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孫浩設想

字數:2906   加入書籤

A+A-




    南洋之霸主!
    李剛稍稍計算之後,才說道“戰列艦可能會增加到80000萬噸左右的排水量,航母可能會達到90000噸左右的排水量。航母我可以幫你從新設計飛行甲板,采用後世的先進設計理念,運用二戰的製造技術來建造航空母艦,這樣可以讓航母艦載機起飛的更快,搭載更多的艦載機。”
    孫浩聽到後心裏大喜,戰列艦排水量增加一些也無所謂,反正都是誤導跟迷惑其他國家的。特別是李剛幫自己改進航母飛行甲板的設計,這讓自己的航母比二戰先進一些。
    二戰的航母飛行甲板都是長方形的,這樣的設計不管是搭載飛機還是飛機起飛,都有所限製。隻要飛行甲板改進之後,就會更加適合海上作戰。
    接著,孫浩又訂購了艦載機戰鬥機,艦載魚雷轟炸機,艦載轟炸機,b29遠程轟炸機,蚊式轟炸機,蚊式戰鬥機,野馬戰鬥機等。至於德國二戰後期研製的--262噴氣式戰鬥機,孫浩覺得現在沒必要裝備,不過可以購買一些作為訓練跟研究之用。
    這個時期的飛機大部分都是雙翼的木結構飛機,自己裝備這些二戰名機足以稱霸天空。之所以要訂購這些飛機,是因為華夏國以前裝備的都是些雙翼老式的飛機,這些飛機已經不足以華夏國使用,更不能讓華夏國稱霸藍天。
    提到飛機,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鋼鐵結構的大家夥。然而,在二戰的戰場上,有那麽一個係列的戰機,由輕便的木頭製成,卻是聞名了整個二戰常以至今天的軍事愛好者談論起來,依舊津津樂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蚊式轟炸機。
    二戰之初,頗有遠見的英國就意識到那場戰役可能會持續時間較長,從而造成軍需物質的緊缺。英國另辟蹊徑,用木材代替鋁材,製造出身輕如燕的作戰飛機。
    它有幾大奇特之處一是采用全木結構,這在四十年代飛機中已很少見。二是改型多。三是生存性好。在整個戰爭期間,僅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軍團中的“蚊”式轟炸機就出動過39795架次,投下十多萬顆炸彈,其中僅有254架擊落,戰損率隻有千分之六點三,還不及一般轟炸機的三分之一,創造了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作戰生存率的最佳記錄。
    蚊式轟炸機就是利用木頭結構發展而來的,隻是將木質膠合結構中間的木料改為一種更輕質的木材巴爾沙木,這讓木質結構重量進一步減少,而強度卻有所增強。蚊式的機體材料主要是樅木和雲杉,前機身外殼用較厚的層板製成,內有木質的加強件和金屬連接件。
    而機翼為全木質結構的,翼梁為盒形結構,翼肋由木構架與層板組合而成。上翼麵是夾層蒙皮,下翼麵是層板蒙皮。兩翼前方有固定發動機的安裝架,機翼內能容納8個燃料箱。木質的襟翼由液壓係統傳動,隻有副翼是金屬結構的。方向舵上裝有自動偏轉器,由作動筒驅動。
    孫浩訂購並想大力發展蚊式戰鬥機跟蚊式轟炸機,那是因為這中飛機製造成本相當低廉,速度奇快,容易大量生產。在這個飛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蚊式戰鬥機跟蚊式轟炸機是個不錯的選則。
    大清國幾萬萬人口,會木匠的技工無數,隻要大量招聘過來,再采用後世的先進流水線機器生產,工人流水線式組裝,產量絕對十分驚人。
    而生產這樣的飛機到時候正好賣給一戰時期的交戰國,讓那些交戰國去狗咬狗,自己暗中大發戰爭財。
    至於鋁合金的先進飛機,那肯定是自己的部隊裝備,如野馬、空中堡壘b29大型轟炸機這些,包括航母上的艦載機這些。
    孫浩不想去改變一戰的曆史,但可以引導一戰規模擴大,那些強國也隻有戰爭才能消弱他們。自己隻要不斷的給各國輸血,就可以讓戰爭擴大、時間延長。這樣才能大賣飛機、戰艦、以及各種物資。
    等一戰開始之後,自己完全可以乘機把南洋、東亞、澳洲這些地盤全部拿下來。那時候的英國跟法國都在跟德國死磕,根本無力再來幹涉自己。等一戰打完之後,華夏國不但會富得流油,地盤也隨之增長擴大。
    趁著大清滅亡之際再到大清沿海去搶幾塊地盤,就會把袁世凱徹底封死在大陸上。然後支援老袁向西北方發展,給羅刹國的尼古拉二世上眼藥。
    若是老袁給力,有自己的大力支持,絕對會建立一個強大的民國政府。趁著一戰期間,羅刹國跟德國交火之際,老袁出動上百萬兵力,拿下整個西伯利亞問題也不大。
    中原有著幾萬萬人口的基數,這就是兵力資源的優勢。曆史上的民國沒有抓住一戰的機會崛起,就是國內軍閥太多,連連混戰,導致錯失了發展崛起的大好良機。偌老袁有自己的支持,絕對不會讓曆史的悲劇再次上演。
    至於孫聞,孫浩隻能說他是曆史悲劇人物,很多作者把孫聞黑的一文不值,孫浩覺得那些作者實在太過了。說他是寇國的先鋒、說他是文人的屠夫,讓很多有學問的知識青年白白葬送了性命。說他不是革命,而是割命。
    當時那個年代有多少人懂得革命的意義?有多少人知道三民主義的真理,國內隻有那些知識青年懂得這些。孫聞作為革命先鋒,他不可能去給大字不識的農民談什麽三民主義,不可能跟那些毫無文墨的人談什麽革命。也隻有那些知識青年懂得這些先進的道理,他不找這些人傳播革命,那他找誰?
    很多作者說他是寇國的先鋒,孫浩覺得也有些過火。孫聞飽讀詩書,才高八鬥,難道他不知道寇國是在利用他?當然知道,寇國利用孫聞的同時,孫聞也在利用寇國。
    孫浩覺得孫聞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把住軍權,這是他人生中最失敗的一筆。
    至於支持老袁,孫浩覺得老袁才是個真正的實幹主義者。自己隻要把沿海省份拿下幾個,再慢慢的控製民國的鐵路、經濟,礦山等,即使老袁以後想反抗自己,那他也有心無力。
    想到此,孫浩心裏暢意無比,仿佛一切盡在自己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