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備戰羅刹

字數:5462   加入書籤

A+A-




    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
    俗話說得好: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朱慕辰可算是真的做到了這一點,朱高熾看著騎在馬上氣宇不凡的男人,心中生出了佩服。
    難怪皇上會喜歡他,他殺伐果斷,胸有大誌,還能給大明朝造出來這麽多先進的武器,別說是皇上身邊不能少的人了,就是大明朝,也不能沒了楚王。
    見女真的這些士兵,遲遲都沒有行動,朱慕辰做了一個手勢,刹那之間,火銃砰砰的聲音響起,最先那一排的女真士兵,已經全部倒在了地上。
    剩餘的人這才知道,朱慕辰不是在開玩笑,想要逃命,卻已經來不及了。
    神機營早有準備,一陣精準的射擊,女真士兵紛紛倒地。
    這個過程不知道持續了多久,朱慕辰就這樣定定的看著,直至最後,他才下發命令:“找個地方,將這些人埋了。”
    隨後,朱慕辰便命人,將這好消息八百裏加急,送回了南京城中,而他和太子朱高熾,便在北地安營紮寨。
    南京城中,朱瞻基收到了加急軍報,他打開看清上麵的內容時,激動的手都在顫抖。
    此時他正在孫若微的房中,月明星稀,桌上亮著燭光,孫若微為他誕下了一個兒子,朱棣賜名朱祁鎮。
    此時母子正臥在床榻上。
    “殿下,什麽事情這麽高興?”孫若微撐起身子,問著朱瞻基。
    朱瞻基回頭看了她一眼,起身來到她的身邊,坐在床榻邊上,逗著她懷中才兩個月大的朱祁鎮。
    “楚王果真勇猛啊,他已經把女真三部都拿下了,整個北部盡收囊中,以後都是我大明的疆域。
    楚王殺伐果斷,可比我二叔都厲害呢,這次殺敵眾多,我看他的意思,是要繼續北上。”
    “繼續北上?”孫若微臉上是疑惑的表情。
    “是啊,楚王和皇爺爺,都是有雄心壯誌的人,他們都不滿足於現狀,不過這件事情我還得先像皇爺爺匯報。”
    朱瞻基說完,讓他們母子好好休息,他便連夜召見了於謙,將這個值得舉國歡慶的好消息,打算公之於眾。
    同時,決定把朱慕辰想要繼續北上的消息,匯報給遠在倭國的朱棣。
    “皇上和漢王他們,已經成功登上了倭國的領土,那戰艦上的大炮威力無窮,三顆炮彈落下去,那彈丸小國已經無力招架了。”
    於謙談到這些時,很是激動。
    “要不了多久,等皇上整頓好倭國,安排好官員,會起航返程的。”於謙也是今天剛收到消息。
    本來打算,明天再跟朱瞻基匯報,沒想到他連夜就召見自己了。
    “倭國這是已經打下了嗎?”
    “打下了,皇上準備充分,倭國不識好歹,正好給了我們開戰的理由,有戰艦大炮的加持,隻幾天的時間,倭國已經收入麾下了。”
    朱瞻基和於謙二人,盤腿坐在地上,喝著小酒,談著已然勝利的兩場戰事。
    朱棣打下倭國後,便將漢王朱高煦留在了倭國,命他處理後續事宜,一定要將大明朝的統治滲透進來,不能再允許這群倭國人發現自己的黨派。
    當然,這是他出發之前,朱慕辰向他提出的意見。
    朱慕辰說倭國好戰,一旦拿下之後,必須立馬推翻其政權,若有不從者,殺無赦。
    與此同時,朱棣更是將大明朝沿海地區的百姓們,轉移了一部分到倭國,實現其從上至下的民族文化滲透以及管理。
    遷徙至倭國的百姓,享有高地位,而原本的倭國人,便成了地位低下的傭人下人。
    朱棣同鄭和他們,返回小琉球。
    “鄭大人,這戰艦還要繼續造,不過你可以帶著現成的這一艘,下海拜訪其他諸國。”
    這一刻,鄭和已經等了許久了。
    他跪在地上領命,“臣謹遵皇命,皇上放心,臣一定繪製好地圖,完完整整的給皇上帶回來。”
    朱棣點了點頭,將早就準備好的帛書,遞給了鄭和,“朕希望你,能畫滿它,我和楚王,都等著你的好消息啊鄭大人。”
    鄭和雙手接過來,感激涕零,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探索全世界,那些從來沒有到達過的地方,時時刻刻吸引著他。
    北部被拿下的好消息,也在這時候傳到了朱棣的耳朵裏,朱棣朗聲大笑,扭頭吩咐著趙王朱高燧。
    “你啊,就和鄭大人一起進行海上事宜吧,這繪製海上圖的大任,我就交到你的手上了。”
    朱高燧本來情緒低落,此時一聽這話,瞬間兩眼放光。
    他還以為自己這個皇帝老爹,隻懂得器重太子和漢王,把他忘到九霄雲外了,沒想到,一直是朱慕辰負責的海上事宜,現在卻要任命他。
    “不過,你先送朕回南京吧,鄭大人還要準備些日子,你送朕回去再趕過來,來得及。”朱棣難得語氣溫和的對朱高燧說著。
    朱高燧點點頭,連夜陪同朱棣,乘坐著一艘小船,回程。
    “趙王,以後我大明的江山,隻會大不會小。”朱棣語重心長的說著,“你們兄弟幾個,要和睦相處,以後不管我在不在,你們都要像現在這樣,兄弟齊心。”
    “這天下不能亂了章法,不管大明的疆域圖有多大,都要有一個能容人的帝王在,你和漢王,也該為我朱家開枝散葉了。”
    朱棣在繪製屬於他自己的藍圖,朱家打下來的江山,一定要朱家人自己守,可是朱家的子嗣並不多。
    聽著老爹這番老氣橫秋的說辭,朱高燧心裏很不是滋味。
    “爹啊,你突然說這些幹什麽?”朱高燧眼眶泛紅。
    他們之前爭來鬥去,其實朱棣一直都看在眼裏,隻不過從來沒拿到明麵上來說過。
    朱棣拍了拍小兒子的肩膀,“你們能懂我這份苦心就好。”
    朱高熾有容人之量,卻做事兒猶豫,他最看重的其實是朱瞻基。
    漢王朱高煦,能征善戰,有謀略,有管理之才能,讓他去守那些不安分的地方,最合適不過了。
    至於朱高燧,他暫時還沒想好,先安排他在這裏,不過天下如此之大,他相信總會有適合他管理的地方。
    朱高燧將朱棣送回南京城中,一刻都不想多待,扭頭騎著馬就往小琉球趕。
    朱棣看過了朱瞻基和朱祁鎮後,決定北上。
    “皇上,現在準備還不充分,當真要繼續北上嗎?”朱瞻基知道自己攔不住朱棣,但還是開口問著。
    “繼續進攻還要等上一些日子,但楚王說了,整個北部需要建造兵工廠,這樣才能保證開戰後彈藥充足。
    這一次,女真死了不少人,想要在短時間裏恢複農業生產,還是得帶人過去啊,這個楚王,不光能製造武器,他還能製造織布機,我已經讓人送去了北地,我再陪你們些日子,也就出發了。”
    “皇上,你這是徹底不打算管南京城了呀。”朱瞻基隻覺得,自己責任重大。
    朱棣哈哈大笑了兩聲,沒有回答。
    ……
    一個月後,已經是初冬天氣了,在北地的朱慕辰他們,已經是厚衣加身。
    因為紡織技術的進步,幾十萬的大軍都有棉衣穿,瓦剌、韃靼、女真,三部統一之後,資源共享,倒是吃喝不用愁。
    在毫無軍事行動的這段日子裏,朱慕辰就悶頭造兵工廠,北部的各種資源都豐富,他又掌握著開采和冶煉的技術,大規模的開始行動,隻一個月的時間,一座偌大的兵工廠已經建成了。
    朱棣到北地的第一時間,並沒有來找朱慕辰,而是先到了兵工廠。
    朱慕辰從侍衛那裏得到了他到的消息,這才和朱高熾兩人馬不停蹄的趕來見他。
    朱高熾見了朱棣,先是行了禮,接著便將披風披在了朱棣的身上,“北地寒冷,皇上你要多注意身體啊。”
    “大帳裏生起了火,皇上還是移步大帳吧。”朱棣點了點頭,率先邁開了步子。
    朱慕辰和朱高熾這一左一右,跟在他的身側。
    “按照現在的進度,什麽時候可以去攻打羅刹國?”朱棣問著朱慕辰。
    早在元朝時期,這羅刹國本就是元朝的供奉國之一,後來局勢有變,它便獨立出去了。
    “三個月後。”朱慕辰篤定的回答。
    “三個月啊。”朱棣重複了一遍這個時間,顯然這對他來說,是漫長的。
    “疆域比較大,也是個戰鬥民族,無論是糧草還是戰馬,又或者是武器,我們都需要準備充分。”
    “爭取一戰致勝,這一次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臣是打算先派一部分人進入羅刹國,到時候好來一個裏應外合,若是一次拿不下,隻怕是我們會吃虧。”
    朱慕辰條理清晰的分析著,也跟朱棣闡明自己的計劃。
    “有理。”朱棣回了兩個字。
    話間,他們已經進入了大帳,暖烘烘的,很是舒服,朱棣抖了抖身上的雪,“讓兵工廠繼續造火銃吧,你那支降兵,就擴充成神機營吧,要打羅刹,還得是神機營來。”
    “是,臣遵旨。”朱慕辰應了一聲,本來他也是這樣計劃的。
    神機營機動性強,作戰能力也強,最適合遠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