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靈寶通天
字數:3375 加入書籤
“僥幸突破到太乙金仙罷了。”
“按照洪荒的修行體係,也算是大羅金仙圓滿”看著麵帶疑惑的太清與玉清兩人,通天沒有隱瞞自己的境界。
在太清與玉清出現在洞府外的瞬間,便有所察覺。
昆侖山。
“通天見過大兄。”
“見過二兄。”
洪荒。
三清論道。
三人先是彼此講述了各自對道的理解以及自身之道後,通天又應老子的請求,再次講述起自己的修行體係。
太上者,陰陽兩儀,無為而無不為。
元始者,一元初始,四象既陳,八卦成列,萬象更新。
上清者,上者為下,下者為上。
……
講道結束。
看著眼前的大兄、二兄,通天不僅再次浮現出記憶深處的那段經曆。
與記憶之中一樣。
老子與元始對道的理解,依舊是無為之道和闡天之道。
那自己呢?
截天道?
有教無類麽?
然後三清分家,彼此走向對立?
“三弟。”
“何為太乙?何為大羅?”三清論道結束後,老子再次問出曾經提出過的問題。
“太乙者,五氣朝元,三花聚頂,混元一氣。”
“混元,軀殼為虛,混元為本,軀殼毀而混元不滅。”
“混元者,即為道果,乃精、氣、神三者,合道為真,統禦自身一切,乃修行之根本。”
“大羅,大曰廣,羅為無量,旨在超脫。得證大羅者,超脫一切時空,永恒逍遙,不生不滅。”
“大羅金仙,以道果為基,納萬千道法,以虛證實,化虛為實,以假證真。”
……
“納萬千道法?可笑之極。”
“父神開天辟地,大道隱匿,天道不顯,道法難尋,何談納萬千道法。”聽著通天的描述,元始起極生笑道。
“三弟,此理論雖好,卻是絕路。”
這次老子沒有反對,而是站在了元始這邊,因為元始說的實話,否則三清也不會多次論道,探尋前路。
見狀。
通天也不反駁,而是反問道:“大兄,二兄,何為道?何為法?”
“嗯?”
見通天如此問,老子與元始很是不解。道和法,三人已經論過無數次,通天應該再清楚不過。雖然不解,老子與元始還是再次講了各自對道與法的理解。
“大兄、二兄說的不錯。”
“然通天以為,道者,天地人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故,雖大道隱匿,天道不顯,但並非無跡可尋。”
“道在天地,道在萬物,道即是我,亦是你或他,你我卻非道矣。”
……
“法者,道在先,法在後,是而法為道之實也。”
看著頓悟之中的老子與元始,通天默默起身,來到草廬之外,欣賞起昆侖山的景象,父神開辟的洪荒大地。
感悟洪荒大地上的一切。
善惡。
生死。
道與法。
“不如我等三清再次論道一番?”
看著欲再次教訓通天的元始,回過神來的老子,為轉移兩者的矛盾,隨機轉移話題道。
“善。”
聽著通天的話,一旁的元始忍不住反駁道,心中對通天將太乙和大羅境界的重新劃分表示不滿。
至於太上老子,則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自己與通天都是大羅金仙圓滿,而且自己還是三清中最先化形,無論底蘊、悟性、資質、修行時間,不說遠超通天,但也不應該被通天壓製才對。
難道自己真的修行錯了?
“無論如何,三弟能突破到太乙金仙,都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太乙是太乙,大羅是大羅,二者不可同日耳語,何來算作。”
看著突然出現在眼前的上清通天,以及其身上傳來的若有若無的壓製,太清老子率先開口道:“三弟,你這是大羅金仙圓滿?”
“善。”
見老子出來打圓場,元始也不好揪著不放,而且三清論道對自己修行的突破也好事。
彼此看了眼對方後。
太清老子與玉清元始,齊齊稱善。
草廬。
論道結束的太清老子與玉清元始,正準備返回各自洞府,整理論道所得之際,便察覺到上清通天閉關之處,傳來的法則波動。
瞬間便消失在草廬,出現在上清通天閉關的洞府外,等候通天的出關。
剛剛結束閉關的上清通天。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