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幫她找個野漢子
字數:5203 加入書籤
據說第二天一大早。
劉大家就請了神婆來驅邪。
可他那媳婦估摸是被嚇破了膽,說什麽都不敢在自己的臥房裏睡了。
和劉大吵了一架之後,便回了娘家。
村裏人都是什麽新鮮聊什麽。
有了劉大家鬧鬼的事兒,關於易茗雪的謠言自然也就淡了不少。
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
李二嬸在和村裏的嫂子們聊天時,有意無意的提了一嘴。
說那劉大媳婦興許就是因為常在背後嚼人舌根。
這才被長舌鬼給纏上的。
村裏人聽風就是雨,把這事兒越傳越玄乎。
氣得真正在背後攛掇的人直跳腳。
楊秀英臉色難看的看著李春蘭。
怨懟道,“你這出的都是什麽餿主意!劉二哥能看得上易大丫那樣的?說出去都沒人信!”
李春蘭心中不滿楊秀英對自己的態度。
但她家如今和村長家走得近,她也不好明著得罪對方。
隻得刻意堆笑道,“劉二自然是看不上她的,不過咱這不是為了壞那易大丫的名聲嘛。你也不用當真。”
“我自不會當真!隻怕到時候也玷汙了劉二哥的聲譽。”楊秀英白了李春蘭一眼,沒好氣道。
李春蘭的指甲死死的掐住手絹,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心裏的火氣壓下去。
她輕蔑的將頭扭到一邊,嘴上說著,“這種事,對男的能有什麽影響,嫂子你多慮拉。”
實則心底早將楊秀英罵了千百回。
真當誰瞧不出她那點小心思不成?
兒子都這麽大了,還整日劉二哥長劉二哥短的。
怕不是她那男人李廷茂整日在外拈花惹草,回家根本不稀得碰她。
這便想出來找野漢子了吧!
哼,真是不知廉恥!
楊秀英不知李春蘭在心中非議自己,她隻是單純的不滿李春蘭的損招沒有奏效。
“那接下來怎麽辦?你可有還有別的招?”
她現在恨極了易茗雪,還有她家那幾個小王八羔子。
恨不能直接除之而後快!
“容我再想想……”李春蘭也恨易茗雪。
恨她膽敢脫離自己的掌控,恨她居然敢比自己過得好。
明明是個無爹無娘,又胖又醜的醃臢玩意。
憑什麽現在又是買車又是買地的。
不得不說,這兩個女人湊在一起,當真是臭味相投。
哪怕彼此再看不順眼,可隻要易茗雪還在大河村一天。
她倆就會一直捆綁在一起。
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李春蘭思索片刻,忽然眼底奸滑一閃。
“如今劉二不在村裏,又有劉大嫂中邪的事兒岔開了話茬。要不然……咱們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幫她找個野漢子,如何?”
“你的意思是?”楊秀英心中隱約有了一絲猜想。
“我娘家龍門村有個四十好幾都沒討著婆娘的懶漢,到時候咱們把他和易大丫都引到外山土坡上的破廟裏去,然後……”
“這法子能行嗎?要是那易大丫出手傷人咋辦?”
“傷人豈不更好辦!到時候咱們就有理由送她去見官,把她們一家趕出大河村了呀!”
這辦法聽起來可進可退、一箭雙雕。
楊秀英聽了很滿意,“這辦法好!那你現在就去辦。”
李春蘭終於沒忍住,趁她不注意翻了個白眼。
真當自己是她們家的下人呢!
說話這麽不客氣!
……
另一邊,易茗雪照常每日給楚豫送飯。
他的傷勢恢複得還行。
燒也退了,傷口也沒再發炎。
易茗雪也始終沒找到機會,觀摩他的人皮麵具。
不過她最近也無暇看顧他。
因為他們挖水渠的事兒受到了村長和部分村民的阻礙。
大河村的田地多在山上,灌溉水源便也隻有半山上的儲水最為適合。
可若想要將儲水引至他們的稻田裏。
就得途徑村長家的半畝荒地。
那地原是荒著的,易茗雪自費修這水渠也能造福全村。
可李村長為了和她作對,不惜犧牲全村的利益。
說什麽都不讓水渠從自家的荒地裏過路。
李聰等人與李廷茂好說歹說了好幾日。
對方就是不鬆口。
沒辦法,隻得又來找易茗雪。
易茗雪拿出易長樂替她繪製的簡易山形圖。
幾人略微研究了一番。
最終,易茗雪指著自家的麥地道,“不讓走他家的地,咱們就繞著走。可從西北角上行,橫穿我家這片柴山,再引流直下。”
“可這地方坡度如此之大,水要怎麽往上流?”葛家老幺立刻提出疑問。
易茗雪沉思了片刻,隨即在地上畫了個水車的圖樣。
繼續道,“有了它,水就能往天上走。”
李聰激動得一拍手,“水風車!我曾在清平郡的苦竹壩見過這東西!”
“可咱這一時半會兒上哪兒去搞到一個這東西?”
“是呀!如今田裏的秧苗算是插上了,可咱們那田裏的水也快到底了。要是水渠修建費太多時間,就怕到時候把秧苗給幹死了。”
葛氏兩兄弟不無擔憂道。
易茗雪認可他們的話,可眼下並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大家別氣餒!水風車的事交給我!你們隻管看顧好田裏的秧苗,把其他路段能修的水渠都先給修上!”
李聰和葛氏兄弟立刻便去辦了。
而易茗雪則是扭頭,又去了王木匠家。
王木匠看了看她的圖紙,有些為難道。
“你圖紙畫得這般清晰,造……肯定是能造!隻是……時間上……少說也得兩個月了。”
“居然要這麽久?”易茗雪也愣住了。
兩個月。
別說秧苗會被渴死。
田裏估計都能幹出指拇寬的縫隙來。
王木匠不忍她失望,可水風車不是一般小件兒!他便是沒日沒夜的趕工,也得需要月餘。
“對了!”忽然,王木匠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一般,“我突……然想起來……”
“……山夾村好像有一個廢……棄的舊水庫,那水庫邊……有個壞掉的……舊水車!”
易茗雪聞言一喜,“此話當真?”
王木匠重重的點了點頭,“我媳婦……病死前,我曾陪她去過……隻是那已經是……三年前的事兒了。”
“太好了!王叔。”易茗雪如獲救星,“若隻是修複舊水車,您需要多長時間?”
王木匠思索了片刻,“若……若是以舊改新,三、五日足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