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車行又有好消息

字數:4860   加入書籤

A+A-




    屋外傳來一聲熟悉的輕笑。
    隨後,那道暗影消失了。
    易茗雪坐在屋內,轉頭看向門口。
    白天玩鬧了一整天,晚上又一直熬到子時,幾個蘿卜丁幾乎是倒頭就睡。
    隻看得見門縫間的暗影,根本看不清楚豫人。
    “嗯。”
    守完歲,村子裏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此前易春來推測的易茗雪一天能賺二十兩還是太保守了。
    他們忽略了岐陽鎮周邊繁忙路線的人流量。
    如今的易家車行,一天的流水都有一百兩居多。
    扣除掉所有的開支成本,以及承諾給李二叔以及劉二等人的分紅外,她現在一天能穩定淨賺四十兩之多。
    這可大大超出了易茗雪的預料。
    李二叔看不懂那些複雜的賬冊,但他知道,車行運作得好,大丫肯定賺了錢。
    至於他自己,早在年前就拿到了一筆豐厚的獎金。
    如今他不僅家裏日子變得好過,還在親戚朋友麵前好好的揚眉吐氣了一回。
    他是真心替易茗雪高興。
    同時他也很清楚,自己隻有跟著易茗雪,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和出路。
    “顧先生說,初四複工,他有一些想法要與你當麵相商,讓你初四務必回一趟車行。”
    “好,我知道了。”易茗雪仔細看著手中的賬本,點頭答應道。
    可李二叔卻遲遲不見離開,反而還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易茗雪抬起頭來,“怎麽了?李二叔,有事你不妨直說。你跟我還客氣什麽?”
    李二叔嘿嘿笑了兩聲,自己掏了個板凳坐下。
    開口道,“是這樣的,大丫!我聽說你和鎮上的曾夫子關係不錯,你看我家大嘎也到了入蒙學的年紀了。我就想著……總不能叫他們也跟我一樣,做半輩子的文盲。看到你家裏幾個孩子,我才明白,還是得懂的東西多,見識的世界廣,才能有大出息。”
    易茗雪忍不住笑,“原來是這事兒!那曾夫子如今已是廣納學子,隻要肯學願學,他定會收入門下。”
    至於束脩……其實對於他們這些鄉下人而言,束脩並不是一筆小數目。
    但好在曾夫子還算寬仁,收的並不是高價。
    從前的李二叔或許付不起,但以他如今在車行的收入,同時送大嘎和小嘎二人去念書是沒問題。
    “此事不難,你記得備好束脩六禮,過了正月十五就讓大嘎跟著我家老三一起去念書。”
    見易茗雪爽快的答應,李二叔高興得直接從凳子上蹦了起來。
    “大丫,謝謝你!二叔是真心的,若不是有你,我們家哪裏會有如今這樣的日子,我家大嘎又怎麽可能成為讀書人!”
    李二叔幾乎喜極而泣,連連道謝。
    謝完又迫不及待的轉身,一溜小跑著回家給李二嬸報喜去了。
    搞得易茗雪是哭笑不得。
    三天大年一過,村裏的人就開始多了起來。
    許多從前都不怎麽來往的親戚,因為聽說了大河村的事兒,今年倒是竄得挺勤快。
    易茗雪的娘是逃難至此,迄今都不知道外家是何人。
    因此並沒有什麽親戚要走。
    於是易茗雪就一輛馬車將幾個蘿卜丁帶著,一起去了岐陽鎮。
    剛到車行,就發現已經有不少人提前返崗了。
    每每見到她,都是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禮,並道一聲,“東家,新年好。”
    易茗雪紛紛點頭示意,還叫來廚娘,讓她這段時間多買些肉食,給師傅們多加加餐。
    那廚娘如今是母女兩個一起在車行的廚房做事。
    不僅如此,她今年剛滿了十三歲的兒子,也想學趕車。
    想著學會了,也能進易家車行當差。
    她男人原本是在鎮郊的礦上做活,起初還看不上她這份廚娘的工。
    沒想到,到了年前發紅封時,廚娘拿回去的錢竟比他在礦上幹了一整年還多。
    如今,她男人也在車行的馬廄裏負責管理和照顧馬匹。
    一家人見了易茗雪,都是直呼大東家,絲毫不敢因她是女子而有所怠慢。
    顧先生也回了車行。
    並且為易茗雪帶來了一個利好消息。
    原來前段時間,專門負責京都航運的一座大壩決堤了。
    整個東運航線嚴重受損。
    可隻在西南一帶出產的鐵礦又是京都冶煉的重要原材料。
    運輸的水路中斷,就隻能走陸路。
    此事早年間就有朝臣提到過,要大興修建陸路,不過過分依賴水路。
    但因為西南地區山地崎嶇,修路難度極大,朝廷一直沒有重視。
    如今關係到國之重器,又無路可走。
    於是皇帝連夜下發數道聖旨,並撥了為數不少的銀兩。
    用於西南地區修路和扶持陸運。
    難怪顧先生要求易茗雪務必初四回車行。
    因為這道旨意剛從京城裏下發,目前知道的人還不多。
    等到正式的旨意下達到各州縣官員手上,最少還需半個月。
    可也已經有不少有門路,消息靈通的人開始行動起來了。
    易茗雪細細咀嚼著這個消息。
    “咱們車行如今勢頭很猛,運人和運貨其實區別不大,甚至更好上手。你的運維路數是我平生少見的野路,偏偏這些我覺得野的不可思議的想法你做起來又非常有效。所以我看好你,願意輔佐你。那麽東家,這麽好的機會,咱們不得抓一把?”顧先生繼續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顧先生已經沒有了最初那副懶懶散散,隻做個簡單的賬房先生的模樣。
    易茗雪猜想,他在京都應該是個有故事的人。
    隻是不知因何而回到了這岐陽鎮上,又機緣巧合與她結識。
    易茗雪放下手中的茶盞。
    “不,要抓就抓兩把。”
    隨後開始向易茗雪匯報這段時間的工作。
    擴建之後的車行運行得很順利。
    雖然易茗雪沒有天天守在車行裏,但是她製定好的規則和製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易茗雪在炕上又坐了一會兒,直到完全聽不見屋外的聲音後,才躺下睡了過去。
    ……
    次日一大早。
    李二叔就來了,同時還帶來了車行的賬本。
    “新年好呀,孩子們!”他將特意帶來的花生糖分食給幾個蘿卜丁。
    院子外頭的車馬同來時一樣,安靜的離開了大河村。
    她應了一聲。
    如今整個車行運作順暢,已經成為了普通老百姓出行的首選。
    自然,收益也非常可觀。
    他們行駛得很緩慢,車輪碾壓過地上的積雪,隻有細微的撲索聲傳來。
    最後,停在了她家的院子門口。
    易茗雪剛將弟弟妹妹安頓好,就敏銳的覺察到了屋外有一行人在靠近。
    聽聲音,應該是三騎一車。
    楚豫走到她的房門邊,與她告別。
    “走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