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七章 汴州易主

字數:4047   加入書籤

A+A-


    一場曠日持久的割據戰,就已經讓中原百姓無力支撐。朱友貞登基為帝過後,征召民夫、修建宮殿、大肆征討等等行徑本就抽的是民脂民膏。
    在今年,又為了抵禦李璟兵鋒給晉國上貢了大批財物。
    中原百姓,終於被抽幹了最後一滴血。
    千裏無人煙,白骨蔽於野。
    朱溫在位時所勉強撐起來的繁華景象,如此就轟然崩塌。
    李璟兩年前所致汴州的模樣,已然是過往雲煙。城郊之大片林木,都被濫伐一空。所過村莊,也是田地荒蕪,村鎮破敗,料想村內也是十室九空。
    接連大戰,都是以梁朝大敗而終,去歲的潞州之戰梁國也損失不小,常備軍隊都被打完了,自然會強征青壯入軍。
    故整個中原境內,婦孺而多於青壯。民心徹底背馳,所屬州郡也逐漸開始陽奉陰違。
    因而至此,三逝其帝的汴州,誰先入主,誰就能是這中原腹地的新主人。
    …………
    汴州曆經二十餘年的經營,兩代梁朝君主又都是窮奢極侈的人物,至如今已是一座橫貫南北的巨城。
    直到喪報發出去的第二日夜,整座汴州城內都處處掛滿白幡,街角小巷內都是火紙餘盡遍布堆積,嗚咽聲、哭泣聲不絕於耳。
    汴州百姓倒不是給那個早該死的朱友貞哭喪的,或許就有他們其中的父親、丈夫、兒子等等都在這裏短短九個月的時間死去了,經此變故,又何嚐不讓人唏噓不已……
    街道兩側的白幡之間,尚有些許燈籠懸掛,映著些許暗澹光亮,從皇城向外一路延伸,直至城門之下。
    汴州這兩日並不安寧,不少官員被請進皇城之後便一直未曾出來過。城內騷亂不止,大大小小事務基本全被禁軍接手,其間又有多少人趁亂摸了油水,劫掠百姓,都不可查之。
    而被安排負責把守城門的兵馬,可就有些不好受了。
    過往的時候,梁朝境內雖然被禍禍的差不多了,但城門處總還有油水撈,當值兩天就能去快活快活。
    現如今,汴州城門大開卻連個鬼都不曾進來過。眼見冬日漸近,夜晚當值正是冷的刺骨,禁軍士卒皆是抱著兵刃縮手縮頸,呼吸間都吐了一層白霜也似。
    城門統領蹲伏在火堆之前,攤開雙手盡力吸收明火帶來的熱量,所用之佩刀亦是隨意的扔在一旁,一張臉都變成了苦瓜形狀。
    這差事並不安逸,遠不如躺在家中和美嬌妻互相取暖來的舒服。
    “這時候大開城門合適嗎……唐軍可都打到鄭州……”
    “你知道個屁!這可是石瑤娘娘下的令,俺們敢不從?”
    兩道滴咕的聲音從旁側傳過來,統領皺了皺眉,抄起一旁的佩刀掛在腰間,大步走過去厲喝出聲。
    “議論什麽狗屁?不閉城門是娘娘的召令!如今先帝方去,戰事不休,關了城門誤了軍報又當如何?
    唐軍若是厲害,此番還不是隻能被堵在鄭州城外吃土?鄭州城防固若金湯,唐軍又沒有翅膀,我就不信還能飛到這汴州來!”
    許是夜間寒冷,又閑著無事,這統領才有空心給二人解釋一番。
    唐軍或許是厲害,但汴州禁軍卻未見過。之前他們自關中出連下數城之時倒是駭人,如今在鄭州打了將近一月都未能向前半步。
    還是晉軍給力……
    而聽到統領一言,那兩人隻是互相對視一眼,卻是不敢再言,裝模作樣的持矛站好。
    不過既然話匣子既開,也好過比蹲在那挨冷來的好。這統領斜眼看了眼周遭十來個手下,語氣也低沉了些許。
    “你們可知,先帝立誰為儲嗎……”
    “福…福王吧?總不能立他兩個女兒當皇帝…”
    “難不成是石瑤娘娘?”
    “女人哪能當皇帝…”
    統領的神色得意起來,將佩刀挎在腰間,來回踱了兩步,見眾人的眼睛都放在他身上後,他才用神秘且異常驚人的語氣出聲。
    “都錯了…石瑤娘娘勢必會受降於晉軍……
    如今唐軍來勢凶猛,誰也不知道那洛陽的皇帝想對咱們做什麽。可那晉國世子又是個能打的,除了他誰擋得住唐軍?”
    這統領話畢,斜眼看著向他圍上來的一群人,心中得意不止,叉著腰還要繼續道一些別處聽來的傳聞時,就有一道驚慌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
    “我…我好像聽到城外有馬蹄聲!”
    這道驚呼聲使得眾人都被唬了一跳,統領先是一愕,接著側耳靜聽片刻,才不滿的回頭瞪過去。
    “嗓子卡豬毛了?咋呼什麽東西!”
    出聲的士卒神色有些不安,可眼見眾人都盯著他,他也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方才出現幻聽了。
    談話突然被人打斷,統領咂了咂嘴,正要回想剛才念到哪了的時候,城牆高頭就有人扯著嗓子高呼。
    “有火!城外有人來了!”
    眾人隻感覺背後悚然一驚,急忙折身過去。透過大開的城門放眼望去,隻見有濃霧掩蓋的黑色之中,開始傳出一陣鐵蹄叩擊大地的聲音。
    統領這時候才醒悟過來,他已經顧不得去看方才提醒的那人,明明方才還感覺冰冷刺骨,此刻他的全身已然是冷汗遍布。
    “先關城門!先關城門!”
    他淒厲的大喊出聲,也顧不得城外人馬到底是什麽身份,當即就抽出了長刀向前揮舞。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他這般反應的。
    汴州承平日久,已有二十餘年未經戰事,能戰之兵不是被帶去和唐軍打仗了,就是在石瑤的旨意下留在城外大營裏。
    汴州禁軍都隻是良家子弟而已,拱衛皇城尚有可為,但戰事都未曾打過幾次。
    此時此刻,眼見濃霧之中無數火把以極其凶猛的姿態衝撞出來,聚在城門口的人竟看的呆住了,傻愣愣的站在原地。
    城頭之上,此刻也是挑起了無數火把,有些機敏的已然開始張弓搭箭,但更多的都是一副無序的模樣,使得城頭之上的將領急得臉上直冒冷汗,使勁揮著佩刀大吼。
    “上箭!上箭!攔住城外的人!”
    他的話音還未落完,城頭上的士卒就看見一柄大槍自城下驟然飛刺過來,精準無誤的徑直透過將領的胸口,繼而屍體順著慣性,從城頭上倒飛下去。
    而在城門處的禁軍士卒,剛剛反應過來去閉上城門之時,那馬蹄之聲就已經連綿作響,好似就叩擊在他們的胸口上似的。
    正當先的幾個禁軍士卒霎時就被一騎撞飛開去,緊接著就是寒光閃動,數顆大好頭顱就驟然衝天而起。
    無數人馬皆披重甲的騎兵自城門蜂擁而入,所遇梁兵都被雜草般收割而死,轟隆的馬蹄聲直直衝進皇城之內。
    “大唐天子已至!
    受降者,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