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砧板上的肉1

字數:4226   加入書籤

A+A-




    梓錦看著姚玉棠,心生驚訝,沒想到姚玉棠能看得這般透徹。梓錦早就知道老太太要收拾莫姨娘,但是老太太能忍到姚玉棠的婚事,一舉扼住莫姨娘的喉嚨,這才是最令梓錦佩服的,隻是這一下子,莫姨娘就沒有還手的餘地,因為莫姨娘再是個混蛋,也是心疼兒女的。

    老太太為了這婚事,也算是下足了功夫,梓錦知道莫姨娘是改變不了分毫的。看著姚玉棠問道“四姐姐,這門婚事你可心甘情願?”

    其實按照梓錦看來,庶女嫁的這樣的人家是有些委屈,病在床的婆婆,還要讀書的小叔,家裏還窮得很,除了跟壽昌伯家是族親,其實沒什麽很好的硬件讓人滿意,但是隻有一點讓梓錦覺得這樁婚事可以搏一搏,那就是侯奉傑是個舉人,姚謙跟姚長傑親自見過他,想必是姚謙考校過學問的,那麽將來考中進士也就不是那水中月了。

    更重要的,此人是家中長子,姚玉棠嫁過去就是家中長媳,對於庶女能做長熄的少之又少。而且姚玉棠嫁過去的時候正是侯家最困難的時候,姚玉棠既要伺候婆婆,管理家務,照顧小叔,讓侯奉傑沒有後顧之憂的讀書,這就是糟糠之妻,將來就算是侯奉傑能做到一品大員,位極人臣,不能因為姚玉棠乃是庶女而休妻。

    老太太挑中這門婚事,一是看中了侯奉傑的才學,二是以目前來說姚玉棠也算是下嫁,但是往以後看是姚玉棠高攀了,老太太為了能讓姚玉棠一輩子在侯家站得住腳,就是要讓姚玉棠站住一個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理字,將來隻憑這一條,哪怕日後後進門的弟媳家世顯赫,也越不過姚玉棠去,也得乖乖的立在跟前,長嫂如母,更何況還是拿著自己的嫁妝把小叔子供讀書入了仕途的,誰在姚玉棠麵前硬的起來?

    將姚玉棠在侯家最困難的時候嫁過去,就保住了姚玉棠一輩子的榮華富貴,老太太這般的心機謀算,梓錦隻能是仰望,而且這婚事還是涼國公夫人親自保的媒,梓錦隻要想想,就要笑了,老太太真是太狠了,涼國公夫人以後都不得不要照顧姚玉棠。

    姚玉棠抬眼看著梓錦,放下手裏的繡花繃子,然後才笑道“五妹妹,你說我這一輩子活這麽大歲數,前十幾年真的是要要風有風,要雨有雨,因為姨娘受寵,我跟哥哥在這姚府裏也被人敬著捧著,就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以前做了很多的錯事。後來姨娘失寵,也算是嚐盡了人間冷暖,可是你待我始終如一,太太也沒有專門針對我,幾位嫡姐也沒有刻薄與我,這個時候我才想通,其實是我們做錯了。如今老太太為我謀取的婚事,看著是挺吃虧的,男方家裏什麽都沒有,除了一肚子書,可是五妹妹,這一肚子書才是最值錢的,老太太發給我謀取了一輩子的前程,我得知道感恩,我得讓姨娘也許會感恩,所以這個時候不管老太太要做什麽我都會支持的,這是為了我姨娘好,你要知道我哥哥還要娶親的,到時候嫂嫂進門,就怕姨娘在做什麽糊塗事,這個時候老太太打壓姨娘才是真的為她好。”

    梓錦一愣,姚玉棠比她看的還遠,居然都能想到姚長悟成親之後了,不過也對,要是莫姨娘還不安分,到時候姚長悟的媳婦不一定多為難呢。

    姚玉棠的婚事,老太太做的算是十全十美了,梓錦輕輕的鬆了一口氣。就是不知道接下來,老太太怎麽處置她了。梓錦已經能隱隱約約的感受到,老太太興許是已經知道了葉溟軒跟她的事情,這兩天姚長傑頻繁的被老太太召見,這祖孫倆個不知道在謀劃什麽,但是梓錦總覺得心裏發毛,卻又理不出一個頭緒。

    梓錦想著,老太太這般的高瞻遠矚,連姚玉棠的婚事都能謀劃的這般細密,那麽自己的婚事應該也差不了,其實最主要的是梓錦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葉溟軒會怎麽做?

    一連幾日,莫姨娘處處碰壁之後,梓錦也頻繁的被老太太叫去甤錦堂,也不做的什麽,隻是下棋,讀經書,再不就是做針線,這一日,涼國公夫人又上門來,梓錦就知機的告退了,走到門口就聽到涼國公夫人笑著對老太太說“那邊對這門婚事自然是開心得緊,隻是想要盡快成親,您也知道今年的秋闈延後了兩個月,趕在秋闈之前成親,奉傑也能安心備考……我這裏還有幾個人選,老太太看看有沒有給五姑娘中意的……”

    原定於八月的秋闈,因為朝中出現了考題泄露的事情,皇上震怒,因此考期延後兩個月。侯家想要趕在秋闈之前把姚玉棠娶進門,然後全力準備明年的春闈,也就是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姚府上下又忙成了一鍋粥,老太太其實早就吩咐海氏提前準備了,再給姚冰準備嫁妝的時候,大部分的都是一式兩份提前預備下了。

    現在忙碌的不過是一些瑣事,給親戚朋友發帖子還要解釋婚事這麽急的原因,另一方麵還要準備姚長傑的婚事,因為秋闈過後,姚長傑不管成績如何都要娶衛家姑娘進門,兩下裏忙活,也夠海氏受的。

    這樣一來,隻剩下一個姚梓錦,就被海氏提溜著幫著姚玉棠學著處理中饋,因為姚玉棠一嫁過去就是管理中饋的人,所以海氏也有很多事情要交給姚玉棠,想著姚梓錦早晚要出嫁,索性兩個人一起教,從丫頭婆子的使喚,到采買賬冊查看,打罰下人的規矩,人情往來的算盤,一項項教的很是仔細。海氏其實想的挺簡單,孩子們嫁出去,要是管家管得不好,丟臉的還是她,所以格外的用心。

    梓錦倒還好說,在學院裏學過幾招,但是跟海氏教起來的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梓錦這才發現原來管理中饋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隻是姚府這樣的中等官員之家就有這麽多的瑣事要處理,難怪紅樓夢裏曾經說過,這每日子裏大事也有二三十件,小事更是數不清了,梓錦以前隻在後院,不曾接觸過這些,沒想到海氏每日要處理這麽多的事情,一時間倒是真的對海氏很是敬佩,雖然情商不高,倒是至少這方麵那是天賦異稟。

    姚玉棠學起來格外的認真,梓錦看著以前清高孤傲的姚玉棠,也能放下詩詞畫本,學起家務人情,不由的感歎,生活真是殺豬刀,能把任何人搓磨成他想要的模樣。

    十月底秋闈,因此十月初二的婚期真是讓人忙翻了天,梓錦每日的跟在姚玉棠身邊陪太子讀書,跟著管家,海氏裏裏外外的四處奔波,老太太時不時的就把吳姨娘跟莫姨娘叫去甤錦堂呆著,讓她們做針線,說是給姚玉棠跟梓錦錦上添花的,其實老太太是怕莫姨娘又出什麽幺蛾子,拘著她罷了。吳姨娘向來嫻靜,倒不覺得苦,莫姨娘這些年很少動針線,便是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看著吳姨娘溫柔賢惠的樣子,忍不住的說道“你倒是坐得住,你的五姑娘也要說親了,你就一點不心急?”

    吳姨娘淺淺一笑,眉頭也不皺一下,淡淡的說道“太太是嫡母,自有太太操心。更何況還有老太太跟老爺,我一個妾室哪有資格說什麽,更何況太太跟老太太難不成還會害了她不成?總歸是姚家的女兒。”

    莫姨娘看著吳姨娘這幅嫻靜的樣子,越發的火大,“這麽多年你就是這樣,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你就沒有點自己的心思?”

    吳姨娘迷茫的看著莫姨娘,問道“什麽心思?我隻知道做妾就要守本分,伺候好太太跟老爺,其餘的不是妾室能管得。太太待我甚好,綾羅綢緞穿著,山珍海味吃著,丫頭婆子使喚著,我還有什麽不知足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日三炷香,期盼佛祖讓姚家更加興旺,家裏人身體康健,這就是我的本分了。”

    莫姨娘默默的坐下,良久不說話,長歎一聲說道“你倒是想得開,什麽也不要,什麽也不求。”

    “我有的夠多了,再多了我消受不起。”吳姨娘垂著頭又拿起了針線,緩緩的說道“五姑娘能投生到姚家是她的福氣,太太不曾苛待庶子女,老太太心地慈善。老爺又是個長情的,這些年姚府也沒有再進來是妾室,老爺也沒有收通房,這院子裏就咱們三個,還有什麽不知足的。女人能活到咱們這個份上,我是知足了。”

    莫姨娘瞧著吳姨娘,想起這些日子來的委屈,碰壁,難得的說道“四姑娘的婚事,總是差了些……”

    吳姨娘依舊垂著頭,手裏的針線不曾停頓,隻是說道“若是這門婚事落在我們五姑娘的頭上,我都要酬謝神恩呢。”

    莫姨娘冷冷的看著吳姨娘,問道“你這什麽意思?”

    吳姨娘也不怕,隻是輕聲說道“一個庶女,你說能嫁給什麽好人家?就算是嫁到好人家,你能做到長子長熄?人家可瞧不上一個小庶女,就隻能嫁給庶子,可是庶子上頭有嫡子壓著,一輩子也未必能出頭,將來分家產能分到多少?我倒瞧著侯家雖然落魄了些,可是姑爺是舉人,隻要秋闈中了進士,大好的前程在前頭。四姑娘這個時候嫁過去,伺候臥床的婆婆,照顧讀書的小叔,將來誰能越得過四姑娘去?就是小叔後娶的媳婦再金貴,在四姑娘跟前那就得敬著,一句長嫂如母,更不要說小叔的前程還是嫂子拿陪嫁供出來的,隻要姑爺爭氣,在仕途上有進益,四姑娘一輩子的容華是保住了。老太太良苦用心,雖然四姑娘頭幾年會過得苦一些,但是有姚家給的陪嫁,還能苦到哪裏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