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奉天殿

字數:4365   加入書籤

A+A-




    大殿之中嗡嗡的議論聲響起,華侯偉還想趁熱打鐵,把最難的監國合法性確定下來,有人卻是不答應了!
    “殿下,京察稍後再說,下官不才,敢問殿下,這票擬的規矩還要不要講?監國如此重大的事情,不通過內閣,陛下一言決之,怕不是長久之道!”
    華侯偉一看,認識!禮部尚書梁儲。這也是曾經給華侯偉上過課的東宮侍講,總要給三分薄麵。雖然心中惱怒,華侯偉還是展露笑顏:“梁大人啊,孤剛剛說了,規矩本就是皇上定下的。我大明不是弱宋,絕不會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這句話一出,滿堂皆驚!大明走到今天,已經漸漸有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氣象。皇家、內閣相互製約,實際上已經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雖然皇家通過錦衣衛、東廠不斷幹擾內閣為首的文官集團,但大勢煌煌,眼看文官的地位權力一日高過一日。誰知道吳王竟敢在文武百官麵前,放出這等厥詞?他憑什麽?
    梁儲也是這樣想的,他正正衣冠,朝著華侯偉一躬:“殿下!此言不妥!”
    華侯偉嗬嗬一笑:“不妥?孤看妥得很!梁儲,士農工商皆為民,為何士大夫一定要跳出來?前賢有雲:術業有專攻。此話不假吧?”
    梁儲搞不懂華侯偉的意思,謹慎的點頭:“此話不假!源於韓愈《師說》。隻是,殿下,這和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有關係嗎?”
    “有!關係極大!”華侯偉很肯定的點點頭。
    梁儲搖頭:“下官愚鈍,請殿下解惑!”
    “孤來問你,既然術業有專攻,那麽!”華侯偉拉長聲調,環視注視他的百官,突然語速飛快的說道:“文章問文人,農事問農夫,行商問商賈,你以為然否?”
    梁儲隱隱約約猜到了華侯偉的用意,可華侯偉的邏輯清晰,實在容不得強辯,隻好勉強點頭:“確實如此!不過一法通萬法通”
    “打住!梁儲,一法通萬法通不假,那隻是理論!理論和實際差的有多遠?你知道嗎?不用辯上三天三夜,孤就問你一件事。小麥倒伏如何救治?棉花有了棉鈴蟲,怎樣殺蟲?”
    梁儲瞪大眼睛,實在不知道如何回答。說不懂,那就印證了華侯偉的說法;說知道,天啊,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士大夫,怎麽會懂農事?他把求助的眼光投射向百官,可惜每一個被他注視到的官員紛紛低頭,沒一個敢說話的!工部的官員有擅長農事的,可惜級別不夠,上不得廟堂。
    華侯偉笑吟吟的看著梁儲,轉向百官朗聲說道:“梁大人不是親民官,不懂桑稼也是正常。工部官員應有擅長的吧?徐大人,工部有人懂嗎?”
    徐貫回頭,幾位工部官員都麵有難色,隻好尷尬的拱手回應:“殿下,工部擅長農事者品級太低,不在奉天殿中。”
    華侯偉驚訝的一擺手:“哦?那孤來問你,若是現在河南大麵積出現糧食減產,工部能有何辦法?術業有專攻,擅長農事的官員進不得廟堂,難道政事就因此而耽擱?簡直荒謬!”
    徐貫臉上青一塊紫一塊,實在是掛不住。可華侯偉說得有理啊,民以食為天,連農事都不管的朝廷,能是個靠譜的朝廷?
    梁儲拱手:“殿下,還是說回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術業有專攻,下官實在看不出和共治天下有何關聯!”
    華侯偉麵色冷下來,重重一哼:“哼!梁儲,你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士農工商,每一件都是國之大事!哪一個朝廷能不管讀書、種地、製造、經商?既然術業有專攻,為何不是四民皆在朝堂,為何士大夫要管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事情?這樣能管好嗎?泱泱大明,億兆臣民,就靠士大夫這隻懂讀書的官員就能管好?回到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若是皇家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那朝廷就隻能養一群不識桑稼的讀書郎。試問,讀書郎能隻讀書不吃飯嗎?能隻讀書不穿衣嗎?能隻讀書不睡覺嗎?你們誰能告訴孤?”
    華侯偉的聲音越來越高亢,奉天殿中隻剩下華侯偉的聲音在殿中回蕩。每一個官員禁不住隨著華侯偉的話語思索,最後沮喪地發現,吳王說的居然是對的?居然反駁不得!
    梁儲辯駁不過華侯偉,卻也不低頭認輸,隻是直挺挺的站在原地,以沉默相對抗!
    華侯偉端起桌上的茶盞,喝了一口獅峰龍井,接著看向梁儲:“梁大人,皇家倚重士大夫,但不可能把政務完全交給士大夫!其實士大夫是從農工商中脫穎而出的精英,隻是,我中華流傳下來的學問,具體操作政務的太少,廣而論之的謀略太多。說的有些遠了,咱們回到規矩上來。梁大人,規矩本人定,大明皇帝是孤的皇兄朱厚照,不是士大夫!這個國孤是監定了!諸位大人若有不同意見,忍著!若是不想當老朱家的官,可以!隻是卸任之前,錦衣衛、南京審計司、東廠,要對卸任官員進行交叉審核,無過無罪者,自由來去!”
    華侯偉的咄咄逼人讓梁儲忍無可忍,他抬頭看著神情堅毅的華侯偉,緩緩摘下官帽,放在地上:“殿下,道不同不相為謀。梁儲自問達不到殿下的要求,請辭!”
    華侯偉哈哈一笑:“可以!老一套嘛!父皇最怕你們這一手,因為無人可用。可是你們打錯了算盤!孤,有的是人!梁儲,你可知翼軫軍識字率百分之百?你可知孤此次上京,帶了一個團的各類官員?你難道要斷送這殿中百官乃至百官子孫的仕途嗎?上山容易下山難,好生掂量吧!”
    梁儲回頭,看向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員。當下便有六科給事中韓文光跳出來:“殿下,道不同不相為謀,下官請辭!”
    “都察院監察禦史劉廣文請辭!”
    “翰林院張茂堂請辭!”
    “太常寺司卿言昌柳請辭!”
    “國子監司業過衫忠請辭!”
    一時間群情激奮,十幾位官員陸續站到梁儲身後!梁儲欣慰的點頭,轉身注視著華侯偉:“殿下,看到了麽?人心不可逆,弘毅之士如過江之鯽!”
    華侯偉卻是哈哈大笑,指著梁儲身後眾人:“梁儲,你看看,這些人哪一個是六部官員?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官帽子搏一個清名,很劃算啊!好,可以可以,孤不攔著。汪直,馬上把諸位大人的卷宗拿來,審計之後,當朝就可以批準辭官!”
    汪直陰陰一笑,轉身走出奉天殿。滿殿文武百官相顧失色,難道每一個官員在礦調局裏都有卷宗嗎?華侯偉看出來百官所思,神色輕鬆的擺擺手:“不要多想,隻是吏部備案的東西加上礦調局搜集的一些資料。孤沒興趣知道你們的家長裏短,放心!”
    劉宇是吏部尚書,這下坐不住了。他走出朝班,拱手說道:“殿下,吏部關於百官的資料是嚴格保密的,為何礦調局會有?”
    華侯偉知道他,北上路途中那些功課不是白做的。於是微微一笑:“劉尚書,礦調局收集吏部資料,是經過皇兄恩準,內閣諸位大人點頭的,這一點孤不會犯錯。”
    劉宇本想糊弄過去就完事了,但剛想挪動腳步,身後卻響起一個憤怒的聲音:“殿下!公器私用何其荒謬!”
    華侯偉一皺眉,不認識!於是看向劉瑾:“劉伴伴,大明朝堂沒規矩嗎?怎麽什麽人都能跳出來?”
    劉瑾一笑:“殿下,這是萬歲爺新晉提拔的左都禦史曹元曹以貞,原本是山東布政使。”接著小聲說道:“爺,這曹元和奴婢有些瓜葛···”
    華侯偉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接著看看曹元:“曹以貞,何謂公器私用?”
    曹元看著劉瑾和華侯偉的模樣,心涼了一大截!總以為劉瑾是為了朱厚照,不斷給華侯偉下絆子,這才跳出來。倒不是曹元眼光心智有問題,而是劉瑾的一貫表現迷惑了他,還有為文官集團出頭,名利雙收的誘惑讓他利令智昏,才有了這驚天一問!
    可華侯偉的話不能不答,索性一橫心:“殿下,朝廷有三法司,有吏部,亦有審計司,為何要礦調局插手審計?”
    劉瑾急了,經過炮打永定門之後,劉瑾已經從心底怕了華侯偉。曹元是自己的親戚,又是走的自己的門路才當上左都禦史,萬一華侯偉生氣遷怒自己,咋整?於是橫眉怒目大吼一聲:“曹元!這等事是你可以置喙的?下去!”
    曹元哎了一聲,馬上掉頭回到朝班,一本正經的站在那裏。曹元雖然弄錯了槍口,可找的理由卻是很有說法,於是馬上有人接手:“下官戶部侍郎毛紀,殿下,剛剛曹大人所說不差,為何礦調局可以插手審計?”
    劉瑾這個氣啊,狠狠瞪一眼朝班當中的曹元。華侯偉正想狠狠打擊一下毛紀的囂張氣焰,汪直帶著幾個人抬著箱子走進大殿!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