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章 兩枚玉璽
字數:485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伯府嫡女 !
皇帝大怒之下暈倒,原先就曾經病過一場的身體越發顯得虛弱。
畢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對於古人來說,能活到古稀已經是長壽了。
皇帝對自己的壽數也是有數,本來便是此時去了也沒什麽遺憾,誰能料到此時又出了這樣的意外。
然而沒能把天下平穩的交到太子手裏,卻是皇帝自己的失職,倒叫他又不舍得死了。
不能把那不孝子留給趙長寧,畢竟趙長寧是弟弟,若是對兄長寡恩,難免被人說道,隻有他這個老子親自處置。
當然,眼下當務之急是要先翻盤,才能談到如何處置敢造反的醇王的問題。
“長寧身在江南,卻不知如何了?”皇帝倚靠在床頭,旁邊是給他喂藥的崔貴妃,聞言不由得歎了口氣。
“是朕的失誤,若當初長寧路上發生意外時便將他召回,也不至於如今空擔憂。”皇帝道。
崔貴妃搖了搖頭道:“皇上莫要如此說,長寧若是回來,也未必不會與咱們一起被困住。”
或者更糟糕一些,因為所有有威脅的人都被一網打盡,醇王也許會更沒有顧忌,弑父殺兄,史上並非沒有前例!
如今他們還隻是被圍困,尚且留得性命在身,焉知不是因為醇王忌憚在外的趙長寧的緣故?留著他們作為人質,比全部殺了更有用處!
為了確保安全,代璿已經帶著龍鳳胎住到了皇帝寢殿的隔壁,夏宮裏就剩下這麽幾個主子。
因為前次安王造反的那一次,誠王妃飽受驚嚇,這一回並未住在夏宮,而八皇子趙允恪,去年已經封王開府。娶妻平陽侯府嫡長女做王妃,因王妃此時身懷六甲,便不曾前來。
至於年紀更大些的王爺們,慧王因被皇帝厭棄,自然也是不曾前來,至於醇王……這廝正在京城攪風攪雨。
代璿親了親熟睡的兒子和女兒,卻是忍不住坐在一旁愣神起來,皇帝借走了趙長寧送給她的獵鷹,也不知道此時趙長寧有沒有收到消息?
才過了一會兒,便有內侍過來說皇帝召見太子妃。
代璿有些詫異。皇帝是個標準的老公公,平時一般不見兒媳婦,如今叫她卻是為何?總不能是商量大事?
跟守在門口的李中點頭示意了一下。代璿便抬腳進了寢殿,正好看見崔貴妃望過來的目光,不知怎的,代璿忽然間有種亞曆山大的感覺。
“見過父皇、母妃。”代璿行過禮,便站在了一旁。道:“父皇叫兒臣來,可是有什麽吩咐?”
皇帝歎息了一聲,目光卻是落在了手邊的兩個盒子上,一個長條形,一個四四方方,卻不知道是什麽。
代璿略有幾分好奇。但見皇帝和崔貴妃麵容都帶有幾分悲戚之色,卻是不敢開口了。
崔貴妃悄悄的拍了拍皇帝的手臂,才將皇帝喚回神。皇帝抬頭看向代璿道:“這個,你替朕好好保管,若是……就把它給長寧。”
東西一上手,代璿便心有所悟,這東西。怕是非常重要,看形狀。也許是詔書印鑒一類?
“你是個有福的,這次許能平安度過,要好好護佑皇太孫。”皇帝淡淡道,隨後便揮了揮手讓代璿退下。
等出了門口,代璿才猛地反應過來,皇帝方才說的是誰?皇太孫!艾瑪這指的是她兒子趙旭啊,啥時候成皇太孫了?
代璿心裏震驚,卻是下意識的低下了頭,看著懷裏捧著的兩個盒子,也許……這裏頭便是冊封皇太孫的旨意?代璿不由得皺了皺眉,這種時候,這樣的旨意不是給她兒子招災嗎?
迫不及待的回了房間,代璿便打開了兩個盒子,果然是一方印鑒和一卷黃綾,印鑒先放到一邊,打開黃綾一瞧,卻叫代璿大感意外,竟是處置醇王的詔書,落款是皇帝的私章!
以趙長寧的脾氣,若是皇帝真有個三長兩短,絕對饒不了醇王,皇帝這是怕自己挺不過去,所以盡可能的為趙長寧解決後患!
於趙長寧來說,皇帝倒是個好父親,隻是可惜生了那麽多兒子,前麵幾個咋都沒教好呢?也許處在旁人的立場,皇帝就是偏心眼的父親罷?
不過代璿也沒那閑心替別人著想,放下詔書便拿起了那方印鑒,印鑒是用整塊瑩潤剔透的和田玉雕刻而成,握在手中便有溫潤之感,底部刻了篆字,代璿竟是不認得。
隨手找了張紙和印泥印了一下,卻是差點把代璿嚇得把印鑒給扔出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艾瑪這不是傳國玉璽嗎?
代璿記得上一世時,傳說中就有一塊和氏璧刻成的傳國玉璽,也是雕刻了這八個字,但是早在戰亂中遺失,隻能在各種史料中去尋覓它的蹤跡,誰曾想到有一天,她竟能親眼看到這傳國玉璽?!
幸好她是獨自打開的這些盒子,不然這樣大的秘密叫人知道了,她都不知道要不要殺人滅口了!
連忙把玉璽和詔書收起來放到了盒子,又藏在了枕頭旁邊的被褥裏頭,代璿這才捂著胸口喘了口氣,皇帝也未免太過大膽,這樣的東西也放心交給她?
回頭再瞧瞧,代璿又覺得放在被褥裏也不夠安全了,便叫人找了塊結實的粗布,三重壓在一起做成了書包,又用兩件皮子把玉璽和詔書包著裝了進去,把口封緊。
等做完這些,已經是夕陽西下,紫蘇來敲門喊代璿吃飯了。
代璿把書包放在了床頭,又交代紫蘇莫要讓人動那個書包,才出了門,倒叫紫蘇好生疑惑,那書包裏裝了什麽寶貝不成?不過以代璿的身份,能有什麽值得這樣鄭重?
“那個書包,就是丟了我,都不能丟了它,它重逾性命,知道嗎?”代璿想了想便回頭朝紫蘇認真道。
正巧紫萍端著托盤進來,剛好聽見代璿後麵的話,便忍不住道:“太子妃,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有什麽東西能比性命還重要?”
“不可胡言。”代璿沉下臉道:“總之你們切記!”
紫蘇紫萍連連應是,代璿這才坐下吃起飯來,紫萍便拉著紫蘇到一邊嘀嘀咕咕,終於問明白了代璿那話是什麽意思。
兩人跟了代璿時候不短,自是明白代璿的性子,從來不會誇張其事,既然如今她這般鄭重其事,那她們便必得小心再小心。
而皇帝寢殿,崔貴妃卻是忍不住道:“皇上,有那詔書便罷了,可是玉璽是何等重要之物,交給太子妃……”
皇帝擺擺手:“朕知道你的顧慮,是擔心她少不更事?朕既然如此行事,自是慎重考慮過的,有些事情你不知曉,太子妃……並非是一般的後宅女子。”
“如今那個逆子既然出了手,又如何會輕易放過朕?他早晚會發現那玉璽乃是假的,到時候,哼。”皇帝說著,眼中有猙獰之色閃過,“逆子竟然能收買了朕的心腹,能耐不小!”
皇帝原本並非是多疑的性子,隻是自安王謀逆,他心裏對這些兒子們便有了戒心,這才尋了塊好玉刻了假的傳國玉璽,兩者雖然相似,卻也並不難分辨,隻是不常接觸的人怕是難以發現。
逆子想要拿假玉璽篡位怕是不能!等他準備好一切時卻發現玉璽是假的,會有多麽失望?至少能為長寧爭取些時間……
隻可惜皇帝並不知道,便是那假玉璽也已經不在醇王手裏了,發飆的醇王此刻正滿世界的找呢!可惜快要把上京挖地三尺了也沒找到,當然他就算把上京翻了個,也依舊找不到。
因為假玉璽已經落到了趙長寧手裏。說來也是巧了,他們夫妻竟是都有這緣分,不管真假,至少都是手握玉璽的主兒了!
而此時,趙長寧幾人正在開小會,謀劃如何狠狠的坑醇王一把。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如今趙長寧幾人怎麽都比臭皮匠強點,計劃一二三四很快就出爐,剩下的不過是斟酌比較和完善,謀定而後動。
臨了時,徐延徹還是忍不住又跟趙長寧確認了一回:“太子真能模仿皇上筆跡而無破綻?”
“放心罷。”趙長寧微微點頭,“至少能得**成神韻,況且有玉璽在手,必能萬無一失。”
雖然他常用的字體與皇帝的並不相同,但也隻因他不愛那一種罷了,他從小可是臨皇帝的帖子練得字,如何不能仿皇帝的字體?這一點就是皇帝本人也曉得。
再說,明眼人誰不曉得當前情勢?忠於皇帝的臣子不少,隻要師出有名,就是能看出來破綻,怕也會裝作不知道!至於他的人,說實話玉璽可能還不如他的私章好使。
回到房間,趙長寧便取出了徐延徹帶來的黃綾,先在紙上尋了尋手感,才沾飽了墨水開始寫字,一副聖旨竟是一氣嗬成,這才取了印泥和玉璽蓋上。
====
皇帝大怒之下暈倒,原先就曾經病過一場的身體越發顯得虛弱。
畢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對於古人來說,能活到古稀已經是長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