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聖旨到(2)

字數:3835   加入書籤

A+A-




                      邱奈成從地上抬起頭來,心情複雜地看著沈淮。
    吳公公可不止帶來了這一道聖旨。
    另外一道聖旨,方才已經在漕運總署宣讀過,其中既有對沈淮的任命,更有對漕運及淮安府近期諸事的指令。
    聖旨中,皇帝嚴厲訓斥了諸官員,甚至用上了“屍位素餐”一詞,即令三司官使派駐,限時一個月,要將相關案件的真相查個水落石出並論罪。
    數樁血案,牽出了皇帝徹查漕運及地方吏治和的決心,隨聖旨同來的戶部官員,已著手開始對各級官吏進行考功,眼看著是已經做好了大換血的準備。
    漕運乃國之命脈,動輒得咎。情勢失控,邱奈成自是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可皇帝表達震怒的操作,卻仍是超出了他的預料。
    而其中對沈淮的安排,更讓眾人吃驚。
    大理寺,與刑部、都察院合為三法司,是本朝最高的司法機構,其中刑部主對各省呈報的案件進行複核及審判;大理寺主對刑部審理的複核,刑部的判決和複核必須經由大理寺定讞後,方可生效;而都察院則有監督之責。
    三家合作又互相製約,共同對皇帝的命令負責,天下無三法司不可審查之事。
    以漕運及南直隸如今的混亂之狀,皇帝直接派駐欽差也是有先例的,王恕不就是暫時接手了漕軍兵營的管理嗎?
    可這天下之主偏偏夾雜了一招“就地取材”,讓還在鬼門關前徘徊的沈淮主持複核,就不怕他中途咽氣了嗎?
    別的不說,單就講講規矩凡入大理寺任職者,曆來是要在相關職位上有至少三年的曆練才行的,可是沈淮頭頂上雖然有個太子侍講的清貴官職,這近三年來卻一直是遊曆在外,又何曾有過官職曆練?
    就這還不夠,皇帝偏偏還封了沈淮一個大理寺右少卿——由來左職京畿右職十三布政司,漕運獨立於地方之外,淮安府隸屬南直隸,本都不在右職管轄之內,可是沈淮有皇命在手,漕運一路又經數個布政司,看起來居然又十分對口了……
    再有,前麵錦衣衛已經將相關諸事都查了個七七八八,這會兒三法司又派了官員進駐,等同於拿著皇帝的心腹查出的人證物證來議,事實都在錦衣衛的凝視之下,相當於主家指定了菜單,又親自購置了食材,單看廚子的手藝了。
    那,皇上他,今次要吃個什麽口味的?
    邱奈成心中像是塞進了凝成一團的糊糊,愁的很,千算萬算,算錯了沈淮內裏的桀驁,也算錯了皇帝對沈淮的態度。
    就算沈淮是個幹淨得不能更幹淨的苦主,可是他一個手刃當朝勳爵、漕運總兵的文官,非但無罪,還連升了三級,非但能參與審案,還有了複核是非的權利,皇帝當真是想要查一個真相麽?
    現在可好,這一方地界,匯集了三法司和錦衣衛,內廷外廷聚在一起,又將如何折騰?自己這二品大員,可壓不住京裏來的牛鬼蛇神啊!
    與邱奈成強自按捺的揣揣不同,沈淮接過聖旨,麵色卻甚淡淡。
    他在徐遠的攙扶下,展開聖旨又細細地看了一遍,才抬眼道“蒙皇上隆恩,沈淮本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隻是,我如今這副樣子,恐怕會誤了事情。”
    竟有推辭之意。
    吳公公卻似胸有成竹,滿麵關切,溫聲道“沈大人受苦了,皇上得知您的情形,既焦慮又震怒,遣咱家連夜出京,這一路緊趕慢趕,將六位太醫送來,又怎舍得讓您再累著?”
    他說著,從袖中掏出來一封金箔封口的信,雙手捧著遞到沈淮手中,“大理寺左寺丞於青峰,沉穩機敏,精於刑名,皇上選了他來供您調遣,估摸著這一兩天就要到了。您隻管安心養傷,莫要顧慮。”
    大理寺左寺丞,正五品,足夠獨當一麵,應付這一方會審了。
    皇帝果真是,為他想的周到。
    邱奈成站起來,再次看向沈淮,光自外麵來,打在沈淮手中那一張信箋上,筆墨依稀可見,隻寥寥數字而已,卻不知道寫的是個啥。
    沈淮垂眸看過,嘴角輕輕一抿,將信箋重又折好,放入信封之中,“沈淮自當遵循聖意。”
    吳公公也在悄悄地瞄著那張紙,沈淮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折紙之前信箋的角度略揚了一瞬,紙上五個大字便落入他眼中。
    司禮監有批紅之權,見慣了皇帝的筆墨,那紙上的五個大字尤其飛揚,力透紙背——朕替你撐腰。
    朕,替你撐腰。
    吳公公從肮髒卑微處爬到權勢滔天的司禮監,伴君的時間比內閣的某些大臣還長,卻一時想象不出那位皇帝說這幾個字的語氣。
    正琢磨著,卻見沈淮收好了信,一抬眼,沉靜地看向了他。
    吳公公悚然一驚,迅速低頭,嘴裏已本能地遮掩道“沈大人受傷的消息傳回京城,令祖拜到壽康宮,想要趕來淮安照護,太後她老人家也是焦慮不已,隻是擔心令祖年邁體弱,恐一路顛簸傷身,便遣了令尊沈大人趕來……”
    他話聲戛然而止,抬頭看沈淮臉色。
    卻見沈淮麵色疲憊,已合眼靠在徐遠身上,整個人蒼白無力,萎靡無神,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清他說的話。
    “快!劉先生,張聖手!”
    徐遠沉聲召喚,劉三點和張參木奪門而入,圍至床前,隨後便道沈淮是疲憊不堪,昏沉過去了,眼下不敢勞心,需得讓他好好沉睡補神。
    等邱奈成陪著小心,引著吳公公出了房門,床上的沈淮卻睜開眼睛,對徐遠使了個眼色。
    徐遠會意,轉身出去了。
    外麵邱奈成陪著吳公公走到外院門口,正問道“今日未見沈老大人,可是與大理寺左寺丞於大人同行?下官這便派人去接應。”
    吳公公麵色有點兒複雜,道“……接應一下也行,沈爍大人文弱,水土不服,耽擱在濟寧。”
    卻未說是否與於青峰同行。
    他隨身帶著六名禦醫,沈淮父親卻水土不服到了耽擱行程的地步?
    邱奈成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頭,也未追問,引著吳公公走遠了。
    吳公公出自司禮監,回京複命前必然還要去衙門轉數圈的,邱奈成自顧不暇,暫且也顧不到揣摩許多,隻迅速安排了人手往北去接應。
    朋友們,新年快樂!
    2022終究是已成昨日篇章了,其中的艱難和收獲一言難盡,往前隻有展望,放下焦慮,走著走著,也許繁花就會開放。
    2023,我們來了!
    加油!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