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隻待糧足 兵強 文盛(求訂閱)

字數:10208   加入書籤

A+A-


    桃源村,

    一家名宿之中,

    李佑使刀將瓜皮除去,而後將瓜分成兩半,將一半至於一變,拿起另一半切了起來。

    外屋,看著李佑忙碌的身影, 兩人相視一眼,眸中閃過一抹訝異和無奈。

    李佑不聽兩人的勸阻,執意要自己來下廚。

    先不說廚藝如何,就是他的身份就足以驚掉大部分人的雙眼,好在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早在摘下後,李佑就想到了它的處理方式,蒸煮, 自然是一份煮粥,一份蒸瓜泥了。

    隨著幾分鍾過去, 一半切好的瓜在鍋中蒸了起來。

    至於煮粥,眼下還缺黃米。

    山民之中極少能吃起黃米的,最起碼眼下是沒有,而這事兒則交給了來郎。

    李佑子廚房走出來,朝兩人笑了笑。

    “好久沒動手,倒是手生了不少。”

    魏征眸中閃過一抹疑惑,他跟隨李佑極早,但是卻不知道李佑竟然會廚藝,這還是其次,還有便是這些種子,種植手法,這些都是李佑親手教授的,身為堂堂太子他卻不知道了李佑何時學會這些的。

    神秘,不知從何時起,他再也看不透陛下了。

    幾刻鍾後,天色昏暗,來郎騎馬而回, 帶來了一小袋黃米。

    黃米也就是小米,穀子去皮可得。

    鍋中水燒的翻騰,李佑抓起一把米下了鍋。

    而後待米熟後下入南瓜塊,

    煮至粘稠。

    一碗小米粥就好了。

    雖然少,但是與三人各分了一點,大抵隻有一小碗四五口的樣子。

    至於蒸瓜早已被李佑拿了下來,而且碾碎成了泥。

    將幾個小碗端上桌後,李佑迫不及待了嚐了一口。

    小米南瓜粥香甜可口,味有回甘,南瓜泥雖然沒有糖,但也綿糯香甜。

    熟悉的味道啊!

    李佑眸中閃過一抹追憶,要知道在前世這些隻是早上常備的早餐而已,然而到了這個世界,竟然連吃飯都成了一個問題。

    他還需要繼續努力啊。

    看著三人束手的樣子,看著眼前的兩樣口中吞咽著口水,隻聞香氣,就有一股獨到之處。

    “吃吧。”

    朕出去走走。

    李佑離開後,三人小心翼翼的嚐了一口,眉眼中頓時閃過一抹亮光。

    美味,即便是在宮中, 也極少吃到如此美味。

    吃完後, 三人意猶未盡的看向眼前空蕩蕩的小碗。

    魏征不由感歎道:“若是能一直吃上如此美味,那該有多好啊。”

    長孫無忌撫須笑道:“嗬嗬,魏兄,那你以為下午的田埂上種著的是什麽?”

    魏征不由一愣,隨即化為一臉的微笑。

    “不錯,不錯,倒是老夫心急了。”

    說著兩人同時麵色凝重的看向來郎:“來縣令,這糧乃是為了明年的育種,務必要看護好才是。”

    “多謝兩位朝公提醒,來郎省得了。”

    兩人點了點頭。

    如此大事兒,陛下將此事交給來郎那就是證明十分相信他,因此兩人也隻是因為重視,隨口提那麽一句吧。

    而來郎在嚐到南瓜的味道的時候,就已經暗自下了決心,這糧,他一定要看好,事關天下民生啊。

    李佑走出桃源村,入夏之後天色稍顯涼了不少,四下乘涼的村中百姓不在少數,相互攀談,訴說著今日的聽聞。

    而李佑等人無疑成為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李佑神識微動,遮掩身形,並沒有打擾這些一響貪歡的夜。

    ······

    翌日,

    朝堂之上,

    “諸卿可有事上奏!”

    殿內一陣沉默。

    “既然眾卿無事,那朕可有事要說。”

    “臣等躬聽聖言。”

    “工部何在。”

    “臣在,一個老人走了出來。”

    “李公現如今工部可有要事在身?”

    “並無。”

    “好,朕今日交由你工部一物,此物由你工部代傳天下,若有疏忽,提頭來見。”

    “臣遵旨!”

    李大亮,與李靖一般能文能武,其本是兵士出身,投唐後自一介微末縣令而後一直進入了大唐朝堂,可想而知其的能力,也是因此,李佑並沒有將其自工部撤下來。

    “好,圖紙自此於你工部,究竟該如何處理,想必你比朕知道。”

    楊宿自聖案上拿起一張塗抹的畫紙交到了李大亮的手中。

    懷著疑惑,看向自己手中的圖紙,

    幾息後,震驚的雙手哆嗦,差點將圖紙跌落到地。

    小心翼翼的收好後,頓時跪了下來。

    “臣替我大唐士子多謝陛下,替後世千秋萬代多謝陛下。”

    “平身吧。”

    “謝陛下。”

    他雖然負責工部,但也曾熟讀諸子百家典籍,尤其是儒家儒道更是通熟於心。

    所以一眼便可看出來自己手中之物,對士子帶來的好處。

    此物之後,天下士子即便是窮人亦能讀得起書了。

    殿內的群臣見李大亮如此模樣,頓時好奇了起來,究竟是什麽東西竟然能李大亮如此呢激動,以代天下士子之謝,必然是事關士子之物,且能福至後代,究竟是什麽東西呢?

    雖然好奇,但卻是李佑交給工部的,恐怕一時半會不會泄露,還是待日後吧。

    眾臣暗歎了一口氣,壓製住了自己好奇的心,即便如此,卻依舊猶如貓抓一般。

    “李靖!”

    “臣在。”

    “此物於你兵部,你且看看。”

    李靖自楊宿手中接下一本書冊。

    【武典】

    冊名武典,正是李佑以上古武道書改編而成,內含數部武道功法,最高可至武道碎空真仙境,還有近百武道神通,足以將大唐的實力提升數倍了。

    李靖看著武典同樣在心中泛起波瀾,即便是如他們這些有傳承的也不過到宗師之境,眼下這武典對他們都大有脾益。

    “臣替大唐兵士多謝陛下,替大唐社稷謝過陛下。”

    試問,有誰敢將此物施予兵卒?

    若是一旦掌控不好,那將會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災難。

    李靖此刻心中十分複雜,有些看不懂李佑究竟要做什麽?

    畢竟眼下大唐再無外患,還需要這東西嗎?

    “李靖,你為兵部尚書,掌我大唐兵部,不但要對兵卒負責,還要對天下萬民負責,而需護他們安穩啊。”

    李靖渾身一怔,躬身行了一禮。

    “多謝陛下指點。”

    “恩!”

    眼下殿內都隻是人族而已,又怎麽會知道未來呢?

    現在恐怕不少對都對仙佛還存在敬畏吧。

    若換做大秦,可就不是敬畏了,而是劍指仙佛了。

    李佑在心中暗歎一口氣,倒也沒有在乎,有些東西畢竟不是一刻就能消除的。

    “無忌。”

    “臣在。”

    “昨日萬年縣你也看在眼中,時刻關注糧熟,而後收入戶部,以待明年育種之中,此事朕不會再關注,交由你了,若是出現紕漏,你這戶部尚書就給朕種田去。”

    長孫無忌神色凝重的開口到:“臣遵旨!”

    “恩!”

    “秦瓊,程咬金!”

    “臣在。”

    恩?

    程咬金微微一愣,怎麽回事兒?

    怎麽還有我的事兒?

    “陛下,怎麽還有俺老程的事兒?”

    秦瓊在側撫手閃過一抹無語,這可是朝堂之上,這家夥也太不看時候了吧。

    “著你二人組建監察司,秦瓊為監察司司正,程咬金為副,監察司位同六部,隻受朕之管轄。”

    群臣:······

    位同六部,好大的權力,秦瓊和程咬金二人這是一步登天了,特別是最後一句,隻需聽從陛下管轄,這便是莫大的權力,在大唐之內,恐怕又會出現一個超然物外的存在。

    而且監察司,隻聽名字難不成是監察百官的?

    “朕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監察司內的所有人需得武者,而且至少需得武道上品。”

    秦瓊眉頭微皺,暗自歎了一口氣。

    武道上品,即便是整個大唐又能找出幾個呢?

    “朕允你向整個大唐發布召令,亦可動用兵部所有資源。”

    “臣遵旨。”

    本來還有些頭疼的秦瓊在聽到兩點後麵色瞬間舒緩了開來,有著這兩點,也並非不可能。

    “退朝!”

    回到太極宮後,李佑再次陷入了沉思。

    於工部的自然是活字印刷術,如今世家雖然被壓製,但是在那個世家都是一般,從來不缺少有錢人,而有錢人看不起窮苦人也是真的。

    窮苦人基本是沒有讀書的錢的,更甚至筆墨紙硯都買不起。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便隻有從根出發了,隻要書本便宜,還怕讀不起書嗎?

    屆時,幾文錢一本書冊,又有誰會放棄這個機會。

    畢竟窮苦人隻是讀不起書而已,其智慧比起世家公子可並不差。

    武典是用來提升兵卒實力,眼下大唐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別說對抗仙佛,就是在人間可以無視大唐的勢力也大有的在。

    有武典在,兵卒實力最起碼要提升數倍了。

    而監察司是為了日後準備的,對於武典,李佑可並不甘心隻打算在兵部施行,他的目標是大唐人人如龍。

    隻是,武典流落出去之後,必然會橫生禍事,屆時就需要一個強大的實力來鎮壓了,用兵部自然是可以,但卻不是長久之際,因此組件監察司勢在必得。

    以秦瓊的實力,組建監察司應該不是問題,至於程咬金隻是一個附帶品,真正的用意是想以其強大的實力起到震懾作用而已。

    眼下,隻等這些事慢慢發酵即可了。

    糧足當天下飽腹,兵強當大唐富強,文盛當福及後世!

    待糧足,兵強,文盛之時,就是大唐自王朝進入帝朝之日。

    隻希望,時間要快些吧。

    “著欽天監監正來見朕。”

    “這···,陛下,欽天監監正已經辭官離開長安了。”

    辭官離開了?

    李佑眉頭微皺,這是怎麽回事兒?

    為何會離開呢?

    “何時的事兒?”

    “已有半月有餘了。”

    半月,是他登基之前嗎?

    看來是他那個便宜父皇了。

    李佑心頭微動:

    “袁府之內可還有人居住?”

    “府宅已經被收歸朝廷,並無人居住。”

    李佑眉頭緊蹙,幾息後眸子一亮。

    “長安之內可有算卦靈驗的道士?”

    算卦?

    楊宿微微一滯,陛下何時信這東西了?

    “奴婢不得而知。”

    李佑看了一眼天色,眼下時間尚早,而且手中又無奏折,還是去長安城中轉轉吧,貌似距上次在城中遊玩,也過去半月了吧。

    “移駕幽蘭殿。”

    “是,陛下。”

    幽蘭殿,

    李佑走到門口,似乎感知到了什麽,在婢女正準備出聲時,被李佑阻攔了下來。眼神示意,令眾人在門外等候,而李佑小心翼翼的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隻見,鄭觀音俯身在桌前,正在執筆作畫,畫中是姹紫千紅的百花齊放,每朵花都栩栩如生,仿佛賦予了其生命一般。

    百花之後,是一座巍峨的雪山,雪山之巔有著一朵盛開的雪蓮,聖潔而不容褻瀆,望而觀之,好似不是人間之物一般,隻是鄭觀音筆鋒鬥轉,雪蓮瞬間黯然失色,好似淪為凡物一般。

    對此,鄭觀音好似並沒有悲傷,反而麵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再次看去,雪蓮與百花猶如天差地別一般。

    百花猶有爭豔,而雪蓮仿佛失去了神意,落入了俗套。

    在鄭觀音放下筆墨的時候,陡然感覺身側傳來一陣呼吸之聲。

    “陛下!”

    “為何不讓婢女通知妾身。”

    “嗬嗬,見你作畫,難得一見,因而並未打擾。”

    李佑微笑道。

    而後拿起卓上的畫卷,仔細看了起來。

    隻見不知何時一隻蝴蝶竟然落在了畫卷之上,正好落在了一朵鮮花之上。

    “百花爭豔,心有其神,音兒,沒想到你竟然還有這般功夫。”

    “陛下謬讚,隻是小技藝而已。”

    “隻是這座雪山和雪蓮與百花分外不搭,還是分開的好。”

    鄭觀音渾身一顫,嘴角輕咬:“陛下說的是,臣妾知道了。”

    李佑看了鄭觀音一眼,將畫放到了桌上,伸手攬過腰間,擁入懷中。

    “陪朕出宮走走如何?”

    “妾身聽陛下的。”

    “走吧。”

    李佑撇過畫卷,眸中閃過一抹怪異,勢,或者說是道。

    武道想要突破踏天之境需要感悟勢,而仙道則需要感悟道,雖然有別,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眼下,李佑竟然這一副畫上覺察到了道蘊的存在,

    至於,什麽是道蘊?

    實話實說,李佑也不知道,但是卻十分肯定,這畫卷之上確實有一絲道蘊。

    不在百花之中,反而在那朵雪蓮之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