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孫吉兒
字數:1389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好雨知時節 !
不過胡大人也不會說,你別走了,人家都已經拿到調令了,他還說多餘話幹什麽?
因為大家都是官署辦公,而自己住地方,也都是各人府邸,畢竟好幾個,都一直是這裏當差,比如指揮同知沈大人家裏,他這個官職也是可以襲,所以有自己院子很有必要。一代代傳下來,有時候還要擴建。
按說衛鎮撫這個官職也是可以世襲,不過畢竟才是從五品,誰不想進一步呢。要是京城混好,錢財名利自然是滾滾而來。
而且一個重要原因是,衛所當這種官,絕對沒有京城當官撈好處多。還要忍受這西北惡劣氣候。
試想江南水鄉和苦寒之地,人們都會選哪一個?為了一個沒有什麽前途官職,而一代代留這裏,也沒有什麽可想。
安勇可不就是這樣打算?到了京城,自己奮鬥奮鬥,升個幾品沒有問題,以後就是給兒子捐個官,哪怕是六七品,也比這邊當個從五品武官要強,且日子過也比這邊要好多了。
所以很多人要是有門路都會離開,不是一把手二把手,人手底下過日子,還是這不好地兒,誰也不會想著長久。
像衛指揮使當然人是希望能一代代傳下去,可是別像這衛鎮撫什麽,也就是那種實是沒有門路從下麵提上來,才會這邊靜止不前。
於是反而是這種官調動頻率高一些,真正能世代傳下去,反而沒有幾個。
還不如說千戶所那邊,也是千戶容易一代代傳下去,而別像所鎮撫,雖然調動沒有衛鎮撫拿嗎頻繁,那也是因為品級低,沒有門路啊,找人法子就少了很多。所以也隻能是接著幹下去。
畢竟這安夫人是打過交道,他們一家子要走,李思雨也會準備儀程,而要緊是,這邊安夫人走了,房子是留下來了,聽說以後極少可能回來了。
而另一邊,讓李存安調過來接替安勇文書也下達了,要不是因為安勇是到京城奔好前程去了,別人還以為是林俊彥為了自己嶽父調過來,而專門擠兌掉安勇呢。
其實是這安勇先有了那個心思,林俊彥順水推舟罷了。
不過要來這衛所,房子是個大問題,前麵已經說了,這邊衛所,官府不提供房子,畢竟大部分官員都是世襲,大家都有自己房子,而像李存安這話總調過來,一般人都是先租個房子,然後穩定了話,會再買房子,或者自己建造。
李思雨想著,這要建造,那還不是有一段日子要租房子了?
安夫人家房子空著,如果她真想要給賣了,自己就先買下來,然後讓父母住進去。
還沒有等李思雨去找安夫人談呢,林俊彥下衙回來,就把安夫人家房契拿到手了。
原來他自己也親自去找了安勇,說了些京城事兒,順帶就把房子問題給解決了。
當然,給價格很公平合理,不高不低,也沒有趁機壓價。
李思雨說道:“這事兒得和爹娘說說,估摸著爹娘那邊肯定得給我們錢。”
自己爹不是會占別人便宜人,尤其是這住房子,如果是讓女婿出錢了,他肯定是不會接受,這點兒李思雨能夠確定。
林俊彥說道:“嶽父樂意給錢也沒有事兒,不過是提前替他們買下來了。”
之後,李思雨就會帶著人把那院子重給整理一下,按照父母和小弟喜好給布置了一番,這是個三進院子,因為年代不短,裏麵花木都很茂盛,且碗口粗樹木也有十來棵呢。
以前聽說安家也是從別人手裏買回來。安家是十來年前調過來,十來年後又走了。可見這衛所這種官職要調動是多麽不容易。
以後爹娘過來了,就他們住正房,然後東西廂房和後麵院子,都可以當成小弟成親住所了。
完全夠用,哪怕是生幾個孩子,也都不會顯得擁擠了。
安家走時候,很多家具都帶走了,有些還是安夫人嫁妝。小弟那邊就不用買太多家具,因為以後弟妹嫁過來時候,要布置上她自己家具嫁妝,免得占用了地方。
李思雨用了幾天,布置得差不多了,那邊餘澤李存安也交接了手頭上事兒,收拾了家裏東西,然後浩浩蕩蕩朝衛所這邊出發了。
對於能到衛所裏過日子,胡氏是很高興,因為自己女兒和外孫都是那裏,加上以後要娶兒媳婦也是衛所人,以後辦喜事時候,也方便很多,總之是各個方麵都好。
當然,也舍不得餘澤這邊,畢竟生活了好幾年,從無到有,家裏地方也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
但是這些都抵不上能和親人一起。
所以告別了餘澤眾人,薑千戶也知道自己留不住李存安,好李存安不是去別千戶所,而是直接去了衛所,以後有什麽好點子,各個千戶所都能受益,所以他就稍微有些遺憾。
如果他真留著李存安不放,不說衛所人吧,就是其他千戶,都會對自己心生怨恨。
且說李存安帶著妻兒離開了餘澤直奔衛所,早早有人去接了他們。
李思雨已經買好房子外麵等著,這個天氣是稍微熱,但是還沒有熱到讓人難受地步。
過了一會兒,馬車就過來了,李思雨上前去了馬車那邊,把她娘親自給扶了下來。
胡氏笑著說道:“你看看你這樣,娘又不是老得不能動了。”
李思雨笑著說道:“就想和娘親近親近,今天沒有把睿哥兒帶過來,實是她太能鬧騰了,今天您和爹還有小弟都好好休息休息,以後以後再說。爹呢?”
“你爹先去官署去了。等會兒就回來。”胡氏笑著說道。
李思賢已經成了大小夥子,下了馬,也笑著過來,“姐!”
“走吧,進去看看你住地方,都是按照你喜歡布置。”以後娶了親,就是他妻子安排了,她也就沒有什麽機會了。
李思雨和李思賢陪著胡氏把這三進院子看了一個大概,胡氏很滿意,這院子不大不小,以後兒子成親,也不會覺得不夠用。
且還會待客地方,現自己一家子過來了,怎麽著也得招待招待人。
不過到了正房時候,胡氏接過來女兒遞過來房契,問道:“這錢,你爹說一定要給你們,不然他不會要。”
“知道爹是這個意思,我已經和睿哥兒爹說清楚了,買時候是多少,你們就出多少。”李思雨說道:“不過這房裏東西,娘可別跟我算那麽清,這都是我們一片心意。
房屋布置這些椅子墊子,還有裝飾用器物,每個都是需要錢。胡氏笑道:“就按你說辦。”大物件他們一定要算清楚,不然被人說自己依靠女兒女婿養活,對女兒以後婆家也不好。
他們餘澤那些鋪子,每年收益也很不錯,付款買這宅子錢還是有,李存安當副千戶,這除了俸祿以外,也有些油水,這都是正常能用。
還有就是當初餘澤房子是他們自己蓋,他們離開時候,千戶所那邊也出了一部分錢買了下來,以後就成為公家所有了。
“娘,您看這人手是不是有些不夠了?”李思雨問道。
廚娘吳娘子一家都跟過來了,還有珊瑚和琥珀這兩個丫頭,另外還有胡媽媽,不過胡媽媽現,胡氏是直接當成長輩養著了。
這邊房子大,就這麽些人可真不夠。
還有到時候配給爹兵丁,住地方是有,可是這麽多人吃飯,一個廚娘是絕對不夠。
胡氏說道:“是要買了,這地方你熟悉,以後跟娘說說,娘也不要你送來人家,畢竟是林府生活了那麽多年人了,離開了也不好。還有就是,以後你弟妹嫁過來,她肯定也會陪嫁丫頭過來,所以我想著不能買太多人,不然就不好了。”
李思雨道:“娘,都依你。您覺得怎麽樣好就怎麽樣好。”
過了一會兒,讓人送了飯菜過來,“爹看樣子是要留官署那邊吃飯了,娘,我們就簡單吃一些吧,吃了你們洗洗,然後好好休息休息,其他稍後再說。”
胡氏點點頭,讓琥珀去叫李思賢過來了,因為是親母子,所以也不用避諱,李思賢坐下就說道:“終於和姐又一起吃飯了。”
李思雨說道:“以後機會多是,隻是小弟你也要娶媳婦了,估計以後跟你媳婦單獨吃飯時間就多了。”
李思賢有些不好意思,“姐!姐夫什麽時候來?”
“怎麽?又想打獵了?”李思雨笑著問道。
“不是,我是想跟姐夫切磋切磋。”李思賢笑著說道,他爹這方麵是不行了,所以隻能找姐夫了,以前是離得遠沒有機會,現住近了,還不趕緊?
“這還不簡單,以後機會多是,今天就好好吃飯。然後休息休息。”李思雨說道。
陪著娘和弟弟吃了飯,然後李思雨又單獨看了胡媽媽,胡媽媽現身邊也有個小丫頭伺候著,平時也就是和胡氏聊聊天,說說話,見到李思雨,就一臉激動,“姑奶奶!坐坐,今天哥兒沒有帶過來?”
“想著今天你們都忙,先不帶過來了,這家夥調皮著呢。”
“男孩子調皮才好呢。”胡媽媽笑著說道:“老奴這一輩子也過值了,太太心善,如今也跟個主子一樣有人伺候了,就盼著您和少爺以後平平安安,子孫滿堂呢。”
李思雨笑道:“那媽媽有什麽想吃,想玩,都要跟我說,我到時候給媽媽送過來。”
“好好,老奴就不客氣了。”
因為李存安搬到衛所來了,所以忙碌了好幾天,才總算是平靜下來。
其中不乏有人聽說胡氏家裏少奴仆,所以專門送過來。
胡氏後都好聲好語讓人給帶回去了,大家看李思雨都沒有送,所以也就不提這一茬了。
胡氏自己從牙婆那邊買了幾個丫頭和婆子,把人口給填差不多了。
不過沈家送兩個人,胡氏給接受了,畢竟以後沈明素要嫁過來,有這兩個人,也先熟悉一下婆家環境。
這天,林俊彥帶著妻兒去嶽父家裏,兩家人一起吃個飯。
胡氏跟李思雨商量,“神經唉姑娘年紀和賢哥兒一樣,要是等幾年,就耽誤人家了,我想著,要不就今年就娶過來,你覺得如何?”
賢哥兒今年已經十五了,當初他可是說了要二十歲才成親,可是沈家姑娘今年都十五了,真要等五年,相信沈家也不會樂意。不過,這十五歲,是不是太小了些?
李思雨問了胡氏,胡氏說道:“十五歲可以娶親和嫁人了,以前我也是想要賢哥兒晚點娶親,隻是現定了沈家姑娘,總不能讓人家等那麽久。就是先娶回來,晚一年圓房也是好,太早生孩子,對女人身子骨不好。”
她女兒就是十七歲才生孩子,但是十六歲圓房。
其實一年時間很就過去了。李思雨道:“那我去沈家問問,看看他們是個什麽意思。”
這時候就要中間人裏麵起作用了。
胡氏道:“正要這樣跟你說,你是賢哥兒姐姐,去沈家也能表示我們誠意。”
李思雨去沈家找沈夫人問這婚期之事。其實沈家這邊也正等著呢,不過這邊是女方,要是太主動了,那可就有些不矜持了。
李家現是節節高升,不知道多少人都看著那邊呢。雖然定親了,可是一切都有變數,所以李思雨到來,是讓他們心安定了。
“我娘說,今年算一個好日子,好把兒媳婦去進門來,圓房可以等到明年去。”
沈夫人忙說道:“可見是親家母是個心疼人,我們沒有什麽不放心了。”這門親找真是太對了!
雖然說這婆婆媳婦不能和母女一樣,但是能把婆婆當成胡氏這樣,也是很讓人佩服了。
沈夫人再次覺得自己女兒這門親是結太好了,還是婆婆有眼光,一下子就看到了一個這麽好。
又想著當初這門親差點白那黃姨娘給壞了事兒了,還是人家李家主動提親了,沈夫人想著,一定要讓女兒嫁過去後,好好伺奉婆婆。
誰都知道這女人生孩子都是鬼門關轉彎,年紀越小,危險越大,這年紀小,身子骨還沒有長齊全呢,能晚一年圓房,那絕對是對自己女兒好呢,要不然,誰娶了兒媳婦,不是要生孫子?
你不想生,那是不是對自己婆家不滿意啊。
所以李家這份心思難得很,既讓自己家這邊吃了一顆定心丸,又讓自己這個當娘對女兒少了一份擔心。
沈家很就上了李家,和李家定了婚期,因為夏天時候天氣太熱,所以他們商定了,是等秋收後再舉行婚事,那時候天氣也不熱了,衛所也沒有什麽事兒了。也給李家一個緩衝時間。
畢竟娶媳婦是個大事兒,粉刷房,給親戚送喜帖,然後各種準備。
胡氏已經知道了李存旭家消息,所以賢哥兒成親,這麽重要事兒,也要讓他們家知道,到時候好過來一趟。
這期間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雲亭回明州府考試,結果不出所料考上了秀才,成為了一個生員了。
“這樣看來,雲亭和他媳婦都要去京城了?”胡氏問道,“這真是越來越遠了,不過你姑父和姑母這些年為我們做也多了,是該去京城奔前程了。”
李思雨說道:“睿哥兒他爹已經說了,京城,他也有一套小房子,讓青月他們小兩口先去住去,等姑父他們冬季入京述職時候,也好有個地方落腳。雖然雲家是有京城有房子,不過畢竟不是姑母自己家,青月是我們林家姑奶奶,她帶著人去住,別人也不會說什麽。”
胡氏道:“女婿考慮事兒就是仔細,雲家那邊人口眾多,雖然都是一個族裏,可是到底不如自己家住著方便。如今住雲亭嶽家,雲家就無話可說了。”
兩個人都商量著,給雲亭阿扁送賀禮,這考上了秀才,那就是朝仕途邁進了第一步,特別是父輩是官員,容易走遠。
別聽別人說,這考秀才考舉人,隻要用功有些天賦就行,那絕對不行,前輩指點才是很重要,畢竟這經驗是千金難買,而且父輩是做官,這關係也多,對每場考官側重點也比一般人了解多,考起來容易一些。
那些從貧民起來,如果不是天賦特別高,是很不容易能考上進士,秀才倒是不說很難,可是再進一步,就不那麽容易了。
所以雲亭以後肯定是不會太差,而林青月則會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這邊娘家能再見幾麵,就很不容易了。
李思雨就想起了林青夕,說道:“現青夕婚事一直沒有著落,我也不知道找個什麽樣人好了,婆婆那邊現天天吃素念佛,就是她,也和我們想法不一樣,如今是叫到我手裏來了,娘,你幫我想想,看看還有沒有合適人家?”
“青夕自己是個什麽意思?”胡氏問道,倒是沒有和別長輩一樣,一點兒也不問孩子們意思。胡氏心裏,覺得女孩子是嫁出去,所以姑娘家意思很重要,而兒子呢,是把媳婦娶回家,所以兒子意見就不怎麽重要了,就像這次給李思賢定親,就沒有怎麽過問他意見,直接給定下來了。
想來也知道賢哥兒知道這婚事是自己娘定下來,就不會怎麽反對。
而李思雨定親時候,她可是很認真問了女兒意思了,直到她同意了,這才定下來。
這次對林青夕這個女兒小姑子也一樣,李思雨就那小姑子想法告訴了胡氏,“她這想法,我覺得挺好,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人,衛所這邊,沒有年齡相當少年,公爹意思,是想親戚裏麵找,我算來算去,也就隻有雲浩這一個,可是青月已經嫁過去了,這青夕也跟著嫁過
去,是不是不適合?”這樣人家還說林家是不是女兒嫁不出去了,竟然姐妹兩個嫁給兄弟倆?
當然,如果真好,他們也不乎被人說了,但是青夕好像不怎麽樂意。估計是想著跟姐姐從姐妹一下子變成妯娌,心裏適應不了吧。
“雲浩?你小姑子性子我看不行,別看這姐妹兩個娘家時候關係好,可是真要嫁到了同一家,那這矛盾多起來了,說不定姐妹都做不好了,本來青月嫁給雲亭,這都是親上加親了,用不著再弄這個,把關係搞複雜了。而且大家都是官身,真要姐妹兩嫁給了兄弟倆,這要被人說。以後你姑父他們也京城不好過。”
胡氏也知道了小姑子一家子打算,到京城得注意這些,不然這官就做不下去了。
“嗯,所以雲浩不行,我實是想不出來,我們這邊還有誰有合適人選。”
“林家族人不是挺多?就真沒有合適?比如堂姑家孩子?好歹也是親戚,以後也好相互照應?”姑表親是很親,雖然不是親。
李思雨搖頭,“林家這邊,就睿哥兒他爺爺這一支比較有出息,其他都是老家吃老本,每年公公會送東西過去,好多人都靠著這些來過年呢,去年我們隻給了一半,就有人不高興了,您說,這樣,我們怎麽放心?就是那些嫁出去姑姑們,也是恨不得從娘家咬出一口血來,這樣人家即使有合適人,也不過是想著讓青夕養活她們,您說,這樣人家,我們能放心嗎?”
“說對,這樣人家確實不能嫁,你養著他們還行,萬一到時候不供養了,那就什麽都是你不是了而且就是差一點,都是你不是,這樣人家萬萬沾不得。”胡氏說道:“我這邊也好好打聽打聽,這有時候,緣分是突然就來了,咱們現愁不得了,可是呢,月老早就給你安排好了。你也甭著急,青夕年紀也不算大,可你那個能找著。”
五月份時候,七堂嬸孫氏娘家來了人,是她嫂子帶著一雙兒女過來了。
孫氏妻子過來跟李思雨說明了情況,原來她這個嫂子已經守寡了許多年了,養著自己一雙兒女,這現年紀大了,就有些想念自己小姑子了。
李思雨聽明白這意思了,這位七堂嬸嫂子是過來投奔七堂嬸。七堂嬸過來是跟自己打個招呼。
李思雨說道:“七堂嬸家裏事兒,七堂嬸自己做主,要是有什麽需要,或者差著,七堂嬸不要客氣。”
孫氏一家子雖然說是靠著他麽這一家,可是現孫氏自己也有了自己鋪子,且日子過挺好,所以有人來頭偶笨她很正常,反正和自己這邊關係不大,頂多就是到時候送東西時候,多送一份。
七堂嬸是個明白人,她也沒有什麽好擔心。
之後李思雨就讓人給這位孫舅母送了一份禮,是給她一雙兒女見麵禮。
孫舅母本來就是因為家裏實過不下去了,聽說小姑子現還開了鋪子,所以投奔過來,現能收到那邊林府見麵禮,真是心裏高興,還想著能不能過去謝謝。
不過孫氏說道:“嫂子,不用了,我那侄兒媳婦,每天事兒多著呢,以後有是機會見著,倒不急於一時,您和博兒,還有吉兒,就好好這裏住下去吧。”
孫氏給他們收拾院子雖然小,但是比孫舅母原來住要好多了。孫舅母女兒孫吉兒就說道:“姑母真好!這地方我喜歡!”
孫氏笑道:“喜歡就好!”
然後自己先走了,留下他們母子三個說體己話。
那邊林青婷見到孫氏,就忙問道:“娘,舅母他們真要一直留我們這裏啊。”她有些不高興,自己娘賺錢多麽不容易,好不容易能有個自己鋪子了,結果這舅母拖兒帶女過來了,等於是白養了三個人!
家裏本來就靠著娘一個人,現還艱難了!
孫氏道:“都是正經親戚,多幾個也不例外,你想一想,咱們一家子這麽多人,你四堂伯他們還不是一直貼補我們?他們怎麽就沒有說?所以我們也不能那樣無情無義。”
“我四堂伯是因為我們姓林那,舅母他們可不姓林。”林青婷不高興說道,“娘,你這樣太苦了!”
孫氏本來要責罵林青婷,隻是聽到後麵女兒心疼自己話,又心軟了,說道:“沒事兒,你舅母膽子小,不會弄出什麽事兒來,就是你表哥和表姐他們,小時候我看著挺好,長大了,雖然不知道性情,可是也不會差到哪裏去。你孫博表哥還讀書呢,以後考上了功名,那你舅母她就有依靠了。”
供養侄兒,對孫氏來說沒有問題,好歹是自己哥哥血脈,至於孫吉兒,以後給送一份嫁妝就行了,她還拿出來。
林青婉沒有說話,林青婷道:“那娘可不能跟四伯母一樣,寵著侄女兒比親女兒還要強一些,那樣我可不依。”
“好好好,娘聽你。”這孩子,還爭寵呢,她怎麽可能對外任比對自己女兒還要好?那是腦袋抽風了!她可沒有要讓自己侄女兒當兒媳婦。且她有自己親兒子呢。
孫舅母自此就孫氏這邊住了下來,孫吉兒也林青婷和林青婉帶領下,去了林府這邊,自然看到風景又是不一樣。
而且這個孫吉兒還挺喜歡來這邊玩,弄得林青夕有些不耐煩,這天她這邊跟自己大嫂聊天了,就有丫鬟說那位孫表小姐有過來找林青夕來了。
“就說我不家,讓她回去吧。”林青夕說道。
然後對李思雨道:“大嫂,這個孫吉兒,怎麽老是找我啊,她七堂嬸那邊,難道就沒有伴?明顯我不喜歡她,她還要來,也不知道打是什麽主意。”
反正她不喜歡這個孫吉兒。有些勢利眼,看見自己屋子布置好,就兩眼發光,雖然沒有拿走什麽東西,可就是讓林青夕不喜歡。
“不喜歡,就不用見,傳我話,以後這位孫小姐過來了,就不要往你們小姐那邊領了。”李思雨吩咐道,現她當家,自然是下人都聽她。
“大嫂,你真好!”林青夕說道。
“你是我們府裏姑娘,自然是要金貴著,別人不想見,就不用見,她來過幾次,碰了壁了,自然就知道我們是什麽意思了,犯不著因為她而委屈自己。”
孫吉兒幾次過後,就回過神來了,人家那邊是不喜歡見著她,她回到自己屋子裏很是生氣了一回。
她娘孫舅母問道:“這是怎麽了?”
“我去那邊府上,明明那青夕是家裏,他們人卻說不,這不是欺負我嗎?”孫吉兒很惱火說道:“我要告訴姑姑,這也太欺負人了。”
“我兒!你可千萬別!咱們現是寄人籬下,好是什麽事兒都不要惹,你姑母我也知道,要是沒有惹事兒還好,她會看著親戚一場份上,養著咱們,要是真弄出點什麽事兒來,她可不會顧著親戚情麵,直接把人趕走,她都做出來!”孫舅母趕忙勸解。
孫吉兒道:“姑母不會吧,她不是一直對我們挺好嗎?再說我隻是說那邊目中無人,姑姑是他們長輩,難道還說不得了?”
“長輩又如何?你姑父和姑母這邊,還不是靠那邊才能過下去,真要惹惱了那邊人,她還能這邊立足?人家都是大官人家,人間愛不想見你,你就不去見了,這院子裏不是還有你兩個表妹嗎?跟她們一起玩,不是挺好?”
孫博現天天念書,孫舅母就靠著自己兒子出息了,這一輩子也不用愁了。
可惜這邊親戚是武官,對兒子提拔沒有作用,不然可以指點指點自己兒子。
孫吉兒心裏卻道,那兩個表妹也不喜歡跟自己說道一起去,與其這樣,她還不如直接找林青夕呢,畢竟林青夕才是官家女兒,且屋裏擺設比林青婷和林青婉要好看多,貴重多,如果她有那樣好東西,那該多好啊。
隻是也隻能想一想。不過姑姑也真是,那林青婉不過是個姨娘生,和姑姑還沒有血緣呢,怎麽姑姑還對她那麽好,和青婷都差不多了,要是那些東西給自己該多好?
不就是因為她是姑父女兒嗎?可是這個家是姑姑養活著。
就連姑父也聽姑母話呢。她以後絕對要比林青婉要強!孫吉兒發誓著。
這日子不緊不慢過著。孫吉兒熱得很,可是卻沒有辦法,不由得和自己娘孫舅母抱
怨:“娘,我們這屋裏怎麽就這麽第一點兒冰?姑母那正房裏好多,好歹我們也是客人,怎麽不給夠了啊。“
孫舅母說道:“你姑姑那邊也是那府裏給你姑姑分給我們一些,已經不錯了,你可別亂說話,咱們別人家客居,忌諱就是什麽都要和主人家爭,那樣就住不長久,等你哥哥考中了,咱們以後慢慢就好了,你忍一忍吧。“
可是哥哥考中得什麽時候啊。不過想到上次哥哥神色,孫吉兒不由心裏一動,對孫舅母說道:“娘,我什麽時候有嫂子啊。“
孫舅母笑道:“怎麽這麽想要有嫂子啊。我看等你哥哥考上了秀才再說,那時候也能替你哥哥挑個家世好,好能給你哥哥有些助力。”
“娘,那府裏青夕不是還沒有定親嗎?要是哥哥能娶到青夕當我嫂子,就好了!”
“可別胡說,人家現是伯爺女兒,哥哥也是大官,咱們什麽都沒有,怎麽能有這種想法,就是這府裏,你兩個表妹,你哥哥考上秀才之前,我也不敢想呢,你個姑娘家,可別這樣亂說啊,記住了啊。”
這丫頭,怎麽想這些啊。孫舅母覺得要把自己女兒看嚴一些,這吉兒從小就有些喜歡好東西,可惜自己家裏窮了,就委屈她了,以後一定要好好補償補償她。
而孫吉兒想到這個事兒,卻覺得自己想法很對,他們現寄人籬下,姑姑雖然麵上看著對自己一家三口很好,但是孫吉兒卻覺得是姑姑施舍,讓她林青婷和林青婉麵前抬不起頭來。
如果自己哥哥娶了林青夕,那就是林伯爺女婿了,這以後他們一家子還愁什麽?林青夕成了自己嫂子,她東西,自己想要什麽不都給什麽?
林青夕嫁過來,嫁妝肯定不會少,他們一家子靠著林青夕嫁妝,那就能活很好,哪裏還用寄人籬下?
就是以後自己婚事,都能提到人家好呢。別怪她自己要想這麽多,現孫舅母主要精力都放哥哥身上,自己得到了什麽?什麽都不是,被忽視太嚴重了,所以以後她肯定是沒有什麽好人家嫁過去。她不想自己成為那種無權無勢人妻子,為了點錢財就能吵起來人家,她
絕對不會讓自己成為那樣!
作者有話要說:抱歉,今天有點晚,是因為姨媽來訪,有些不太舒坦那!堅持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