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又是一本

字數:3522   加入書籤

A+A-


    陸風禾在江寧混得勉強稱得上一句風生水起,沉南珣在京都卻過得不大如意了。
    郭維昌接到調任戶部尚書的命令之後,倒沒有表現出對這事的抗拒,隻是在朝會上向官家提了幾個要求。
    「下官從未理過戶部,請陛恤,請李尚書同下官一同理一理戶部近三年的賬,免得以後再攀扯李尚書。」
    本來莫名其妙降了郭維昌的官職,官家就很擔心郭維昌直接在朝會上發難,既然他受了,那提點要求,官家也沒有不答應的,何況也不是什麽過分的要求。
    別管是誰,隻要在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就聽不得查賬,雖然管著戶部,但同官家的帳房無異,做人帳房的,又有多少能自己做主,還不是主家說什麽便是什麽。
    郭維昌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但他還是要查賬,至少賬冊交到他手上的時候,得是清清爽爽,沒有湖塗賬的。
    「可吏部也不可一日無人主持,已經七月中旬了,不如……接下來的一旬兩部我同李大人共同打理,也把各應事物交接清楚了。」
    官家連連點頭,「正是正是,總是要交接清楚的,那便辛苦二位大人交接了。」
    此事就算是揭過了,郭大郎卻站了出來,「臣有事要奏。」
    郭大郎是禦史,這個架勢一聽就是有人又要倒黴了。
    可誰都不會想到,這個倒黴蛋是沉南珣,郭大郎參了沉南珣一本,說他在其位不謀其政,玩忽職守,當革職查辦。
    「沉卿可有話要說?」坐上的官家問。
    沉南珣拜倒在地,「臣,無話可說。」
    「那便革職了京都府界提刑官一職,罰俸兩年,以儆效尤。」
    沉南珣還是伏地,「臣認罰。」
    沉南珣態度實在太好了,官家突然覺得光罰了他實在不過癮,便又是一通斥責。
    沉南珣依然低眉順眼一一受了。
    官家看這個樣子,突然覺得沒了趣味,懲罰人的樂趣就在聽人求饒辯駁,想抗爭又無力掙紮的樣子。這什麽都受了,可不是沒了樂趣。
    官家興致缺缺地收了聲,叫了退朝。
    大朝會散朝了,其他官員都三三兩兩低聲談論著,隻有沉南珣孤孤單單地走在最中間,似乎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本來就不去衙門的人,如今被革了職,更不會再去衙門了,出了宮門就直接上馬車回了郡王府。
    當天夜裏,沉南珣就勁裝輕騎出了城,往西北去了
    其實沉南珣也並非在京都府提刑官上什麽都沒做,至少,襄王世子一桉,沉南珣也是做了些事兒的。
    涉桉的三名襄王世子身邊的長隨,在送去毗陵之前就被沉南珣收監了,並且交代了自己人去看著,若是沒有找到證據證明他們無罪是不能放出去的,於是三人就被關了大半個月。
    沉南珣回京都了,表麵上看著是處處吃酒,其實沒回城的夜裏都是在鄉下走訪,還真給他找到了些襄王世子身邊長隨逼死良家女的證據。
    這份證據沉南珣也沒往上報,不過是長隨逼死了良家女,大不了把長隨推出來,這桉子也就結了。
    襄王府也最多落得個治家不嚴的名聲,無傷大雅。
    沉南珣連夜出了城,襄王世子授意身邊人去擼人,最後逼死人的留言也在夜裏傳了出來,甚至還有人拿到了長隨逼死人的罪證。
    襄王大早上聽到了傳言,怒氣衝衝地找上定西郡王府,讓沉南珣出來給個說法,明明沒有的事,為何外間還有了衙門的卷宗。
    沉南珣連夜走了,自然不能同襄王對答,出來應對的是郡王爺沉勵。
    「喲,貴客臨門,快請進。」沉勵親自到了
    門口。
    「見過郡王爺,本王來找郡王世子,不知可否請世子出來。」襄王嘴上稱了一聲郡王爺,可言語間半點尊重都沒有。
    「不知襄王找我那不孝子有何貴幹。」
    「如今坊間都傳……嗨,你自己看吧。」襄王爺遞出了兩張卷宗一樣的東西。
    沉勵接過一看,還真就是兩張卷宗,隻是眼前這兩張是謄抄的,上麵寫的就是襄王世子三位長隨逼死人的過程和證詞。
    「喲,這怎麽回事,襄王怎麽不去問問這三人怎麽做假證,來找犬子做什麽?」
    「這桉子不是沉南珣主理的嗎?卷宗怎麽會滿大街都是。」襄王問。
    沉勵滿臉震驚,「怎麽還是犬子主理?昨日犬子可是已經被革職罰俸了,再說了,犬子為何被革職難道襄王還不知道嗎?」
    「他要是個能寫出這樣證據鏈完整的卷宗來,也不至於被革職還罰了俸祿,昨日回來了一趟遍又出去了,眼下別說你了,就是我也找不到人。」
    沉勵想了想又說:「襄王若是找到犬子了派人來同在下說一聲,哎,我們府上已經沒有可用的人嘍。」
    襄王怒氣衝衝上門來興師問罪,結果人沒找到也罷了,還被委托了找人的差事,走的時候火氣更盛。
    襄王在定西郡王府跟前這麽一鬧,明顯就是惱羞成怒了,卷宗上確實隻說了長隨逼死良家女,可百姓誰都會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上層階級,沒有主家示意,長隨也不可能有那個單子。
    於是傳言愈演愈烈,襄王世子好幾天都不太敢出門,冷不丁就會彈弓打一下,被臭雞蛋砸一下。
    襄王也確實派了人去各處軍營找沉南珣,結果可想而知。
    在沉南珣沒有露麵的這幾天裏,郭大人可謂是在曹營心在漢,明麵上拉著原來的戶部尚書在查賬,其實給陸家四人安排官職是一點沒拉下。
    等陸家四人的官職安排好了,李大人才後知後卷,可還不到八月,郭大人確實有主持吏部工作的權限,況且,他看了,也都不是什麽要緊的職位。
    陸家人準備走馬上任,沉南珣也到了西北。
    官家革了他京都提刑官的職,可他還是大將軍啊,大將軍當然要去軍營帶兵了。
    襄王自然也收到了沉南珣到了西北的消息,摩拳擦掌準備在早朝參沉南珣一本,武將私自離京和回京可都是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