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蘿卜丁們的成長
字數:5452 加入書籤
大河村的農家小院裏,一片溫馨祥和。
易茗雪走前,無論是吃食還是炭火都留得很足。
因而易輕輕一早就燒上了火爐。
此時的屋內,暖洋洋的一片。
一如易茗雪的心。
大半個月不見,幾個蘿卜丁都不同程度的冒了個子。
尤其是老四易天磊,竟已超過了易長樂。
不僅是個頭兒,塊頭也變得比以前更加壯實。
易茗雪從包袱裏拿出一把小巧精致的匕首遞給他。
同時還不忘提醒他道,“這是開過刃的。切記,利刃是用來保護我們該保護的人,而非傷人。”
易天磊重重地點了點頭,隨即嗖地一聲抽出匕首。
如寒霜一般的刃芒立刻四散開來。
“哇!”易天磊頓時眼睛都亮了,“謝謝大姐!”
易茗雪拍了拍他的肩膀。
隨後又將其餘幾人的禮物分別拿出來。
給易輕輕的是一把黃銅鎏金小剪子,是她在湖州縣時專程找名師所造。
這大半個月,易輕輕臨時暫代家長一職。
不僅將家裏安排得井井有條。
還又製了幾套適宜春節的新版式。
而且不僅隻有女裝,還有幾件孩童的製式。
可把梅老板高興壞了。
給易長樂的呢,是一套全新的入門教材。
要知道,這個年代的書籍是非常寶貴的。
許多窮苦人家的孩子,要想看書,隻能靠租和借。
就算是家境殷實的富戶,也多選擇從書院借母本出來,然後自己謄抄到竹簡上。
能像易長樂這樣,還沒入學就擁有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課本。
是非常難得的。
易長樂自然知道這些書本的珍貴。
仔仔細細的收好。
這大半個月以來,她不僅已將加減乘除熟記於心。
還將易茗雪走前留下的幾十個公式背牢。
易茗雪那套數學體係固然好使。
但當下運用最為廣泛的珠算,易長樂也沒有摒棄。
如今別說是劉業誠那些人了。
估摸著學堂裏好多學子,都未必能達到她這進步速度。
關鍵是,她這大半個月除了學習之外。
還將易茗雪在大河村和山甲村與村民們合種的田地做了分類和登記。
易茗雪看著她遞給自己的冊子。
心中是震驚的。
雖然知道老三聰明,但能如此清晰的將每家人的田地麵積,以及分利占比羅列出來。
這可不是一個普通幾歲孩子能做到的程度。
隨後便是易語堂。
這個老五還是一如既往的安靜。
不過如今他穿得暖和,又有輪椅代步。
麵色明顯比從前紅潤了不少。
他並未主動向易茗雪展示自己這半個月的學習成果。
但易茗雪注意到,他輪椅旁的小抽屜裏,多了不少瓶瓶罐罐。
她取出其中一瓶,好奇問道,“這是什麽?”
易語堂小臉微紅,有些不好意思道,“這是我配製的一些傷藥。”
這時,易天磊插話道。
“大姐,老五做的這傷藥可管用了。前日村裏的大黃狗傷了腿腳,就是五弟這傷藥給它治好的。”
易茗雪驚詫不已,“你是怎麽做到的?”
“我……就憑感覺自己瞎折騰出來的。”易語堂越說話越小聲。
似是覺得這種小孩子的玩意拿到大姐麵前,實在是不夠看。
易茗雪打開其中一瓶,聞了聞。
她對草藥了解不多,但止血草的味道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易茗雪心中既無語又欣慰。
這大概就是配角光環的作用吧。
天賦異稟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
而這一次,她給老五帶回來的,恰好是一些鎮上難以買到的藥丸。
其中有治骨傷的,有治腹痛的,還有治瘧疾的等等。
總之她在那藥店買了一大堆。
目的就是拿回來給老五研究用。
最後是老六易寶兒。
易寶兒這幾個月被喂養得太好了。
一掃曾經那麵黃肌瘦的可憐模樣。
竟越發的可愛玲瓏起來。
臉蛋兒兩側還長出了胖嘟嘟的腮幫子。
令人忍不住想要一捏再捏。
易茗雪給易寶兒準備的禮物沒有帶在身上。
反而是招呼蘿卜丁們穿好鞋襪,隨她一同去趟後院。
此時天已黑透。
後院的馬廄裏,傳來幾聲細微的哼唧聲。
易寶兒最先聽見了。
他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的看向易茗雪。
“大姐姐……是小狗……”
其餘幾個蘿卜丁聽說有小狗,全都興奮了起來。
飛快的向馬廄跑去。
易寶兒也很著急,但他此時被易茗雪抱著。
想快些去看他的新朋友,也不行。
急得兩條小短腿兒直蹬。
易茗雪故意落後幾步,悄悄湊到易寶兒的耳邊。
再次囑咐道,“它們以後就是你的夥伴了,可以保護你。但你要答應大姐,能聽見它們說話的事情,絕對不能告訴第三人。”
“嗯!寶兒記住了。”易寶兒連忙點頭。
易茗雪這才將他放下。
任由他跑向馬廄旁的臨時狗窩。
小狗一共有三隻。
是她回來時,路過一處農戶家順手買下的。
一隻小白狗,一隻小花狗以及一隻小黑狗。
別看它們現在是一副奶哼哼的可愛模樣。
它們身上可流淌著一半狼狗的血脈。
長大之後,必是看家守門的一把好手。
幾個蘿卜丁抱著小狗死活不肯撒手。
易寶兒更是提議,“大姐姐,能不能把小狗帶回屋裏……它們冷……”
易茗雪猶豫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如今天寒,可以帶回屋裏。明日我抽空給它們做個大一點的狗窩。”
“太好了!”幾人都很高興。
易寶兒更是歪著頭,親了其中那隻小白狗一口。
隨後奶聲奶氣的衝易茗雪道,“小白說謝謝大姐姐。”
易茗雪無奈的搖了搖頭。
擔心他們在外頭凍壞,趕緊招呼他們進屋。
“趕緊回屋吧,也該收拾收拾準備弄飯吃了。”
其實易輕輕早就在鍋裏燒好了水。
隻等再添上幾把柴火,就能放麵條下鍋。
原本不知道易茗雪今天會回來。
眼下自然要再切點肉絲,炒個就麵的哨子一起吃。
易茗雪又從家裏的米缸裏拿出六個雞蛋。
在另一口鍋裏下油,準備開始煎蛋。
如今這個家裏,是吃穿不愁。
米缸滿滿、頓頓有肉。
房屋也修繕好了,穿得也暖和了。
幾個孩子還各自有了自己要鑽研和學習的方向。
未來的日子,想必還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