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你那口子真行啊

字數:531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秀色農家 !
    幾人站在田埂邊看著稻田裏的水犯愁,這總得想個辦法吧!
    “不行,必須把這水給排出去。”楊義智看著水麵堅決的說道。
    “可是村長,這水雜排呀?後麵一大片田連條小溝都沒有。有小溝的那溝裏的水都快翻上坎了,一挖缺口我看是溝裏的水往田裏排了。”有人說道。
    “那就不要挖缺口,想其它辦法。”楊義智道。
    “要有其它辦法現在大夥兒就不用這麽愁了。”那人又道,有法子的話在夥早開幹了,還柱在這幹嗎?
    楊義智皺了皺眉,看眼旁邊的葛山,問道:“葛山,你有啥主意沒?”
    葛山猶豫下,才道:“也許有個法子可以試試。”
    幾人眼前一亮,忙問:“啥法子,快說。”
    葛山看眼旁邊的百首,說道:“按咱們當初引水的法子排水。”
    剛才他在田裏轉了一會兒,遇上剛從集市回來的百首,兩人站在路邊說了幾句,後來百首就提了這法子。他覺得這是現在唯一可以試試的方法。
    “你具體說說,怎麽按引水的法子?”楊義智道。
    葛山看眼百首,道:“百首兄弟,你來說吧!”
    百首也沒推辭,不急不緩的說出自己腦子的想法:“這水小溝是排不出去的,隻能朝旁邊那條河裏排,可靠河邊的田就那麽幾塊,所以,咱們可以采用引水的法子,一塊田一塊田的來……”
    也就是先排外邊的田,外麵的田裏水排得差不多的時候,把相鄰的稻田的缺口挖開,讓水經第一塊田流到河裏,如此反複。直到所有田裏水排完。
    但這也有個問題,最外麵的田作為排水通道,怕衝激的水太多,一不小心就把莊稼給毀了,所以要采用這法子,首先要把大夥兒的工作做通,還得安排人輪流守著排水。方法還得循序漸進,急不得。所以相地來說,速度就慢很多。倘若老天爺突然哪會兒想不開,又來一場大雨,這又是麻煩。
    商議一陣,幾人都覺得百首這法子可用。耽擱不得,楊義智立刻讓幾人分別去通知村裏人開緊急大會。
    為了節約時間。便不去祠堂,裏麵可能也站不下那麽多人,再則這外麵商量好,大夥就可以立刻行動。
    楊義智到河邊觀察地形,另幾人立刻分別通知村民。
    彎彎正坐在堂屋門口給來生縫衣裳,這小子不知道幹了啥,把衣裳袖口都撕破了。百首回來的時候,彎彎正一邊縫一邊訓來生,而來生坐在一旁邊嘟著嘴很不滿的樣子,嘴裏還在嘀咕:“本來就不是我弄壞的。”
    彎彎看著百首進了院子。卻穿著蓑衣直接進了廚房。等他喝完水出來的時候便奇怪問他:“還要出去嗎?”
    “嗯,村長開緊急大會。關於田裏排水的問題。你若不想去就在家裏吧,反正我在。”
    聞言,彎彎停下手上的活,道:“你把那想法告訴村長呢?”
    見他點頭,彎彎也沒再說啥,百首那排水的法子夜裏的時候聽他提過,她覺得那應該是唯今之計最合適。也是唯一的法子。
    彎彎把手上的東西收進籃子裏,同時道:“你若有事,先去忙吧,我馬上就去。”
    百首應下,然後大步出了院子。彎彎把縫到一半的衣裳收了起來,然後拿出蓑衣,對來生道:“村裏要開會,現在我要出去,你是在家玩還是和我一道?”
    “我要去。”來生立刻道,一個人在家多無趣啊。然後自個兒把自己穿的那件蓑衣拿了出來。
    一邊穿蓑衣彎彎一邊道:“你要出去可以,但是必須跟在我後麵,不能亂跑,知道嗎?”
    這河裏漲了大水,萬一他跑到河邊出了啥事,她和百首要內疚一輩子。
    來生很聽話的點頭。
    臨出去的時候彎彎還特意拿布袋裝了一把瓜子塞給他。兩人這才出了門。
    村路上已經站了好些人,彎彎帶著來生朝人群走去。
    大家都披著蓑衣,戴著鬥笠站在雨裏。她突然就想起前世在電視上看過的武俠片,那些矗立於風雨中的俠客們。
    隻不過這群俠客身份不一,男女,婦孺,大人,小孩,亂七八糟,嘰嘰喳喳個不停。還頗有些喜感。
    彎彎才走近,王媒婆和幾個平時熟的就拉著她問:“二妹,今兒這是開啥緊急大會呀?”
    “你瞧我這不是比你們還後來嗎?”彎彎笑著道。
    “不是你們家百首來通知咱們的嗎?你不知道啥事?”王媒婆道。
    彎彎笑了笑:“又不止他一人通知,好像是為這稻田的事吧!”
    一聽,旁邊幾人立刻叫道:“哎喲,這田裏再不管管就完了,村長一定是有法子了,這下可好了。”臉上有了些喜意。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很快楊義智從河邊回來了,人也到齊了,他站在一處稍微高點的地方,看著所有人大聲道:“今天召集大家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下這雨水的問題,這回的雨下得著實久了,咱們不僅家裏積了水,這稻田裏也是,咱莊稼人就靠這點吃飯,所以必須想辦法把這稻田裏的水給排了,現在就想問問大夥兒有沒啥好法子?”
    底下沉默片刻,有人小聲歎氣:“哎,我還以為村長有法子了呢?”
    見沒人說話,楊義智又說了:“現在我這裏有個法子……”
    然後把百首說的排水法說了。底下議論聲漸起,有人欣喜,有人疑問。還有人反對的。
    “這法子可以,雖然累些,不過這樣全村人田裏的稻就有救了。”
    “呀,這聽著不錯,可是萬一不行雜整?還得防著田裏的稻被淹。”
    “聽著好,可這河邊的田就壞了,所有水都朝那引。還不得把稻淹死。”
    反正說啥的都有,楊義智大咳一聲,下麵聲音立刻小了,他一臉嚴肅大聲道:“大夥兒放心,河邊的田絕不會淹的,咱們排人輪流守著排水,也不是一下將所有田的缺口挖開。得一步一步來……唯今之計,大夥兒沒其它法子,這就是唯一行得通的,隻是希望大家夥理解理解,咱們都是一個村的,應該相互幫著,把後麵的田裏的水都排出來……”
    楊義智一番話說的真摯無比。他是真希望村裏所有人都好。
    在大家不斷探討,詢問後,終於定了下來,又把守排水的人安排出來,白天和夜裏各一班,一班六個人。想要跟著去看的就跟著去了河邊,不想去的就回了家。大夥兒來到河邊,靠河邊的幾處田的水已經排了。
    靠河邊的一共有六塊田,都不是一戶人的,先把六塊田鄰挨田。水較多的田缺口挖開。水立刻分別流到這六塊田裏,然後流到河裏。水從一塊田經另一塊田流出去,絲毫沒影響田裏的作物,大夥看著臉上露出了喜意。
    等第二塊田的水排完,在第二塊田兩頭各挖開一個缺口,也就是第三塊田和第四塊田,當然考慮到第二塊田裏的作物,缺口挖得並不大。第三塊田和第四塊田的水順著第二塊田流到第一塊田,再流向河裏。等第三塊第四塊田裏的水排完一半的時候就將兩塊缺口全部挖開。如此類推,第五塊第六塊和第七塊第八塊,采用遞增的方式。
    相對來說人可能要累一些,因為你得一直盯著田裏的水,觀察水流大小來決定缺口的大小,還要考慮外麵作為通道使用的田裏稻的承受力。總之一句話,田裏的水千萬不能大於排水前的量。
    等百首示範完,所有人都驚訝的看著他,他們原以為就是簡單的以田排水的法子,沒想到還有這麽多細節,正因為這些細節才更容易讓人放心。
    連一向種莊稼從不服人的葛山都佩服起他來,楊義智更是暗暗點頭。
    這百首不僅為人誠實,能幹,腦子也夠靈活,真看不出來呀!!
    而石頭娘和元寶娘悄悄捅彎彎:“你們家那口子腦子還真靈活哩!咱村裏這次可都要謝謝他了。”
    彎彎抿著小嘴帶著笑意,閃亮的眸子看著前麵的百首,細聲道:“他隻是遇事喜歡從多麵考慮而已。”
    來生站在旁邊,手裏拿著一把瓜子,看著前麵的百首,周圍的人全都全神灌注聽他說話,來生就一邊磕瓜子,一邊使勁兒點腦袋,嘴裏還沒歇:“瞧我哥說得多好呀!”
    法子確定下來,大夥在旁邊看了一下午,六塊田同時排,以遞增方式,但因水流慢,所以一下午也就排出十來塊田,晚上還得繼續,況且這老天爺還在下毛毛細雨。不過,所有人心裏總算定了下來。
    彎彎帶著來生回家做飯去了,也不知道百首得忙到什麽時候,也許一會兒還得給送飯去。幸好這來生聽話,幫著她燒火煮豬草,彎彎忙著切菜的時候,他還主動幫著把鍋裏的豬草攪了攪,他也會看,知道豬草啥樣就是煮好了。反正這是沒讓彎彎操一點心,她很是高興。
    豬食煮好,就得準備人的了,煎餅拿去最方便,她便把下午買的肉切了一些,宰成細末,和著蔥,加了花椒粉一起夾在餅中間,做成肉餅。
    一共煎了十幾塊,來生在旁邊看著直流口水,煎好,她拿出東西把餅包好幾塊本來想讓來生去,想想還是算了,跟他說了聲:“我去給你哥送餅,然後出了廚房。”
    結果等她走出院子發現來生跟在她屁股後麵,奇怪問他:“你幹嘛?”
    來生咧嘴一笑:“給哥送餅啊!”
    拗不過,隻好由他,兩人去了田裏,到地,來生比她還積極,拿過彎彎手上的餅,遞了一塊給百首:“哥,我跟嫂子來陪你吃餅了。”然後又拿出一塊給彎彎,最後他自個兒才拿出一塊吃起來。
    彎彎愣愣看著手上的餅,她隻是說來送餅,沒說要在這兒吃餅啊!這風吹雨打的,算了,就算陪百首吧!三個人各拿著一塊餅在田間吃起來!(未完待續)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