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各方態度
字數:3959 加入書籤
鮮於輔微微一笑,迎著劉虞的目光問道:“明公口中所言之人姓甚名誰?”
“嗯?”
劉虞聞言一怔,皺了皺眉,略顯遲疑的說道:“如今坐擁北方三郡之人正是被董卓所廢的弘農王,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非也!非也!”
鮮於輔笑嗬嗬的搖了搖頭,道:“弘農王已為黃巾賊所害,這已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因此那人隻是一名頗有能力的後起之秀,與弘農王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所以明公無須憂慮。”
劉虞聞言,重重一拍大腿,無奈道:“你這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嘛。”
鮮於輔聞言,終於一改前態,而是露出了一臉鄭重的表情,道:“如今天下叛亂,應當以靜製動,待價而沽,明公素以信義待人,深得幽州黔首的愛戴,民心在我,明公又有什麽好擔憂的呢?”
劉虞無奈的長歎一聲,踱步來到書房外,抬頭望向遼東方向,道:“弘農王威望素著,今得三郡,恐形勢有變,我等切不可掉以輕心呐。”
“不不不不不!”
鮮於輔搖頭似撥浪鼓,連連擺手,態度堅定道:“形勢尚不明朗,明公理應穩坐幽州,靜觀其變。”
劉虞本就不是意誌堅定之人,如今又聽鮮於輔這般極力的勸說,他內心中的想法亦漸漸的動搖了起來。
鮮於輔遊說劉虞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了待價而沽這四個字上,這不僅符合劉虞當前的利益,亦符合幽州世族的利益,因此鮮於輔勸說劉虞靜觀其變,倒也不失為是一個兩全其美之法。
相比於優柔寡斷的劉虞,關東諸侯中的某個人倒是難得聰明了一回。
虎牢關。
盟軍大營。
袁紹神情凝重的獨自坐在帥帳之中,他已經從旁人口中得知了劉辯收複北方三郡的消息。
對於誌向遠大的袁紹而言,這應該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袁紹無奈的重重一拍大腿,心道:“不想董卓老賊竟無能至此,多番阻攔,卻未能傷及弘農王分毫,真是可悲可恨呐。”
盟軍十幾萬大軍被攔在虎牢關外不得寸進,袁紹本以為劉辯麵臨的應該是必死之局,結果萬萬沒想到,人家不僅從西涼軍的圍追堵截中逃出生天,如今竟然還收複了三郡之地,已然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就在袁紹獨自坐在營帳內生悶氣的時候,袁術卻是氣衝衝的走了進來。
袁術迎著袁紹不善的目光,徑直坐在了他的身邊,旋即伸手指了指遼東方向,道:“聽說了嗎?”
麵對袁術的無禮舉動,袁紹也隻是輕輕的冷哼一聲,以此來表達一下心中的不滿,除此之外,他倒也並沒有做出什麽過激的舉動。
袁紹還是比較分得清輕重緩急的,麵對北方之敵,他必須做出與袁術同仇敵愾的選擇。
袁紹強按下心頭的怒火,點頭道:“此事早已傳遍天下,我又豈會不知?”
biquge.name
袁術默默地點了點頭,旋即直視著袁紹的雙眼,沉聲問道:“為今之計,如之奈何?”
袁紹聞言,不動聲色的瞥了袁術一眼,旋即故意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喟然長歎道:“初聞噩耗,為兄早已方寸大亂,實不知該如何是好啊。”
袁術皺了皺眉,深深的看了袁紹一眼,他已經猜出了袁紹的心思,於是冷冷的問道:“莫非你已生出退卻之心?”
雖然已經被袁術看透了心思,但袁紹仍舊大蘿卜臉不紅不白,微眯著雙眼,沉思了片刻,旋即默默地點了點頭,嗟歎道:“心向漢室之人何其多也?”
袁紹這句話更像是一句設問,看似在提問,其實也是在回答。
“弘農王已死,任何一個敢於打著弘農王旗號行事之人,皆為叛逆。”袁術沉聲說道。
袁紹無奈的長歎一聲,道:“若天下有識之士,自願前往遼東查驗一番,屆時,我等又當如何自處?”
“那便封鎖通往遼東的各處要道。”
袁術眯了眯眼,旋即以手作刀,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咬牙切齒道:“在此之前,我們還可以先下手為強。”
袁紹聞言,默默地低下頭,以此來掩飾內心的激動之情,卻見他微不可查的勾了勾嘴角,心道:“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雖然袁紹此刻正處於內心狂喜的階段,但他的臉上卻仍舊是一副古井無波的表情,他在經過瞬間的調整之後,故意露出了一副大驚失色的表情,斥道:“袁氏四代忠貞,今不能為你而負國家。”
袁術聞言一怔,看向袁紹的目光中充滿了嗤之以鼻與輕蔑,道:“袁本初,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心裏在想些什麽嗎?你可真夠虛偽的。”
袁術說罷,當即拍拍屁股站了起來,旋即向身後的袁紹用力的甩了甩衣袖,道:“我自會修書一封,請烏桓大人發兵助陛下征討逆賊。”
“而你...”
袁術回頭瞥了袁紹一眼,不屑的冷哼一聲,道:“你便繼續窩在這裏,做你的偽君子吧。”
袁紹聞言,重重的冷哼一聲,麵色陰沉的目送著袁術離開了自己的帥帳。
正當此時。
曹操從帳外走了進來,在與袁紹見過禮之後,他回手指了指匆匆離去的袁術,道:“公路何故走得如此匆忙?”
袁紹聞言,微微一笑,胡亂編了一個瞎話,道:“公路與我一向麵和心不和,剛剛不過是因為一些瑣事而發生了幾句口角,孟德無須在意,隨他去吧。”
曹操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心道:“二人發生口角的時機未免也太巧了點。”
曹操眯了眯雙眼,決定試探袁紹一番,旋即默默地湊近袁紹,低聲說道:“本初可曾聽說北方之事?”
袁紹聞言,默默地點了點頭,道:“略有耳聞。”
“不知孟德對此事怎麽看?”袁紹問道。
曹操聞言,默默地搖了搖頭,麵露為難之色,道:“其人身份尚未可知,實難判斷。”
“聽聞弘農王已為蟻賊所害...”袁紹略顯遲疑的說道。
接著,袁紹腦中靈光一閃,忽然想起了什麽,於是他直視著曹操的雙眼,問道:“你我皆與弘農王打過交道,孟德以為弘農王其人如何?可是富有雄才大略之主?”
“這...”
曹操聞言,頓時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之中,他默默的與袁紹對視了一眼,旋即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弘農王才智平庸,雖不是庸碌之輩,但也絕對稱不上是雄才大略之主。”
袁紹聞言,當即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死死的抓著曹操的觀點不放,道:“勘定北方三郡之人,應是胸有韜略之輩,絕非弘農王可比。”
曹操默默地點了點頭,暫且認同了袁紹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