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鑒寶活動(九)
字數:6438 加入書籤
A+A-
孟子濤仔細觀察,發現從畫卷上的人物風格來看,符合陳洪綬的用筆,但和其晚期相比,還稍稚嫩一些。。
但一方麵,這幅畫並沒有落下時間,而且書畫鑒定講究底蘊,孟子濤在這方麵還是缺乏了一些,所以光從用筆這一點來說,憑他的眼力,讓他馬上就確定到底是不是陳洪綬的真跡,無疑不太容易。
不過,孟子濤對書法的研究就不一樣了,所以他一眼就能看出,這幅畫的題跋,雖然功力頗深,但和陳洪綬的真跡相比,可就差了一些了,因此他認為,這幅畫肯定是仿畫,但從紙張等方麵來看,應該是一幅老仿。
“小孟,你覺得這幅畫怎麽樣?”蔡老問道。
孟子濤說:“這幅畫畫得很不錯,但我覺得和真跡相比,還是稍稍差了一些距離。”
持寶人聽到前麵一段話,還滿心歡喜,但後麵一段話就讓他的臉‘色’立馬就黑了起來。
“這位專家,你可看清楚了,這可是卓英卓老先生親自鑒定過的,並出具了鑒定證書,他老人家總不會胡說八道吧!”持寶人黑著臉拿出了一張鑒定證書。
持寶人說的這位專家,孟子濤一點印象都沒有,應該不是像蔡老那樣享譽全國的專家,不過這事既然牽扯到了同行,孟子濤為了保險起見,還是看向了蔡老,聽聽他怎麽說。
蔡老問道:“既然你已經鑒定過了,為什麽還要拿到我們這裏來呢?”
持寶人也沒什麽不好意思的,直接說道:“我是為了‘西京民間國寶’這個稱號來的,這總沒問題叫吧?”
這次的鑒定大會的入圍作品,最後會評選出五件寶貝,被冠以‘西京民間國寶’這個稱號,自然的,有了這個稱號,肯定會增加不少價值,對持寶人來說,也是一個‘誘’‘惑’。
蔡老說道:“當然沒有問題,但既然到了我們這裏,你又為什麽要提他呢?難不成我們給你結果是沒有理由的嗎?”
持寶人有些呐呐,半響,他開口道:“那理由呢,總不會不能告訴我吧?”
“如果你不‘插’話的話,孟老師早就說了。”蔡老對孟子濤說:“說說你的看法吧。”
孟子濤微微一笑,講解起來:“咱們先說說題跋吧,畢竟在書法方麵,我還是有些話語權的。陳洪綬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其於書法藝術方麵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當驚人的。陳洪綬作書嚴循中鋒用筆之法,他深諳掌豎腕平執筆的奧秘。其間雖小有以側鋒取妍處,但他能立即將筆調整過來。如此高超的控筆能力,無疑隻能以掌豎腕平執筆法為之方可。”
“再有,書法所要求的‘回藏’、‘提按’、‘頓挫’、‘絞衄’、‘呼應’等等筆法要略,在他的運筆過程中,似無一處有缺憾,隻是他做了無痕跡罷了,這也正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修養至爐火純青境界的具體體現。”
說到這,孟子濤用手機上網找一幅陳洪綬的書法作品,接著講解道:“從其書作中,我們可以感到,陳洪綬作書,心態是愉悅恬靜、輕鬆歡躍的,書寫過程對他來說似乎是一種最甜美適暢的享受。”
“因此可以說,陳洪綬已找到了一種執運筆法的最佳方式,而這方式正是書法執筆、運筆的‘真義’,在這‘真義’中,書法的中鋒運行、回藏提按以及頓挫絞衄,全都是為暢爽書寫且寫出美感服務的。那麽,咱們再來看你這幅作品中的題跋,就能看出一些不符合陳洪綬的筆法特點……”
孟子濤侃侃而談,結合著真跡,點評著眼前這幅仕‘女’畫題跋的問題,最後問道:“這位先生,不知道在這方麵,你還有什麽問題?”
孟子濤講解的十分易懂,持寶人根本就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來,一時間呐呐不言。
孟子濤接著說道:“不過,這字的風格,我覺得有些像謝稚柳先生的風格,說不定是他書寫的。”
持寶人頓時一怔:“你的意思是說,這幅畫是謝老的仿作?”
“這到不是。”孟子濤笑著搖了搖頭:“下麵有請蔡老給你解釋吧。”
接下來,蔡老從畫風、用筆方麵,詳細講解了這一幅畫作:“……從這些方麵來說,這幅畫的繪畫部分並不是謝稚柳先生所仿,我認為有可能是張大千所作。”
持寶人有些‘激’動了:“你們的意思是說,這幅畫是張大千和謝稚柳兩位先生合作的作品?”
可能有人覺得有些疑問,張大千是仿古高手這是確鑿無疑的,但和謝稚柳一起仿陳洪綬的作品,這可能嗎?
事實上,這件事情是有記載的,著名畫家葉淺予先生當年在金陵朋友處,曾親曆張大千仿陳洪綬現場。這一節,包立民寫入《漫話葉淺予》一書,並列“葉淺予與張大千”專章。
這段情節是這樣寫的:一九三六年葉淺予先生在金陵舉辦畫展,“畫展期間,葉淺予曾到張目寒家中找過大千,走進書齋一看,隻見張大千與謝稚柳正湊在一起作陳老蓮的假畫。畫案上放著一本冊頁,謝稚柳仿陳老蓮的字,張大千仿陳老蓮的畫。當時張大千與葉淺予已經相熟了,所以也不避諱他。葉淺予久聞張大千是作假畫的高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所以印象深刻。”
謝稚柳一生師法陳洪綬,也得到張大千親炙。高陽在《梅丘生死摩耶夢》中寫道:“張大千對謝稚柳是另眼看待的。謝稚柳愛好陳老蓮的人物,張大千就拿珍藏的十二幅陳老蓮的冊頁,‘交’給謝稚柳臨摹,以後一直沒有要回來。即此一端,可概其餘。”
而且,謝稚柳仿陳洪綬書法,也是頗見功力。‘精’鑒書畫的行家掮客朱省齋都甚為讚賞。
但這幅畫並沒有張大千和謝稚柳合作的關鍵證據,所以也隻有擁有異能的孟子濤,在心裏給出肯定的答複。
蔡老搖了搖頭說:“由於缺少關鍵證據,這一點隻是我們的猜測而已,並不能加以肯定。但這幅畫確實是一幅難得的作品,是可以肯定的。”
持寶人一聽這話,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如果能夠證實這幅畫是張大千和謝稚柳合作的作品,那他們還能夠挽回絕大部分的損失,但不能肯定,那就是空歡喜一場了。
馬上,持寶人滿臉堆笑道:“蔡老,能不能想想別的辦法,能夠證明這一點?”
蔡老搖了搖頭:“除非能夠找到確鑿的證據,證明這兩位確實合作過這幅畫,不然真的很難確定。”
持寶人臉‘色’立馬就有了變化,又追了一句:“老師,難道您想要眼睜睜地看著我傾家‘蕩’產嗎?”
蔡老和孟子濤搖頭苦笑,這就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了?而且這幅畫有了他們兩個的注解,就算不能證實確實是張大千和謝稚柳合作的,價值也不會太低吧?
“這位先生您言重了,而且我們古玩鑒定說一不二,不然的話,在場的大家,還會相信我們嗎?”說罷,蔡老便是閉嘴不願再去多說一句。
持寶人頓時大怒,指著蔡老罵道:“好狠的心腸!狗屁的專家,一群酒囊飯袋,眼力差得不可思議,連擺地攤的小販都不如!你們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貨‘色’……”
所有人都沒想到,這人居然一言不合惡語相向,而且說的話還十分歹毒,甚至問候起專家的家人,讓蔡老都氣得火冒三丈。
專家席旁邊就有保安,因此不用孟子濤動手,保安就把持寶人給揪了出去,此人也是欺軟怕硬的貨‘色’,保安圍了上來之後,就不敢再口出穢語了,老老實實被拖出了場館。
蔡老雖然脾氣好,但被人這麽罵還是頭一次,也是肝火大盛,人都被保安帶走了,嘴裏還念叨著:“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孟子濤連忙勸解道:“蔡老,消消氣,難免會遇到低素質的,別跟他們一般見識就行了。”
旁邊的專家們也都對蔡老勸解了幾句。
“沒事了,隻不過頭一次遇到這麽惡劣的人,有些大動肝火。”蔡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著說道:“老話說,物以類聚,也隻有這種人會找卓英鑒定了。”
“卓英是哪位啊?”孟子濤有些好奇地問。
“回頭跟你細說。”蔡老說道。
晚上,孟子濤才從蔡老口中得知,原來卓英是書畫鑒定專家,而且還是一位作家,名下有暢銷書籍,在西京一代頗有名氣。
不過,卓英這人品行有問題,隻要持寶人肯付出代價,他可以把仿作鑒定成真跡,不過他也不傻,仿的不好,他是不會這麽做的,另外,他的鑒定費用是按照真品的百分比要的。
就像剛才那幅畫,鑒定費用至少五萬起步,不可謂不黑。
言歸正傳,隨著十幅書法作品中的最後一幅鑒定完成,周圍人都對孟子濤報以熱烈的掌聲,就憑剛才這些結果,他們肯定不會再對孟子濤的鑒定水平有什麽疑問了。
接下來,沒有再發生什麽不快的事情,不過臨近今天的鑒寶活動結束的時候,一位老大娘跟著在負責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前排,並說明了一下情況。
原來,這位老大娘家庭不幸,早年喪夫,好不容易把兒拉扯大了,並且結婚生子了,沒想到這段時間,卻接二連三的發生不幸,先是兒子查出來得了‘尿’毒症,之後,孫子又出了車禍,肇事者逃逸。
本來,家庭就不寬裕,現在根本湊不齊醫‘藥’費,一家子陷入了絕境,雖然村裏也組織了捐款,但還是杯水車薪。
今天老大娘在醫院,聽說了有鑒寶大會,想起家裏還有一件老一輩傳下來的瓷器,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就急著回家去拿過來。
但由於知道鑒寶大會已經晚了,她到體育場的時候,今天的日程就要結束了,她著急之下,就抹起了眼淚,正好被負責人看到,得知了情況後,就帶著她來到場館內,想先給她鑒定。
得知了老大娘的情況,所有人對她‘插’隊都沒有意見,老大娘也在張老麵前,小心翼翼地拿出了祖傳的瓷器,放到桌上。
這是一隻鬥笠碗,敞口,斜直壁,至底部內收直下修做足。圈足較高,足壁較淺。整器通體施釉,圈足內外壁及底部外壁均滿釉,釉‘色’呈湖水藍‘色’,微微泛綠。釉麵平整光滑,釉光瑩潤‘肥’厚,表麵可見開片,開線呈黑‘色’,稱之為鐵線。
張老看到這件瓷器頓時輕咦了一聲,連忙拿到手中看了起來,嘴上問道:“大姐,您對這件瓷器有什麽了解嗎?”
老大娘說道:“我丈夫生前跟我說過,這好像是什麽幾百年前官家用的東西,具體什麽情況,我就不太清楚了。”
張老點了點頭道:“您這件瓷器,其實是仿官窯的品種,官窯瓷器您可能沒聽說過,這麽說吧,它在瓷器中的地位,就相當於汽車中的豪車,自問世後即很名貴,曆代多有仿製。”
“仿品可分為4種情況:一是宋代龍泉窯仿;二是明清官窯仿;三是清末民國仿;四是現代新仿。宋代龍泉窯所仿官窯瓷器采用墊餅或支圈燒,沒有支釘痕。另外,龍泉窯仿品沒有一件是滿釉支燒的。”
“明代仿官窯均是景德鎮禦窯廠所仿。這些仿品釉層較厚,釉麵開大小紋片,多為粉青和灰青‘色’。清雍正時仿官窯產品釉‘色’多為豆青、灰藍和月白,少數無紋片,多為大開片,釉有透明和失透兩種。失透的容易與宋代官窯‘混’淆,其‘精’致產品中,支釘痕為黑‘色’,類似汝窯細小的芝麻釘。至於現代的就不說了。”
“您這件瓷器圈足無釉處‘露’胎,呈深褐‘色’,此乃龍泉窯仿官窯產品為達到其紫口鐵足的效果而在未入窯燒造前特意塗抹在圈足‘露’胎處的醬‘色’釉。這也是區分官窯同龍泉窯仿官窯產品的特點之一。可惜……”
(18/62)(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