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化身小惡魔
字數:4484 加入書籤
A+A-
汪鋐曾經做過學正,對華侯偉說的情況深有感觸。大明科舉三年一考,為何會出現南北雙榜?還不是江南富庶,百姓有閑錢供養讀書人?時間一長江南滿眼皆是舉子,鄉試的難度甚至比京城的科考還高!所以江南遍地都是讀書人,這些人沒有做官的機會,隻能在鄉野之間教書育人,或是從事其他行當,要不紹興出師爺呢?汪鋐歎口氣:“王爺,這些學子在江南是殺不出重圍的,不教書還能如何?”
華侯偉微微一笑,看看其他人:“諸位就沒什麽好主意麽?”
藺俊良微微一笑:“那就要看王爺想達到什麽目的了!”
“目的很大,第一步很難!孤想建立一套由開總牽頭,直達鄉鎮的新係統,幹什麽沒想好,就是想利用將龐大的人才資源,投入各種研究當中去。”
靠!心真野!曆朝曆代帝王都這麽想,誰成功了?宋有張元,屢試不第後投西夏;唐有黃巢,屢試不第起兵造???????????????反。這幫讀書人很難伺候,當不了官的就走歪門邪道,哪一朝不是讓人又愛又恨?
劉健欣慰的笑了起來:“主上好大的氣魄!不過主上似乎忘了,曆朝曆代哪一個君主不想做到這一點?有人成功麽?這件事主上還是不要問我們這些老朽,唯一的希望在你身上啊!”
啊!華侯偉愕然,仔細一想,確實是這麽回事。他搖搖頭:“老大人,是孤沒有說清楚。孤是希望不管是自願還是強迫,這些人都來做格物致知的研究。孤,唉,這稱孤道寡的真不舒服。我和師兄弄出一門專門格物致知的學問,研究世間萬物循環輪回的道理,急需這些人做個幫手。諸位,漢家是沒有好學問麽?不是!當年的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留傳到今天的還剩下多少?”
王陽明深有感觸的點頭:“自那次格竹之後,主上點撥於我,我王陽明才明白格物致知另有一番天地。”
華侯偉接著說道:“學問能不能傳下去不是最關鍵的,有些學問本就不適於這人世間,湮滅就湮滅吧,可格物致知對百姓對大明多大作用?追魂槍這些就不說了,水泥、機床、冶鐵這些大家都看得見。我和師兄畢竟隻有兩人,加上近幾年搜羅的人才,對於如此博大的世間,無疑是杯水車薪。唯有大家都加入進來,這門學問才能推陳出新,才能給大明給百姓帶來巨大的好處!”
藺俊良加入的晚,對華侯偉所說的這些不是太了解,不禁問道:“王爺,這格物致知還能做些什麽?”
華侯偉心中有點喪氣,自己身邊的人都對科學重視程度不夠,還指望這些古人重視?他苦笑一聲:“人生在世不外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格物致知到了一定程度,衣可以從油裏來,水裏可以種出糧食,樓高千尺不是形容是事實,人可以潛入海底,可以坐在不用馬的車中日行千裏,可以坐在天上飛的機器當中一個時辰萬裏之遙!”在場所有的人都有些心旌搖曳,就連王陽明都禁不住問道:“天上飛?海底遊?主上,真的能行麽?”
華侯偉微微搖頭,神情有些蕭瑟:“何止是能行?發展到後麵,換心換眼睛,什麽做不到?甚至,甚至,唉,甚至遠隔萬裏之外還可以麵對麵說話!”
天!王陽明眼前也冒起了星星,這可能麽?所有人都用懷疑的目光看著華侯偉。華侯偉意味闌珊的苦笑,說的太多也不是好事。
謝遷說話了:“殿下,不是臣等不相信,實在是,實在是太過出人意料啊!殿下,你說的這些多久可以做到?”
“若是一切按照最好情況發展下去,三百年就差不多了。要是有些波折,至少還需要五百年!”
王陽明馬上熱切的站起身來,激動的說道:“師弟,那就幹吧!需要師兄做什麽?”
“咦?師兄啊,你不是不信麽?”
“呃,你說三五百年,我就信???????????????了。”
華侯偉無語的看著王陽明,撇撇嘴:“好吧。大家議一議,弄出個方案來。算了,師兄,你來領頭,三天後交給我方案,時間寶貴,我來說說經濟戰!”
劉健眼睛一亮,華侯偉在剛剛出道的時候,就曾說過經濟戰。隻是後來被弘治幽禁,一直不知道這經濟戰到底是什麽。這時候華侯偉自己提出來,立馬就來了興致:“主上,說說看,何為經濟戰?”
華侯偉搖搖頭:“概念就不說了,隻說手段。鄒纓齊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賣弄了。這鄒纓齊紫其實就是經濟戰!引領潮流其中就有巨大的經濟利益,那麽,傾銷也是一種很厲害的經濟戰手段。比如我用大量廉價的糧食衝擊江南,結果就是地價下跌,民不聊生,”
“等等!主上,糧食降價是好事啊?為何會民不聊生?”汪鋐實在理解不了華侯偉的邏輯,顧不得尊卑直接打斷華侯偉的話!
“嗬嗬,也不難理解。就拿南直隸來說,糧價越低,農夫手中就越局促。人不是隻吃飽飯就行的,總是要有其他需求的。糧價低了,手裏沒有錢,穿不穿衣服?要不要走親訪友?要不要買農具?要不要修?南直隸百姓絕大部分是農夫吧?若是絕大部分手裏都沒錢,錢在誰手裏?可怕麽?”
謝遷倒吸一口涼氣:“天!誰知道糧價低了也不行?”
汪鋐則是合不上嘴巴,知道華侯偉說的有道理,可腦子裏卻總覺得這是謬論。
】
劉健歎息一聲:“見識了!原來老夫一輩子都錯了!”
華侯偉擺手:“不是老大人錯了,而是我漢家得天獨厚,中原大一統。老大人可記得衡山之謀?糧價低的危害性有多可怕?”
衡山之謀是齊桓公薑小白對付衡山國采用的一係列行動,齊桓公問管子,如何製服衡山國?管子說讓人向衡山國高價買入械器再賣出去,燕國一定會跟著買,秦國和晉國知道了一定會跟著買。天下爭著買械器,械器的價格必然會十倍上漲。齊桓公答應此事,馬上派人去衡山國高價收購械器,燕國、秦國和晉國果然跟著買。衡山國王看到這樣的形勢,跟相國說:“馬上將械器價格提高十倍。“全國人民都傾盡財力去生產械器。齊國花了一段時間收購械器和糧食後,斷絕和衡山國的外交。這樣各國也紛紛與其斷交。魯國攻占衡山國的南部,齊國攻占衡山國的北部,衡山國看自己已經沒有足夠械器抗衡兩國,隻好舉手投降。
王陽明恍然:“怪不得主上一直特別重視糧食!如此說來,工業化是不是也可以這樣?”
華侯偉搖搖頭:“不可!孤搞工業是為了百姓生活更好,活得更有尊嚴,而不是為了工業讓他們流離失所。大不了多等些年頭,一代人也就差不多了!”
謝遷眼睛一亮:“多子多福?”
“對!不愧是我的二師父???????????????!漢家講究無後為大不孝,糧食多了,生活好了,還不可勁的多生?七郎八虎不算少,十三太保不算多,嗬嗬,十五年下來,不出去上工憑種地能養活那麽多的嘴?所以這個我不擔心。”
劉健敲敲桌子:“不擔心還說什麽?我要聽經濟戰!別講古說現在!”
華侯偉趕忙陪笑:“成!北方的最大弱點是糧食,咱們就從糧食入手!射日軍從安南、身毒、滿剌加等地大量采買糧食,低價衝擊北方市場。擊垮北方各大糧行,全麵接管北方市場!等土豆育種上了規模,全麵覆蓋北方,土豆的主產區應該在北方。開總銀行全麵發展北方業務,存款也給利息!”
王陽明大叫一聲:“總體戰!”王陽明和華侯偉之間經常相互交流,他對華侯偉說的很多東西總是覺得匪夷所思,不好理解。這回有了具體實例,腦中驀然出現總體戰的論述,喜不自勝。
華侯偉微微一笑:“是,從農業、金融業入手,其實仰恩不需要翼軫軍費勁巴拉的打到京城。控製了北方的飯碗和錢袋子,他敢翻天試試!”
藺俊良一陣眩暈,這是什麽人啊?陰險毒辣的主意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出倒,當世誰能與之爭鋒?
華侯偉說到興奮處,索性站起身來在屋中遊走:“索性把這幾年積攢下的棉布也拿出來,全都扔進北方市場,狠狠打壓。從湖南大量收購木材,運到北方,水泥廠開足馬力,全力生產,統統扔到北方。農具低於成本價賣給山陝各省,讓當地的鐵匠絕種···”
華侯偉越說越興奮,在座的各位越來越不安,都覺著心旌搖曳,汗水濕透衣衫。半晌華侯偉覺著屋子裏似乎有些安靜,驚訝的看向諸人:“你們都怎麽了?”
劉健一呲牙,苦笑著說道:“主上啊,老夫算是看出來了,誰得罪了你最好趕緊自盡,否則難逃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下場!”(www.101novel.com)
華侯偉微微一笑,看看其他人:“諸位就沒什麽好主意麽?”
藺俊良微微一笑:“那就要看王爺想達到什麽目的了!”
“目的很大,第一步很難!孤想建立一套由開總牽頭,直達鄉鎮的新係統,幹什麽沒想好,就是想利用將龐大的人才資源,投入各種研究當中去。”
靠!心真野!曆朝曆代帝王都這麽想,誰成功了?宋有張元,屢試不第後投西夏;唐有黃巢,屢試不第起兵造???????????????反。這幫讀書人很難伺候,當不了官的就走歪門邪道,哪一朝不是讓人又愛又恨?
劉健欣慰的笑了起來:“主上好大的氣魄!不過主上似乎忘了,曆朝曆代哪一個君主不想做到這一點?有人成功麽?這件事主上還是不要問我們這些老朽,唯一的希望在你身上啊!”
啊!華侯偉愕然,仔細一想,確實是這麽回事。他搖搖頭:“老大人,是孤沒有說清楚。孤是希望不管是自願還是強迫,這些人都來做格物致知的研究。孤,唉,這稱孤道寡的真不舒服。我和師兄弄出一門專門格物致知的學問,研究世間萬物循環輪回的道理,急需這些人做個幫手。諸位,漢家是沒有好學問麽?不是!當年的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留傳到今天的還剩下多少?”
王陽明深有感觸的點頭:“自那次格竹之後,主上點撥於我,我王陽明才明白格物致知另有一番天地。”
華侯偉接著說道:“學問能不能傳下去不是最關鍵的,有些學問本就不適於這人世間,湮滅就湮滅吧,可格物致知對百姓對大明多大作用?追魂槍這些就不說了,水泥、機床、冶鐵這些大家都看得見。我和師兄畢竟隻有兩人,加上近幾年搜羅的人才,對於如此博大的世間,無疑是杯水車薪。唯有大家都加入進來,這門學問才能推陳出新,才能給大明給百姓帶來巨大的好處!”
藺俊良加入的晚,對華侯偉所說的這些不是太了解,不禁問道:“王爺,這格物致知還能做些什麽?”
華侯偉心中有點喪氣,自己身邊的人都對科學重視程度不夠,還指望這些古人重視?他苦笑一聲:“人生在世不外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格物致知到了一定程度,衣可以從油裏來,水裏可以種出糧食,樓高千尺不是形容是事實,人可以潛入海底,可以坐在不用馬的車中日行千裏,可以坐在天上飛的機器當中一個時辰萬裏之遙!”在場所有的人都有些心旌搖曳,就連王陽明都禁不住問道:“天上飛?海底遊?主上,真的能行麽?”
華侯偉微微搖頭,神情有些蕭瑟:“何止是能行?發展到後麵,換心換眼睛,什麽做不到?甚至,甚至,唉,甚至遠隔萬裏之外還可以麵對麵說話!”
天!王陽明眼前也冒起了星星,這可能麽?所有人都用懷疑的目光看著華侯偉。華侯偉意味闌珊的苦笑,說的太多也不是好事。
謝遷說話了:“殿下,不是臣等不相信,實在是,實在是太過出人意料啊!殿下,你說的這些多久可以做到?”
“若是一切按照最好情況發展下去,三百年就差不多了。要是有些波折,至少還需要五百年!”
王陽明馬上熱切的站起身來,激動的說道:“師弟,那就幹吧!需要師兄做什麽?”
“咦?師兄啊,你不是不信麽?”
“呃,你說三五百年,我就信???????????????了。”
華侯偉無語的看著王陽明,撇撇嘴:“好吧。大家議一議,弄出個方案來。算了,師兄,你來領頭,三天後交給我方案,時間寶貴,我來說說經濟戰!”
劉健眼睛一亮,華侯偉在剛剛出道的時候,就曾說過經濟戰。隻是後來被弘治幽禁,一直不知道這經濟戰到底是什麽。這時候華侯偉自己提出來,立馬就來了興致:“主上,說說看,何為經濟戰?”
華侯偉搖搖頭:“概念就不說了,隻說手段。鄒纓齊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賣弄了。這鄒纓齊紫其實就是經濟戰!引領潮流其中就有巨大的經濟利益,那麽,傾銷也是一種很厲害的經濟戰手段。比如我用大量廉價的糧食衝擊江南,結果就是地價下跌,民不聊生,”
“等等!主上,糧食降價是好事啊?為何會民不聊生?”汪鋐實在理解不了華侯偉的邏輯,顧不得尊卑直接打斷華侯偉的話!
“嗬嗬,也不難理解。就拿南直隸來說,糧價越低,農夫手中就越局促。人不是隻吃飽飯就行的,總是要有其他需求的。糧價低了,手裏沒有錢,穿不穿衣服?要不要走親訪友?要不要買農具?要不要修?南直隸百姓絕大部分是農夫吧?若是絕大部分手裏都沒錢,錢在誰手裏?可怕麽?”
謝遷倒吸一口涼氣:“天!誰知道糧價低了也不行?”
汪鋐則是合不上嘴巴,知道華侯偉說的有道理,可腦子裏卻總覺得這是謬論。
】
劉健歎息一聲:“見識了!原來老夫一輩子都錯了!”
華侯偉擺手:“不是老大人錯了,而是我漢家得天獨厚,中原大一統。老大人可記得衡山之謀?糧價低的危害性有多可怕?”
衡山之謀是齊桓公薑小白對付衡山國采用的一係列行動,齊桓公問管子,如何製服衡山國?管子說讓人向衡山國高價買入械器再賣出去,燕國一定會跟著買,秦國和晉國知道了一定會跟著買。天下爭著買械器,械器的價格必然會十倍上漲。齊桓公答應此事,馬上派人去衡山國高價收購械器,燕國、秦國和晉國果然跟著買。衡山國王看到這樣的形勢,跟相國說:“馬上將械器價格提高十倍。“全國人民都傾盡財力去生產械器。齊國花了一段時間收購械器和糧食後,斷絕和衡山國的外交。這樣各國也紛紛與其斷交。魯國攻占衡山國的南部,齊國攻占衡山國的北部,衡山國看自己已經沒有足夠械器抗衡兩國,隻好舉手投降。
王陽明恍然:“怪不得主上一直特別重視糧食!如此說來,工業化是不是也可以這樣?”
華侯偉搖搖頭:“不可!孤搞工業是為了百姓生活更好,活得更有尊嚴,而不是為了工業讓他們流離失所。大不了多等些年頭,一代人也就差不多了!”
謝遷眼睛一亮:“多子多福?”
“對!不愧是我的二師父???????????????!漢家講究無後為大不孝,糧食多了,生活好了,還不可勁的多生?七郎八虎不算少,十三太保不算多,嗬嗬,十五年下來,不出去上工憑種地能養活那麽多的嘴?所以這個我不擔心。”
劉健敲敲桌子:“不擔心還說什麽?我要聽經濟戰!別講古說現在!”
華侯偉趕忙陪笑:“成!北方的最大弱點是糧食,咱們就從糧食入手!射日軍從安南、身毒、滿剌加等地大量采買糧食,低價衝擊北方市場。擊垮北方各大糧行,全麵接管北方市場!等土豆育種上了規模,全麵覆蓋北方,土豆的主產區應該在北方。開總銀行全麵發展北方業務,存款也給利息!”
王陽明大叫一聲:“總體戰!”王陽明和華侯偉之間經常相互交流,他對華侯偉說的很多東西總是覺得匪夷所思,不好理解。這回有了具體實例,腦中驀然出現總體戰的論述,喜不自勝。
華侯偉微微一笑:“是,從農業、金融業入手,其實仰恩不需要翼軫軍費勁巴拉的打到京城。控製了北方的飯碗和錢袋子,他敢翻天試試!”
藺俊良一陣眩暈,這是什麽人啊?陰險毒辣的主意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出倒,當世誰能與之爭鋒?
華侯偉說到興奮處,索性站起身來在屋中遊走:“索性把這幾年積攢下的棉布也拿出來,全都扔進北方市場,狠狠打壓。從湖南大量收購木材,運到北方,水泥廠開足馬力,全力生產,統統扔到北方。農具低於成本價賣給山陝各省,讓當地的鐵匠絕種···”
華侯偉越說越興奮,在座的各位越來越不安,都覺著心旌搖曳,汗水濕透衣衫。半晌華侯偉覺著屋子裏似乎有些安靜,驚訝的看向諸人:“你們都怎麽了?”
劉健一呲牙,苦笑著說道:“主上啊,老夫算是看出來了,誰得罪了你最好趕緊自盡,否則難逃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下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