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軍人值得每個人敬重
字數:480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皇帝養成手冊 !
千靈並不知道,她的才能在皇帝陛下和她的父王麵前已經變得非常的重要。
皇帝把她叫來,並不是想真的出兵滄州國與她商量,刺客這個問題到底要怎麽解決,這是關係到和鄰國相處的重要關鍵,千靈並不覺得,這件事很難處理,因為她已經知道滄州國的國內為了皇位之爭,已經七零八落四分五裂。
一個國家的穩定,首先國內的局勢要安定,嶺南叛亂已經平定。
鄭州那邊經曆了嚴重的災害,現在在慢慢的複蘇恢複當中。
現在最具有威脅的是賀蘭達的安西,這個人現在還不可能起兵造反,因為他的手裏雖然掌握了軍隊,但是名不正言不順,之前他想要把自己綁架到安西去,目的就是想用她的姓氏來彌補他起兵造反的理由不足。
千靈也知道,賀蘭達對她皇兄的威脅已經到了明麵上,臨安城送往安西的聖旨,賀蘭達有時候就是很明顯的在抗拒,其實也是在試探朝廷對他,奈我何。
大明朝開國四大武將家族,到現在隻剩下了賀蘭家,到了這個時候,賀蘭家獨霸一方,也已成了定局。
說句實話,比大明的實力,如果賀蘭達想獨霸一方成為土皇帝,也不是不可以,你至少在明麵上要服從朝廷的指令。
但是賀蘭達這個人的野心,不僅僅隻是成為一方土皇帝,千靈雖然沒有親眼見過的,是從謝長嶺的口中已經很明確的知道那個人的稱帝之心。
千靈不知道她的皇兄是怎麽想的,她想做的是先把安西賀蘭達這個威脅解除掉,再去解決鄰國的事情。
但是現在林國先來鬧事兒了,那就先把鄰國的事情解決好,也正好以此來震懾周邊的那些個虎視眈眈的人。
到了皇帝的禦書房,攝政王也在,千靈朝最親的人行了禮,皇帝笑眯眯的對她說,辛苦了,千靈也不客氣,說這是自己本分的事。
皇帝和攝政王其實已經商量好了,滄州國這件事情,處理起來還是比較棘手的,所以他們把千靈找來,就是想告訴她,這件事暗中處理算了。
但是千靈是不肯這樣子就罷休的,這是一個機會,大明可以派出軍隊平定滄州國的動亂,結束滄州國百姓的苦難日子,以正義的形象站立在周邊各國的麵前,我們大明朝希望世界和平,大家都有飯吃,有衣穿,不要打仗,和平相處。
所以千靈知道自己的皇兄和父王想暗中處理掉這件事,馬上就提出了反對意見。
她當然也知道皇兄和父王對她投過來的意味深長的視線代表著什麽。
那又怎麽樣呢?
她現在已經發揮出了殺神的本性,就不必要遮遮掩掩。
過去的這些日子,她已經受夠了被束縛的感覺,現在她要當那個意氣奮發的鳳千靈。
她很快的把自己的計劃和詳細的作戰步驟說了出來,條理清晰,是個可行的計劃。
把皇帝和攝政王說得啞口無言,震驚萬分的看著她。
他們很難相信,這就是他們眼中那個乖巧懂事需要他們保護的弱不禁風的小公主?
千靈的計劃,皇帝動心了,攝政王動心了。
所以千靈的計劃就是先攘外再平內,讓承寒率領剛剛在平息嶺南戰亂中立下汗馬功勞的那五萬人前往滄州國,乘坐大明朝巨大的軍艦前往滄州國平定那裏的戰亂。
加上兩萬海軍,一共有七萬人馬,足夠平定小小的滄州國,也能在周邊各國的皇帝心裏樹立起一個大明朝強悍的旗幟。
既然決定這麽做了,大明向滄州國遞交了國書,滄州國派人假冒大皇子蒼翼,刺殺大明皇帝陛下,刺客交代滄州國內為了爭奪皇位,皇帝被軟禁在皇宮內,大皇子被軟禁在暗處,滄州國的一些用心不良的人掌握了政權,大明朝決定派軍平定滄州國內的動蕩不安。
錢的計劃就是你滄州國先派人來刺殺我皇兄,我們大明朝就派軍隊去平息你們的國內戰亂,你們幾個在臨安城裏麵的滄州國使者根本不夠看的,想要阻止我們派軍隊進入滄州國已然是不可能的事了。
滄州國的使者接到大明的國書瑟瑟發抖,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大皇子是假冒的,滄州國的大皇子,從小受到暗殺下毒不知道有多少次,所以大皇子的真麵目沒有幾個人知道,上頭說這位就是大皇子,那他們自然是把這一位當成大皇子來對待,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個刺客。
大明朝也算是先禮後兵了,先給他們遞交了國書,這要換成別的國家,他們人在人家的地盤上,他們的大皇子刺殺人家的皇帝,人家肯定是要先派人把他們抓起來,嚴刑拷打一頓再說了。
所以,這樣保住性命的念頭,對於大明朝出兵滄州國這件事情,滄州國來的這些使者,全都沒有什麽異議。
他們有什麽異議啊,性命捏在人家的手裏,保住性命再說了。
次日,大明朝廷頒布了詔令,告知天下的百姓,讓大明的子民都知道前因後果。
輔國大將軍府上,因為這道詔令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原本已經準備迎接平定叛亂歸來的大公子結果又要準備好些東西送到東海那邊的兵營去,不知道大公子又要離家多久,要給他準備的東西有很多。
因為要出兵滄州,所以影子小隊的人也被分派到了任務。
影十一是東海那邊的人,帶著他的小組,趕往東海的兵營,全力以赴支援承寒的行動。
朝廷已經派人以八百裏的速度前往嶺南,把皇帝的旨意傳達到承寒公子的手裏,影十一帶著人直接從臨安出發前往東海,兩邊的速度應該差不多。
元朗帶著影大的人留在臨安,一半的人盯著聶家,一半的人時時刻刻盯著安西的動靜。
千靈對謝長嶺開過玩笑,賀蘭達對她勢在必得,會不會派了他身邊得意的影子護衛守著?
謝長嶺心裏暗驚,也不是沒有這樣的可能性,所以,他暗中布置了人手,專門針對那些暗中窺探主子的人,一經發現,絕不手軟,能抓起來的全部抓起來,如果抓不到的,那就說明,真是安西賀蘭達的影衛。
元朗聽說了這件事情,心裏也是暗暗吃驚,如果賀蘭達真的派影衛暗中跟隨在千靈的身邊,那個人真的是太危險了,非要立刻鏟除掉不可。
影十一帶著人離開臨安之前,千靈給了他一百兩的黃金,要他回家後交給父母兄弟平分了,影十一萬萬不敢接這個賞賜,實在太重了。
千靈就趁機教育他一番,說什麽他可是影子小隊的人,回老家去,自然是風風光光的,不然回去被家人數落,那可是丟了影子小隊的臉。
無論是什麽朝代,錢是通用的,最好的表達自己混的還不錯,這一百兩黃金拿回家去,影十一的家人是不敢小看他的。
千靈還怕他的家人會認為是不正當的來路,所以還請自己的父王寫了一封表揚信,蓋上了攝政王鳳岐山的大印。
影十一的家人若是還認得幾個字,就會對自己的兒子和兄弟產生敬意。
對於千靈來說,所有當兵的人都必須要尊重,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撐起了一個國家的安定,無論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軍人都值得敬重。
說句實話,千靈真的不想看到影十一千恩萬謝的表情,那是他應得的。
以後影子小隊無論誰歸家,她都會給一百兩黃金作為獎賞,他們豁出了性命去完成別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給他們一百兩黃金作為獎賞又有什麽多的呢?
她倒是大氣的很,風勁暗中嘀咕了,一百兩的銀子還不夠,公主一定要給一百兩黃金,真是愁死他了,鎮國王府也不是很寬裕啊。
大明朝的軍隊平定了嶺南的叛亂,全國上下一片鼓舞歡欣,在這個節點上,朝廷又發布詔令大明朝要去滄州國平定他們的國內動蕩,沒有幾個人會說自家的事情管不好,還要去管別人家的事,所以,那些當官的,不敢在皇帝和攝政王的麵前說三道四,都保持了沉默。
皇帝和攝政王也是心知肚明,朝堂上的人沒有提出異議,是因為他們想看看朝廷到底會如何解決這一次的出兵財政支出。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解決了,用千靈的話來說,我們去平定滄州國內的動蕩局麵,這個軍費難道還要我們大明來出嗎?自然是他們滄州國來出。
所以大明現在隻是預先支付接下來的那些出兵開支,以後是要跟滄州國要的如果滄州國也沒有錢的話,那他們有土地呀,可以用土地來換。
正是因為這一點皇帝和攝政王都心動,因為有一處地方是大明建國這麽多年來,一直想要得到的豐饒海島,有了那個海島,作為大明海軍的補給地,大明海軍就能走得更遠,成為當世強大的海軍。
這是千靈在藏書樓看了鄰國的地圖之後,以一個軍人的本能意識到的一個問題,所以,在她從藏書樓走到他皇兄於禦書房的那段路程中,已經擬好了整個作戰計劃,要得到的東西也非常的明確,所以,她的皇兄和父王都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