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聖旨後的波瀾
字數:346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鴻臚寺女官 !
皇帝悠閑地閉了閉眼,等著薛齡下麵的話。
隻聽薛齡道:“微臣以為,育才之策當與納才之策並行。其一,弘文館的學生與豐羅留學生教學相長,互相學習。”
“弘文館裏的那群孩子家世不錯,像禮兒一樣學一些豐羅語,也是件揚我國威的好事。”皇帝眼中精光一現,頗為讚成地說。薛齡語調平靜,繼續娓娓道來:“其二,豐羅留學生中不乏有對兩國交流感興趣的人,若我朝也培養出類似的人才,假以時日,這部分人有了語言基礎,便可著手將其培養
成譯語人。”見皇帝並無異議,她接著說:“禮儀、應變、文化等學問可由專人負責教習。到那時,我朝便會與豐羅聯合培養出一批譯語人,再從中挑選家世清白的成為蕃書譯語人,也
未嚐不可。”
說完,薛齡頓了頓,從座位上起身行禮道:“這便是微臣《二策》並行的法子。”
“不錯!”皇帝當先表示肯定。
“隻是……”
他是王朝的最高決策者,考慮的東西更多一些:“我聽說留學生中有一位已經給豐羅那邊兒去信了,在未與豐羅商定前,還是莫要貿然行動的好。”
薛齡頷首:“陛下思慮周全,這是自然。”
“按薛大人的法子,也需要時日。這樣,朕這便吩咐翰林擬旨,先將你說的第一個法子辦了!”
“微臣遵旨,多謝陛下!”
秋獵結束後,薛齡便帶著聖旨到了弘文館。
也許是天氣轉涼的緣故,從行宮回來後的薛齡總是咳嗽得厲害,但因公事不等人,她便也沒有留意。
永安侯世子府也接了一道旨意,是世子周淇襲爵的消息。
中秋宴前幾日,上一代永安侯離世。按過往的慣例,本該世子周淇承襲爵位,可眾人忙著操辦太子大婚的事,一直未能顧上,此事便不了了之。
那日皇帝命翰林擬好旨意,將弘文館內的十多位學生名冊翻了又翻,想起周淇也曾是弘文館的學生,成績還頗為出色,這才將襲爵之事親自提了出來。
皇帝下旨督辦周淇襲爵一事,這本是殊榮,可聽聞這個消息後,未來的侯爺夫人卻又將兩盞金邊白瓷的茶盞摔在了地上。
“怎麽隻有襲爵的旨意,那我的誥命呢?”她低低怒吼,漂亮的眼睛裏滿是戾氣。
一旁的幾個老婦人安撫道:“襲爵和給夫人封誥命向來是一前一後的……”見辛雪鶯怨毒地盯著她們,其中一個婦人機靈地補充道:“同時受封也是有的,咱們第一位老侯爺與夫人便是個例子,可當年於老夫人是隨著老侯爺一同征戰,因著軍功雙
雙獲封……”
她越說聲音越小,本來要跟麵前的夫人講道理,被她的眼神一盯,好像她們幾個怎麽說都是在欺負她似的。
此時她在院內發著脾氣,前院的會客廳中,周淇正與友人一起品茗賞畫。
“我原想著陛下把淇哥哥給忘了呢,沒想到是親自下旨加封。”清俊少年當先開口說起。
他可不是真的來賞畫的,他是趙國公的長孫,從小與周淇關係親厚,家世也相似。
前段日子他就思量著,周淇若不能順利襲爵,想是陛下心意有變,那麽他日後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
如今一聽到陛下親自下旨的消息,他立刻便叫上平日交好的幾位一道來湊熱鬧。若能探得一星半點兒宮中的風向,那是最好。
算起來,周淇在這群人中最早襲爵,當真算是件值得慶賀的事。
“對對,先要恭喜我們永安侯了!”
“這麽大的喜事,不如我們去百合樓喝酒慶賀一番!”
“要最貴的酒!”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起哄,可會客廳中有幾位卻始終是神情懨懨。
“你們幾個怎麽了?”趙家公子當先問道,順手拍了拍離他最近的少年。
“趙之元你是缺心眼嗎?瞎樂嗬什麽!”少年不耐煩地揮手驅趕他。
“我怎麽了?”
“你爺爺是國公,你父親爭氣自己考上仕途,用不著這身份,可是你呢?”
趙之元被少年這一問,立刻愣住了。他成績在弘文館中一直平平,父親心疼他體弱也不逼他用功,隻等著他成年後請旨承襲國公的爵位,一輩子富貴輕鬆便好。
“眼下陛下讓我們學習豐羅語,那鴻臚寺的主簿過來說什麽教學相長……就你們這幾個沒心眼的傻子信!”
那少年眼睛一眯,想來怒火憋在心中日久,說話時竟是一副刻薄之相。
他一說,另外兩個始終不說話的少年站起來,補充道:“這些年我們這些公侯人家得享富貴,每日鬥雞看戲,都有無盡銀錢,可你當陛下願意一直養著我們?”
“就是。我聽我爹說了,讓我們學豐羅語,那是打算讓我們去做譯語人。”
“我呸!譯語人最高不過八品,當我們是乞丐不成。”趙之元悻悻地撓頭,半晌才開口:“譯語人也是朝廷命官,在使臣麵前便是我朝的第一道門麵!況且那主簿大人說了,會豐羅語是優點。你們看太子殿下平日不用譯語人便
能與豐羅使臣交流,何等威風……”
“那是太子,未來儲君,豈是你我能比?”趙之元不提當日薛齡的話還好,他一提,那位麵相刻薄的少年立刻嗤之以鼻:“那七品的主簿若不是嫁給了太子,成了太子妃,她也許一輩子都是個小主簿,能成什麽大事
?”
邊上一直不願爭執的周淇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好好好,就算你們不跟殿下比,你看淇哥哥!”在趙之元眼裏,周淇一直是事事好過他的大哥哥。“他和殿下一同學的豐羅語,看過多少豐羅書畫典籍,如今才能在字畫上
有如此造詣啊!”刻薄少年立刻駁他:“能有淇哥兒本事的有幾人?這豐羅語,讓他們這樣的人學,是錦上添花,讓我們這些等著襲爵或者恩蔭封官的人學,就是想著法子打發我們去鴻臚寺做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