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難之事

字數:439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嫡裔 !
    瑩心閣裏,秦夫人手裏打著的輕紗團扇一時停住了,有幾分不敢置信地問道:“你可打聽得真切了,岑家送了秘藥進來?”
    琬翠忙應道:“再錯不了了,如今嬌蘭嬌容被送走了,那邊院子裏早就是沒了人管著,奴婢使了點銀錢,那小丫頭就說了,說是那岑家三夫人每次來探望便會留下一包藥,岑夫人總是讓嬌蘭小心收著,不叫人看見。這回還是嬌蘭被送走了,她被派了進去打掃內間才瞧見的,隻是也不知道那是什麽藥,不敢亂動。”
    秦夫人皺著眉思量著道:“自她進府一來,可不曾聽說有什麽不足之症,也沒說是請大夫瞧過吃什麽藥呀,無端端地怎麽就吃上秘藥了……”
    她想了一會,隻是覺得必然有什麽在其中,便吩咐了琬翠道:“你讓人帶個消息回府裏去,讓他們去探探風,打聽一下岑府送來的秘藥究竟是什麽。”琬翠應下了。
    秦夫人卻是冷笑著道:“隻可惜,她就是有了身子,如今茗蕪院還不是冷冷清清的,王爺卻是半步都不曾去過。”
    不提秦夫人滿腹懷疑地等著秦府送消息來,淇園正房這邊卻是光景不大一樣。
    剛過了午間,宮裏便來了內侍傳了口諭,要召太妃與榮親王妃進宮去說話。
    若華原本還在納悶,還是太妃想起來了,有幾分揣測地道:“莫不是定安侯夫人去宮裏請旨了,要定下婚事了,所以這當兒才召了咱們進去。”
    若華想了想。卻也覺得應該是為了這個,不然這不年不節又沒有什麽喜慶地召了自己與太妃進宮也沒個說法。一時間二人吩咐了丫頭們將頭麵霞帔都換上來,又備了馬車,向著宮裏匆匆而去。
    因為隨著太妃進宮,這一回若華總算是不必在內宮門出就下馬車,一步步走過來,卻是可以一直乘著馬車到了宮門前才下來。
    下馬時若華卻有幾分吃驚地發現。這一次到的卻不是太後住的慈寧宮,卻是皇後的坤寧宮,一時有幾分想不過來,這是為的哪樁,若是真的要給定安侯世子和東陽郡主賜婚。也該是太後下旨,在太後宮裏就是了,怎麽會在這邊?
    若華見太妃此時也是一臉不解,卻是神色鎮定許多,開口道:“走吧,進去給皇後請安。”若華應了下來。上前扶著太妃向著坤寧宮裏而去。
    皇後聽的人通傳,忙親自迎了出來,笑吟吟地道:“太妃娘娘萬福。原該親自去接了您過來,倒是耽擱了。”
    若華在旁恭敬地福身下去:“給皇後娘娘請安。”
    皇後回身又拉著她的手笑道:“妹妹這是見外了,論輩分也該是妯娌,快起來吧。進去說話。”
    進了正殿,殿中早就放了冰,又有兩名宮人打著輪轉扇,倒是涼氣沁人,隻是太後並不在殿中。若華心中不禁打起鼓來,難不成今日是皇後召了她們進宮來的麽?
    卻聽皇後回位坐下笑道:“說起來,今日請了太妃娘娘和榮王妃進宮。為的卻是一樁喜事呢,原本該太後娘娘做了這月老的,隻是太後娘娘卻說是這幾日要清心養性供著菩薩,抽不出身來,少不得隻好我來做個說客。”
    太妃與若華互望了一眼,看來還是為了東陽郡主的婚事,這倒是個再好不過的婚事,榮親王府也樂得願意。
    皇後見二人並無異議,這才笑著道:“也不是為了別人,就是東陽這孩子,說起來也有十五了,過了及笄的年歲,先前不是還請了東席教了些時日麽,如今也不小了,在民間早該是論婚嫁的年歲了。雖然咱們天家不比民間,但也耽誤不得。”她頓了頓,笑著道:“東陽品貌俱是上佳,又是個好性情的,別說是太後喜歡地緊,就是我瞧著也是寵著的,自然不能虧了她,要尋個人品家世配得上的才行,不能委屈了去。”
    太妃開了口,笑道:“終究要仰仗皇後的恩典,給東陽選一門好親事。”
    皇後更是笑得喜歡,擺手道:“太妃您真是折殺我了,說起這挑人的眼光來,母後和您才是厲害的,我哪裏及得上,隻是盡力罷了。”
    她看著太妃與若華笑道:“今兒也是想到一門合適的,這才一時巴巴請了你們過來,卻是要商量一番成與不成。”
    “武義都尉郭伯朗之子郭子謙,年歲與郡主倒是差不離,文武雙全,如今也是六品的武略騎尉了,不說旁的,隻是他性子穩重,又得皇上賞識,郡主若是嫁過去,哪裏還能差了去。”皇後笑吟吟地道。
    若華卻是一愣,怎麽不是定安侯世子,卻是什麽武義都尉郭伯朗之子,這裏麵是不是出了什麽差錯了,難道定安侯夫人沒有進宮來請旨麽?
    太妃卻是臉色一下變得灰白,極為難看,卻是強扯出一絲笑容來:“皇後娘娘瞧得自然是錯不了,隻是東陽素來性子執拗,這婚事的事倒也不著急定下來,還得回去與她說一說,隻怕若是定了,她那倔性子發作起來,惹得太後娘娘和您不喜歡。”
    皇後笑著道:“那孩子倒是個有氣性的,也罷,還請太妃娘娘回去與她說一說。這樁親事也是我費了心思挑的,郭子謙雖然不比那些王侯世家子弟,但也是個上佳的人選,又是年歲合適,想來郡主也會喜歡地。”
    太妃含糊地應諾著,隻是不肯幹脆答應下來,皇後倒是一副不甚著急的模樣,卻是早已胸有成竹一般,笑著又向若華道:“妹妹進府也有些時日了,可還習慣?府裏的事情雖然不比宮裏,怕是也少不了吧?”
    若華此時對皇後也有幾分戒心了,隻是微微笑著欠身應道:“勞娘娘掛著,一切都好。”
    皇後笑著望著她,口中道:“妹妹也太過操勞了,比起從前見麵,可是清減了不少。”她笑容很是溫煦,似乎是沒有半點惡意:“前幾日皇上還誇讚榮親王爺年少老成,行事穩重得當,實在是社稷棟梁,為他分憂不少。”
    若華不明白皇後為何要如此誇讚蕭琰,隻得低聲應道:“王爺隻是盡了本分,為皇上分憂。”
    皇後看著她笑著點點頭,卻沒有再說什麽。
    好容易說了一會子話,太妃推說自己年歲已高,身子容易倦乏,便要告退回府,皇後留她們一會子,便讓她們告退了。
    若華扶著太妃上了馬車,放下簾子向著宮外行去,卻見太妃臉色極為難看,不由地低聲問道:“太妃娘娘,今日之事卻是……”
    太妃冷哼一聲:“皇後打得好主意,居然連榮親王府都敢算計在內、”
    若華嚇了一跳,低聲道:“怕是有什麽差錯吧,定安侯夫人不是進宮來請旨賜婚了麽,怎麽會……”
    太妃卻是抬眼瞧著若華道:“她隻怕來了也是無用的,皇後早已想著要把東陽許給郭家,哪裏會允了她。”
    “那武義都尉郭伯朗便是皇後的嫡親兄長,郭子謙也便是她的子侄了,她不過是想要把東陽許給郭家,如此便可以與榮親王府有了聯係,日後到了需要之時便可以借助琰兒之力,為她打算。”太妃冷冷道。
    若華這才明白了,原來皇後所提的親事卻是要將郡主許給自己的侄子,為的便是要得到榮親王的支持。
    “那如今該如何是好,要真的允了這樁婚事嗎?”若華心裏卻是想著東陽郡主提到定安侯世子時,那份嬌俏和害羞,分明是動了心地,如今若是知道要嫁的不是他,卻是旁人,不知該如何難過。
    太妃想了一會,搖頭道:“皇後親自提了這門婚事,又是那麽副篤定了的態度,隻怕不好回絕了,隻是……”她頓了頓道,“要這麽就認了也是不成的。”
    “太後娘娘如今是什麽意思?”若華想到宮中隻有太後才能阻了這門婚事,讓皇後收回賜婚之意。
    太妃卻是越發陰冷地道:“她必然是不會過問了,皇後的一舉一動她都瞧著的,她也知道我們榮親王府不願意與郭家扯上關係,隻怕還是有意要試探一番呢。”
    若華更是不明白,低聲道:“隻是如今皇後賜婚之意已定,太後娘娘又是不肯過問,該如何是好?”
    太妃歎口氣道:“隻怕難有回轉的餘地。如今的郭家可不比當年,在宮裏有皇後撐腰,就是在朝中也是郭氏一門掌握一方兵權,早已有坐大之勢,太後與皇上雖然並未說過什麽,卻是視作隱患,未必不想除掉的,這次賜婚之事,正是兩難。若是不允了這婚事,皇後與郭家必然對榮親王府很是忌恨,若是允了,隻怕……”太妃無奈地搖搖頭:“太後與皇上對榮親王府又會忌諱了。”
    馬車碌碌地前行,太妃與若華卻都沒有再開口,二人都是深皺著眉頭,滿腹心思地坐在車裏,再想不到這一趟宮中之行,卻是得了這麽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