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終抵靈山
字數:3533 加入書籤
李煜與悟空同時看向八戒,臉上皆帶著古怪的笑容。
“師父,你這?”
八戒一個激靈,師父與猴哥的眼神古怪的很,總覺得要整出什麽幺蛾子。
“回去說!”
師徒四人回了寺廟,告別了主持,進了客房。
李煜把徒弟們聚攏過來,拍拍八戒厚重的肩膀:“八戒啊!木屋裏那女子,乃是被妖怪偷天換日,借了身份!這事兒,悟空去辦不成,非得你去不可!”
八戒一聽,立即搖頭:“師父,這是怎麽說的?猴哥本事通天,比老豬我強多了,就算有個把妖怪,猴哥兩棒子就打了死了,老豬我還是陪著師父,給師父牽馬執鐙的好。”
這夯貨一向憊懶,不願意動彈。
“那也成!”李煜斜眼看著八戒:“事不宜遲,那就讓你猴哥連夜去走一趟,去那天竺國王城裏,把那下界為妖,占據天竺國公主身份的月宮玉兔一棒子打死,倒也簡單明快!”
小樣兒!我還治不了你了!?李煜可是記得,當年高老莊收八戒之時,曾聽這夯貨講過的一些往事。
那高翠蘭,分明是八戒的老相好,卯二姐轉世投胎;可卯二姐,乃是月宮玉兔的一縷分魂,奪舍了下界兔妖,來陪天蓬元帥的;八戒當年調戲嫦娥的內情,隻是醉酒認錯了人,他實際上是要去太陰星上私會老情人玉兔!
“那就勞煩猴哥跑一趟……等會兒!”
聽到李煜說不用他辛勞,八戒眉開眼笑,順嘴禿嚕了半句,卻突然反應過來。
“你等會兒!師父!你剛剛說的是誰?”
“月宮玉兔!?”
“可是太陰星上太陰星君座下太陰仙子之一的嫦娥身邊搗仙藥的玉兔?”
八戒兩眼瞬間瞪圓,耳朵忽閃著,極度震驚。
“是為師沒說清楚嗎?”李煜似笑非笑:“就是那搗藥的月宮玉兔啊!”
“一年前下界為妖,把天竺國的三公主弄來這布金禪寺,自己卻占了公主的身份,堵在取經路上,怕是想要對為師不利。”
“如此膽大包天的妖孽,既然八戒你不願意去,那還是讓悟空去一棒子敲死的好,悟空,沒問題吧?話說兔妖,為師還沒吃過呢!聽說有道菜,叫做麻辣兔頭?”
“放心吧師父!”悟空掏出金箍棒,舞了個棍花,一挑眉,呲牙咧嘴的壞笑著:“區區一隻玉兔,俺老孫手到擒來啊!”
“俺老孫這就動身,盞茶功夫就回來,保證把那兔子弄來給師父當宵夜!”
說著,這猴子嬉皮笑臉,作勢就要推門出去。
八戒頓時急了!
他心裏頭明白,自己與玉兔的孽緣,當年在高老莊,是與師父師兄說過的,今晚師父與猴哥故意如此說,絕對是想要看自己的笑話,可他卻不能不阻止啊!
也罷,頂過是讓死猴子瞧些熱鬧!
八戒心裏頭暗罵了一句,趕緊堵在門前,攔住悟空,拉住悟空的手,臉上堆起笑容:“猴哥,這事兒,哪兒能麻煩你啊,老豬去跑一趟就是了。”
“不用,晚上吃多了,俺老孫正好活動活動。”
“別!千萬別!放著讓老豬來!”
“二師兄,為何阻攔啊?大師兄腳程快,法力高,下手又準又狠,由他去,咱們也好省些功夫。”沙僧不明所以,高老莊八戒說起往事時,團夥裏還沒他呢!
“老沙你一邊去,我怕的就是他又準又狠!”八戒啐了沙僧一句,臉上重新堆滿笑容,扭扭捏捏的央求猴子:“猴哥,哥哥哎,你也知道,那玉兔,和兄弟我,是吧?哥哎,莫開玩笑了,老豬去走一趟,保證把事情辦妥!”
悟空抱著膀子嬉皮笑臉,李煜則壞笑著:“八戒,不為難吧?”
“不為難!一點都不為難!”
八戒立即叫嚷道:“老豬去!師父,猴哥,老沙,你們歇著,歇著!”
言罷,推開門,八戒就欲動身。
李煜則趕緊叫住了他:“急啥?過來,為師再囑咐你些細節。”
當下,李煜但也不在故意為難八戒,把玉兔精下界為妖,以及天竺國公主前世的身份一五一十告知詳情。
對李煜而言,那玉兔,是徒弟的相好,算是自己人;不管她是受了誰的指使,下界為妖堵在取經路上,既然她有心謀求一些取經功德,李煜自然應允。
演一場戲而已,八戒麵子必須得給,這一路上八戒牽馬執鐙、添柴做飯,屬實辛苦。
豈料,八戒嘴上說的好聽,說什麽去去便回,定會圓滿解決此事,卻一去一天。
師徒三人在布金禪寺等到第二天,眼看著日已過午,那夯貨還沒回來。
李煜擔心出了什麽變故,趕緊打發了悟空去西邊六十裏外的天竺國王城裏探查情況,悟空應下,一個跟鬥總運二區,可不到盞茶時間,便捂著雙眼回來了。
“完了!完了!”這猴子故意哭喪著臉,做著鬼表情:“俺老孫的火眼金睛怕是要瞎了!一不小心就看了不該看的東西啊!”
“大師兄,如何了?二師兄怎麽沒回來?可是出了意外?”
沙僧趕緊問道,今上午的時候,李煜已經將八戒與玉兔的孽緣簡單告訴了沙僧。
“那呆子?哼!別提了!”
悟空哼了一聲,一臉不高興:“那呆子好著呢!如今沉溺溫柔鄉裏,正與玉兔在王宮裏你農我農,顛來倒去,郎情妾意著呢!見了俺老孫,還埋怨俺打攪!說什麽容他再流連一日,明日一早便回來。”
感情是這樣!
李煜放下心來,又等了一日,並順手把這布金禪寺附近的幾隻蜈蚣精除了,保一方路途平安。
果然,到了第二日,一大早,用過齋飯,八戒耷拉著耳朵,無精打采的回來了。
李煜一瞅他那樣,就知昨日沒少揮霍,他也懶得管,隻問八戒那玉兔的情況。
“師父,她已經返回太陰星了,咱們把布金禪寺裏的真公主送回去,便功德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