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北伐
字數:5150 加入書籤
北伐大軍一路行動,此時已經來到了北方關隘,此地相當於大明朝最後的門戶,正是這道門戶的存在才能夠將那些北方的“惡狼”牢牢地擋在門外。
隨著北伐的大軍到達了這裏以後,朱慕辰等人暫時在這座城中進行休整。
此時皇上朱棣將眾人召集到一間寬敞的屋子裏,他站在最前麵盯著桌子上的一張地圖,而朱慕辰與漢王等人則是默默地站在後方。
而在這房間外,則是有陸陸續續眾多的探子,前來進行軍事匯報,而皇上朱棣的密令也在不斷的給房間外的探子傳去。
麵對那些探子傳回來的消息,朱瞻基與朱慕辰等人各抒己見。
就在這間房間內的諸多將軍們,正在為草原上的天氣對於作戰的影響進行討論的時候,外麵突然有一名密探急匆匆跑進來,他臉上寫滿了慌張。
密探半跪在地上說:“稟告皇上,大事不好了,我們在前方發現有瓦剌派出了數十隻遊騎兵。”
“那些遊騎兵正在通過蒙古高原的其他區域,逐漸向著中原地帶接近,並且一路上不斷摧毀村落,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而且那些遊騎兵十分靈活,我們的駐守軍隊完全拿他們沒有辦法,隻要是追出太遠就會被他們轉過頭來夾擊,現在那些駐守軍隊已經快要覆滅了,現在各方都在告急,都在請求支援呀。”
皇上朱棣聽聞到這條消息後,眉頭越皺越緊,片刻後臉色恢複了正常。
隨後,隻見他手掌撐在麵前的桌子上,聲音變的嚴厲,壓迫感十足。
“隻不過是數十隻遊騎兵,竟然就能夠將我們的駐守軍隊全部擊敗,他們都是幹什麽吃的。”
“這還隻是遊騎兵而已,就讓你們毫無招架之力,要是馬哈木派遣大軍前來,是不是我們大明朝就要亡國了呀?”
朱棣不怒自威,但是這間房間內的所有大臣都能夠感受到他那憤怒的情緒。
眾將中有一人開口上奏:“稟告皇上,那些遊騎兵的靈活性遠遠超過我們的軍隊,他們的戰馬速度十分迅捷,完全不是駐守軍隊能夠比得上的。”
“所以那些駐守軍隊在麵對這些遊騎兵的時候,確實是毫無辦法,但如果是我們的精銳軍隊出動,定然可以將其擊潰。”
朱棣捋了捋胡子說:“嗯?好,就按你所說,我們的精銳軍隊能夠將那些遊騎兵解決,現在我們到底要怎麽辦呢?派遣主力軍隊去追逐那幾隻遊騎兵嗎?”
此人麵對朱棣的質問,也是陷入到了沉默,軍事上的一舉一動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大明朝這邊派遣出了主力軍隊去追逐遊騎兵,有可能就會被瓦剌與韃靼抓住空隙趁機襲擊。
皇孫朱瞻基見氣氛有些尷尬,於是站出來主動請纓,“臣願意帶領一支人馬去將那些遊騎兵全部解決,隻要帶上楚王所製作出來的那些火銃。”
“哪怕是我們追不上敵人,也能夠在遠處就將那些遊騎兵從馬上擊落,那些瓦剌士兵失去了馬匹以後,就連我們中原小孩子都不如。”
朱瞻基這番話自然是有誇大的成分,但是此時大戰在即,正是需要鼓舞軍心的時候。
而趙王朱高燧在一旁冷冷一笑,“大侄子呀,你未免想的也太簡單了吧?”
“要論打仗我和你二叔哪個不比你強?要出戰的話也是我們兩個出戰,哪裏輪得到你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
“現在呀,局勢就很明顯,這幾隻遊騎兵就是那些瓦剌人用來誘惑我們的,隻要有人帶兵出擊,就會落入到他們的陷阱之中,到時候恐怕你隻能馬革裹屍了。”
朱棣在一旁既沒有讚同也沒有反駁,而是表情平淡地聽著,注視著下方的眾臣,臣子們明白這時就是發揮自己作用的時候了,紛紛開始表達自己的見解,給朱棣上奏。
他們一起提議,說現在情勢十分不穩定,需要再看看情況,進行一些布置才可以,不然輕易行動可能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失誤。
趙王朱高燧一臉嫌棄地看著他們,暗自腹誹:這些人前怕狼後怕虎懂個屁的打仗,還從長計議,等他們從長計議完,瓦剌與韃靼都已經打到南京城了。
隨即他向皇帝朱棣提議,“稟告皇上,萬萬不可派兵進行追擊呀,這根本就是那些瓦剌的計策,隻要我們主動出擊,必然會落到他們的陷阱之中,到時候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這次北伐可就難了。”
朱棣聽到“北伐”這兩個字後,眉毛微微上抬,很明顯他對於朱高燧的想法有些認同。
但是此時朱瞻基臉色凝重,“皇爺爺,那些瓦剌人可是在侵犯我們大明朝的邊境,要是我們連這幾隻人馬都解決不了,那麽還談什麽北伐?”
“此時此刻,那些人正在殺掠我們大明的子民,如果我們不去拯救那些子民,會讓其他人怎麽想?會不會以為我們大明朝的諸位大臣都是冷血、置百姓生死於不顧的人?”
趙王朱高燧“哈哈”大笑兩聲,看著朱瞻基說:“大侄子呀,你還是太年輕了,我們不想去救那些人嗎?我們也想呀,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允許我們這樣做。”
說到這裏,趙王朱高燧的臉色轉為陰戾,他冷冷地看著朱瞻基。
“你知不知道在這座城池後麵,是多少大明朝的子民嗎?如果因為這我們輕易出兵,中了瓦剌和韃靼的陷阱,之後馬哈木一路殺到南京城,你知道那時候會死多少人嗎?”
“現在為了這幾個村莊,難道你要放棄大明朝所有的子民嗎?”
朱瞻基頓時啞言,取舍本就是兩難之事,心係臣民的人,自然是心係每一個,可他心裏又清楚,趙王說的也沒有錯。
既生在帝王之家,那犧牲少數拯救多數的選擇,就不會隻有這一次。
而在場的其它諸位將軍,也是紛紛讚同趙王朱高燧所說。
為了幾個村莊的百姓就犧牲整個大明朝實在是有所不值。
而這時皇上朱棣則是看向朱慕辰與漢王,這兩個人從頭至尾都沒有發表過一句言論。
“漢王,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漢王點頭後,看了一眼楚王朱慕辰,隨後開口:“我的想法與趙王一致,萬萬不可輕易出兵,那些瓦剌人十分狡猾,必然是設置好了什麽陷阱在等著我們。”
朱棣聞言點了點頭,又讓楚王朱慕辰發揮自己的意見。
朱慕辰表情平靜,淡定的說道:“臣的想法與皇孫一致,我們應該出兵去驅逐那些遊騎兵。”
“正如皇孫所說,如果我們放任那些遊騎兵到處燒殺淫掠,那麽大明朝的百姓必然會對我們失去信任。”
“我們可以隻出動少部分兵力去驅逐遊騎兵,他們不用將遊騎兵殲滅,隻需要進行驅逐就可以了,這樣既不會亂了我們北伐的大局,又能夠保證邊境百姓的安全。”
“隻不過是幾隻輕騎兵而已,就算是設置下什麽陷阱,也不會波及到我們的主力軍隊,而且如果我們連那幾隻遊騎兵都解決不了,隻會打壓我們的士氣,開戰在即,士氣不能弱不能無。”
在朱慕辰頭頭是道的分析下,諸位將軍也漸漸覺得他說的有理。
作戰本就是一鼓作氣,乘勝追擊。
此時大明朝的萬千兵馬駐紮在此地,如果對瓦剌的行為視而不見,的確會寒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個中取舍時,也要考慮到長遠的後果。
朱棣站起身來,吩咐一旁的傳令官:“派一部分兵力去驅逐那些遊騎兵,務必要保護我們大明朝的百姓。”
那名傳令官得到命令以後,直接走出房間進行傳遞。
朱瞻基難掩興奮,雖然這次他不能親自出兵帶隊驅逐那些瓦剌人,但是在楚王朱慕辰的建議下,朱棣終究是決定了要拯救那些百姓。
他向朱慕辰投去了感激的目光,而朱慕辰則是點了點頭。
同時趙王朱高燧與漢王朱高煦則是一臉不屑,在他們看來楚王朱慕辰與皇孫朱瞻基完全就是沒有意義的慈悲。
之後,朱棣派遣出去的軍隊趕到了那些遊騎兵所在的邊境處, 麵對那些裝備精良的遊騎兵,他們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瓦剌的遊騎兵機動性實在是太高了,大明朝的騎兵很難追上,但是在依靠著火銃的威力下,總算是將那些遊騎兵紛紛擊退,讓他們暫時不能夠再騷擾邊境的百姓。
這些士兵在看到那些村莊百姓的慘狀以後,心中十分悲切,隨即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火銃,不由得對楚王多了一些仰慕。
要是沒有楚王改良這些火銃,並且率先應用到他們騎兵營身上,那麽這次他們並不一定能夠驅逐遊騎兵。
而此時,那些瓦剌和韃靼的主力軍隊,早已經遠離了關隘,躲藏在十分隱蔽的地方,正等待著大明朝的軍隊前去。
那些士兵們手持彎刀與弓箭,在這片隱蔽的地形上做好各種布置,隻等著大明的軍隊到來,發出致命一擊。(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