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 縣長助理 (求花!!求收藏!!!!)

字數:362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官道紅塵 !
    省委書記黃慶增看著國務院楊總理發來的批示,在心裏合計了好久:酌情加大試點範圍。唉!這個範圍要多大才合適?誰來挑這個擔子呢?江濤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他剛剛任正科半年,接著提副處未免太快了吧?
    “小周!通知孟祥斌同誌過來下。”黃慶增對著門外喊道。
    很快,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孟祥斌敲門進來了。
    “祥斌同誌!楊總理的批示你看了嗎?”黃慶增問道。
    “黃書記,我已經看過了。”孟祥斌回答。
    “你怎麽想的?”
    “看來楊總理還是讚成江濤同誌的思路,隻是總理要求試點的範圍定多大合適呢?”孟祥斌想了想說道。
    “是啊,還有誰來挑這付膽子合適的問題?”黃慶增補充道。
    “思路是江濤同誌提出來的,讓其他人來挑這付擔子顯然不合適。”孟祥斌說道。
    “江濤同誌畢竟抓了一段時間了,還是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隻是他的級別問題讓我很為難。”黃慶增說道。
    “黃書記,放眼全國,二十多歲的處級幹部多的是,再說畢竟是楊總理安排的工作,我看可以給江濤個副處。”孟祥斌說道。
    “既然這樣,我看就把章寧縣定為土地流轉、免除農業稅的試點縣,任命江濤同誌為縣長助理,主抓這項工作,祥斌同誌你的意見呢?”黃慶增問道。
    “我同意,嗬嗬,這小子快趕上火箭了。”孟祥斌開了句玩笑。
    “其實我心裏還是比較欣賞江濤同誌的,這個人作風正派、有能力、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心裏裝著老百姓!”黃慶增說道。
    “黃書記!我是否和江濤同誌談談?”孟祥斌問道。
    “嗯!我也正想說這事,你和他談談吧。”黃慶增說道。
    江濤現在才知道當一把手的辛苦,每天處理不完的工作,辦公室裏匯報請示的人絡繹不絕。好在江濤放權,該鄉長幹的工作他絕不攬活,這點讓林青峰也很感動。
    林青峰最近累的不輕,許多工作都壓在肩上,盡管身體累,但是心裏卻很痛快。有線電視村村通工作接近完成,全鄉結束了沒有手機信號的曆史,鄉中學的改造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商業街也初具規模。林青峰和許多人一樣親眼目睹了江家凹鄉的變化,也預見到明天的美好生活。
    上午江濤接到了楊丹寧的電話,知道她已經出院。江濤想想就感覺好笑,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楊丹寧是幹什麽的呢。
    放下楊丹寧的電話不久,濟北市市委書記孟祥斌的秘書錢一凡打來電話,要江濤下午三點趕到市委,孟書記要和他談話。
    在去省城的路上,江濤的手機響了,是季正祥的電話。
    “季叔!有什麽事嗎?”江濤問道。
    “江濤!接到市委的通知了嗎?”季正祥問道。
    “季叔,我正往濟北趕呢。”江濤答道。
    “看來你小子又要走狗屎運了,嗬嗬。”季正祥很得意自己發現了江濤這個人才。
    縣長吳桂森也在往濟北趕,他也接到了錢一凡的電話,秘書出身的他政治敏銳性很強,中央工作組一走就沒了消息,今天市委書記突然召集自己、江濤、季正祥集體談話,肯定和土地流轉有關係,看來江濤又要高升了。
    三點整,市委書記孟祥斌準時出現在小接待室。
    互相問候完,孟祥斌說道:“同誌們!今天把你們召集起來,有個文件需要傳達,這是複印件你們看看吧。”秘書錢一凡把複印好的楊總理批示每人發了一份。
    “省委黃書記指示,根據楊總理的批示決定把你們章寧縣建成土地流轉、免除農業稅的試點單位,這項工作由江濤同誌主抓,為了便於在全縣開展工作,任命江濤同誌為縣長助理,正祥同誌、桂森同誌!你們有什麽意見嗎?”孟祥斌問道。
    季正祥、吳桂森都表示服從組織安排,配合江濤同誌完成試點工作。
    “江濤同誌!你有什麽意見嗎?”孟祥斌問江濤。
    “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江濤回答道。
    “江濤同誌仍然兼任江家凹鄉的黨委書記,任命書很快就會下達。”孟祥斌最後說道。
    真是人比人就得死啊!自己和江濤這般年齡的時候,還在辦公室裏打雜,江濤的前途將來不可限量。看著比自己小十多歲的江濤,吳桂森心裏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關於江濤的任命很快傳遍了章寧的整個官場,李長波這次算是徹底死心了:自己告了兩次,人家卻是連升兩級,還告個什麽勁?從此,他安心做起他的副局長,到最後在環衛局副局長的位子上平穩退休,也算是安全著陸。
    江濤回到章寧縣,跟季正祥、吳桂森匯報後,召開了全縣鄉鎮幹部大會。在會上,江濤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國務院楊建國總理的批示、省委黃書記的指示,要求各鄉鎮立即行動起來,落實減免農業稅、土地流轉工作。
    看著主席台上意氣風發的江濤,辛寨鄉黨委書記王啟光心裏很不是滋味:兩年前,江濤還是自己治下的名不見經傳的教師,可是現在卻高高在上,連宋青書也沾了他的光。當初為什麽不把江濤要到辛寨鄉呢?王啟光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會議結束後,各鄉鎮立即行動起來,農業稅減免、土地流轉工作在章寧縣的土地上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江濤每天奔波在二十多個鄉鎮之間,不長時間下來,變得又黑又瘦。回到家裏後,江濤累的躺下就能睡著,兩個絕世的美女仿佛也失去了吸引力,好久沒有得到江濤的雨露滋潤。
    楊丹寧從省立醫院出院後,打了輛出租車來到了江家凹鄉,在鄉駐地她找了戶人家借宿下來,一住就是七八天。
    她騎著借來的自行車,各村亂跑,逢人就問對江濤實行的土地流轉政策的看法,在采訪過程中,楊丹寧也聽到了很多有關江濤的事跡,江濤的模樣逐漸在她心裏清晰起來。
    江濤在車上攬著她的樣子,在醫院裏為她脫褲子的情景時常在楊丹寧腦海裏閃現,好幾次她在夢裏見到了江濤,少女的心扉已經為江濤打開了。
    楊丹寧回到京城後不久,人民日報在二版整版刊發了一篇文章《出路——就在腳下》,文章裏詳細介紹了江濤在江家凹鄉進行土地流轉的事跡,以及參加土地流轉後群眾生活、經濟狀況發生的巨大變化,楊丹寧在文章裏還寫了江濤受傷後,全鄉百姓去醫院看望江濤的事,一個親民愛民、為民辦事的好官形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文章刊發後,關於減免農業稅、土地流轉的話題,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江濤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同時也引起了國內高層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