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西岐反叛

字數:4327   加入書籤

A+A-


    北海。
    袁福通叛變之事雖然已經過去了,但北伯候崇黑虎卻因為管理不嚴,被殷壽大大的斥責了一番。
    為了挽回殷壽的信任。
    回到領國的崇黑虎,加大了對所有下屬所有諸侯的,實施了不少較為嚴厲的措施。
    其他人或許沒有覺得什麽。
    但是北海剛剛歸附的眾諸侯卻覺得這是大商針對自己,心中再次起來反叛的心思,但是礙於大商的實力,眾人並沒有直接進行,而是將一切在暗中謀劃,聯絡更多的人。
    天下沒有不透風牆。
    崇侯虎還是得到了風聲,於是在北邊掀起了更加殘忍與瘋狂的鎮壓,使得眾人怨聲載道。
    麵對殘暴的崇侯虎,眾人隻得再次聯手反抗。
    但因為大商之前一戰,眾人的勢力銳減,在崇侯虎麵前根本堅持不了多久,經過一番商議,眾人想到了姬昌。
    於是派遣使者前往西岐,希望姬昌能夠出手阻止崇侯虎。
    西岐朝堂。
    “都說說吧,北伯候之事,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接到眾人求援的第二日,姬昌便開朝召集群臣,商議起此事。
    “侯爺,諸侯之戰歸大商管理,西岐貿然插手,恐引得大商不悅。”散宜生隨即出列,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不可。”
    “侯爺以仁義治國,諸侯求助,我西岐如果無動於衷的話,恐會有損侯爺與西岐的名聲,所以我們應該出兵。”與散宜生不同,南宮適堅持出兵。
    散宜生與南宮適說話了,其餘眾臣也紛紛出言,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與對此事的建議。
    一時間。
    針對出兵北伯候的事情,眾人陷入了無休止的爭論中,雙方誰也說不過誰,場麵陷入了僵局。
    “丞相,你如何看。”
    看著一言不發的薑子牙,姬昌製止了眾人繼續爭論下去,轉而詢問起薑子牙的意見來。
    見姬昌詢問自己,薑子牙猶豫一番後,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西岐出兵。
    雖然在道義上沒有任何問題,也能維護姬昌與西岐的名聲,但諸侯之戰,始終歸大商管理,西岐貿然出兵,必然會引得大商猜忌,甚至出兵攻伐。
    所以。
    最穩妥的方法,便暫不出兵,先派遣使者前往北伯候崇侯虎處,以西岐的名義進行調節,此外西岐在派遣使者前往大商,向殷壽求得出兵的許可。
    這樣一來。
    西岐既能保存名聲,也能不被大商猜忌乃至出兵攻伐。
    聽完薑子牙的提議,群臣在沉默片刻之後,紛紛附和,因為薑子牙的辦法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隻是派遣誰人前往北伯候府和大商卻成了問題。
    按理來說。
    薑子牙作為西岐的丞相,無論是大商還是北伯候,都是出使的不二人選,但因為薑子牙目前的身份,這兩處地方都去不得。
    最終。
    散宜生因為之前出使過大商,在大商也認識一些人,所以被姬昌派遣去了大商朝歌,麵見殷壽。
    而北伯候崇侯虎,姬昌原本打算派遣南宮適,但在伯邑考的自告奮勇下,姬昌便同意了伯邑考的請求。
    而伯邑考之所以會自告奮勇,自然與妲己脫不開關係。
    因為妲己一直以來,都在勸誡伯邑考,讓其多為西岐立一些功勞,多為姬昌分擔西岐的重任。
    西岐兵分兩路行動。
    而大商。
    在得知薑子牙叛離後,也快速行動起來,派遣誅仙軍的人前往西岐附近進行潛伏,監視著西岐的一舉一動。
    所以在散宜生人還沒有到大商,大商便知道了西岐的謀劃,並針對西岐的舉措,做出了種種應對方案。
    殷壽拒絕了散宜生的提議,不允許西岐擅自出兵,北伯候的事情由大商出麵解決。
    而北伯候那邊。
    在得到大商的傳令後,崇侯虎直接拒絕了伯邑考的提議,並直接將伯邑考驅逐出了自己的領地。
    但伯邑考在返回西岐的途中卻發生了意外,魂歸封神榜。
    雖然伯邑考的事情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向北伯候,但是在有心人的安排與布置下,還是將矛頭指向了崇侯虎。
    為了替伯邑考討回公道,西岐出兵了。
    隻是當西岐大軍抵擋北伯候領地的時候,殷壽親自率領的大軍早已在原地等候多時了。
    而北海的叛亂也因為聞仲出麵,得到了平息。
    看著不顧自己旨意,貿然出兵的姬昌,殷壽大發雷霆,直接召見姬昌對其進行了斥責,並對西岐做出了種種嚴厲的處罰。
    此刻。
    姬昌也看了出來,這一切都是殷壽針對西岐的布局,目的便是要將削弱乃至滅掉西岐。
    要麽與大商開戰?
    要麽接受大商的處罰。
    無論哪一種選擇,對西岐而言,都是不能接受的。為了保證西岐的整體利益,姬昌在群臣的建議下,選擇了與大商開戰。
    麵對西岐的公然反叛,殷壽沒有立即發兵。
    而是在聞仲等人的建議下,回到了朝歌,派遣誅仙軍的眾人,分別護送前往大商的使者,前往東伯侯等諸侯領國,命令所有諸侯出兵一同討伐西岐。
    大商的舉動,薑子牙自然明白。
    於是在回到其後,便與姬昌商議後,同樣派遣使者前往遊說各路諸侯,將對方拉攏的自己一方。
    沒有大義。
    薑子牙唯一能夠利用的便是奴隸製度改革,以利益有為由,將這些不願意放棄利益的諸侯聯合到一起。
    麵對大義與利益。
    大商的八百諸侯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與西岐接壤的,幾乎全部與西岐聯合到了一起。
    而朝歌以東的諸侯。
    殷壽絲毫沒有手軟,願意出兵的,立即帶離麾下所有的軍隊,不願意出兵的,大商雖然明麵上沒有做什麽,但是在接下來幾日,便有大妖或天災降臨,將這些諸侯與高層,全部消滅。
    麵對大商如此手段的威脅,諸侯們不得不選擇妥協。
    後方的危機處理完畢,殷壽禦駕親征,與聞仲帶領著大商全部的軍隊,浩浩蕩蕩的朝著西岐而去。
    除此之外。
    聞仲還在殷壽的指示下,羅列了西岐與大商的七宗罪,一路行軍一路向所有的百姓宣言。
    不思報恩,反叛大商。
    為泄私憤,貿然挑起諸侯之戰。
    收容叛臣,無視朝堂法度。
    識人不明,勾結妖族。
    勾結仙人,背叛人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