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定下來了
字數:3875 加入書籤
可這回不一樣,這回見到的對象是她小時候就在心裏默默叫著的蘇大哥。
還沒見麵的時候她就已經在家跟弟弟妹妹偷偷說,要不了多久她就能嫁人了。
胡蘭蘭已經十七歲了,他們家在胡家村也是老實人家,十三四歲就有人上她家裏提這些事兒。
“蘇大哥,聽說你如今在縣城裏衙門當差,是不是可有意思了?”
也有些門當戶對的,甚至還有些比他們家情況好一些的,可胡蘭蘭都不肯答應。
她的事兒能拖到現在,一個是家裏老一輩的人都不在了,她娘也願意幫她說幾句話。
為了防止下一波更強烈的暴風雨,蘇璟仟沒再做無謂的反抗。
哎!說就說唄,讓丈母娘多說兩嘴也沒啥,反正都習慣了。
就這麽見過一回麵相處了幾日,蘇璟仟這事兒可算是定下來了。
沈知清晚上回來吃飯的時候也見過那胡蘭蘭一麵,聽著蘇二家裏人的意思對蘇璟仟的婚事那是有些著急了。
於是大手一揮,等再過個把月給蘇璟仟放一個月長假,讓他好好回來準備親事。
這下蘇家可沸騰起來了,縣令爺親自發話,還挑了個黃道吉日,這可是誰家都沒有過的風光啊!
長青也在一邊想著:再過個把月,那可不就是他家少爺可以離職回京的日子了?
選在那個時候給蘇璟仟放假,也是別有用心吧,他在這頭默默感動。
可等到了那日子,沈知清卻又是大手一揮:不離職了!接著在這兒幹!
這三年時間他忙著修路搞建設,親自視察民情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政策。
衙門裏頭一天到晚大事兒小事兒不斷,大到在哪裏發生了離奇命案,小到誰家兩個小孩因為一塊糖爭吵打起來都要鬧到他麵前來。
這三年下來他早已如魚得水,深得百姓們喜愛。
最重要的就是這段時間,他把四處收集整理來的證據一起送到了京城。
兵部刑部和禮部,都各得到了一份關於當今劉丞相府中收收賄賂買賣官職,私自提高賦稅欺壓百姓,甚至於將自己的兒子安排到軍中,與敵軍私下書信來往涉嫌通敵叛國這幾等大罪的所有證據!
一時在朝堂中引起軒然大波。
誰也沒想到,平日在眾臣麵前和藹可親又表現的溫和善良的劉丞相,私下竟然培養了那麽多爪牙。
這件事一經傳開,皇帝立刻命令太子率人大力調查此事。
一時間牽連了無數朝廷眾臣,宮中也將近兩個月沒上早朝,就連老皇帝也為此事氣病了一陣兒。
這天夜裏他暗中宣沈鬆進宮,將一件大事委托於他,隨後便宣稱靜養身體無事不可打擾。
沈鬆回到府中思來想去,連夜寫了書信,可在天將亮之時有一把火將書信燒了個精光。
他一夜未睡,天剛亮派人去軍營把沈知遠叫了回來。
有些事情不能落下任何把柄與口舌,更不能有任何走路消息的機會,他隻能再把自己另一個兒子派出去了。
沈知清在封穀縣收到他大哥要過來的消息已經在一月之後了。
長青從外頭把信送到他手上,眼睜睜看著他家少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青麵閻王要來了,你們做好準備吧。”沈知清把信紙丟進火盆抬腳就走。
“大人,大人你這是要去哪兒啊?身邊沒個人可不行!”
說到青麵閻王長青就忍不住打哆嗦,回想起當初那幾年在他手底下特訓的日子。
那可真叫一個生不如死啊!
所以此刻她非常能理解他家大人扭頭就要走的心情,不過,最好能帶他一起走。
水牛村裏兩個月前舉行了一場熱鬧的婚禮,蘇璟仟成了家,秀雲臉上比誰都高興。
幾個小子們,還有寶丫,最近養成習慣早上一起來就喊大嫂。
胡蘭蘭是剛嫁進門的新婦,蘇娘子原本不讓她幹啥,可秀雲還是攔住了她。
“你個當婆婆的啥事兒都不讓兒媳婦幹,那娶她回來幹啥?當菩薩供著的?”
倒也不是秀雲把人娶回來就翻臉,實在是蘇娘子有些太緊張了。
頭一回當婆婆對兒媳婦兒簡直比對千金大小姐還客氣。
秀雲在不攔著把人的嬌氣一貫出來,後麵可就不好說理了。
秀雲這一嗓子就把蘇璟仟給叫了過來,擠眉弄眼的使了半天眼色。
“你爹正在家裏忙著呢,你帶著蘭蘭去雞棚裏喂雞去,那麽多雞一天沒人管,都要餓死了。”
蘇二這會兒都要閑出屁了,泡的一壺茶都喝的沒滋味兒了。
回去這一小段路上蘇璟仟跟胡蘭蘭說了縣城裏的一些事兒,她聽得格外認真。
到了蘇二家胡蘭蘭先去見了長輩,雖然還想再多跟蘇大哥聊聊,可是畢竟是上人家做客來了。
她也不好意思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兒一直跟在蘇璟仟身邊,就挽了袖子去灶房幫忙。
灶房裏擠著三個人呢。
秀雲一看胡蘭蘭進來,眉頭一皺連著把人推出去:“去去去,把咱們家當啥了?哪有讓客人頭一回來就進灶房幫忙的?大外孫兒,你過來!”
可這硬生生等了一年過去,這回可算見著真人,還說上話了,胡蘭蘭的小臉兒紅撲撲的。
家裏又還有弟弟妹妹,她在家多一個勞力,爹娘就能少勞累一些。
再說他回來之前不是把雞喂飽了的?咋就讓雞給餓死了?說的跟他不幹人事兒似的。
可看著蘇璟仟帶著胡蘭蘭出去那成雙入對的小背影兒。
“那城裏也可比咱們村子裏好啊,街上啥都有,想買個東西可方便了,不用跟咱們以前似的起早貪黑的趕路。”
胡蘭蘭一點也不掩飾她對城裏的向往,何況她以前小時候就覺得這個蘇大哥肯定能成大事兒。
反倒是胡蘭蘭先大方的跟她打了聲招呼,張嘴就叫大哥,雖然也有點局促但至少開了這個口。
“嗯。”蘇璟仟點了點頭,一時不知道說什麽,硬是憋了幾個字:“也沒啥意思,一天事兒挺多的。”
女孩子十五六歲嫁人的大有人在,農村裏頭更早。
十二三歲來了月事能生娃了,家裏人就開始琢磨著讓女兒家準備出嫁了。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