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宴會上的不速之客
字數:4639 加入書籤
說話之人正是湖州縣的父母官。
——朱縣令是也。
易茗雪頗為意外的挑了挑眉。
而更讓她意外的是,朱縣令的車駕後麵還跟著一行人。
那些人或多人同乘,或各自騎馬,甚至還有用小轎抬著來的。
陸陸續續跟了好長一串。
其中,一駕馬車裏超負荷搭乘了十幾個人。
全是西南地區有頭有臉的糧商。
因那車廂中實在太過擁擠,那車主不禁抱怨道。
“你們幾個怎麽回事兒?自己家又不是沒車沒馬,怎麽全都來同我擠。”
那幾個死皮賴臉蹭到車的老板一抹額上密汗。
無奈道,“你以為我們想呀?還不是湖州縣最近在修路,我們自己的車駕過不來。”
“那你們過了兩縣交界後,再自己租個車不行嗎?”車主白眼翻上了天。
角落裏,一個稍年輕的挪了挪自己的屁股,諷笑道。
“我猜呀,他們原本根本沒打算來。這不聽說朱縣令都來了,這才火急火燎的趕過來。這著急忙慌的,一時上哪兒租車去?!”
年輕的糧商一語道破真相,搞得這一車有頭有臉的掌櫃都頗為尷尬。
有人忍不住反擊他,“你還說我們,你自己不也一樣?”
那年輕糧商輕哼了一聲,“我和你們可不同,我那是路途遙遠,抵達的時候就已經晚了。自己的馬匹因連跑數日,早已體力不支,這才不得已搭了個便車。”
一車人,你一言我一語。
將本就擁擠的車廂吵得愈發狹小。
那車主人又一連翻了好幾個白眼,沒辦法,他隻得催促車夫加快些。
他真是一刻鍾也不想和這群大男人同擠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裏了。
車廂內的動靜自然也沒逃過易茗雪的耳朵。
而就在她側耳聆聽的這段時間裏,朱縣令的行程官已經先行抵達。
朱縣令難得出巡,自然派頭十足。
人還未到,聲音先致。
“朱縣令到——”
隨著一聲響亮的吆喝,已經入座的諸位糧商全部都站起身來。
眾人臉上全都露出了驚訝和不解之色。
“怎麽回事?朱縣令怎麽來了?”
“莫非是茗記請的?易大東家竟有這麽大的麵子?”
“可咱們這是糧商宴會,朱縣令來幹什麽?”
“……”
事實上,與眾糧商一樣鬧不明白的,還有易茗雪本人。
雖然她和朱縣令打過幾次交代,但都是關於修路的事。
今天這場宴會,是茗記的私事兒。
朱縣令為何會不請自來?
雖然也是一頭霧水,但易茗雪還是率人迎接了出去。
別看朱縣令平常懶於政績,但在外頭、在百姓麵前,他的樣子還是擺得很足。
一下馬車,就見外頭烏泱泱跪了一地。
忙笑眯眯的命眾人起身。
見易茗雪迎上前來,更是笑得一臉和藹。
“茗雪呀,沒錯過你的宴會開席吧。”
一聽朱縣令對自己的稱呼,易茗雪心裏就是一咯噔。
怎麽回事?他倆好像沒這麽熟吧。
但她也知道,這種場合朱縣令主動示好,對自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於是,順勢也給演上了。
“沒有沒有,正等您呢。”
朱縣令的小眼睛掃過壩上稀稀朗朗的人,哪裏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當即正色道,“我雖遲了片刻,但給你帶了不少人來。”
此時,那些聞風而至的糧商也都下了馬車,疾步跑上前來。
聽見朱縣令發話,立刻接住話茬道。
“真是抱歉,易大東家。咱們路上走岔了道,這才給耽擱了!”
“是呀,是呀,還請易老板莫要怪罪。”
“……”
這些老油條基本都是話裏有話,易茗雪又哪裏聽不出來。
當即勾唇一笑,很給麵子道:“無妨,正等諸位呢。”
葉東梁適時走上前來,引後來的這些糧商們入了座。
易茗雪陪著朱縣令和常師爺來到壩子中央。
“朱大人,您請上座。”
茗記的夥計又給常師爺搬來張椅子,安排在朱大人左側的次席。
易茗雪則順勢坐到了他的右側。
等到所有人都入座後,易茗雪這才招了招手。
“開宴吧!”
一旁早已等候多時的夥計一聲高呼。
“開——宴——”
隻見一群村婦穿戴整齊,排成一列向大家走來。
她們的臂彎裏全都挽著一隻竹籃,裏頭盛放著今日宴會的主食。
一碗香噴噴的新米飯,一盞清茶以及一碟果脯。
餐食可謂是極其簡單。
村婦們離場後,就聽羅平村的劉村長一聲令下。
早已經等候多時的村民們,紛紛提起鐮刀開始下田收割。
與此同時,易茗雪也站起了身來。
“今日邀請諸位前來,一是想讓大家認識一下茗記,二來也是有一件大事要與諸位相商。”
剛端起茶碗的糧商們,一口涼茶還沒下肚,就迎來了易茗雪今日這場宴會的主題。
“據我所知,目前咱們西南的糧米生意,主要被以常熟米莊為首的商會成員所把持。”
“今天來的諸位呢,有些是商會成員,也有些是被他們排擠在外的小糧商。”
“無論您是不是商會成員,想來對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略有耳聞的。嚴世忠嚴會長,因為掌握了隔壁縣的幾千畝耕田而一家獨大,不斷排擠和打壓其他同行。甚至,還使用卑劣手段,阻止一些同僚從我茗記米莊進貨。這些事兒,想必諸位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易茗雪的聲音很有力量,吐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清晰傳到了在場眾人的耳邊。
尤其是在她的靈田升級之後,那種力量感就愈發的明顯,仿佛能直接擊穿人的魂魄一般。
“過去他嚴世忠仗著手上有糧食,可以一家獨大。但今天,諸位也看到了。我的耕地或許不如他廣,但我的單畝產量遠高於他常熟米莊。”
說著,就有夥計舉著一個托盤上前。
那托盤裏,放著一株剛剛從田裏送上來的稻穗。
長長的稻梗上密密麻麻的結了七八層的穀子,並且每一顆穀子都結實飽滿、又圓又胖。
在場的糧商們,有的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的去看易茗雪的水稻。
不由的當場就驚呼出聲。
“這水稻,生得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