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新麵孔

字數:4164   加入書籤

A+A-


    “這小娃兒應該是生下來就是個癡兒,與我師父無關,她之前那犯的是癲癇,我師父給她紮針救了她一命,爾等可不要不知道什麽張嘴就口出惡言,此等汙蔑名聲之事,可大可小!”

    大慶第一個不幹了,敢汙蔑他師父的名譽,那是比汙蔑他們還要不能接受。

    之前說話那人見眾人如此,又往後退了退,退出了人群,嚇得逃跑了。

    “這位夫人你自己說。”

    大慶說完覺得不行,還是得讓孩子的母親自己澄清。

    那婦人見不可狡辯,並且在場大夫眾多隻好點了點頭。

    “多謝大夫救命之恩,我已沒有銀子,這簪子抵診金,可好?”

    那婦人把頭上的一個小銀簪子拔下來,遞給秦大夫。

    “今日是我女兒大喜之日,就當日行一善,這簪子你收回去吧。”

    秦大夫拒絕了,一看這婦人就是生活不易之人,並且還帶著個癡傻的女兒,想必也是不好過的。

    因自己有孩子,看著別人家孩子難過的,就不由心軟了些,這是身為多數父母的通病。

    那婦人聽秦大夫這樣說,抓起簪子抱起孩子就要走,卻被大慶攔下。

    “你這婦人好生無禮,我師父好心救你女兒又免了診金,你連一句道謝都沒有?”

    “大慶讓她走吧。”

    大慶很是一臉不情願讓開了道。

    那抱著孩子頭發半遮臉的婦人,又轉回身對著秦大夫匆匆道了聲謝,就抱著孩子跑了。

    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隻是一個插曲,宴席本來也就要快罷了,大家夥也都沒什麽心思再吃。

    秦大夫讓大慶帶著兩個大夫先回秦家醫館,醫館裏還是得有人在才行。

    其他大夫見秦大夫這樣做派,也都紛紛告辭回了醫館,他們本來就是過來攀關係,現在吃了宴席也沒有理由再待下去。

    倒是莫如玥看著那抱著孩子跑走的婦人背影,感覺有些眼熟。

    有同樣想法的不是她一個,就聽她前麵不遠處的一個老婦人道。

    “呦,這不周家媳婦嗎?”

    “你不說我還真沒有發現,可不是!

    還知道用頭發把臉給遮住,也知道沒臉見人呢!”

    “可不是,當初不就是因為她,秦大夫的閨女才跟那周正青和離的嗎!

    還真是現世報啊,那時候可不就是仗著她肚子裏的那塊肉,定說是兒子,那周老夫人硬是要讓兒子娶平妻,才氣走了原配麽!”

    “就是就是,那事兒我也知道一些,瞧著周家把個會賺錢旺家的媳婦兒給趕走了後,就一落千丈,如今更是連一般老百姓都不如了。

    反觀咱們秦大夫家閨女,如今又覓得良人,往後有那周家後悔的!”

    “後悔有什麽用,後悔死他們才好呢,這人哪,就不能太貪心,活該他周家自己作的!”

    “誰說不是呢?”

    周正青和秦柔婉和離一事,當時在靠山鎮上鬧得也是沸沸揚揚,等於無人不知的地步。

    如今一說起這事,眾人還是津津樂道,不過他們顧及秦家人的臉麵,說的都比較含蓄。

    莫如玥聽見前邊幾個看熱鬧的在那議論,也想起來,怪不得說那人背影怎麽那麽熟悉呢,原來是那周正青的表妹呀!

    話說自從秦柔婉和周家和離後,他們再也沒關注過周家,隻知道周家原本的那些生意,都被秦柔婉暗地裏轉移到自己的名下,所以他們家才一落千丈。

    那周正青也是扶不起的阿鬥,按說隻按照他之前積累的人脈,自己會做人些,也不至於落到如今的地步,隻怪他自己咎由自取。

    這壞人得到了壞報,還是挺大快人心的。

    他寶貝那表妹肚子裏的娃兒,還用來埋汰秦柔婉,結果不但是個閨女,這還是個傻子,可見上天是公平的。

    那孩子是個傻子倒也是有福氣的,否則還不定在周家能成長成個什麽樣呢。

    *

    西河村裏那些過來學育苗的知府和縣令,今日並沒有見到明月公主,個個都有些生氣,他們是皇上派來學習育苗的,結果教他們的正主不在,他們跟誰學呢?

    老村長帶的村民們按照莫如玥給的辦法,想要組織這些人繼續學,按說這些人都是成年人了,並且昨日已經學過一次了,應該沒什麽問題,結果這些人沒有見到明月公主,愣是不願意跟他們這些老百姓學習育苗,覺得跟著他們這些泥腿子學就掉價了。

    老村長嘴皮子都要說破了,他們都不理,他一氣之下也不管了,帶著村民們自己去育苗。

    他們的地多著可都等著,這些苗呢才不能把時間給浪費了。

    那些大那些大人愛學不學,反正是他們自己不願意跟他學的。

    完了下午還要上山去,把那些果樹老枝給修掉,那樣在夏天秋天的時候,那些果子才能長得更多更好更甜。

    莫如玥他們在秦家那邊吃了晚宴也就回來了,至於鬧洞房什麽的,大家都是成年人,玩笑說笑熱鬧一會兒也就夠了,並不會如小青年那般瘋鬧洞房什麽的。

    再說了,秦柔婉和餘宏盛好不容易才湊在一塊的,大家就如當初莫如玥和孤影成親那樣,歡喜撮合還來不及鬧什麽鬧。

    莫如玥一家子一回家,看家的嚴嬤嬤就把今天村裏那些縣令和知府做的事情告訴了莫如玥。

    其實許多縣令想要跟著老村長他們繼續學習的,但是因為前麵有知府們杵在那兒擋著,他們也是沒辦法,等於是被脅迫的,所以今日之事主謀是那些帶頭的知府。

    莫如玥一個眼神,春華就掏出小本本開始寫嚴嬤嬤說的事跡。

    隔天一大早那些知府和縣令,又在村裏客棧等著莫如玥去村裏,結果一等二等都快到晌午飯了,莫如玥還是沒有去,那些知府就等不及要找來老村長問了。

    當然,不可能是他們親自去找老村長。

    那些知府叫過靠山鎮的新任縣令黃縣令,讓他去找老村長。

    每每這些知府找黃縣令說話時,都覺得自己掉了身價,原本應該是由吳知府來接待他們的,可是吳知府事務繁忙,就將任務交托給了靠山鎮的新縣令。

    這黃縣令是個新麵孔,而且年紀輕輕,大家夥兒都不把他放在眼裏,又覺得他沒有資格教他們,都不與他說話,寧願讓他去找西河村的裏正來說。

    黃縣令年方二十有八,他也知道自己資曆尚淺,隻虛心的跟在這些人身後學習,並不搶風頭。

    昨日有幾次他想要組織這些人,卻是被那些人給諷刺個徹底,也就不再多事,吳知府和公主讓他好生帶領這些人,但是他們不讓他領,他也沒辦法,不過他會稟報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