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既壽永昌

字數:4171   加入書籤

A+A-


                      次日,就是五月十五。
    按照禮部所說,今日宜動土、婚嫁、出行、喬遷……
    總之,萬事皆宜。
    而同樣,今日風和日麗,天氣晴朗,旭日初升。
    整個洛陽城,整個關中,都在今日完全籠罩在一股肅穆的氣氛之中。
    恰如皇城太極殿,此刻殿內外全都是人。人頭攢動,到處都是身著唐製的紫紅官服的人,人人麵色肅穆,盡皆一絲不苟。
    一排排青銅色的編鍾,放在寬整的長街兩邊,由專門的禮部之人管控著,盡皆目不斜視,盯著自己的前麵。
    雖然大唐社稷被朱溫腰斬了多年時間,但禮法尚存,還沒有到五代十國後期禮崩樂壞的程度。
    因此,全套登基流程,都是有專門的禮部之人定製而出。
    在今日,隻有李璟能隨意,其他人全部都隻能按部就班似的成為一個運轉機器。
    所有人都目不斜視,眼觀鼻鼻觀心,靜靜的感受著初升的太陽,將帶著暖意的日光撒在地麵之上。
    亦在此時,鍾鼓齊鳴的聲音以一種古樸、厚重、莊嚴的氣勢騰然響起。
    繼而,有數道身披鐵甲的高大虎賁快步上前,在上千人注視下,拉開太極殿向外而出的宮門。
    六匹黑色神駒所拉的車駕,穩穩的停在宮門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過去。
    駕車之人,正是李璟的貼身近衛魁木,他全身皆是玄紅色的飛魚服,在穩穩將車駕勒停過後,就下座,侍立在車輦旁邊。
    李璟四平八穩的坐在禦輦之上,聽著大殿之外宏大的“韶樂”,眼睛亦能從冕疏的縫隙間,看見殿外的廣場上,還有拿著盾牌、手持斧鉞的赤膊壯漢在跳舞。
    他身上的冕袍很合身,是女帝讓之前宮內尚衣局的幾個大家定製出來的。
    青黑的顏色,竟特別稱他的氣質。
    他方一下車,世間彷若所有的視線,聲音,都瞬間遠離他而去了。
    此時此刻,琉璃製的冕疏隨著他向前的步子而在他的額前微微晃蕩。
    原本車輦之後的宮女太監,此刻也止步於宮門之外,躬身站立著,給李璟鋪成了一座背景牆。
    從李璟的視線看過去,餘光中,滿是盛裝鄭重的文官武將,皆手持笏板,隨著李璟的身形向前,然後緩緩躬身偏轉身子。
    整個宮門之內,大殿之外,隻有編鍾聲、鼓聲在有節奏的回響。
    上千人之中,也唯有李璟一人在走動。
    從上空俯視下去,隻能看見,玉白石磚的長道之上,隻有李璟青黑色的修長身影,緩慢而又澹然的走向太極殿。
    太極殿前,還有幾個裝扮盛大的婦人,甩著長袖在跳一種李璟看不懂的舞蹈,顯得異常神聖一般。
    但就在李璟走上雲龍石階之後,這些婦人就都排成兩列,彎著腰退了下去。
    大殿之內,已然全是身著緋紅官袍的文武官員兩側躬身侍立。
    於是,背脊提拔的李璟,就如此邁過台階,向殿上的禦座走了過去。
    “叮……當……冬……”
    有規律且及其厚重的音律還在響動,使得原本還略顯澹然的李璟,越走向那方禦座,就越發肅穆起來。
    此刻,他的雙手下意識的就按在了腰帶之上,餘光中能看見所有人都微低著頭,似乎不管他要做什麽,都沒人能發現似的。
    但他漸漸沉浸下來,沉浸在這即將握在他手中的權柄之中。
    他的步子極穩,額前的冕疏甚至都沒怎麽晃動,待邁上禦台之後,他卻並未直接坐上那方他早就看過多次的禦座,而是沉默的看了一會。
    所有人都沒有抬頭,他們或許心有疑惑,或許會有些好奇,但所有人的腦袋都是低著,靜靜侍立著。
    終於,李璟輕微的吐出一口氣,然後輕輕撫平了袍袖,再轉身麵向大殿,將手搭在兩側的扶手上,坐了下去。
    他的視線,先是從微微有些搖晃的冕疏間看見了禦桉之上的一尊玉製印璽,然後才看向大殿之上的百臣,大殿之外重重疊疊、密密麻麻的人影。
    這時候,底下的這些低頭俯首的大臣,卻突然就同時跪伏在地,然後三叩九拜,繼而齊聲高呼。
    “陛下萬壽無疆!”
    大敞開的殿門之外,外間的上千人影,在李璟的視線中整齊的跪拜下去,然後就隨之傳來了更多的聲音。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些聲音,在天地之間、宏偉的皇城之上久久飄蕩,向外流傳。
    原本的鍾鼓之聲,也漸漸停歇了下去。
    李璟原本平靜的心底,此刻驟然就有些激蕩起來,但他的神色間也隻有澹然,他壓下心緒,隻是放緩語速,出聲道。
    “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聖恩!”
    所有人都好似彩排過了一般,盡皆整齊的起身,然後躬身持著笏板站在原地。
    他們不能也不敢看李璟,但坐在禦座上的李璟卻能清晰的看清他們所有人的神色,甚而能透過殿門,一直向外看去,看見宮牆,看見整座皇宮。
    “先帝昭宗……”
    在眾人起身過後,才走出來一個文官,手捧著一卷詔書,開始大聲念出來。
    此人李璟認得,是還在他為秦王監國之時,認命的禮部尚書。
    事實上,這殿內幾乎所有人,他都認得,基本上所有人都是他親自提拔起來之人,再不是鳳翔之時,他連官員都認不清的時候。
    馮道站在文官第三排,他從一介白身,連升二十五級,現為禦史大夫、領銀青光祿大夫。
    他的存在,即是李璟愛才的表現,亦是千金買骨的代表。
    但總之,殿上的文武,現在都是正兒八經的大唐官員,再無什麽秦王、岐王之分。
    在禮部尚書念完過後,又有一個身著袍衫,頭戴襆頭的太監躬身而出,先是見李璟點頭過後,才展出一麵明黃色的聖旨來。
    “詔曰……”
    先前禮部尚書所念之詔書,無非就是紀念昭宗的功績,闡明李璟登基的合法性等等。
    而這太監所念之詔書,則是李璟親擬,且親自加蓋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印璽的。
    上麵之內容,就是加官晉爵,大赦天下,減一年賦稅……
    這份詔書,才是新朝開端的真正憑證,他雖然隻暫時隻能在這方大殿之內傳遞,但今後,就會以飛快的速度借著邸報、口傳等方法,迅速向天下傳播而出。
    政令傳及之地,就是李璟的皇權所及之地。
    82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