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 民意

字數:4263   加入書籤

A+A-


                      官道通往鄉路的整個路徑之上,都被麥香味道充滿,整個關中平原,到處都洋溢著即將豐收的喜悅之情。
    田埂之外的平整道路上麵,靜候著一批牽馬拉車的高大漢兒。
    其間,李星雲遠遠的望著李璟帶著一行人先是看了麥田間的麥子,再看見他親下田埂,和老農交談,心間亦是有並不平靜的心緒閃動。
    這會,李璟一行人重新折返回來後,他下意識的對著李璟客氣點頭。
    他心中藏有許多問題,但這個場合顯然不是發問的好時機,隻是和眾人一起靜候著。
    如今方為五月,李璟知曉關中平原的第一季麥子就已經可以收成,遂帶著洛陽官員,來田間親眼看一下,今年點收成到底為幾何。
    而李星雲,自然也想親眼看看,傳說中關中百姓點生活到底是如何點,亦是和陸林軒,跟在了人群之中。
    果然,一路行來所看之村寨、田地、建設等等,都大出李星雲所想。
    他之前聽說過,李璟推行了一種以工時換取糧食的方法,下麵百姓都滿是積極,不過隻是半年,關中就以極快的速度開始恢複。
    今日親眼見過,才方知真實。
    自然而然,李璟身旁那個白衣男子,就是以男裝示人的女帝了,而那個手搖折扇,舉止略顯輕佻的銀發青年,則名叫張子凡。
    李星雲聽說他之前還是通文館的少主。
    倒是不知道為何,很對他的胃口。
    “秦王治下,百姓富庶,萬物勃發,真乃天下之樂土……”
    李璟在眾人的簇擁之下,臉上掛著笑色,走上大道。
    底下百姓能過的好,他是及其高興的。前世時,他爺爺那輩,就是純正的莊稼人,這做農的苦,他是及其明白的。
    心底裏,也是異常傾佩這些供養整個社會的農民,若沒有他們,他哪裏能夠擁有一支隨他南征北戰的王師。
    而聽見這道聲音,他才看向人群當中的一個三四十來歲的文人裝束之人。
    此人名為馮道,之前曾仕力於幽州劉守光,但就在去年,他又由於勸諫被劉守光扔進大牢關了起來,之後被營救出來後,就一路輾轉。
    直到前些日子,他不知道通過什麽路子,搭上了劉知俊,然後劉知俊在與其交談之中,大感其才,親自將他引薦給了李璟。
    】
    此次李璟外出巡遊,實則就有馮道的建議。
    李璟前世雖然對五代十國這段混亂的曆史不甚了解,但馮道的名字,卻多少看過兩眼。
    這人單說才能李璟不太清楚,僅憑些許交談,確實看出來很有些謀略以及治世的見解,但李璟卻記著了這人的一個名號。
    據網絡上的記載,馮道曆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並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且一直都是位列三公,擔任將相,被稱為“十朝元老”。
    管中窺豹,也就可以窺見著馮道的本事了。
    因此,李璟也有意看看這馮道的肚子裏到底有多少墨水。
    說到底,馮道不管後世評價如何,但總歸是有些治世的本領的,且他如今被李璟的實力折服,奔赴過來,總該用上一用。
    而反觀馮道,雖然素來久聞這個年方二十的年輕實權君王,但心底裏其實多多少少有點輕視的。但經過這幾日時有的交談,他的感官就已經大為翻轉。
    直到了今日,看見李璟的舉措,聽見李璟的感言,才真正五體投地起來。
    不論李璟到底是不是真心實意,但僅憑這一握手,這一番話,後世的史冊之上就足以有他灼灼光輝的一筆。
    沒看見剛才那個隨行的史官連筆都要寫的飛起了嗎,幾十歲的臉,笑的跟野花似的……
    “馮先生言過了,為官為政,不正是為了天下百姓。關中百姓不過隻是僅僅能夠保證溫飽,哪裏談得上樂土之說……本王所想,百姓不但能吃得飽,更可以住的好,穿的好……隻有這樣,才勉強對得起天下蒼生。”
    不管是不是立人設,反正李璟的這一形象是鐵板釘釘的樹立起來了。
    旁側的史官,筆杆如風,埋頭苦寫。
    而馮道也亦能想到,李璟的這番話想必在今後極短的時日,必會傳遍大江南北,大大收獲一波民心。
    但這不正是,他所理想的君父形象嗎。
    不止是他,所有之官員,都神色肅穆的看著這一年輕的秦王。
    心中所想,滿是史書上所記載的太宗形象。
    女帝看向李璟的鳳目之中,隻有秋波流轉,臉上盡是笑顏。
    隨行之人,皆知道她的真實身份,以後李璟的正宮之主,必然是這位女帝,縱使看見這一場麵,都是心照不宣的偏轉目光,不敢直視。
    李星雲看著李璟,心中滿是複雜心情,輾轉反側過後,終是這心底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若沒有李璟,他在哪裏才看得見這種百姓祥和的場景。
    其他的恩怨,終該消散了……
    一眾人自然不會就在此地寒暄,除了李璟之外,在場之人基本都是大唐各麵高官,除了劉知俊等重將脫不得身外,這裏單是文武官員,就有幾十之數。
    因此,李璟自然就婉拒了村正的好意,決心還是去附近的州縣由官府安置吃飯一事。
    其實李璟也有心想要去村寨中看看老百姓吃的都是什麽,但一來恐會引起不必要的騷亂,二來也是隨行人員之多,恐怕但是準備飯食,就是一個大工程,因此還是帶著眾人回去再說。
    但也是因此,出了一件大事。
    一件出乎意料卻又讓人喜聞樂見的大事。
    在不知道何人透露風聲的情況下,李璟和眾人一進入弘農縣城之後,驚訝發現滿城街道兩旁,盡是各式衣著樣式的百姓。
    弘農的縣令領著縣丞等,皆一臉肅然的就站在城門兩側。
    李璟稍稍疑惑,身側的女帝皺起眉頭,騎馬墜在後麵的鍾小葵就要上前。
    但見城門之內,由兩個青壯漢子扶著的耄耋老人,身著正式衣冠,神色肅穆的邁步而出。
    城內上千的百姓,逗將目光放在李璟身上。
    馮道眼睛微虛,下意識的看了眼前麵李璟的後背,心中猜想到一個異常震驚的可能。
    果然,就見那耄耋老人雖然步履蹣跚,但走到距離李璟兩三丈之外,就肅然跪立下去。
    繼而,城內數千百姓,也一同跪立下去。
    在李璟身後的官員以及一眾驃騎,都匆忙下馬,縱使是女帝,也亦是正跪而下。
    所有人都猜到了要發生什麽事。
    天地之間,獨有李璟一人騎馬,看著那下跪的耄耋老人。
    “草民,以大唐無數子民之願,請秦王為帝。”
    82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