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選擇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A+A-
「已經派人去賑災了,隻是這次範圍太大,路不好走,在加上這些年征戰,饒是我們秦地富饒,百姓家其實也沒有太多糧食,我們的倉庫也不豐餘。」
範博彥最近胡子都沒光澤了,讓秦地比較安慰的是,這次雪災可以說是雨露均占。
他們秦地如此,晉地也不狂多讓,受損程度差不多,不然一下子就會打破現在的平衡。
這還不是最頭疼的,即使皇室之前就放棄抵抗發了詔書,現在已經有流言是因為秦晉謀逆,老天降下天罰,所以才會有如此大災。
如果不好好處理,民心不穩啊。
「暫停其他,全力救災。」
秦侯和秦玄墨對視一眼,都是這個想法。
「侯爺,晉候似乎想要率先去帝都。」
程勇的消息雖然不如之前及時,不過這件事他盯的很緊,他們賑災費事,晉地不會比他們容易。
「晉候父子是被皇室那道詔書給弄迷糊了麽?就算有那個有什麽用?難不成他們真的領先了我就不打了?做夢呢?」
秦侯冷笑,他們有金家幫忙都如此,晉後雖然也有富商支持,但他不全力賑災,後方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該說他有梟雄之資麽?
此時秦侯想到自己密室裏的空白聖旨和玉璽,再次覺得萬晴空不錯,不止是旺兒子,還旺他們秦地。
「不管他們,我們全力救災。」
對於秦侯的決定,在座都很滿意,畢竟這裏的都是很在乎老百姓的。
上位者能如此,他們這些當臣子的真的很開心。
「爹,我們這個時候還繼續恐怕會引起百姓不滿,尤其是秦那邊似乎停下腳步了。」
「無事,我們又不是沒有派人賑災。」
晉候堅持繼續行軍,一定要搶先占領帝都。
「爹,我們之前不是懷疑,先帝的死好秦地有關,聽說宮裏丟了空白的詔書,如此以來,我們就算先占領了帝都,恐怕也不如我們想的那般。」
晉天命知道父親要一個名正言順,但如果真如他們之前猜想那樣,秦侯即使沒有先占領帝都,也不缺名正言順的借口。
「為父自然知道,就是因為為父懷疑,所以我們才必須先占領帝都,不然我們在這方麵太吃虧了。」
「那既然如此,兒子去賑災吧,有兒子坐鎮,想來百姓們也能安心不少。」
晉天命想了半天,還是決定不第一時間和父親一起進帝都。
晉候看著晉天命,滿意的點點頭,他這個兒子,越發成熟有大局觀了。
「行,賑災的事情交給你,你後麵的一些部署就交給你弟弟好了。」
晉候這裏說的弟弟就是改名為晉天尋的魏尋,晉候父子都覺得虧欠晉天尋,所以晉天尋在晉可以說如魚得水。
再加上晉天尋本來就挺出色的,這種需要人才的情況下越發受重視。
晉天命眼神微閃,不過還是點頭同意。
對於胞弟回來不久就地位勢力越發深厚,晉天命也有了一些忌憚,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來。zbr>
現在這種局勢,他們兄弟同心才能更好的謀求未來。
有了晉天命的出現,晉地百姓的怨聲的確少了不少,不過比起秦侯,晉候的名聲還是降低了不少。
晉候並不在意名聲,他現在就想以最快的速度攻打到帝都城門下,然後讓對方開城門迎接他。
雖然晉天命不在,不過晉天尋在也不錯,能跟上晉候的腳步,看著這個立下不少功勞的兒子越發滿意。
「可惜當年出了差錯,沒有把你送到秦侯身邊,不然我們後麵的事情就不會
如此辛苦了。」
晉候是真心遺憾,晉天尋並沒有什麽不滿,似乎對於從小就被派出去當探子完全不在意,甚至還安慰起晉候。
「爹,就算那時沒成功,兒子也會輔佐父親擊敗秦侯父子的。」
「好好,不虧是我兒。」
晉候很滿意,越發意氣風發,而知道這個消息的晉天命眼神越發深沉。
秦侯父子可不知道晉候父子兄弟之間那些事情,經過他們的努力上下一心,終於控製住災情。
不過後續的事情還有很多,好在目前總算讓北方的百姓又能把日子過起來了。
「晉候到哪了?」
「已經到柳城了。」
「速度挺快,看來再有半個月應該就能拿下帝都了,不如我們現在就把那聖旨公布出去好了,看看晉老兒還會不會繼續攻打帝都?」
「爹,現在不是最佳時機,等晉候出招我們反擊時用才最好。」
對於秦侯突然的惡趣味,秦玄墨有些無語,秦侯也知道,他就是想要氣氣晉候而已。
「對了,探子說,晉天命似乎對他的那個胞弟有些忌憚?」
秦侯換了話題,想到當初晉候埋下探子破壞他們父子之事,秦侯就很想看到晉地兄弟反目的戲碼。
「恐怕不止晉天命忌憚,晉候麵上對晉天尋疼愛有加,但心中也是防範的。
當初他命令對方殺了魏候,雖然是得利者,但現在恐怕也在想,晉天尋能毫無估計的殺了養大自己對自己很好的養父,那對他這個從小拋棄他的親生父親就能真心?
也許這種想法隻是很淺的一層,不過隨著晉天命越發忌憚晉天尋,恐怕這個想越來越深。
還有就是晉天尋他真的沒有怨恨麽?都是晉候的嫡子,都是聰明伶俐之人,晉天命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他卻在魏地求生。
甚至還低人一等,心中就不會有不甘不滿?哼,晉地就算沒有我們這個外敵,恐怕也有的熱鬧呢。」
秦玄墨冷笑,晉候當初的謀劃不能說不成功,但人心這東西太不好把握了。
秦侯點頭,突然覺得比起晉候,自己做的那件虧心事來根本不算什麽,突然有種優越感和滿足感是怎麽回事?
晉候在半月後成功打到帝都,帝都上下也如之前所說那般開城門迎接。
為此他們之前還選了一個半歲的奶娃娃當這最後的亡國之君。
不得不說,無論是九龍帝國的皇室還是那些文武大臣們的根子都爛掉了,不被滅國都有些說不過去。(www.101novel.com)
範博彥最近胡子都沒光澤了,讓秦地比較安慰的是,這次雪災可以說是雨露均占。
他們秦地如此,晉地也不狂多讓,受損程度差不多,不然一下子就會打破現在的平衡。
這還不是最頭疼的,即使皇室之前就放棄抵抗發了詔書,現在已經有流言是因為秦晉謀逆,老天降下天罰,所以才會有如此大災。
如果不好好處理,民心不穩啊。
「暫停其他,全力救災。」
秦侯和秦玄墨對視一眼,都是這個想法。
「侯爺,晉候似乎想要率先去帝都。」
程勇的消息雖然不如之前及時,不過這件事他盯的很緊,他們賑災費事,晉地不會比他們容易。
「晉候父子是被皇室那道詔書給弄迷糊了麽?就算有那個有什麽用?難不成他們真的領先了我就不打了?做夢呢?」
秦侯冷笑,他們有金家幫忙都如此,晉後雖然也有富商支持,但他不全力賑災,後方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該說他有梟雄之資麽?
此時秦侯想到自己密室裏的空白聖旨和玉璽,再次覺得萬晴空不錯,不止是旺兒子,還旺他們秦地。
「不管他們,我們全力救災。」
對於秦侯的決定,在座都很滿意,畢竟這裏的都是很在乎老百姓的。
上位者能如此,他們這些當臣子的真的很開心。
「爹,我們這個時候還繼續恐怕會引起百姓不滿,尤其是秦那邊似乎停下腳步了。」
「無事,我們又不是沒有派人賑災。」
晉候堅持繼續行軍,一定要搶先占領帝都。
「爹,我們之前不是懷疑,先帝的死好秦地有關,聽說宮裏丟了空白的詔書,如此以來,我們就算先占領了帝都,恐怕也不如我們想的那般。」
晉天命知道父親要一個名正言順,但如果真如他們之前猜想那樣,秦侯即使沒有先占領帝都,也不缺名正言順的借口。
「為父自然知道,就是因為為父懷疑,所以我們才必須先占領帝都,不然我們在這方麵太吃虧了。」
「那既然如此,兒子去賑災吧,有兒子坐鎮,想來百姓們也能安心不少。」
晉天命想了半天,還是決定不第一時間和父親一起進帝都。
晉候看著晉天命,滿意的點點頭,他這個兒子,越發成熟有大局觀了。
「行,賑災的事情交給你,你後麵的一些部署就交給你弟弟好了。」
晉候這裏說的弟弟就是改名為晉天尋的魏尋,晉候父子都覺得虧欠晉天尋,所以晉天尋在晉可以說如魚得水。
再加上晉天尋本來就挺出色的,這種需要人才的情況下越發受重視。
晉天命眼神微閃,不過還是點頭同意。
對於胞弟回來不久就地位勢力越發深厚,晉天命也有了一些忌憚,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來。zbr>
現在這種局勢,他們兄弟同心才能更好的謀求未來。
有了晉天命的出現,晉地百姓的怨聲的確少了不少,不過比起秦侯,晉候的名聲還是降低了不少。
晉候並不在意名聲,他現在就想以最快的速度攻打到帝都城門下,然後讓對方開城門迎接他。
雖然晉天命不在,不過晉天尋在也不錯,能跟上晉候的腳步,看著這個立下不少功勞的兒子越發滿意。
「可惜當年出了差錯,沒有把你送到秦侯身邊,不然我們後麵的事情就不會
如此辛苦了。」
晉候是真心遺憾,晉天尋並沒有什麽不滿,似乎對於從小就被派出去當探子完全不在意,甚至還安慰起晉候。
「爹,就算那時沒成功,兒子也會輔佐父親擊敗秦侯父子的。」
「好好,不虧是我兒。」
晉候很滿意,越發意氣風發,而知道這個消息的晉天命眼神越發深沉。
秦侯父子可不知道晉候父子兄弟之間那些事情,經過他們的努力上下一心,終於控製住災情。
不過後續的事情還有很多,好在目前總算讓北方的百姓又能把日子過起來了。
「晉候到哪了?」
「已經到柳城了。」
「速度挺快,看來再有半個月應該就能拿下帝都了,不如我們現在就把那聖旨公布出去好了,看看晉老兒還會不會繼續攻打帝都?」
「爹,現在不是最佳時機,等晉候出招我們反擊時用才最好。」
對於秦侯突然的惡趣味,秦玄墨有些無語,秦侯也知道,他就是想要氣氣晉候而已。
「對了,探子說,晉天命似乎對他的那個胞弟有些忌憚?」
秦侯換了話題,想到當初晉候埋下探子破壞他們父子之事,秦侯就很想看到晉地兄弟反目的戲碼。
「恐怕不止晉天命忌憚,晉候麵上對晉天尋疼愛有加,但心中也是防範的。
當初他命令對方殺了魏候,雖然是得利者,但現在恐怕也在想,晉天尋能毫無估計的殺了養大自己對自己很好的養父,那對他這個從小拋棄他的親生父親就能真心?
也許這種想法隻是很淺的一層,不過隨著晉天命越發忌憚晉天尋,恐怕這個想越來越深。
還有就是晉天尋他真的沒有怨恨麽?都是晉候的嫡子,都是聰明伶俐之人,晉天命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他卻在魏地求生。
甚至還低人一等,心中就不會有不甘不滿?哼,晉地就算沒有我們這個外敵,恐怕也有的熱鬧呢。」
秦玄墨冷笑,晉候當初的謀劃不能說不成功,但人心這東西太不好把握了。
秦侯點頭,突然覺得比起晉候,自己做的那件虧心事來根本不算什麽,突然有種優越感和滿足感是怎麽回事?
晉候在半月後成功打到帝都,帝都上下也如之前所說那般開城門迎接。
為此他們之前還選了一個半歲的奶娃娃當這最後的亡國之君。
不得不說,無論是九龍帝國的皇室還是那些文武大臣們的根子都爛掉了,不被滅國都有些說不過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