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稻田再擴大
字數:4583 加入書籤
“大家稍安勿躁,合作規則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若是沒什麽異議,就到我們李村長那裏去登記。”
“到時候,我會按照各村登記的田畝數量分配秧苗,保證讓大家在春耕之前全都種上。”
因此,一個個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到種植水稻的行列中來。
經李聰介紹,易茗雪才得知幾人身份,基本都是附近村鎮的鄉紳族老。
如今見了易茗雪,自然全都一擁而上,紛紛吵著要與她合種。
易茗雪當然不會拒絕,她要想拿捏住糧食這條命脈,自然是種植麵積越寬越好。
除了張、李兩位鄉老外,還有幾個生麵孔。
易茗雪也沒過多解釋,隻稱是南洋舶來的一種農作物,她也是偶然得到了母種。
在知道了這黑漆漆的東西能吃之後,其中幾個鄉老立刻一拍桌子。
“沙地適合種這勞什子土豆?俺們村可大部分都是沙地啊!太好了,這土豆我也要種!”
李聰被他搞得有些哭笑不得,“那你這八畝水稻還種嗎?”
“種啊!”說話那人立刻接話道,“田裏種水稻,山上種土豆!全都種!”
“哈哈——”那鄉老說話帶著些口音,加上語氣急切的模樣,頓時逗得其餘人都仰頭大笑。
易茗雪也不藏著掖著,有條件願意種土豆的,全都一並登記。
眾人這一趟在大河村蹲守了四五天。
最後不僅田裏能成功種上水稻,就連原本並沒什麽盼頭的山上沙地也有了著落,自然笑逐顏開。
而易茗雪看著那登記冊上不斷攀升的種植麵積,心裏也同樣樂開了花。
場麵皆大歡喜。
等到鄉老們一走,易茗雪直接叫來李聰。
道,“你把村裏所有手腳麻利的女人都召集起來,我要培養幾個育苗能手。”
隨著她耕種的麵積擴大,培育秧苗的任務也變得越發繁重。
光今天登記的,就有二百多畝田。
加上年前陳鄉老組織的那幾個村,包括大河村和山甲村在內,她如今計劃耕種的稻田已經有了三百多畝。
按照這個世界從前的種子質量和種植技術而言,一畝田約能產糧三百斤。
而她給的種子經過現代技術改造,又有她的靈力加持。
不說畝產千斤,保守一點八百斤是絕對可能的。
那就代表著,這個夏天豐收之時,所有村子加起來總產量可達二十四萬斤。
哪怕農戶們交完租、納完稅,將自己全家一年的口糧留足後,也能賣四到五成給易茗雪。
也就是十萬斤糧。
要知道,這還隻是第一季的收成。
她至今都還沒告訴眾人,她的水稻是一年兩季的超級良種。
這也就意味著,她每年至少都能穩定擁有二十萬斤糧食的供給。
而且還沒算往後的增量。
到那時,隻怕整個西南區域的糧商,都得乖乖給她遞茶。
……
當天夜裏,易茗雪就將土豆的種植方法整理成冊。
包括怎麽切種、怎麽挖坑、怎麽埋土、怎麽澆灌。
甚至是怎麽根據葉子判斷土豆健康程度,以及收獲之後怎麽給來年留種,全部都清晰記錄在冊。
她會把控住水稻種植的核心,是為了能在亂世中有一張過硬的底牌。
可土豆的種植如果能普及,則是可以讓更多的窮苦老百姓吃上飯、吃飽飯。
這也算是她留給這些勤勞淳樸之人的生存武器吧。
畢竟,亂世一起。
上位者隻會在乎心中的雄圖霸業,又有誰會低頭去看這些卑微弱小的,被馬踏飛濺四起的墊腳石呢。
李聰做事兒是真的靠譜。
不到半天時間,就將村裏賦閑的女人們全部都給召集了起來。
易茗雪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教會了她們培育秧苗的步驟。
並建議她們在自家院子用夯土搭個小溫室,這樣有助於提高秧苗培育的成功率。
當然,其中最關鍵的種子依舊由她提供,包括那製作培養土的水她也會提前準備好。
如今的大河村民,對易茗雪都有著一股難以言表的信任和崇拜。
反正她說是啥就是啥,她說咋幹她們就咋幹。
考慮到自己以後回村的時間很少,易茗雪幹脆還選了個負責人,將權利下方。
“如今各個村都想買我們的秧苗,這可都是大家夥兒賺錢的好機會呀。”
“從今天開始,朱伯娘就是你們培育組的組長。你們育好的秧苗要統一交給她,我會按她統計的株數給你們結算工錢。”
朱伯娘這個人她觀察很久了,別看她平常很八卦,好像村裏沒什麽她不知道的事兒。
但實際上她的人緣很好,尤其是和村裏這些女人之間的關係。
能跟所有女人都打好關係,足見她是有方法和手段的。
所以此事交給她,易茗雪也放心。
朱伯娘起初有些受寵若驚,但很快就在眾人的哄抬聲中鎮定了下來。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隨後看向易茗雪,煞有介事的道,“那俺也講究一回,打今兒起,也喚你一聲東家啦!”
說著,還真鄭重其事的喚了一聲,“東家!”
易茗雪:“……”
可以,很有儀式感。
李聰有條不紊的記錄著,同時還不忘抽空和易茗雪聊正事兒。
“大丫!那咱們村東山那片土地咋整?你覺得種啥合適?”
易茗雪對此早有準備,她將兩顆土豆拿出來放到他麵前。
畢竟按照慣例,哪個村要是有這麽好的種苗和技術,不是藏著掖著就是得花重金購置。
可這易茗雪不同,她不僅願意提供秧苗,最終糧食還會按市場價進行收購。
也難怪她那車行會辦得有聲有色。
這樣的人,就活該她發財。
眾鄉老如今對易茗雪是讚不絕口,當場就擁到李聰麵前吵著鬧著要登記。
“太好了!”有了她這句話,眾人心中的石頭徹底落下。
於是她幹脆站到石凳上,高聲宣布道。
“那東山雖比西山肥沃,但本質上依舊是沙地,沙地當然是要種土豆。”
“土豆?那是啥?”一旁的眾人都沒聽說過這玩意兒,不由好奇詢問道。
而在蹲守易茗雪的這些天裏,這群人早就去大河村的稻田裏觀摩過無數次。
如今那滿田的冬稻已經全部結滿了穗子,隻怕再過上一個多月,就能收割了。
他們聽說了大河村種出冬稻一事,都感到很神奇。
而且,眼看著就要到開春播種的時間了,他們當然要早做打算。
此事雖然匪夷所思,但事實就擺在眼前。
也容不得他們不信。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