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劍挑金剛
字數:4254 加入書籤
宋青書跟殷梨亭在蜀中多徘徊了幾天,結果就是兩個人是最後回的山。
武當山供奉著真武大帝,到了年節的時候事情並不少。
該有的科儀肯定是不能少。
畢竟張老道大可能會飛升,跟大帝的關係不能疏忽,香火情必須給維護好。
把來上香的善男信女都送下山之後。
師兄弟幾個才有空閑,聚在一起匯總收獲。
“金剛門的消息該打聽到已經差不多了,咱們什麽時候去為三師弟討一個公道?”
宋遠橋作為大弟子,武當代掌門首先說道。
武當作為武林泰鬥,結下來的人脈無數。
五俠除了宋遠橋全都下山,自然不會沒有收獲。
一些表麵的消息,基本都打聽了出來。
“還等什麽,過了上元節,了卻山上的事,咱們師兄弟就出發西域,為三哥報仇雪恨。”
其他人都沒說話,莫聲穀就急著說了起來。
算上剛過了的新年,莫聲穀也不過二十五歲。
就算長了一臉絡腮胡,看著上挺穩重成熟,但這代表不了性格真穩重,因為年輕比殷老六都要衝動。
“要我說事不宜遲,不如咱們明日就出發。好不容易抓住了惡人的尾巴,還等他們再跑了嗎。”殷梨亭對莫聲穀大力支持道。
沒經過張老道親自言傳身教的兩個徒弟,確實要差上一些意思。
武功方麵可能沒什麽,但性格缺陷很明顯。
當然這可能也是跟兩個人是武當二代最小的弟子。
上麵有師兄們的庇護,從來不需要動腦子承擔責任有關。
“六弟、七弟稍安勿躁,西域一行千裏迢迢,想要為三師兄報仇,不是說說就能。咱們師兄弟最好一起去才最為穩妥,什麽時候去,怎麽去,還需從長計議。”
武當智囊張鬆溪對兩個人解釋道。
“師父和無忌,離不開人照顧。”
俞蓮舟言簡意賅的說道,俞老二一直都屬於少言寡語的一個。
但這種話少的人,總結出來的往往都是關鍵。
“那還是留大師兄在山,咱們師兄弟四個,也足夠掃平金剛門。”
莫聲穀接話道。
莫聲穀目前的武功,也就比宋青書稍微強一點點。
有這個自信,張口就橫掃一派。
沒疑問依靠的張老道創下的真武七截陣。
兩個合力威力倍增,三人合力比二人又增一倍。
四人合力足夠對戰八名一流高手。
五個人十六,六人再翻一倍,七人可以對戰六十四名一流高手,隻講數值的完全就是無敵。
就算殷梨亭跟莫聲穀拉垮一點,有俞蓮舟跟張鬆溪兩個一流近一流高手,四個人幹五六個一流高手不是問題。
“又不是出身莽村怎麽能這麽莽,如果不是江湖上都忌憚張老道,真不知道這倆憑啥能長這麽大。”
宋青書口觀鼻鼻觀心,暗暗對殷老六莫老七吐槽道。
“青書,你是有什麽想說的嗎?”張鬆溪看到宋青書麵色古怪,於是問道。
“既然要留父親在山上,那我與幾位師叔一起去西域吧。”
金剛門隨便派給元廷三個弟子,都是江湖近一流高手。
真要四個人去的話,宋青書很難想象能活著回來幾個。
武當二代弟子本來就隻剩五個半,再折損幾個,武當人丁就更為希少。
為了自己不小小年紀就要抗起武當派的重擔,宋青書肯定不能眼睜睜看著幾個人去送。
“你去幹嘛,這次去西域是為你三師叔討要說法,不是出門送信遊玩,你去添什麽亂。”宋遠橋對宋青書依舊的苛刻,黑臉嗬斥道。
一部分可能是關心,一部分就是真看不上宋青書的戰力。
“多一個人就可以多一份力,西域門派迥異與中原,不一定會講什麽江湖道義,一言不合就動手可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我跟著師叔們一起去,真武七截陣就能多上一人,把握自然更大三分。”
金剛門是少林的傳承,指不定就跟少林一樣,門派喜歡藏著一群老古董。
隻是五六個一流高手的戰力,跑到西域幹架真算不上保險。
張老道要留在山上給張無忌當暖寶寶,焊死在了山上。
剩下的五俠,其實隻有傾巢而出才最為保險。
又把宋遠橋留了下來守水晶,五排缺一個最重要的輸出,隻能是宋青書給補上。
另一個就是這幾個都不知道有黑玉斷續膏存在,隻有宋青書跟著一起去,才不會白跟人火並一場。
“大言不慚,你幾位師叔縱橫江湖,最多的時候也就三人合力,什麽時候差你一個黃口小兒。”
宋遠橋的自信,主要來自於五俠這麽多年,交手的都是一些江湖二流角色。
五俠裏麵隻要出兩三個人,對付別人一個幫派幾百號人都沒問題,完全就沒有遇到過對手的情況,很難不自信。
“既然咱們相互說服不了,就按江湖規矩,試試手吧。”
宋青書抽出劍來,挽了一個劍花說道。
江湖別管什麽正道邪道,說到最後都是誰拳頭大誰說得算。
宋青書正經打宋遠橋肯定是打不過的,但隻要宋元橋不用內力欺負人。
宋青書一身的身體天賦,配合著已經接近高級的梯雲縱和神門十三劍,已經足夠跟宋遠橋在劍法上有一個表麵旗鼓相當。
在宋青書證明了一番自己,又有四俠幫著說好話的情況下,宋遠橋終於是又放了宋青書下山。
這一趟去西域,比起去峨眉不是一個難度。
湖北距離西域不隻千裏之遙,就算幾個人都不是普通人。
路上修整歇息的時間可以減少很多。
但要趕到西域,怎麽也要二個月左右的時間。
一路上殷梨亭不粘糊莫聲穀,粘糊起了宋青書:
“青書,你什麽時候陪六叔再一起切磋一下,師叔總覺得你的劍法使起來別有一番威力。”
雖然武當二代除了張翠山左勾右筆,其他人的兵器都是劍。
但其實也就一個殷梨亭專精劍法,癡迷劍法。
看過宋青書跟宋遠橋對練,宋青書的劍法裏麵有很多形意太極等傳武的武學思想之後,就一直想摸個清楚。
但宋青書的劍法,隻有招式精妙,沒有內力配合。
其實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怎麽可能真的跟殷老六切磋。
“六叔,我得抓緊時間跟二叔學真武七截陣,劍法咱們閑下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