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回家

字數:5483   加入書籤

A+A-




    朱由檢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天已然大亮。
    身上蓋著被子,衣服卻沒有脫。
    他起身揉了揉發脹的腦袋,推開門走了出去。
    外麵站了一個總旗的勇衛營士兵,看樣子一夜沒睡。
    朱由檢擺了擺手讓他們回去休息,自己則信步往外走去。
    此時已日上三竿,一出門就看到了滿臉堆笑的貴英恰。
    “你來幹嘛?”
    “曹總兵,大汗讓我來換物資。”
    “馬帶來了嗎?”
    “帶來了。”
    “看看去。”
    在貴英恰的指引下來到城外,看到了他帶來的馬。
    清一水的烏珠穆沁馬,這種馬是體型結構好,體格較大,最適合做騎兵的戰馬。
    沒想到虎墩兔如此大方,舍得用這麽好的馬換東西。
    “這裏有多少?”
    “四千匹。”
    “要糧食還是鐵鍋?”
    “我們大汗讓問一下,能不能,多換一點。畢竟一個鐵鍋換一匹馬也太、也太”
    貴英恰支支吾吾地說。
    太坑了是吧?
    坑的就是你們,等過一陣你們緩過勁兒來,想坑都坑不到了。
    “你們的馬不錯,一匹馬可以多給三鬥糧食。”
    “哎!曹總兵真乃俠義心腸,我替插漢謝過曹總兵。”
    貴英恰一臉感激,眼裏都是小星星。其實給這麽好的馬倒不是虎墩兔大方,而是他實在沒有別的馬了啊。
    “對了,你們部落是不是每家每戶都養羊?”
    “是的,曹總兵,家家戶戶都養。羊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羊奶、羊肉、羊皮,都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回去跟你們大汗說,以後讓牧民多養點羊,剪下來的羊毛伱們統一收起來,到時候可以拿來換物資。”
    “曹總兵此話當真?”貴英恰驚喜地問道。
    “當真,我們偉大而又仁慈的皇帝陛下已經同意了。”
    “那太好了。我這就把消息告訴大汗!”他們養的綿羊每年都要剪兩次毛,許多牧民都想把羊毛換成其他生活物資,但苦於沒有渠道。這下好了。
    貴英恰帶著東西誌得意滿的走了,來的時候帶的四千匹馬換走了兩千個鐵鍋和兩千六百旦糧食。超額完成任務,這回大舅哥不會再揍自己了。
    這個年輕的曹總兵還真是個實在人,能處!
    從此之後,插漢部多了一個厚道仁義曹總兵的傳說。
    貴英恰走後,朱由檢又去看了看傷員。
    也許是治療得當,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發燒。這是個好現象,說明傷口沒有感染。
    之後的幾天,過的很平靜。黃台吉退回去後,虎墩兔又接著北上了。
    他打算繼續收攏各部,休養生息,臥薪嚐膽,完成蒙古一統大業!
    而朱由檢決定啟程回京。
    傷員們的傷勢都恢複的很好,他讓人找來馬車,讓傷員躺在上麵。帶著一萬多勇衛營戰士,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此時已是十月中旬,天氣微涼,秋高氣爽。
    加之眾人凱旋而歸、思鄉心切,步履是又輕又快。到達京城的時間足足比計劃中提前了一整天。
    十月二十八
    德勝門外三十裏
    滿朝文武早就得到了皇帝即將到達的消息,已經在此等了近兩個時辰了。
    “消息準不準啊,在這等了一上午了,連個影兒都沒見。”
    “誰知道呢,別發牢騷了。這段時間番子抓的人還少嗎?”
    “唉”
    “來了!”不知誰喊了一句,正悄悄嘀咕的眾臣紛紛踮起了腳尖朝遠處看去。
    果然見到一隊黑甲騎士從道路盡頭走來。
    一眾文武紛紛往前迎去。
    “各位大人可是前來迎接陛下回宮的?”在前方開路的一名總旗下馬行了個軍禮,朗聲問道。
    “是的,敢問陛下可在軍中?”說話的是內閣首輔範景文,麵對凱旋的士兵,他很客氣。
    “朕在此。”已經看到前麵動靜的朱由檢直接打馬越眾而出,來到了群臣麵前。
    眾人看到一身戎裝的朱由檢,趕忙跪在地上,齊聲大喊:
    “臣等參見陛下!恭迎陛下回朝!”
    朱由檢靜靜地等眾人行完禮,高聲道:
    “眾卿辛苦了,都起來吧!”
    “謝陛下!”
    料想此處也不是說話的地方,朱由檢擺了擺手。
    “先回城吧。”
    說罷登上了王承恩準備的禦輦,朝皇城駛去。
    躺在寬大的車廂內,朱由檢伸了個懶腰。
    “坐車還是比騎馬舒服啊。”
    “萬歲這一路定然十分辛苦吧,奴婢瞧著萬歲都清減了許多。”車廂一角,被朱由檢命令同乘的王晨恩正心疼地看著他的主子。
    “無礙,出去轉轉也好。”朱由檢喝了一口茶,輕聲道。
    雖然是去出征,但他一直秉持著能苟就苟的策略,不安全的地方從來不去,畢竟建奴那麽殘忍,自己要是被抓了估計連留學的機會都沒有。
    回來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和建奴作戰的問題。
    建奴的戰鬥力確實很強,裝備精良的勇衛營對上他們都傷亡這麽大。那些軍紀廢弛的邊軍們若是碰到了,結果可想而知。
    誠然勇衛營的軍士作戰勇猛,戰鬥力強悍。但起到決勝作用的還是火器。
    軍隊改革、鋼鐵製造、火器發展、整頓吏治他發現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近來朝中可有什麽大事發生?”發了會兒呆,朱由檢對王承恩問道。
    “稟萬歲,沒有什麽大事發生。倒是陛下剛出征那會兒,有些嚼舌頭根子的,已經被田大人抓起來了。”
    “哦?說了些什麽?”朱由檢有些好奇。
    “這”
    “說吧,無妨。”
    “說陛下有英宗之姿。”
    噗!
    朱由檢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他媽的,這是咒我回不來啊!
    “有多少人?”
    “四五十,大多有功名在身。”
    “讓田爾耕把人放了吧。革除功名,驅逐出京,永不錄用。”
    “是!”
    朱由檢一進宮就來到了坤寧宮,見到了早已翹首等待的周玉鳳。
    周玉鳳一看到朱由檢,豆大的淚珠奪眶而出。正要行禮,被朱由檢扶住,輕輕攬入懷中。
    “讓梓童擔憂了,朕這不是好好的嗎?”
    “萬歲沒事就好。”
    朱由檢又看了看她微微隆起的腹部。
    “朕給你的葉酸片每日吃了沒有?”
    “吃著呢,每日都吃。”
    兩人又溫存了一會兒,朱由檢便去了弘德殿,召見了內閣五位大臣。
    “朕不在的這段時間,勞煩諸位閣臣了。”
    “為陛下分憂,是我等的榮幸。”範景文說道,其他幾人紛紛應聲附和。萬全右衛關外一戰大獲全勝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京師,沒有人能想到陛下搗鼓出來的一萬多士兵能出關打敗建奴的八旗兵。還是在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
    往日輕視的各種言論在消散,勇衛營一戰成名。大明萬民骨子裏的熱血依舊未涼,這依然是一個渴望英雄,崇尚英雄的時代。這一點,從勇衛營進城後的百姓的歡慶便看的出來。
    “陛下,臣有一事相求。”說著範景文跪了下來。
    朱由檢大手一揮。
    “不必說了,朕知道的定然是書生被抓之事。朕已經下令革除功名,逐出京城了。”
    “陛下!這些書生十年寒窗苦讀,這請陛下開恩啊!”
    “朕難道還要把他們請回來不成?”
    朱由檢皺了皺眉頭。
    幾人聽出朱由檢話中的不快,紛紛跪地不語。
    朕認可言論自由,但朕可不能保證你們言論之後依然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