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三講結束,分封聖位
字數:3544 加入書籤
鴻鈞微微一笑,輕輕搖頭:“合道之舉乃順應天命,天道一全,於洪荒世界有益,亦有助於眾生修行,我意已決,爾等勿需多言。”
眾修肅然,高呼:“道祖慈悲!”
此時紫霄宮中,真正算是沒有一點收獲的,或許便隻有後土了,她雖心中感應不斷,但沒有元神,便始終是恍恍惚惚,不得其味。
倒是東王公,他本是頂尖的跟腳傳承,又有先知先覺之優勢,執掌十八品先天陰陽道蓮,參悟陰陽法則之下,比在場所有人都要領先不少,這混元大道,他算是聽懂了半數。
三講又是三千年,鴻鈞混元大道講完,他三次講道之責便算是履行完畢了。
收聲之後,他看向下方眾人,稍頓開口:“成聖之後,貧道承教化眾生之責,三次九千年講道完畢,如今便已功德圓滿,現有感天道有缺,吾便將以身合道,以補全天道,從今日起你等需體天心,修德行,且好自為之,往後大勢不出,鴻鈞不現。”
混元大道玄妙非常,晦澀難懂,紫霄宮眾修雖各自沉浸,但多數渾噩不明。位列前方的,如三清,女媧,西王母這些混元金仙的準聖大能,也都是眉頭深鎖,大多不能知其全意,更別說剩下那些大羅金仙修士。
越想鯤鵬心中的怒火越是壓抑不住,他不敢對三清等人多有怨言,便將怨恨的目光投向了紅雲,恨對方為何要起身讓座,讓他也一同失了聖位。
而此時的紅雲,也有些失魂落魄,到此,他已然明白,自己讓出一座位,意味著什麽。
這時,尚有修士不死心,再次詢問:“請問道祖,何人可得聖位?”
鴻鈞伸手,掌心中現出道韻悠然的紫色氣團,麵色平靜再發聖言:“此乃成聖之基,鴻蒙紫氣,修士元神寄托天道需得其指引,貧道早年得九道紫氣,自用一道後,還剩八道,便可賜予幾位天定聖人。”
話完,他不理滿堂火熱的眼神,直接看向下方。
“盤古大神開天,辟出洪荒大世界,無量功德,三清乃盤古元神所化,身懷開天之無上功德,可得聖位,如今洪荒仙道昌盛,吾合道之後,玄門當有領袖出,太清,玉清,上清,你三人可願為我玄門親傳?”
三清大喜,事關聖位,豈會有不願之理,直接拜倒。
“弟子願意,拜見師尊!”
鴻鈞微微點頭,伸手一點,三人座下蒲團瞬間化作三條鴻蒙紫氣,分別進入三清元神之中。
眾修皆都無比羨慕,看向三人,得紫氣後,三清道韻更盛。
鴻鈞接著又道:“女媧,你乃福德女神,天命之中未來將要作下一場大功德,亦可為貧道親傳弟子。”
女媧笑意盈然,也下拜叩謝。
鴻鈞同樣將那蒲團化開,變作紫氣飛入女媧元神。
後頭妖族帝俊等若有所思,而伏羲則是喜不自勝。
“東王公,西王母,你二人天命道侶,為男女仙之首,調理洪荒陰陽,功在無量,東王公走法則證道一途,紫氣於你無用,便賜予西王母,可為貧道關門弟子。”
東王公微笑躬身,西王母便下拜道謝,受了這第五團的鴻蒙紫氣。
而一連賜下五團紫氣之後,鴻鈞卻突然沉默了下來。
別人還好,此時剩下兩個蒲團之上,接引準提便是有些坐不住了。要說還得是準提,他直接拜伏,痛哭出聲:“我師兄弟二人一心向道,無奈西方貧瘠,機緣斷絕,望道祖慈悲,看在西方生靈淒苦份上,成全我們,賜下成聖之法!”
鴻鈞麵上,雖無喜無悲,但心中卻是稍有觸動,他欠著西方,也便是他接引和準提因果,本就等著這兩兄弟相求,此時正好賜下紫氣償還。
於是便說:“你二人雖未做下功德,但日後卻是大勢主角,也可有成聖之機,便為我記名弟子吧。”
……
這是元始關心的,也是紫霄宮眾最關心的,特別是那些已斬屍證得準聖之修,於是便都滿臉期待,用眼神往上首鴻鈞道祖身上招呼。
鴻鈞沉吟片刻,說道:“天命之下,自貧道後,洪荒當有七位聖人誕生。”
元始麵露狂喜之色,其他眾修卻是大驚失色,紛紛看向前方,此時他們總算明白,前頭那七座蒲團位的意義,竟然是代表了七座聖位。
先前欠下因果實在太大,此番以身合道,便是償還,實屬無奈。
“此次所講混元之道,爾等可有不明之處?便可問來。”
鴻鈞也未再多言合道之事。
接著還是三清開口詢問,不過非是太清,而是玉清元始天尊。
“敢問道祖,洪荒聖人,可有定數?”
東王公暗自思量,心想這鴻鈞道祖果然還是要走上合道之路,當年西方大戰,大地破損,靈脈凋零,雖有他和鎮元子盡力護脈,但依然是杯水車薪,鴻鈞雖以功德補之,但依然不夠。
眾修聽罷,皆大驚失色,忍不住齊聲說道:“我等還想聆聽聖人教誨,請道祖三思。”
先前道祖定下座位時,眾人雖多有猜測,覺得這蒲團不凡,乃是機緣,但卻絲毫沒料到它竟關係到聖位,頓時都露出無比懊惱之色。
其中最為絕望的,便是鯤鵬了,那聖人之位一度已被自己坐下,卻生生被逼了下去,此時當初相逼之人,三清,接引,準提,定然已是天命聖人,而他,失了聖位不說,還隻得寄身於妖族。
至於其他人,三清乃是盤古元神所化,甚是高貴,繼承盤古遺誌氣運,此番也能領悟三四成左右,且三人皆走三屍之法,便正是鴻鈞所講,自都是大有收獲。
另外如女媧,西王母,接引等,都是驚才絕豔,問道資質頂尖之輩,能聽懂三成上下,也就僅比三清等稍遜一些而已。
鴻鈞雖大多是宣講自己所創三屍證道之法,所涉法則一道不多,但殊途同歸,證道混元的目標相同,便就有可借鑒之處。
是以大道顯化之下,東王公雖未完全明了,但也是聽得津津有味,心得頗深。
剩下像是鎮元子,冥河,紅雲,帝俊等準聖大能,也各有自身領悟,而其餘除了東王公之外的大羅金仙等,便是雲裏霧裏,不明真意。
不過大道入耳,便就深植元神,並不會消散,就算此時無法聽懂,隨著問道深入,也會慢慢有所領悟。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