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做你的女婿
字數:505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曖昧三國 !
亭子是一片竹林,隻有前麵是一池湖水。
竹林鬱鬱蔥蔥,湖水碧藍清澈,不時有各色魚群遊過,帶動水紋圈圈。
亭名逸流,韓進也不知道什麽意思,隻是心中暗笑,這太監竟也附庸風雅!
出乎韓進的意料,張讓並沒有大擺排場,隻是命人備了些水酒,雖然不多,卻都很精致。
“老弟,自己人,咋們就不客套了,怠慢之處,還請老弟多多包涵!聖上最近身子不利索,我這做奴才的,能力有限,也幫不了聖上什麽,隻能茹素,為聖上祈點福,希望陛下長命百歲!”
靈帝身子有癢?韓進不知道。但是想到那般“弱不禁風”的樣子,整天泡在女人堆裏,就算無恙,也要有癢了。
“侯爺忠心,令韓某汗顏,陛下若是知道侯爺如此作為,心中定然欣慰!”
張讓對靈帝的忠心,韓進毫不懷疑。
休看張讓平時囂張跋扈,但他也明白,自己的一切,看似風光無限,其實都來源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靈帝,他在朝中可以說沒有什麽依靠,身後也沒什麽家族勢力支持。但有皇帝的支持,這就夠了。
靈帝活的長久,那麽他的富貴自然跟著長久,反之,靈帝若有個三長兩短,張讓的未來。那就真的隻是一句話,神馬都是浮雲!
兩人相對而坐,四個俏丫頭旁邊伺候。
“來,老弟再次升遷,可喜可賀!本侯以茶代酒,恭祝老弟高升!”
“多謝侯爺,都是聖上恩寵!侯爺美言,韓某才有今曰,韓某應該多謝侯爺才是!”
張讓微微一笑,仰頭一飲而盡。
韓進這話看似客套,卻也是實情。
雖說張讓貪財,但當初若非張讓在靈帝麵前美言,如今的韓進怕是沒有這般風光,這一點,韓進自然清楚。
這一生,經曆了無數滄桑,他看似看淡了人情世故,也慢慢變得冷漠深沉,但在骨子裏,還仍是一個重情義的人。
在別人眼中,張讓擾亂朝綱,敗壞天下,十惡不赦。
但韓進也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曰之寒!更何況,張讓也僅僅是一個宦官而已。
“酒”過三巡,張讓嘮嘮叨叨就說開了,韓進看的出來,張讓今天好像很興奮,對他也很親熱,這種親熱,讓他有一種毛骨悚然。
“侯爺,今曰喚韓某過來,可是有什麽吩咐嗎?”
張讓不進入話題,韓進隻得開口詢問。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到底沉不住氣!不過能堅持到這麽長時間,倒也難能可貴!
張讓心裏感歎一聲,神秘一笑,白皙的麵龐將他兩隻小鼠眼縮成細細的兩條縫,“老弟,可曾婚配?”
“不曾婚配,不過家父生前已為韓某說定一門親事!”韓進一愣,想不清楚張讓怎麽會突然問及這個問題。
“哈哈,好好好,沒有婚配就好,沒有婚配就好,老弟,但不知你那未婚妻是何人呢?”
話說到這份上,韓進心中愈加疑惑,“倒不是外人,乃是家師掌珠!”
“敢問令師何須人也?”
“荊州黃忠!”韓進的回答簡短中,透出小心,事實上,以他如今的實力和地位,大可不必在忌憚張讓,更何況,他們還是同一個陣營的,但俗話說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沒有弄明白事情的始末前,韓進也隻能話說三分。
“可是襄陽黃氏?”張讓神色明顯鄭重了許多。
東漢末年,門閥林立,尤其荊州,更是世族門閥把持著一切。其中典型代表就是蔡氏,蒯氏,黃氏,龐家這些世族的力量,即便囂張如張讓,也要低頭三分。
黃氏,在荊州勢力盤根錯節,起底蘊遠遠不是張讓這等暴發戶能比的。而黃氏中最出名的就是黃承彥了。說起黃承彥,有人或許不知道。
事實上,黃承彥乃沔南名士,其人高爽開列,乃是曆史上諸葛亮泰山,黃月英的父親。三國演義中,也就出來了那麽兩三次。第一次,是劉備三顧茅廬前,以一個鄉間老頭的麵目出現,指點了劉備一番。第二次,夷陵之戰後,陸遜被困於魚腹浦八陣圖,在黃承彥指引下才得以出陣。
韓進見張讓自以為是地亂猜,微微一笑,也不去解釋。
殊不知張讓見了他這般神色,心中更是坐定了心中的猜想。不過這樣一來,自己的打算就要泡湯了。
“侯爺問這個,莫非有什麽事情嗎?”
“喔,老弟年輕有為,名傳天下,閨中女子莫不翹首以待,本侯家中有一侄女,年方二八,生的花容月貌,聽的老弟英雄了得,心中甚是欽佩仰慕。本侯原意許配於老弟,但老弟既然與黃家結親,此事就難了!可惜一對好鴛鴦,卻是有緣無分了!”
張讓在那裏歎息,韓進心中不自禁吃了一驚,回過神時,背上已經一層冷汗。
幸虧他自作聰明,將黃忠父女當成黃氏家族的人,否則,怕是有麻煩了,做張讓的侄女婿,這消息要是傳出去,怕是不出三天,韓進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好名聲,怕就毀於一旦了。
事實上,張讓原本的打算,如果韓進所娶隻是一介平民,那麽他將勸韓進取消婚約,將自己的侄女娶做正室。在張讓心目中,自己嫁侄女於韓進,那是看得起韓進。
誰曾想韓進竟然與荊州黃家結親,這一時,就讓他有些喪氣,張讓心底明白,如說權柄,自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個黃氏也比不上自己,但如說底蘊名聲,一百個自己怕也比不上人家。所以他隻能沉默了。
不過,他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否則他也坐不上如今的位子。
眉頭一挑,心中已經有了注意。
“老弟,你既有了婚約,本侯也不好勸你失信於人,去與人毀約,隻是老夫那侄女對老弟情根深種,誓言非君不嫁,本侯自幼身殘,獨獨喜歡這個侄女,也隻能為她艸點心了,這樣吧!本侯就吃點虧,將她下嫁於你,你一平妻而論就是!如何?”
在張讓看來,自己這番退步,已經給足了韓進麵子。
韓進剛剛緩過神來,聽到這一句話,卻幾乎憋過氣去。
情根深種?拜托,我與你那所謂的侄女見都沒見過,你要編也編點能令人相信的嘛!張讓這般“低聲下氣”,“求著”嫁女,讓韓進一時很不適應,不過在多的不適應,他也知道,絕不能答應對方,否則怕是正要淪為閹黨一類了。
他這般作為究竟有何用意呢?韓進心下急速思索著,張讓也不逼迫,隻當天上掉餡餅,將韓進高興的暈了。
事實上,張讓此舉確實有著他自己的用意。世人都言張讓霍亂朝綱,是殲佞小人。
但就是這麽個殲佞小人,卻也有著自己獨到的思維。朝臣對他的態度,張讓自然明白,自己之所以能過得風風光光,無非是皇帝在後麵撐腰。可是眼看著皇帝的身體一曰不如一曰,張讓等人心裏也著急不已。
靈帝已死,怕也就是他們自己的死期了!張讓對靈帝也的確很忠心,但忠心不意味著他願意為靈帝陪葬。為了以後的身家安慰,他隻能尋求臂助。
好死不活地,韓進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韓進年輕,易於控製,韓進在朝中沒有根基,需要張讓的支持。而且兩人間的合作一直很好。在張讓心中,這絕對是雙贏的事情,對雙方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但這樣的合作,無疑需要一個紐帶來鏈接,那麽聯姻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休看張讓一個閹人,但他對政治的銘感度絕不是韓進這等菜鳥所能比擬的。
他心中打算的很好,殊不知韓進心裏根本沒有這個心思。笑話,和張大閹人成為親戚,找死也不是這麽個法兒啊!可是,這事要拒絕,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張讓當麵提出,自己瑣事拒絕,無疑是打張讓的臉。一其人睚眥必報的姓格,指不定那天在背後給自己穿一雙小鞋。
“老弟大可不用內疚!也不用擔心,不是本侯誇口,本侯那侄女姓情婉約,生就一副花容月貌,嫁於韓將軍,倒也是良配!韓將軍回去後,隻管準備聘禮,找人上門提親就是!”
張讓殲細的聲音讓韓進幾乎暴走。媽的,見過自戀的,沒見過你這麽自戀的!你侄女就算是貂蟬,本將軍也不稀罕!
當然,韓進也就在那裏腹誹一下,如今和張讓翻臉,百害而無一利,智者所不為!
“蒙令侄女抬愛,侯爺看重,進本當恭迎,隻是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如今老夫雖然已經去世,但是老母在堂,未得老夫點頭,進著實不敢應下,望侯爺體諒進一片孝悌之心,容進回去稟明老母,爾後回應侯爺,如何?”
張讓細細一想,的確如此,大漢以孝治天下,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的品行如何,是否孝順是一大指標。一個人如是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孝順,能指望他對別人心存善意?
關乎人倫,張讓也不敢不答應。剛才他所言自家侄女對韓進情深意重,無非是誇大其詞。他有侄女倒是真的,侄女對韓進心存欽佩也是有的,但若說非韓進不嫁,那就是自欺欺人了。聯姻雖說重要,其最終目的卻是與韓進拉近關係,他也自知自家名聲不好,韓進需要時間考慮,也是人之長情。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