聽高老師的語氣,便覺得有戲。
    “老師您知道,我家勞動力缺乏,能幹活的除了我爺爺就是我媽,但我爺爺年紀大了,我媽又體力有限,他們太辛苦了。我上次在您的房裏看到了怎樣種平菇的書,不過是繁瑣一點,講究多一點,但體力上還算輕鬆,很適合我們家栽種。”楊梅目光晶亮,全部的希望都著落在高老師的身上。
    高馳也在想,栽種平菇確實很符合楊梅家的情況。隻是,“你家裏人都同意了嗎?”
    他下放到楊家村,得到了這裏村民們很大的幫助,一來就當了小學老師比同期的知青少吃了很多苦,而且現在返城也沒有工作安排,還不如老老實實呆在這裏是一個方麵,另一個是他對這裏誠懇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所感染,慢慢喜歡上了這裏淳樸老實的人們。
    當然他也是希望這個偏遠、落後的鄉村能變得富饒,不然也不會向城裏的同學、好友打聽有關種植方麵的資料了。
    隻可惜能打聽出來的適合楊家村的經濟作物並不多,搜尋了很久,也就找到了這本平菇栽種技術,可就這樣,他千難萬難搜尋到的資料並不能夠引起村民們的足夠重視。
    一貫的觀念深植村民的腦子,紮根在了他們的心裏。種植他們不熟悉的、供銷社沒有指名道姓收購的物種,會被他們認為不務正業,沒人敢嚐試。
    高老師的這份擔心楊梅自然明白,這也正是她到現在都沒有跟家裏人商量的原因。
    不過,不管家裏人同意不同意,這件事她是做定了,因為有喬雲!隻要她的實驗田獲得成功,相信打動楊老倌的心並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