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生辰宴赴約,梓錦冠京華3
字數:4475 加入書籤
“聽聞三少夫人一手繡藝冠京都,不知道今日給公主殿下送來了什麽賀禮,是不是親手繡的屏風呢?”
一語既出滿堂寂靜,這裏的人都知道梓錦剛嫁給葉溟軒沒多久,緊接著就到了宣和公主的壽辰,就算是想要送隻怕也是趕不出來的,這樣沒有禮貌的詢問分明就是想要看梓錦的笑話。畢竟梓錦名聲大顯的根由出了是鯉躍龍門嫁給了葉溟軒,更早的時候就是以一手卓絕的繡工在京都流傳。
梓錦抬頭望說話的人瞧去,卻是一位二八妙齡的少女,一身桃紅的衣衫盡顯嬌俏,一雙大眼睛盈盈的望著自己似乎是並不知道她說的話將會讓梓錦多難看,隻是純屬好奇的問問而已。這人方才長公主介紹過,是安順侯的嫡長女嚴慈,而嚴慈又是羅玦的的閨中密友,原來是替好友出頭來了。
宣和公主笑眯眯的看著梓錦一點也沒有阻止的意思,長公主對梓錦很有信心,要是這麽一點小問題就難倒了梓錦,那她真是看走眼了,想起前幾次梓錦跟楚沈二人的交鋒,長公主淺淺的笑了,不管梓錦做什麽決定,說什麽話,她這個做婆婆的都會支持她的。
杜曼秋婆媳三人,也隻是帶著‘善意’的笑容望著梓錦,其餘的人見葉家的人並不出頭,都以為梓錦在葉家並不受重視,因此看熱鬧的心越發的重了,梓錦自然是能感受到這滿廳裏的各色眼光,當中給自己難堪,這也不過是梓錦預料中的事情。
這位嚴大小姐看著不像是那種有很多心眼的人,能這樣問出這樣的問題,隻怕是有人在背後教唆吧,想到這裏梓錦的眼睛就狀似無意的掃過了涼國公夫人,隻見她正坐在安順侯夫人的身邊,低眉斂目的並未看向梓錦。
梓錦就無聲的笑了,這才叫將目光轉向了嚴慈。說來絮叨,其實這一切不過是眨眼間的事情,梓錦輕輕開口,“嚴大小姐過獎了,一手繡藝冠京都這樣的稱讚梓錦並不敢領,不過是自由對繡活多了幾分喜愛,因此在這方麵下了些功夫,要說冠京都自然是宮裏的繡坊司,梓錦哪敢坐井觀天大言不慚。”
這句話既沒有貶低自己的繡工,又沒有狂傲的眼中無人,隻是承認比不上宮裏的繡娘,至於其他的……梓錦覺得自己還是能略勝一籌的。這樣一來就沒有藐視皇家的不敬,又沒有貶低自己的自卑,這一句話一出,倒是有幾位夫人的眼神朝著梓錦看來,犀利中又夾著讚賞。
向她們這種家族,給主人家送壽禮都是出一個頭的,以平北侯府的名義送上。但是長公主跟宣和公主還是姐妹,又都是公主,所以還會單獨送一份,正因為有了這個不同,嚴慈才會這樣發問。
梓錦一頓,又笑道“公主殿下什麽稀奇珍寶沒見過,梓錦的一點繡活又怎麽會瞧進眼裏。梓錦剛進侯府沒多久就恰逢公主壽辰,所以沒有時間給公主殿下繡一幅大屏風,不過卻也連夜繡出了一方福壽祿的帕子,東西不貴重,不過是梓錦的一番心理,還請公主殿下見諒。”
就連長公主都是吃了一驚,梓錦竟然有備而來,嚴慈的一張臉頓時漲得通紅,不過卻還嘴硬的說道“一方帕子有什麽稀奇的。”
梓錦也不說話,隻是從袖籠中拿出一個大紅色填漆牡丹的小錦盒,緩緩的往前走了幾步,立在宣和公主身旁,這才雙手奉了上去。宣和公主笑了笑,道“你倒是有心了。”
一語雙關!
梓錦自然聽得懂這裏麵的深意,大約是宣和公主沒有想到梓錦居然連這個都能準備的妥當以防有人發難。梓錦這時卻故作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本想著等著無人的時候再瞧瞧的送給公主,畢竟禮物輕薄些,隻是嚴大小姐既然問了,我也隻好獻醜了,還請公主殿下原宥。”
話說到這裏,宣和公主卻也不好說什麽了。心裏想著不過是一方福壽祿的帕子,福壽祿的圖像都已經被人繡的俗氣了,能有什麽新意,就算是繡工再好也不過是一方帕子。隻是梓錦既然當眾拿了出來,自己也不好不公然打開畢竟還要給宣華長公主麵子,兩人盡管私下不合,大麵還是要走的。隻得笑了笑,親手打開了錦盒。
宣和公主打開盒子後卻是一愣,眾人看到宣和公主的神情都有些好奇,都想知道這盒子裏的繡帕究竟有什麽奇怪的地方?一時間就有交頭接耳的低聲細語,顯然是好奇之極。
宣和公主抬起頭來看了梓錦一眼,隻見梓錦依舊背挺腰直盈盈而立,麵上依舊帶著溫和恬淡的笑容,似乎不管什麽事情都不能讓這個小女子有任何的改變一樣,這樣的穩重……作出的活計卻有這樣驚世駭俗……
“不知道三少夫人修成什麽樣子連咱們的壽星都驚訝至此,公主殿下可否讓咱們長長眼?”說話的是壽昌伯夫人,梓錦的四姐姚玉棠就是這位壽昌伯夫人的族侄媳婦,因此跟姚家也算是沾親,這個時候給梓錦長威風來了,親戚之間其實就是這樣互相幫襯,且不說梓錦的娘家如今正鋒芒正盛,就是夫家也如此的顯赫,跟壽昌伯又是姻親,這個時候自然會搭把手的。
壽昌伯夫人這麽一說就有很多人複附和起來,大廳裏又熱鬧起來,宣和公主其實很不想梓錦這樣鋒芒大增,奈何自己一見到的時候實在是太驚訝,這個時候騎虎難下,隻得勉強笑了笑,伸手將錦盒裏的帕子拿了出來,這時臉上已經換成驚喜的笑容,看著大家說道“真真是心靈手巧,我見過各式各樣的帕子,就沒見過這樣的,你們瞧瞧。”
宣和公主身邊的嬤嬤就接過帕子站在廳中央展了開來,福壽祿的圖案大家都是極熟悉的,通常是可愛可親的老壽星,拄杖牽鹿,杖頭掛著葫蘆手裏捧著仙桃,身邊飛舞著蝙蝠。蝙蝠、鹿、葫蘆、仙桃,分別寓意福壽祿。
一般的都是用五彩絲線繡成也沒什麽稀奇的,梓錦的這方帕子奇就奇在這方帕子好像並不是用五彩絲線繡成,而且看著光彩亮麗比絲線更甚,就有人議論起來,然後有人問道“這似乎並不是絲線繡成,看著光澤瑩潤倒像是珠玉之類的東西做成的小珠子。”
尋常人家也有專門打磨得小珠子做繡工的,俗稱珠繡,但是像梓錦帕子上這樣細小的卻是沒有,因此才好奇不已。
宣和公主就看著梓錦問道“我也好奇得緊,你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麽?”
梓錦淺淺一笑,這才應道“回公主殿下的話,其實這就是尋常的珠子,隻是梓錦這些珠子打磨得更小,顏色更多,所以繡出來的活計更顯的精致而已。”這話倒是不假,這幅福壽祿圖隻是用色就幾十種,要尋找這樣多顏色的珠子可不容易,而有的還是梓錦梓錦做了花汁加了染料自己染成的,當然這個秘密是不會跟大家說的。
聽到梓錦這麽一解說,眾人也就覺得這沒什麽稀奇的了,就是用尋常的珠子打磨的小一些,然後做成的珠繡,主要是顏色實在是鮮亮,繡工又極好,這才惹得眾人驚訝不已。
梓錦就知道這些人會有這樣的神情,也不為意,看著那嬤嬤就要把帕子收起來,又接著說道“這方帕子的最驚奇之處並不是這些珠繡,而是在帕子的背麵。”
此言一出,那拿帕子的嬤嬤一愣,驚異的看準了梓錦一眼,不過還是將帕子當眾翻了過來,眾人這才驚呼不已,頗為驚訝的看著梓錦,沒想到帕子的背麵居然是一個正翹首仰望的小童,而仰望的方向正是帕子的另一麵的壽星老身邊盤旋的蝙蝠,因為帕子用的是絹絲,極薄極通透,迎著陽光一展開,順著童子的眼神看去的正是那幾隻蝙蝠,在民間有一種說法,童子翹首期盼叫做“翹盼福音”。
方才展開另一麵,隻因為壽星老體型較大,所以完全將後麵的童子遮掩住了,眾人才並未發現這帕子另有乾坤,此時一翻過來,眾人驚豔,居然是雙麵繡,更令大家吃驚的是。雙麵繡也不少見,基本上雙麵繡都應該是兩麵大小相差不大,但是梓錦這一副,分明是大小不一樣,那……多餘的絲線藏到哪裏去了?
繡工的卓絕最要緊的地方就是別人看不透你的針法,梓錦利用自己的卓越的女紅,在這滿堂的貴婦中間終於贏得了第一步,要知道女子能有一手卓絕的女紅甚至於要比你會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更令人喜歡,否則女則中怎麽會著重講女工。
女子就要守本分,德言容功四項,言、容、功三項梓錦已經被眾人認可,至於德一項,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判別的,梓錦知道以後的路還長。
梓錦本就有備而來,這一出手就是雷霆之音,微風化細雨中就讓眾人不得不記住平北侯府家的三少夫人一手繡工豔絕天下,這就是後世人常說的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梓錦知道這以後隻要提及針線人們就會提到她,她給她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而這一方帕子隻怕也會成為大家眼中的絕豔,因為她們都不知道自己用了什麽手法將線藏到哪裏去了,正因為不知道,這才成了傳奇,梓錦勤學苦練繡藝為的可不就是這一天,她就要成為大家眼中不可逾越的傳奇。
你們越是看不起我,瞧不起我的出身,我偏要比你們優秀,讓你們永遠也解不開這個秘密,隻有解不開的秘密,才能成為世世代代的傳奇。
別人瞧著她很風光,可是又有誰知道她為了練習女工,紮了多少次手指,熬了多少夜,尋找了多少上古遺譜,有多少付出才有多少收獲,這時亙古不變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