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陳年舊事
字數:3868 加入書籤
可能是因為母子連心,易語堂嘴微微一癟。
那孫夫人就隻覺得心尖一顫,下意識的又想將男孩兒擁攬入懷。
卻被易語堂飛快的一側身,給躲開了。
孫夫人的眼中滿是失望和無措,隻得求救似的看向一旁的孫穀主。
孫穀主剛要開口,卻被身後的孫淙宜給搶了先。
他快步走上前來,“阿娘,他真是荀弟?您會不會搞錯了?”
然而,孫夫人固執的搖了搖頭。
“不可能出錯!這天底下,沒有任何一個母親會認錯自己的孩子。”
何況孫荀隻是失蹤了三年,又不是三十年。她自然能認得出。
與孫夫人一眼就認出來有所不同,孫穀主明顯更加冷靜,也更加謹慎。
他自打看到易語堂的第一眼開始,就在仔細的打量著眼前這個孩子。
雖然三年未見,小孩子長開了許多。但原本的模樣和五官全都還在。
他是醫者,較之普通人更擅分辨人體的骨相。
眼前這個孩子,的的確確就是他失蹤了三年的小兒子——孫荀!
確認無誤後,年過五旬的孫穀主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激動之情。
幾次都想上前將小兒子擁入懷中,但又都生生的克製住了。
見小兒子一直躲在易茗雪身後,始終用戒備的眼神看著他們夫妻二人,孫穀主的心底不由一酸。
於是他嚐試與易語堂溝通道,“荀兒不怕,我們不是壞人。”
可易語堂根本不認識他們,聞言隻是堅定的搖了搖頭道。
“我不叫荀兒,我叫語堂,易語堂!”
說完,他還伸出手去,牢牢的拽住了大姐的衣角。
仿佛生怕被他大姐拋棄一般。
易語堂表了態,易家的幾個蘿卜丁也立刻反應了過來。
大家齊齊將易語堂攔在身後,如臨大敵一般的盯著孫家三人。
“對!這是我五弟易語堂,不是什麽荀兒。”易長樂挺著胸脯,脆生強調道。
被幾個孩子如此防備,那孫穀主臉上不由的露出一絲尷尬。
他隻得轉而看向易茗雪,拱手行了一禮道。
“我知道你們一時難以接受這個現實,但我們的確是荀……語堂的親生父母。”
“證據呢?!”易茗雪還沒開口,易長樂率先提出質疑道,“總不能隨便來個什麽人說是我們五弟的父母,我們就都得認吧!”
“你們有此顧慮是對的。”孫穀主自然明白易長樂是真的關心易語堂,當即表示感謝道:“也非常感謝,你們能如此維護語堂。”
“他……離開我們三年,如今長得這麽好,一定是因為你們都像對待親人一樣善待他。反倒是我們,不是稱職的父母……”
說到此處,身份地位都不低的孫神醫,居然語氣哽咽。顯然是發自內心的對易語堂感到愧疚。
易茗雪始終沒有說話。但要知道,易語堂被原身她娘撿回來時,可是渾身是傷、奄奄一息。
她雖然沒有權利阻攔人家親骨肉相見,但她認為自己有義務搞清楚,老五當年到底遭遇了什麽,又是因何而走丟。
“孫穀主,我想知道三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麽。”
那孫神醫夫婦聞言,皆是一愣。
夫妻二人對視了一眼,孫夫人看著自己的相公,微微點了一下頭。
隨後,隻聽那孫穀主長歎了一口氣,開口道。
“這原是我穀中辛秘,但你們作為語堂的親人,有權利知曉事情始末。”
於是,一家人連同孫家三人再度回到了院中。
因牽涉到神醫穀的秘密,易茗雪稟退了其他無關人員,隻將自己姐弟五人留在了廳內。
“孫穀主,現在可以說了吧?”
孫穀主沉吟片刻,開口道。
“易老板可還記得我昨日向你打聽的人?”
“您的師叔覓陽子?”
“不錯!我師叔覓陽子乃是一位煉丹奇才,單論煉丹造詣,遠在我師父以及其他師叔師伯之上。”
“穀中傾盡全力培養他,甚至將絕不外傳的絕密單方都交給了他。可到了晚年,我這位師叔隱約有了一絲走火入魔之兆,居然開始研製起了起死回生之藥,甚至不惜偷偷買回屍體做實驗。可那些死透之軀,根本無法滿足他的需求。後來……他便開始變本加厲……”
說到此處,孫穀主不由的看了幾個蘿卜丁一眼。
易輕輕心領神會,立刻伸手捂住了易寶兒的耳朵。
“我那小師叔不滿足於在死人身上做實驗,便將主意打到了將死之人身上。他以錢財買通數名將死之人,待到對方瀕死之際,以活人來試驗他的丹藥。雖然此前已與這些死者達成協議,但此舉實在有違倫常,也給神醫穀引來了許多的麻煩。”
“因為此事,我與師父勸誡過他無數次,但小師叔始終不願放棄。直到……他失手毒殺了一名穀中弟子……”
易茗雪幾乎可以想象得到,一個幾近瘋魔的天才,為了追求學術上的極致而最終走向極端。
“當時我師父還在,便下令囚禁了小師叔。為了防止他再犯,還給他全家包括當時已經懷孕的他的兒媳一並種下了蠱毒。不過那蠱毒雖厲害,但隻要按時服用解藥,倒也不至於喪命。隻是每月蠱毒發作時,會非常痛苦。原本小師叔已經接受了,直到……直到他的小孫子降生……”
不知是出於愧疚還是別的什麽心情,孫穀主說到此處,便哽住了喉嚨,進行不下去了。
一旁的孫夫人接過話去,繼續道。
“直到他的小孫子出生,因為打娘胎裏就被種下了蠱毒,他那小孫子自小便體弱多病,羸弱難養活。再加上他們一家始終被囚在後山的雪穀中,大家便斷言他那小孫子活不過十歲。為了保住自己的血脈,覓陽子便帶著繈褓中的孫子,叛出了神醫穀。”
“……而他為了能順利逃走,便劫持了那時僅有兩歲的荀兒!”
與孫穀主的心懷愧疚不同,孫夫人明顯是恨覓陽子的。
為了保住自己的孫子,就要劫持她的孩子。
這樣自私自利的人,她一輩子都不可能原諒。
“至於他們叛逃之後的事,我雖不知詳情,但想來也不難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