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如月(2)
字數:416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明月如霜:全3冊 !
朱明月忽而很想抬頭,抬頭看看這位剛剛篡權成功的男人,臉上究竟是什麽樣的表情;在逼得自己的親侄兒萬念俱灰、不得不放火自焚之後,會是個什麽表情。
半晌,頭頂上響起一個淡淡的“嗯”。
然後,又問:“這火是怎麽起的?”
“臣女不知。”
“那,他呢?”
明月心裏的弦驀地一繃,誰?
皇上?
“皇、皇上不是已經葬身火海了嗎?”
她支支吾吾,顯出遲疑和驚詫,同時將一抹慌亂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來。
朱明月覺得頭頂上那人實在有必要仔細端詳她的神態,由此判斷她話裏麵的字句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然而,那男子隻是坐在炕邊,手裏拿著一枚光潤剔透的雲子,不落,也不動,隻是靜默地拿著,連目光都不知是蒼茫到了哪處。
“那他,可有說過些什麽?”
“臣女不知。”
“曾召見過何人?”
“未嚐。”
簡短的對答之後,又是許久的靜默。
鎏金窗扉外金合歡的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宛若是誰的歎息。
“靖難護主,你父是功臣,你亦是功不可沒。”
寥落的字句說完,頭頂上的人沒有再說下去。朱明月知道,自己該告退了。
燕王似乎是累了。在經曆過那麽多場生生死死的戰役,枕戈待旦、夙興夜寐之後,在即將登上權力的最巔峰之前,已經很累很累。
朱明月倒退著出了側殿,又跟著領路的太監走出正殿,一直拐過殿前回廊,待那太監離開之後,她才靠著紅漆廊柱,微喘著氣息,後背早已經被冷汗浸透了。
是因為爹爹吧。
死心塌地地效忠,為了輔佐篡權幾乎是豁出了全部身家性命,理所應當,燕王也將她當做了自己人,這才沒有將她這個知情者滅口。
朱明月沒想到自己會在這麽大的事情上,有所違逆和欺瞞,然而在那一夜,當他將火燭扔在帷幔上的時候,當他用決絕而悲愴的目光望向自己,朝著她伸出手的那一瞬,她終究是動搖了。
五年相伴,她並非頑石。
但這世上能讓她珍視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對她而言,爹爹的位置更重要,闔家的平安更重要。她能做的,隻有那麽多。
領路的太監並未將她送很遠,剛出了側殿,就先行返回。臨走時告訴她,那頂接她來的轎子停在了西華門外。朱明月熟知宮中的地形,知道奉天殿的側殿離著西華門有不短的距離,想必是要她自己走過去了。
眼下還能在宮中隨意走動的人並不多,就算是太監和宮女,也都被圈禁在各自伺候的地方,餘下的後宮妃嬪,沒有吩咐不得離開各自的寢殿,否則當以謀反論處。隔著月亮門和門口把守的侍衛,有些宮婢遠遠地望見是她,無不驚愕地瞪大眼睛。
這可是文華殿前最得寵的女官呢。
皇上身死,北軍進駐皇宮,一個小小女官仍能在宮中隨意行走,安之若素!有些心思通透的太監和老宮婢見狀,紛紛露出一種恍然大悟般的神色;至於妃嬪,嫉恨之餘,又是一片怨毒。
朱明月沒有心思去理會那麽多,沿著宮牆一直低著頭往前走,穿過殿前廣場和窄巷,拐出長長的廊廡,直到迎麵碰到一個人。
和尚。
一襲黑色僧袍,顯得身形單薄出塵,周身透著讓人難以忽略的仙風道骨。這樣的打扮,應該是在寺廟裏,能在皇宮裏麵出現的,隻會是那一個。
“姚公,許久不見。”
朱明月斂襟頷首,朝著對方端然行禮。
或許她該稱呼他為“道衍法師”。
與爹爹一樣,他亦是燕王藩邸的心腹,卻比爹爹的資曆老很多——洪武十三年,燕王就藩北平;洪武十五年,太祖爺選高僧侍諸藩王,為已故馬皇後誦經薦福,這位“道衍法師”經人舉薦,成為燕王的重要謀士,後隨燕王至北平主持大壽寺。
從那時開始,他便正式出入燕王藩邸,一路佐助燕王披荊斬棘、奪位密謀。論資排輩,他是北軍麾下的第一謀臣、第一軍師,出家為僧,卻是道家弟子,修陰陽術數之學。朝中的傳奇之流、陰狡詭秘一輩,他可推首位。
很巧。
但此時此刻在宮中碰到北軍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是情理之中。
姚廣孝眯起笑眼兒,望著她一會兒,才道:“月兒小姐見過王爺了?”
多年未見,音容已改,笑貌依舊,熟悉得毫無一絲違和感。尤其是那身僧袍,仍是記憶中那一成不變的樣子。
朱明月心有歎息,頷首道:“是,小女剛從奉天殿的側殿出來。”
“對於此地,小姐算是老人兒了,可否賞臉陪貧僧走走?”姚廣孝笑容可掬的態度,讓人不忍拒絕。朱明月卻隱有一種抗拒感。
她垂首稱“是”,側身讓他先行。
“時光如沙礫流逝,一轉眼物是人非,月兒小姐卻出落得愈加明麗,令人賞心。不知這幾年在宮中過得可好?”姚廣孝微笑著問。
“是的,多謝姚公關心。”
姚廣孝摸著下巴,笑嗬嗬道:“小姐跟以前相比可沉默寡言多了,不禁讓貧僧想起多年前,月兒小姐還是稚齡女童時的天真爛漫,冰雪可人。”
當初若非是他一眼相中,她也不會離開北平城來應天府,更不會進宮去當什麽伴讀。
隻因他卜卦與她說,若想保爹爹一世安平,她必定要進宮去策應。來京城的那年,她方七歲,被教導得通覽群書、博聞強記。後經過兩年的嚴苛訓練,九歲時在宮中考核脫穎而出,甚至蒙太祖爺賞識,親自指派給了皇太孫。自然,一直都是用的假名諱,假身份。
而他身為佛門中人,卻跟隨燕王紮根在了北方苦寒之地,暗地裏,又遠遠地布控著她們這些各有身份的“宮裏人”,竊取情報,與北方戰事相結合,一步步輔佐著野心勃勃的燕王問鼎權力的頂峰。
兩人順著朱紅的宮牆往北走,穿過廊前的配殿,就是通向西華門的殿前廣場。寬闊而平直的大理石道上,有數百身著鴛鴦戰襖的兵士,站在炎炎的烈日下,巋然不動。
是北軍。
現在的宮城裏麵,也隻剩下了北軍。京畿舊部傷亡過半,剩下的殘部都被嚴加看管起來。眼前這些列陣排兵的將士們,表情甚是嚴正肅穆,便是掌領宿將,哪有什麽奪權得勝後的喜悅之色。
也對,怎麽高興得起來呢。靖難之役,皇宮隻是最後的一處,從北平打到應天府的路上,又死了多少人!沾了滿手鮮血,踩著累累白骨,最終踏進這座代表著皇室無上尊崇和煊赫的皇城,不僅僅是高處不勝寒吧?她的這雙手,都不是幹淨的,那麽多無辜的人遭到屠戮之後,勤王之師裏的每個人,又有哪個敢說自己能夠逃脫殺孽的罪責?
少女視線蒼茫,許久都沒說話。
姚廣孝似乎是猜到了她心中所想,也順著她的目光望過去,淡淡笑著說道:“自古成大事,不死幾個人怎麽行?成大事者,也必然不會將此放在心上。小姐麵有不豫之色,該不是鬱結於此,不得了脫吧?”
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