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決隱患,生物和計算機結合又落後了

字數:9222   加入書籤

A+A-


    劉偉在陸曉這裏吃了定心丸,從容地離開了。

    陸曉沒有把國外係統統一升級的事太放在心上。

    稍微關注下就可以了,國內的近十億用戶,才是夏為科技的基本盤。

    而國外的市場,就算反夏聯盟再怎麽折騰,最後在絕對技術麵前,也沒有任何抵抗力。

    這可是陸曉從不知道多少年後的未來,帶回來的操作係統。

    裏麵有太多領先現代科技的技術、算法了。

    甚至是基本語言規則都和現在不同,所以對方自以為修改了係統,覆蓋安裝到現在的用戶智能設備上,實際上底層的係統依舊沒有改變。

    這就像是刻在硬件裏的東西差不多,現在他們看到的現象,隻不過是x係統偽裝出的樣子罷了。

    最重要的還是穩住夏國市場。

    因為審核的原因,夏國這邊很多服務都無法開展。

    陸曉看了幾天論文,各科等級又提升了一些,但距離突破還遠遠不夠。

    他打算去尋找一些教授討論學術問題,從他們的語言或者論文當中吸取經驗,提高各學科等級。

    還沒等他去找教授請教學問,陳麗急匆匆地找到陸曉。

    見陳麗滿臉愁色,陸曉笑道:“陳姨發生什麽事了?”

    陳麗沉聲道:“我這幾天研究了咱們公司的所有財務數據,發現繼續這樣下去,到了年底也許我們還會破產。”

    “這是我統計的資料。”

    說著陳麗將一份打印出的報表遞給陸曉。

    上麵的內容是許多圖表,還有函數公式,包括近期夏為科技運營的一些數據等等。

    尤其是支出上顯示出非常誇張的數據。

    根據陳麗統計,目前有將近5億台設備正在出售閑置資源賺取x幣,正是因為有無數人在賺取x幣,虛擬幣交易才如此火爆。

    但這不是沒有代價的,其中最大的代價,便是陸曉需要支付給用戶的x幣。

    很多人似乎已經找到方法薅羊毛了。

    比如使用一些服務器來賺取x幣,和以前的礦機挖礦差不多。

    而且以前挖礦的收獲是根據挖礦人數浮動,現在陸曉卻定死了數據。

    每台設備按照最低標準,每小時收獲將超過電費,也就是至少五毛,而掛機時間是10小時,就是每天支出5元錢。

    總共五億台設備,如果把共享計算機資源更多的,都算進去,實際每天支付五元的單位,將超過20億單位。

    也就是說,陸曉每天恐怕要付出100億的x幣!

    其實算下來,每個付出計算機資源的人賺得並不多。

    而收入目前國內的雲服務業務,甚至日收入沒過億,虧空非常恐怖!

    現在一切沒有爆發,那是因為目前許多x幣沒有兌現,還是鎖定狀態,用戶收獲到零點幾枚x幣,懶得去兌換。

    但真湊夠一枚以後,陸曉也許會麵臨至少10億枚x幣的擠兌現象。

    那到時候陸曉能拿出1萬億給所有“挖礦”用戶嗎?

    很顯然,這套規則在設計之初,就有致命錯誤。

    陳麗以為陸曉沒有發現這個漏洞,當她算了好幾天在今早得出最終數據後,整個人都差點嚇癱瘓。

    好在現在為時不晚,還有許多補救措施。

    比如將單價降低,甚至降低到比電費還低的地步。

    但如此一來,x幣的推廣肯定會受到影響。

    甚至以後都沒有那麽多人願意貢獻閑置計算機資源了。

    從這裏就能看出,人家服務器以前的發展是沒有毛病的,用個人電腦資源並聯,真心有點吃力不討好。

    除非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大量用戶將賺到的x幣很快消費掉。

    不然陸曉最開始設想的理想狀態,根本無法維持下去。

    陸曉自然不是傻瓜,他提前預料到過這種情況,隻是沒有詳細計算數據罷了。

    聽見現在就已經達到一天支出十幾億甚至幾十億,以後甚至可能麵對萬億擠兌時,也眉頭微蹙。

    倒不用太擔心,前麵發放出去的x幣,很大一部分又通過虛擬皮膚,會員服務回收了許多。

    交易所每筆交易都要收取額外費用,也在間接回收x幣。

    無論如何陸曉都要維持整個體係運轉。

    所以現在就是想辦法解決遇到的難題,首先是客戶太少,沒有人購買服務器,那自然沒有進項。

    以前的步子邁得太大,現在需要收回來一些,那就是將一些不穩定貢獻計算機資源的用戶暫停開放掛機功能。

    鼓勵那些使用服務器或者高配電腦的人貢獻計算機資源。

    同時要隨時計算出需求和開發“挖礦”資格之間的平衡。

    以前陸曉太忙,沒有來得及詳細規劃,這次就先把這套係統做出來。

    比如現在隻有一萬需求服務器的用戶,需要的計算機閑置資源是1000萬單位。

    那就開放給1000萬人“挖礦”。

    陸曉甚至可以不賺錢,隻需要做到比電費稍微高那麽一點,他隻賺交易抽成的費用。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和傳統服務器對比,並聯的服務器,還是有一些成本優勢的。

    隻是需要限製開放掛機資源,沒有利用到計算機資源的用戶就不要掛機。

    始終保持浮動,那就永遠不會虧本。

    陸曉預想的黃金時代,其實是在腦電波設備開放後,出現沉浸式的虛擬世界,也就是元宇宙了。

    小紮一直在弄這些東西,甚至以後還要將公司改名。

    而且做得似乎還不錯,不管是線上開會,線上社區都已經很完善了,甚至加上一些體感設備,有段時間出現新聞,有個女生使用vr設備在元宇宙虛擬世界當中被侵·犯。

    陸曉是計劃一步一步升級的,先用腦電波控製開放性世界的《原神》。

    將來也打造出社區,爭取將數據傳入大腦,現在就算是最優秀的vr設備,也是在用視覺和聽覺做文章。

    並沒有將數據轉化成腦電波,讓大腦接收獲得數據。

    目前陸曉已經解碼腦電波數據,理論上已經有能力做到把圖像和聲音,轉化成腦電波。

    隻不過大腦沒辦法接收外麵的腦電波,這就是困擾真正的虛擬人生技術難點。

    這些東西,陸曉也隻能先大致想想,還沒有時間去解決。

    他重新調整了一下用戶“掛機”模式,按照需求開放“掛機”名額,隨後才對陳麗說道:“已經調好了,更新時間由你們來確定,盡量早一天更新,玩一天我們就損失數十億。”

    “更新前要提前告知用戶,你去和劉偉商量吧,這個插件安裝包你拿去,更新的時候在我給你們開通的端口內插入就行了。”

    陳麗沒想到陸曉速度這麽快,她才等了不到半小時,竟然就寫好一段程序了。

    不過現在沒心思想這些,她點點頭拿著u盤急匆匆地去找劉偉。

    一小時後,陸曉在家裏看到夏為科技所有對外渠道,都發出新公告。

    主要宣布“掛機”名額受限,一小時後一些用戶將失去“掛機”資格,不過不用擔心,每天夏為科技都會根據x雲服務使用情況,開放更多“掛機”資格。

    現在出售的雲服務還包括了在線雲盤,許多用戶其實在獲得x幣後,都用x幣購買了雲盤服務還有會員服務。

    所以陳麗之前擔心的有人兌換x幣,導致虧本情況並沒有發生過。

    有了陸曉重新打的補丁,就更沒有什麽破綻了。

    李兵原本用自己兩台電腦掛機賺錢,一台每天可以賺最低限額5元錢,另一台每天10小時能賺30元。

    這次看到公告後,便去查看賬戶信息。

    最後發現5元的低配電腦沒辦法用來掛機了。

    其實這台電腦,是他公司的辦公電腦,反正用的公司的電費,平時辦公的時候,掛機也不影響工作。

    別看每天5元的x幣很少,但x助手一個月的會員費才10塊錢呢,他掛機了好幾周,已經賺了起碼大半年會員費了。

    還好自己家裏的高配電腦還在“掛機”名額當中。

    他也看到了單獨說明,原來是自己高配電腦,現在正在被使用,夏為科技甚至大概說了說是什麽用途。

    這次他的電腦內閑置資源拿來充當某些用戶的雲盤了,所以可以一直擁有掛機資格。

    李兵研究了一會兒,笑了笑,他已經想通其中的關節。

    以前他就知道夏為科技不可能真的一直開放掛機資格,畢竟按照當前夏為科技用戶量來算,每天支出的x幣恐怕達到了幾十億。

    “能全民開放這麽長時間,廣告宣傳的效果也達到了,大量用戶都用x幣兌換過現金,或者用現金兌換過x幣,用戶習慣已經培養起來了,夏為科技這波還是賺啊。”李兵嘀咕了幾句。

    還有許多人都和李兵的看法差不多。

    倒是沒有多少人抱怨夏為科技怎麽不讓大家賺錢了,畢竟這是簡單的數學題,夏為科技不可能每天都免費給大家發錢的。

    肯定是用了用戶的計算機資源,才可能付錢啊。

    要是白白掛機,一點收入都沒有就是夏為科技純虧,還浪費電力,上麵也不會允許。

    很多人其實都在討論夏為科技,大家都知道夏為科技的產品被國外定性為計算機b毒,更多的還是同情。

    一次小危機,在國外的勢力針對下,反倒是平平穩穩地渡過了。

    而且夏為科技的x係列產品國民認可度很高,大家不能掛機賺錢,但還是願意用夏為科技的產品。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怨言,大家都在抱怨雲盤無法分享,論壇沒辦法聊天,讓夏為科技趕緊開放功能。

    陸曉晚上的時候聽了劉偉的電話匯報,也安慰了劉偉,讓他再耐心等待幾天,陸曉已經想到怎麽解決審核難題了。

    第二天一大早,陸曉就約好交大的程成教授在交大實驗室見麵。

    複大的實驗室陸曉還沒有組建,捐款什麽的自然也沒到位,最近太忙了,約在下月抽時間參加儀式捐款。

    不過交大的腦科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卻是提前辦理手續,轉到了夏為科技旗下。

    交大也不用擔心陸曉會賴賬。

    這次和程成教授一起的還有另一個生物學專家,也是交大的教授胡源胡教授。

    兩位教授都在實驗室等待陸曉,自然不是閑聊,而是要討論弱人工智能如何實現,甚至進一步討論,如何將腦電波傳入大腦,做到虛擬現實。

    三人在會議室開會,麵前都擺放著一台電腦。

    陸曉已經看過無數論文了,現在主要是遇到一些瓶頸,需要教授們解惑。

    如果程教授和胡教授都給不了答案,陸曉隻能尋求更厲害的院士幫忙。

    實在不行甚至要去京城一趟。

    陸曉看向兩位年齡都快六十的學者,緩緩道:“程教授,胡教授,這次小子是找你們幫忙解惑的,我正在研究弱人工智能,主要應用在信息審核上,但目前隻有一點點頭緒。”

    兩位教授都很客氣,現在實驗室都屬於夏為科技,他們還在實驗室掛著職務,認真算起來還是陸曉的員工。

    程教授比較激動,前不久他便和陸曉討論過人工智能,一直以為夏為科技已經有成熟技術了呢。

    他和很多人一樣,也以為陸曉其實是j方代表,現在看來連j方都沒有掌握更好的技術。

    “陸總客氣了,以後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麽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研究嘛,陸總是什麽地方卡住了呢?”程成說道。

    “軟件大體層麵倒是沒有太大問題,上次程教授提醒我將x雲服務的無數計算機當成是神經元搭建網絡,我利用目前的並聯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問題是難道我們仿生研究神經元,要在虛擬世界設計神經元的所有結構嗎?”

    “將生物細胞完全數字化模擬,目前我們也沒辦法做到啊。”陸曉皺眉道。

    涉及生物層麵,程教授看向胡教授。

    胡源說道:“以前我和程教授討論過許多生物和計算機結合的技術,目前國外有實驗室在進行這項研究,不過還沒有拿出成果,我一個他們實驗室的老友告訴我,他們現在快要成功了。”

    “甚至已經在寫論文,標題叫做,fundamental behaviors emerge from simulations of a living minimal cell。”

    “他們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隻包含少數調節蛋白和rna的全細胞模型,並且利用該模型研究了細胞的基本生命活動。”

    “正在構建最小的細胞,人造細胞jcvi-syn3a,這個細胞隻包含493個基因,大小和基因數量僅是大腸杆菌的十分之一,如果陸總能弄到他們的一些資料,想必對實驗幫助會很大。”

    胡教授也以為陸曉是j方代表了,要是陸曉能弄到國外的資料,那研究起來自然更快。

    可惜陸曉並不是他們想的那樣,搖搖頭道:“我可沒這能力,胡教授國內目前研究細胞計算機模擬的團隊誰最厲害,能不能和他們取取經,或者我們討論一下,能不能自己構建細胞計算機模擬。”

    “假如不模擬真實細胞,能否實現類似神經元的功能,然後放進我已經掌握的計算機並聯網絡當中,達到弱人工智能的效果?”

    陸曉其實沒想到國外進度竟然這麽快,果然不可小覷國外啊。

    ibm製造出了神經元芯片,有的實驗團隊開始模擬細胞,這方麵陸曉沒看到多少國內的論文,顯然落後了許多。

    要是他能解決這個難題,肯定是三大頂刊的論文,上次導師讓他本科再寫一篇論文,現在這個成果能做出來,也夠用了。

    大一些的成果,本來就能寫出無數篇論文,甚至開創一條新的競爭賽道。

    全球無數科學家就是根據最新的論文,進入新賽道,然後和全世界的無數人競爭。

    既然這次國外快要寫出論文,陸曉就想要趕在他們之前,先把東西做出來甚至要比他們更加深入,把成果也做出來!

    胡教授想了一會才說道:“也許可以參考ibm的設計方案,不用全模擬生物細胞,而是按照功能性去設計神經元細胞節點。”

    “我可以將神經元細胞的工作模式告訴你,然後你能不能設計出模擬神經元細胞工作的程序呢?其實你們雲服務的並聯程序,和神經元工作的情況很相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