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父子輪回(一)

字數:2952   加入書籤

A+A-


    “啪”
    紹興十七年夏日,燕京大內,裝修簡單卻莊嚴肅穆的大慶殿內,可能是暑氣旺盛人的火氣也大,隻見一個筆洗被摔碎在地麵上,眾內侍和近臣無不噤聲,甚至有膽子小的跪下。隻有兩人憤然在哪兒站立。
    砸人的是現任紹興天子趙昶,而他試圖打的是太子趙祉,後者躲開了,並且冷冷看著父親。
    父子之間啊,那火氣積累的不是一般的大。
    殿內的內臣們都心裏發苦,自從太上皇陛下歸天之後,這已經是第幾次了?
    這趙宋天下,父與子間,輪回往替。
    當然,有機靈的已經私下去後宮找吳太後求援去了。
    此事絕對不能去勞煩韓皇後,不然不用說這件事的對錯,她一向是隻向著兒子和丈夫作對的,那不是火上澆油嗎?到時候倒黴的還不是他們。
    趙昶當然不知道底下人的小心思,隻不過剛才也是氣昏了頭,看著碎裂的筆洗,想想兒子要是不躲……終於深吸了幾口氣,緩了緩道:“安泰郎,你的誌氣朕可以理解,可是……做事要有個限度。江南財富重地,海貿之後分裂已經非常厲害了,你倒好,這次居然圈定了十幾個素來沒有什麽大罪的家族,去填充你皇祖父的永思陵,這不是要把人逼上絕路嗎?”
    趙祉冷笑,“大宋之天下,為皇祖父帶領建炎功臣所光複,他們能在富庶之地得享富貴,幾代人也全憑他老人家的蓋世功勳,嘴上說著如何如何。難道連搬個家都不肯嗎?朝廷早說了,但凡確定的靈戶,並不剝奪他們的田產財帛子女乃至大宋海貿公司的好處。若他們不肯對皇祖父盡忠,那就是大宋的逆臣,還需要什麽客氣?”
    你這話說的好有道理,趙昶反正都被他氣笑了,“小子,你父親也活了這麽大年紀,不會被你這一兩句話激怒,張口閉口抬出你皇祖父來壓朕。朕告訴你,朕怎麽著也比你多認識他二三十年呢。父皇他老人家一生最是愛惜民力,從不搞個人享受。當年定下這個政策,那也就是為了防止有人過分,留給我父子嚇唬人用的,沒讓你真這般用啊,而且簡直是韓秦王進燕京——殺人來了!”
    “聽陛下這話,難道覺得我父當年殺人殺錯了?”
    內侍們一陣頭腦發麻,哪個不長眼的,居然去給韓皇後通風報信?他們一家三口湊在一塊兒,又是在吵架的時候,還不把房子給點了?
    但實際上,他們實在是彼此冤枉了。韓皇後早已正位中宮十餘年。又一向得先帝趙玖看重,婆婆無語,早就已經不管事兒了,這宮中什麽風吹草動,能瞞過她?
    事關寶貝兒子,當然火力全開就來了,反正趙昶也廢不了她,咱倆吵唄。
    本來隻有五分的不滿,聽到這話瞬間升級成八分怒氣了。咱們不能說功臣之家就該脅迫主上,可誰家閨女聽到自己夫君說老丈人的黑曆史,能不生氣?何況韓秦王對你趙家的功勳難道是假的?這般當著兒子的麵說,留不留點兒體麵了?既然你不留,那我幹脆也不留了。
    趙昶畢竟也是一個講理的人,性格也不算太強勢,一看被皇後當麵撞上了,想起韓世忠在世時的好處,也不由有點兒心虛,難得緩了幾分語氣道:“皇後,朕沒有不敬嶽父的意思,隻是這畢竟是前朝政事。朕與太子商量討論都可,你來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了?秦武莊王畢竟乃國家功臣,並不單單是你父親朕之嶽父。”
    趙玖離世之前的交代,已經不算是什麽秘密了,所以現在朝廷上下一致對趙祉的稱呼都是太子。
    但韓世忠中年才得了一兒一女,自小寵的跟什麽似的。韓元娘嫁人之後,深刻體會了千好萬好都不如親爹好的道理,如何能忍丈夫這樣貶低父親,當即道:“官家想怎麽評判臣子,妾身是不好說,你可事關我父親。便是後宮不得幹政,我也顧不得了。隻好在這裏跟您論一論,當年先帝滅金,以我父為河東元帥,他這戰績如何,這裏就不多說了,到了燕京之後,形勢雖有些激烈,可到底有已故呂忠肅的吩咐,而且這件事情早已蓋棺定論,當時之事,確實給胡相公帶來了不少麻煩。但後續幾十年來,北人無複割據,連胡文正都言良臣之功也。這件事情官家怎麽又不提了?”
    胡寅去世後,諡號文正,其實當年的趙官家得他這麽一個性格剛烈的人,未必喜歡這個諡號,而且胡寅作為首相,對武官有強烈的約束能力,因此一度想跳出文武來,給他加上美諡,但奈何胡家的子弟都覺得這個很好,趙玖隻好同意。
    而且那個時候,他畢竟已經是太上皇了,不好事事不給官家趙昶麵子。
    但問題是趙昶現在覺得韓皇後特別不給他麵子,再加上一早上起來和趙祉吵的氣還沒散,終於也來了脾氣,臉色掛上了,道:“皇後,真要如此,要不要讓朕請樞密院同知韓相公來論一論。”
    韓同知相公,名彥直,皇後同胞兄長,身為秦王長子,卻是正經的科舉進士。還兼任獲鹿長公主宜佑的駙馬。就這些身份加成,居然還能再講究的大宋朝混到相公級別,如果不是大宋要完,任人唯親,那就隻能是韓相公本人著實出色了。
    而韓皇後自然也知道,這個哥哥實在和老爹不同,乃是真正的腹黑君子,有事沒事兒隻會讓她暫且忍耐,那意思就是很直白的,你等著熬成皇太後不就好了,現在跟官家起什麽衝突?
    但話是這麽說,忍耐也是個本事。何況韓元娘自覺包括這些年,已經忍得足夠了,再忍就是誰都要在我頭上動土了,比如說那個姓劉的小賤人。
    趙祉一開始看親媽來保護自己,還很感動,但意識到要父母再吵下去,他的努力也要泡湯了。隻好抱拳道:“大人,外祖父……韓秦王之功績,史書昭昭。先帝在時定論,再吵下去,也不過徒惹人笑。而父皇剛才也說了。皇祖父下令劃歸陵戶,本不是我突發奇想,還請官家考慮臣的提議。”
    ? ?抱歉,晚上失眠寫的,錯別字確實過分了,已經修改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