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找上門去

字數:5144   加入書籤

A+A-




    

    

    對於這種傳說變成現實的事情,孟子濤也見得多了,到也不是太奇怪,當然,如果說巨蛇化身成人,那就太扯了一些,明顯是不可能的。

    自古以來,隋珠到底是什麽材質,可謂是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它是珍珠。比如《史記·龜策列傳》記載“明月之珠,出於江海,藏於蚌中”。

    可是這裏麵說的淡水珍珠一般比不上隨侯珠之大,且珍珠的成份是碳酸鈣,容易分解很難流傳於百年以上。而從墨子記隨侯珠(戰國早期)到李斯談隨侯珠(戰國晚期)中間已隔數百年,如果隨侯珠是珍珠的話,其到李斯時代早就分解了。

    就像孟子濤當初得到的那顆月華珠,因為保存時間太久,被他吸收了內部的異能之後,整顆珠子就化為了粉末。

    另外,也有人認為隨侯珠是自然形成的礦物。例如漢代的王充的《論衡。率性》篇有相關記錄,這段記錄除了記載了隋珠之外,還涉及了珠寶的製作問題,為現代人提供了重要曆史信息。

    其一,隨侯珠有自然珠和人工珠之分。前者他稱為真珠,人工珠是以藥製成的,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而且,曾侯乙墓的確出土了173顆玻璃珠,其表麵布滿圓圈紋,最大者直徑2.3厘米。這應證了王充“隨侯以藥作珠,精耀如真”之說,是有考古根據的。

    但因為王充“隨侯以藥作珠精耀如真”一說中,有“如真”二字,“如真”也者,似真而非真也。這就意味著,隨侯在製作珠子之前,他手裏還有一顆真珠,它是唯一的。因此,曾侯乙墓裏的珠子不是隨侯珠。

    但由此也可以間接證實,隋候珠很可能是礦物,這才符合當時科技能夠製成以假亂真之珠一說。

    另外就是隨國有很發達的製珠技術和產業,這樣才能加工出如此完美無瑕的寶珠。

    到了現代,有人根據隨侯珠於夜間發光的特點,判斷隨侯所擁有的真珠是金剛石。其理由是金剛石屬於晶體,多呈珠球狀,無色透明、光澤強烈。

    問題是,隨地存在藏有金剛石的礦帶嗎?這個問題,有學者通過長期的地質調查發現,在當地確實有有寶石級金剛石存在,共撿到金剛石40餘顆。這些金剛石雖然不似傳說中的隋珠那樣大,但其特征是一致的。

    如果隋珠確實是金剛石的話,那麽當時的隨侯發現此寶確實是有可能的。

    現在孟子濤拿著這顆寶珠欣賞,可以證實它確實不是珍珠,應該是礦物,但是不是金剛石就難說了,因為你要說在日光的照耀下發光到還沒什麽,但在暗室之中能夠發出這等磷光嗎?

    所以說,是不是金剛石隻有經過鑒定才知道,但這等寶貝,孟子濤可不想拿去鑒定,還是獨樂樂比較好。

    欣賞著美輪美奐的寶珠,孟子濤久久都沒有睡意,但想到明天還有事情,他還是戀戀不舍地把寶珠收了起來。

    雖然晚上睡的晚,不過第二天孟子濤還是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鍛煉身體,幾遍拳法練下來,孟子濤整個人就精神抖擻了。

    “子濤,你可真夠勤奮的,身手已經夠好了,還這麽用功。”馮正生笑著說道。

    孟子濤笑道:“主要是習慣了,一天不練渾身難受,而且我這太極拳對地方的要求也不高,就算在酒店的客房也能施展的開。”

    馮正生想到了一件事情:“你說過這門功夫可以練成內力吧,可不可以讓振琰也試試?”

    孟子濤說:“這到沒問題,不過振琰還小,等他到了初中再說吧。”

    馮正生有些詫異:“不是說學武要從小開始嗎?”

    孟子濤笑道:“人的最佳練武時間是12歲到15歲左右,最好時間是15歲,這是人的最佳狀態,包括身體的成長,肌肉生長,軟組織韌性,所以你不要被小說裏的情節誤導了。當然,我這裏說的是練武的年紀,平時鍛煉就沒有那麽多限製了,隻要安排合理就可以。”

    以前,孟子濤也以為學武要從小開始,但孟子濤後來通過了解才知道,並不是這麽回事,而且年紀大學武有成之人也是存在的。

    比如,晚清民國時期的唐維祿35歲才跟形意拳大師申萬林習武學藝,後唐維祿經人介紹,拜李存義為師。此時,唐維祿已經40多歲了,起初李存義認為他年紀太大,不願收,經人“通融”後,李存義才勉強答應留下。

    後來結業考核時,正經八百習武的弟子都很難順利過關,經常幹雜活的唐維祿卻一路順利過關,由此,李存義對這位大齡習武“農民”的看法徹底改變。離別時,李存義把自己的嫡傳秘方五行丹傳給了唐維祿,也算是對他的認可。

    馮正生聽說是這麽回事,不由感慨道:“小說還真夠誤人的。”

    孟子濤笑道:“不是小說誤人,你要想想什麽是小說?如果寫的東西都是真的還能稱之為小說嗎?”

    馮正生笑了起來:“這到也是。”

    吃過早飯,等時間差不多了,孟子濤和馮正生就準備出發,不過臨走之前,馮正生給了孟子濤一本證書。

    “什麽東西?”孟子濤接過一看,驚訝地發現這居然是一本行醫資格證。

    馮正生說:“咱們去踢館關鍵的東西當然得準備好了,免得讓他鑽了空子。而且就憑你的醫術水平,有這個資格證是當之無愧,換成是其他人我也可不會這麽賣力。”

    “還是你想的周道。”孟子濤收下這本新出爐的行醫資格證,不誇張的說,論中醫醫術,這世界上還真沒有幾個比他高的,因此對此事也是心安理得。

    即將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孟子濤老遠就看到,數百平米的診所有多位患者在等待就醫,但和原本孟子濤以為的人滿為患卻有些差距,於是詢問是怎麽回事。

    馮正生有些不屑地說道:“衛躍輝靠的是他老子衛封榮,沒有衛封榮就憑他的醫術,連這點患者都沒有。”

    孟子濤點了點頭,說句難聽點的話,一個能把氣撒到小孩子身上的人,醫術就算再高也高不到哪去。

    就聽馮正生接著說道:“說實在的,就憑他這個醫術,我對上門打他臉一點壓力都沒有。”

    孟子濤嗬嗬一笑,這番話可謂是深得他心。

    走進診所,孟子濤環顧了一下四周,左手邊是抓藥的地方,右手邊是收營處,整個診所一共有四名中醫,其中兩位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另外兩位三十多歲。

    經過馮正生的介紹,位置最好但患者卻最少的一位中年醫生就是衛躍輝,至於他的掛號費則是100塊錢。

    100塊的掛號費貴嗎?說實在的,孟子濤還真沒見過比這更高的,當然要說一些名醫也有這個價格,甚至更高,但那無一不是業界知名的老前輩了,就憑這個靠著父親名聲的衛躍輝,不知道他何得何能敢要這麽高的掛號費,也難怪他麵前的患者最少。

    看到馮正生進來,衛躍輝點頭示意,並讓馮正生坐著稍等片刻,那模樣分明是擺足了架子。

    孟子濤見此,示意馮正生稍安勿躁,他想要通過衛躍輝開的方子看看衛躍輝的醫術水平。

    接下來,孟子濤通過觀察發現,衛躍輝在望聞問切方麵確實比較仔細,診斷的結果也沒有問題,但他開出的藥方卻比較普通,可以說很中庸。

    這樣的方子能治好病,但療效相比之下就比較長了,換孟子濤開出的藥方,至少比他高效三分之一。

    這會是水平的問題嗎?孟子濤覺得並不盡然,因為有張藥方隻要是資深從業者就能開出更高的藥方,沒道理衛躍輝會不清楚,如此一來,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衛躍輝這麽做是故意為之,至於原因嘛,當然是為了收取更多的費用。

    而且這種手段還比較隱秘,因為衛躍輝開的藥方是有效的,那麽患者肯定不會產生這方麵的懷疑,而且就算懷疑,醫術不到達一定的程度也看不出來,這樣一來也就不會影響他衛躍輝的聲譽。

    孟子濤暗自哂笑一聲,看來這個人確實道德有問題,有道是子不教父之過,看來衛封榮的人品很可能也不咋滴。

    由於衛躍輝的患者不多,很快就輪到了馮正生。

    衛躍輝淡淡一笑道:“馮總,沉香已經買到了吧,我現在就通知我父親過來。”

    馮正生擺擺手:“通不通知都無所謂,我今天來是要告訴你,我兒子的病不用你們插手了,另外咱們還要好好說道一下。”

    衛躍輝表情凝固了,馬上眉頭一皺,語氣生硬地說:“馮先生,你這是什麽意思!”

    馮正生把那幾張有問題的藥方往桌子上重重一拍,怒斥道:“我還想知道你衛躍輝是什麽意思呢!”

    周圍的工作人員和患都都被這個變故嚇了一跳,全都看了過來。

    馮正生接著怒斥道:“我就問你,這幾張藥方是不是你開的!”

    (20/62)(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