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細探空間功能
字數:4876 加入書籤
                    太陽沒出來時的大山比黑夜還要寂靜,蟲鳥絕鳴,夜裏蒸騰起來的霧氣彌漫,和還在留戀的黑幕參合在一起籠罩著山頭、林裏,隻有深幽的穀地才能偶爾幸遇全景。
    時隱時現的景色使人宛若置身夢境中,看不清前途,也回顧不了來路。
    這也擱在夏離,陽氣不旺、膽小的人還真不敢獨自穿行在這仿佛能把人吞沒的明起山林。
    呼吸著濕潤清新的空氣,夏離腳下越走越快。自當得到神奇的空間之後,身體不斷被改造著,隻是能感覺到力量、速度、反應力和忍耐度都在日積月累的提高,還從來沒有全力將力量和速度完全發揮出來過。
    夏離有種預感,如果完全不加限製的釋放出來將會超越現代人所創造的極限,達到駭人聽聞的程度,所以一直忍耐著那種不爆發不痛快的欲望。
    大清早,深山裏也不怕驚世駭俗,放開思想對身體的鎖製。
    一股狂暴的力量從骨髓裏迸發出來,想要將身體撐爆似的。
    身體自動調節,腿上猛地發力,腳下瞪出十多公分的坑,人如彈丸般彈射出去。有時如狗熊般每次落地都隨著砰砰的震動聲;有時卻宛如在林間攀爬跳躍的靈轅,像一股風一樣刮過河溪與石澗。
    夏離現在的感覺很是奇異,仿佛靈魂出竅般,思想冷靜奇睿地注視著正在不多加速奔跑跳躍的身體。
    隨著力量的宣泄,心中暴躁的欲望逐漸平息。力量就像決堤的洪水,速度驟然又提高一大截達到極致,身體突然跳將起來,淩駕一切的速度攜著風雷之勢向下衝去。
    一連串的殘影匯聚於一處,隻聽“轟”的一聲,腳下的石子應聲而裂,澎湃的力量順著雙臂迸發而出轟擊在拳口粗的樹幹上。樹身不見晃動,但是當拳頭離開樹身時,拳印處發出吱吱響聲,華蓋驟然傾倒。
    夏離忽然回過神來,隻覺腦目清明,渾身舒暢,胸中積壓的煩躁早已不知去向,仿佛風浪平靜的海洋,寬廣無際。
    回頭望著被遠遠拋之腦後的一指山,初出的太陽光線還不太強烈,在其邊緣鍍上一層光暈,仿佛一把金色巨劍劃破夜幕的幃簾直插蒼穹。
    看了看時間,粗略的估計了一下路程,感到一陣不可思議,短短不到半個小時竟然跨過三座山頭橫距十多裏。
    山路可不同於平坦的馬路,十裏山路相當於三四十裏平路,這還是不考慮山路的盤旋險阻在內。可見其當時完全爆發之時的速度。
    拘眼與城市中的人永遠無法明白巍峨大山橫亙於眼前的震撼。
    無論南北東西,轉一圈,川嶺大山充盈於眼。
    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嘛,上帝送給人類的一百份禮物中,有三座大山,其中一座就是川嶺。
    現在處身與大山環繞中,和原始的生態自然景色直接麵對麵,才能親身體會到川嶺大山的險峻奇特與巍峨壯闊。
    山路狹窄險迫,一麵是傾斜七十度以上的光滑石壁,一麵是雲霧繚繞的懸崖峭壁,心若不堅兩腿一發軟就會掉到萬丈深淵。
    川嶺貫穿西陝省和川山省,蜀道險阻聞名天下。
    詩仙李白就曾有《蜀道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一曲《蜀道難》道盡蜀道之危險、攀登之艱難。
    蜀道之難,隔絕秦塞人煙不通,就連可以飛高的黃鶴與善於攀岩的猿猱都不得過,更何況人乎?小道羊腸,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聽了便使人臉色失了顏色。
    夏離走在山路上,如履平地。川嶺山脈中被人熟識的名山不勝枚舉,最有名的便是太白山和華山。
    其實如果深入過川嶺大山深處的人都知道,秦嶺山脈中像華山這樣的山是很多的,隻不過華山是占了交通的便利與千年曆史的宣傳才能有今日的名氣。
    穿入川嶺腹地,隨處一座大山其險峻和高大都有可能不再華山之下,這絕對不是浮誇其詞,而是站在川嶺邊上的高山頂上往裏麵望去,高過站立處並穿梭入雲的大山如春筍林立。
    當太陽升起時,林間開始熱鬧起來,蟲叫獸鳴,鳥語花香,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身影開始出來覓食,或林間跳躍或地上奔跑,自有一番熱鬧忙碌的場景。
    越往裏麵走,風景就會越趨於原始。由於處在山中交通不便。
    且這幾年人們大力發展自然保護區,被多個保護區所環繞簇擁,所以他躲過了現代人一次有一次刀斧的蹂躪,迄今還保持著遠古的原始與清純。
    夏離走了這麽一小會兒,就見到好幾種隻有在教科書上或者動物園裏才能看到的動物。
    山雞野兔、野豬野山羊自不必說了,鬆鼠刺蝟也頻現其身。
    鬆鼠比較膽小,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見人就簌得一聲藏到樹影之間,然後探出個小腦袋兩個滴溜溜的大眼睛偷偷向下張望。
    刺蝟這種小動物無所謂膽大膽小,說其膽小,它卻經常鑽到人類的聚集地,甚至躲到屋裏,說其膽大,稍微碰一下卻又蜷起身,如臨大敵全身尖刺倒豎久久不動彈。
    夏離沒有做多餘的動作,站在道上看著他們離開。
    這些年隨著人們觀念的提升,對自然的保護更加用力,並出行一些列禁止獵狩的法律法規。
    人們也能認識到和自然和動物和平共處的重要性,所以這些年人為對動物的傷害已經很少了。
    這一次剛一進山夏離就發現,一直有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被空間不斷吸收著,空間也隨即被擴大著。
    雖然實際上空間中光屏到底擴大了多少肉眼還是無法明顯感受到的,但是心神和空間聯係在一起的夏離卻可以明察秋毫。
    空間中有一丁點變化都能感受到,更何況是這種擴大的大事,表麵上看不出來變化,心神卻可以感應到其中的翻天覆地。
    他不明白這一次為什麽感覺那麽大,“上一次難道是因為自己太緊張的原因嗎?”
    夏離摸不準,但是心中依然開心,畢竟空間除了抽獎還可以自然擴張。
    促使空間變化的物質夏離謂之為靈氣。靈氣之說並不隻是上的空侃閑吹,實質上任何生物都是有靈的,生長發展也離不開靈氣。
    就拿人來說,常常所說的“精、氣、神”和人們誇讚的“鍾靈神秀”便是一種可以感受到,卻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可謂之靈氣。
    樹木生長茂盛、生機勃勃時,看上去給人一種充滿靈氣的感覺,所以靈氣也可謂之為生機。
    越是往山林深處,越是遠離人來聚集地,樹木越是原始茂密,生機越是旺盛,所以靈氣越是充足。
    有時就連人都能明顯感覺到之中的不同之處,更何況神奇的空間。
    越是向山裏靈氣濃鬱的地方,空間的反應越激烈,變化越明顯。
    不光是空間有所擴大,還發現了幾條功能。
    其一就是自身對動物有種莫名的吸引。其實動物比人要敏感許多。
    最好的證明就是地震之前人類是感覺不到一點變化與不適,而動物往往能提前感應到,並做出一係列反常的的行為,通常表現為狂躁、逃離到開闊空曠的地方,可以作為地震之前的示警。
    這一路上許多小動物都表示一種友好的態度,雖不至於熱情地投懷送抱,但是常常跟隨圍觀,表示一種莫名的親近。
    蓋因動物長期生長在自然中,本身就充滿了靈氣,對靈氣感應的靈性還沒有退化,能感應到夏離身上匯聚和逸散的靈氣。
    夏離曾站在樹下嚐試將樹上的鬆鼠收進空間裏,卻意外的沒有成功。然後使出渾身解數,主要還是空間匯聚的靈氣對鬆鼠的吸引力,將鬆鼠騙到手上,輕撫著鬆鼠身上光滑的茸毛,小東西享受般的迷上眼睛。
    夏離心裏默念一聲“收”,鬆鼠從手上消失,出現在空間中。
    鬆鼠進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非但沒有驚恐萬分,而是歡喜的“吱”叫一聲,蹭蹭跳到一堆植物旁。
    夏離將鬆鼠取出來放生。然後總結出,對於動物而言,空間是有莫名的吸引力的,但是要想將其收進空間卻要其完全放鬆警惕沒有一點反抗,人也是一樣的吧。
    也嚐試著將一棵樹收進空間,也沒有成功,又試著收取一棵草,仍然沒有絲毫反應。
    將草拔起放在手上,輕鬆就能收進空間,樹木也是如此。
    轉念一想就明白過來,不論樹木還是小草,隻要長在地上就是地球的一部分,想要將其收取就相當於要將整個地球收進空間中啊。
    至於以後空間無限擴大後能不能將整個地球收進空間,現在還不得而知,估計這一輩子都無法知道。
    隻知道現在空間還很小,收取的東西大小是有限的,並不能超過光屏允許的範圍。
    想要將花草樹木收進空間,必須保證其不是長在大地上,或者根部離開地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