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意誌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快看那個,那是不是……”
有女生一臉激動的捂著嘴,大力的拍擊著身側的好友,示意同伴看向忍校的大門。
“這種事我早就知道了……”
有學生雙手抱胸,不屑的說道,腦袋卻也是不由自主的轉了過去,眼神中透露出些許憧憬。
在崇拜強者的雲隱忍村,幾個月前剛剛立功的木槿無疑風頭正盛,能在此見到讓學生們驚喜萬分。
此時的忍校門口,木槿站在大門一側,臉上掛著陽光的笑容,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每個進入忍校的學生。
一左一右站著兩位教導主任,帶著少許與有榮焉,麵容嚴肅的宛若門神,用嚴厲的眼神逼退想要靠近的學生。
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看著眼前如同觀看珍惜生物般的忍校學生,即使心大如木槿,不禁也有些尷尬。
他曾想過受人敬仰的樣子,但絕不是如台柱一般當做吉祥物……
良久,備受折磨的時光終於度過。
“木槿大人,感謝你的幫助!”
左手邊的老師一臉感激的躬下身去。
“有了木槿大人的鼓勵,學生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另一位也是深深鞠躬,言語中透露出幾分驕傲與激動。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這還能說什麽呢?木槿隻能帶著禮貌而不失尷尬的微笑將兩人送走。
如他所料,來此地工作,主要是以一種精神象征的作用。
雲隱忍者都是慕強的存在,而比起教科書上的那些事例,亦或是村中雷影那樣隻能遠觀的存在,校長這樣更為接近的人物,自然更容易受到學生的認可與學習。
隨著一聲鈴聲的響起,大門就此關上,預示著一天課程的開始。
“你們先去忙吧,我想自己隨意看看。”
在兩位教導主任將自己的校長辦公室指出後,木槿就將兩人打發走。
順著教學樓走廊向前,他想要好好地看看屬於自己的學校。
“我們雲隱村會以最強的忍者擔任雷影,繼承‘艾’的名號,也因此曆代雷影都稱為‘艾’!”
一位老師正站在台前,繪聲繪色的與台下學生講述著有關雲隱的常識。
手中粉筆微微顫動,伴隨著粉筆與黑板的擦響聲,一個大大的“艾”字出現在黑板之上。
“而如今的雲隱村,正是由第四代雷影——艾所帶領的忍界最強之村!”
他的語調中浮現出些許驕傲。
“據說雷影大人是目前忍界的第一極速,在第三次忍界大戰中帶領村中忍者狠狠的碾壓了木葉,前不久更是在奇拉比與夜月木槿兩位大人的配合下一度擊殺了第三代火影,奠定了我們第一忍村的事實。”
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與有榮焉,唾沫橫飛,語調激昂,談到興起時兩手大幅的揮動,仿佛親眼見證一般,身體力行的演練著腦海中想象的畫麵。
台下的孩子一臉激動,如同聽書人一般,思緒隨著老師的講解奔走,恨不得立刻登上戰場,成為新一代的英雄。
不久前發生的事已經被教科書收納了麽?木槿微微有些錯愕。
而且不得不說,許多地方有著不少的美化。
像什麽在三戰中碾壓木葉,就是徹徹底底的浮誇之詞,就如同三代火影被稱為最強火影一般可笑。
不過大體的事實是不會更改的,曆史課的教授,一方麵是能培養幼苗們對村子的認同感與驕傲感,增添凝聚力。
另一方麵也是通過曆史點出戰爭的殘酷事實,而這些殘酷的事實不是簡單的美化所能掩蓋的。
“三代雷影……”
木槿耳朵微動,聽到遠處的教室有講述關於自己義父之事,便緩步向那走去。
“擁有‘最強之盾’與‘最強之矛’的美譽,據說擁有無與倫比的攻擊力與無人可摧的防禦能力,在戰場上是令人恐懼的存在!”
微微停下等待下麵孩子吸收,待他們露出好奇的眼神後,台前的老師繼續開始了自己的講解。
“三代目雷影在二代目遇害後,於危難之中上任,是帶給村子平穩發展與安定的強者,他曾經……”
雲隱忍者的授課方式極為簡單,先是通過有趣的故事吸引注意,接下來將生平摻入其中。
並不求學生能夠記住多少,重要的隻是帶給學生蓬勃的上升欲,以及為村子做出貢獻,共同麵對強敵的凝聚力。
“可是,就是這樣的三代目大人,在戰爭中為了給村中忍者斷後,一人獨戰十萬岩隱忍者,大戰三天三夜,最終力竭而亡……”
飽含遺憾的聲音從老師口中傳出,台下的學生臉上掛起難以置信的神色。
“我將來也要向三代目大人那樣,為保護同伴而戰!”
稚嫩的聲音響起,有學生突然站起,向著身邊的同學們喊道。
附和聲逐漸傳來,木槿略顯欣慰的點點頭,自門邊悄悄走過。
所謂雲隱忍村代代相傳的意誌,不過僅此而已。
戰爭頻發,鬥爭激烈的戰國時代,初代目雷影如同彗星般出現,帶領自己的家族,召集周圍的大小忍族加入,共同形成眼前的村子。
在那樣風雨飄搖的時代,維係一個村子的,除了利益與安全感,便隻能是受代代傳承的意誌。
“艾”有著大哥、老大之意,秉持著這樣的一個名號,自然而然的就要擔負起應有的責任。
曆代雷影舍棄姓名,繼承“艾”之名號,便是某種精神上的傳遞。
所有秉承“艾名號的雷影,皆是受到雲隱村上下所有忍者信服與認同的,某種意義上,“艾”就意味著願意庇護,指引同伴,也值得所有人的服從。
雲隱村便是這樣一個如同黑道社團般的忍村,比起血脈間的聯係,更加信奉的是表露在外的行為,互相之間以兄弟相稱。對外殘忍狡詐,對內卻兄友弟恭,憨厚耿直,這便是獨一無二的雲隱忍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