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三品金蓮
字數:4622 加入書籤
這是什麽神通?
眼前的李佑猶如他們麵對如來一般,聖神而不可侵犯。
這竟然出現在一個人族身上,此人究竟是誰?
五方揭諦相視一眼,本來是要出手的,但是瞬間就忍了下來,眼下這人族定然不凡。
恩?
李佑眸中閃爍一抹疑惑。
他都準備以死相搏了,這五個家夥是什麽意思?
正在兩方對峙之時, 一道流光劃過,落到身前,正是適才那位大漢,身下坐騎正是那斑斕猛虎。
五方揭諦見大漢前來,頓時麵色一緩,本來是要行禮的, 但是被大漢拂手打斷了。
那大漢入場後,徑直的看向李佑,待看到李佑身上的人族氣運後,麵色不由的一變,此人是當代人王嗎?
這般人族氣運加身,恐怕也隻有當代人王了,即便不是,恐怕也與人王脫不了關係。
而後麵上露出一抹微笑:“貧僧伏虎,不知小友是?”
伏虎羅漢?
李佑仔細看了一眼眼前這個浩瀚如淵的大漢,傳說中的佛門十八羅漢之一,位列第二,僅次於降龍,沒想到除了五方揭諦外,佛門還派了一位羅漢在此。
不過想來也是,猴子可是事關佛門大興,佛門怎麽會不在乎?
李佑心頭微動,緩緩開口:“原來是伏虎羅漢當麵,本王大唐太李佑。”
隨著李佑開口,長安方向一道虛幻的金龍身影搖曳, 似是在與李佑遙相呼應。
聽到李佑是大唐太子,伏虎臉色不由的色變。
要知道西遊起始之地便是大唐,距離西遊之始還有十三年,觀此人龍氣,此人必定是未來的人王,而西遊之行或許還要假手於他。
不能動!
一瞬間,伏虎便想通了其中厲害之處。
微笑的朝李佑拱了拱手。
“原來是大唐太子當麵,是貧僧失禮了,不知太子來此是為何故?”
“嗬嗬,本王聽聞此地鎮壓一隻石猴,因此前來一觀。”
“隻是不曾想,差點兒身隕在了此地。”
李佑眸中閃過一抹寒光。
伏虎微笑的神情一滯:“此事是我佛門的不對,貧僧在此替五位向殿下賠罪了。”
說完撇了一眼李佑,從懷中掏出一朵三品金蓮。
“此乃我佛門至聖功德池中的一朵三品金蓮,有醫死人藥白骨之能,便贈與殿下賠罪如何?”
李佑眸子中閃過一抹精光,三品金蓮,這可是好東西,如果沒記錯的話, 佛門的功德金蓮也不過隻有九品了吧。
“哈哈, 既然羅漢如此客氣,那本王就卻之不恭了。”
李佑伸手接過金蓮, 將其收入了懷中。
“既然無事,那本王就先行離去了。”
“嗬嗬,殿下隨意。”
李佑一步遊龍踏出,身影已經出現在了百米開外,見到步伐神通,伏虎臉色再次微變。
待李佑的身形消失之後,金頭揭諦才朝伏虎行了一禮。
“師兄,為何不直接拿了這小子。”
“不能拿,也拿不得。”
伏虎沉聲到。
五人眸中閃過一抹疑惑,伏虎身為得到金仙,已入周天之列,拿一個人族有問題嗎?
“西行在即,西行的起始之處便是大唐,他身為大唐太子,未來的人王,因此拿不得。二則是他那一身的人族氣運,若是拿了他又該如何處置?殺了?屆時人族氣運反噬,別說爾等,就是本座也擔當不起,若是不殺,拿他又有何用?燙手的山芋罷了。”
聽了伏虎的話,五人頓時恍然,有些暗自慶幸,若是伏虎不出現,恐怕這小子已經被他們殺了,險些誤了佛門大事,釀成大禍。
想到這兒,不禁有些後怕。
“多謝師兄相救。”
“恩!”
伏虎點了點頭,從李佑離開的方向收回了目光。
“那猴子怎麽樣?”
“有佛祖佛揭壓著,無事。”
“恩,回去吧。”
若非如此,伏虎又豈會放李佑離去!
如來的佛揭,這周天之內,能破開的可不多,而且大多都在避世之中,因此,伏虎從來沒有擔心過一個人族能在此地翻出什麽浪花來。
隻是讓他不知的是,李佑的算計從來都不是那什麽佛揭,而是山下壓著的那個猴子,一個佛門的提線木偶。
李佑很期待,猴子在出世後,究竟會如何!
從雙叉嶺離開後,李佑片刻不敢停歇,一路朝鞏州城而去。
兩個時辰後,李佑的腳步終於慢了下來,擦拭了一下額頭上的冷汗,朝身後看了一眼,而後微微一笑。
看來大唐太子的身份,在如今還是十分有用的。
伏虎羅漢!
看來那什麽劉伯欽極有可能便是伏虎假扮的了!
從懷中掏出一朵散發著金色光暈的蓮花,李佑掙紮了片刻還是收了起來,雖然是佛門給的,但是不要白不要,總不能扔了吧,畢竟這東西,也算是一件好東西。
將三品金蓮收入了係統空間之中,即便是佛門有什麽陰謀,總不能尋匿到係統吧。
將金蓮放入係統空間後,李佑才稍顯安心了不少。
而後緩步朝鞏州城而去。
在鞏州城修整了一夜後,第二日,李佑才率人返回長安。
武德九年,七月二十六,烈陽高懸,夏日炎炎,但是依舊不能阻止農田諸事,澆灌、施肥、淚灑黃土。
李佑騎於馬上,望著田埂之上黎民,臉上緩緩的露出一抹微笑,他從來沒有什麽做太子的覺悟,隻知道自己身為一個穿越者,應該讓這是時代的人盡量不挨餓而已,雖然極難,但是也並非不能完成。
自鞏州而來,兩日時間,除去一日朦朧細雨,這一日時間,李佑都在馬上,看著田間諸事,也算是散散心吧。
“距離長安應該不遠了吧。”
李佑開口問道。
“啟稟殿下,距離長安不足二十裏路程,今日午時便可抵達。”
一旁是馬上的將士急忙開口回到。
李佑點了點頭。
自漠北一路走向長安,在他看來,如今的大唐雖然顯的富足,但是暗中窮苦人依舊不少,唯一慶幸的是少了突厥和吐蕃的侵擾,眼下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加快發展經濟了。
而且,至於農作物,李佑相信隻要自己前去農部多簽到幾次,何愁出不來產量高的作物?
隻要有糧,何愁萬民不歸心,人族氣運不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