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阿敏三打朝鮮

字數:5620   加入書籤

A+A-




    年前劉香被朝廷招安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鄭芝龍那兒,他有些著急。
    陛下這是什麽意思?
    想了半天也沒想到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引起了陛下的不滿。
    若是劉香也有了私掠證,那東南沿海的生意豈不是兩個人分?以自己跟劉香的關係,肯定避免不了衝突。難道陛下用的是驅狼吞虎之計,想幹掉自己?
    很快,另一個消息安定了他的心。
    劉香過完年搬家了,據說是陛下命令搬到鬆江。
    鄭芝龍聽到消息大喜。
    看來陛下心裏還是最重視我的。
    人就是這樣,有些東西若是沒經曆過就沒有。可一旦嚐到甜頭,想讓他割舍就會變得很艱難。鄭芝龍就是這樣,自從他拿了這個私掠證以來,混的可謂是風聲水起。他占據了大義,一切劫掠行為都有了底氣。搶回來的商品再經由環球商貿不斷消化,讓他賺的是盆滿缽滿。
    劉香搬走後,他迅速整合力量占領了劉香的底盤,勢力範圍徹底大了起來。
    年後他又接到了朱由檢的聖旨,讓他招募兩千造船工匠,送往京城。鄭芝龍看著剛從日本接回來的鄭森,一個主意湧上心頭。
    “鄭森!來來~”
    “怎麽了爹爹?”
    “爹準備送你去京城讀書。”
    “京城?遠嗎?”
    “遠。”
    “那我不去!”
    “不去不行!”
    “達咩!”
    “小兔崽子,不準你再說倭話!”
    鄭芝龍一巴掌抽在鄭森的頭上,打得他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最終七歲的鄭森還是跟著造船工匠一起被送到了京城。
    陛下,我可是你的學生家長啊。你要對我好一點!
    朱由檢把鄭芝龍的心思猜了個不離十,安排鄭森進了軍校。兩千造船工匠則送到了天津。他準備在那裏建一個造船廠,籌備自己的海軍。
    剛安排好這些,宦官通報宮外王徵求見。
    “什麽,你不幹了?”
    “是的,陛下。臣近日感覺力不從心,恐難再勝任工部右侍郎一職。”
    朱由檢看了看滿麵紅光、說話中氣十足的王徵,這也不像力不從心的樣子啊?
    “到底有何原因,你我君臣之間不必遮遮掩掩。可是遇到了什麽難處?”
    王徵看著陛下誠懇樣子,心裏一陣感動。
    “陛下,實不相瞞。自從火車通車以來,猛的閑了下來,反而覺得有些不適應。整日心神不寧,導致公事中多有錯漏。所以懇求陛下恩準臣不再擔任工部右侍郎一職,潛心研究學術。”
    朱由檢聽明白了。這老頭一定是紅午喝多了,膨脹了啊!都找不到人生目標了!
    行,咱專治沒有目標。
    “那火車製造怎麽辦?後期維護怎麽辦?”
    “這兩年臣帶出了幾個學徒,眼下都已出師。可以勝任這些工作!”
    “王卿,不是朕不想放你走,實在是你的擔子實在太重。你看看這個。”朱由檢掏出來一個蒸汽輪船模型遞給了王徵。
    “這是船?可是怎麽沒有帆?”
    “對!這是蒸汽輪船!蒸汽機妙用無窮,想象一下,既然能放到火車上,為什麽不能放到船上?若是船上能想辦法裝上蒸汽機,是不是就能像火車一樣,不需要人力畜力也能航行了?眼下朕剛好打算在天津衛建一座造船廠,你幹脆過去和造船廠的工匠研究這些蒸汽輪船吧。工部右侍郎的職位朕許你不再擔任,俸祿照發。你看如何?”
    “臣!謝陛下!”聽完朱由檢的話,王徵激動地跪了下來謝恩。
    蒸汽輪船!
    他新的人生方向找到了。
    王徵走了,回去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就跑去了天津。
    人就是這樣,一旦找到人生目標,就會變得激情四射,活力滿滿。反之則變得得過且過。
    有的人會在順境中喪失鬥誌。
    有的人會在逆境中尋找突破。
    黃台吉現在就在逆境中尋找突破,去年的大敗,無論是對他亦或是整個女真部的打擊都非常大。但他沒有被擊倒。
    他一麵積極與蒙古諸部聯姻,鞏固關係。一麵命人去和阿敏談判,讓阿敏重回他的麾下。
    前者略有效果,後者收效甚微。
    不過他沒有放棄,隔三差五派人給阿敏送些珍玩,希望能讓他回心轉意。
    為了解決兵力稀少的問題,他又派人挨家挨戶查探,隻要是家中有十四歲以上男丁者,全部帶走參軍。就這樣,勉強聚起了近兩萬人馬。加上之前的殘部,他的正鑲兩黃旗,眼下兵力最多。大汗的位置暫時無虞。
    “還是沒有見你嗎?”
    前段時間派去遊說阿敏的使者回來了,帶來的消息讓黃台吉感到失望。阿敏不光帶走了一萬精銳八旗兵,後來陸陸續續又有兩三萬女真人投奔了他。黃台吉悔得腸子都青了,好好的打他幹嘛。
    此時的阿敏正在義州逍遙快活,黃台吉?
    算個屁!
    他雖然占領的是朝鮮的領土,實際上鴨綠江以西到鳳凰城附近的大片領地的都是他的勢力範圍。手裏一萬多八旗精銳,基本上沒人敢惹。
    這樣的土皇帝當著,還回沉陽給黃台吉當小弟?他腦袋進水了也不會回去。
    端午節剛過,他又率領麾下八旗兵進攻了朝鮮。
    這次他學聰明了,安州北側有一條江,叫青川江。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導致安州易守難攻。
    這一次,他避開了安州,順著清川江一直往上走,直到來到上遊防守鬆懈的地方,悄悄渡過了清川江。
    接下來的問題就簡單多了。
    阿敏率領的八旗兵銳不可當,連戰連勝。
    平壤、黃州、平山,逐個淪陷。
    眼看漢城北邊的開城及及可危,李倧派出了求和的使者。他實在是被打怕了,想著建奴無非是想要寫錢糧。
    番茄
    但這一次,阿敏卻不提要求,拒絕和談!
    無奈之下,李倧隻好派出了最精銳的士兵,在開城對阿敏部進行了阻擊。
    李曙。
    以及兩萬上次沒打成仗的總戎軍。
    李曙對此戰極有信心,這次,一定能守住。
    因為兩萬軍隊裏有五千人裝備了前些日子從日本購買的鳥槍,極其先進。相信這次一定能把建奴打出屎來。
    當李曙到達開城的時候,阿敏已經率軍渡過了臨津江,正在城外駐紮。
    李曙站在城頭看了一下敵方的陣營,皺了皺眉頭。
    盾車,雲梯,攻城槌,對方攜帶了大量的攻城器械。看樣子是非要拿下開城不可了?
    可他們圖什麽!?
    城中兩萬多守軍,他隻有八千。攻的進來?
    午飯後,隨著阿敏的一聲令下,對開城發起了進攻!
    依然是建奴攻城的老一套,盾車在前,步兵在中,弓兵在後。
    但很實用。
    站在城牆上拋射的弓箭完全不起作用,反而有些士兵被建奴的強弓射中,掉下城頭。李曙見狀立刻下令停止進攻,待八旗兵來到城牆下後才下令讓士兵用早先準備好的大石頭朝下砸去。
    事實證明,守城的一方總是占些優勢的。
    八旗兵嚐試了一番,毫無寸功,便丟下幾百具屍體退了下去。
    一直到夜幕降臨,建奴都沒有再發起進攻。
    第二日,
    依然是午飯後,建奴再次發起了進攻。
    又是幾百人的傷亡。
    李曙悄悄鬆了口氣,看來守住城池完全沒有問題了。旋即又疑惑起來,建奴到底想要幹嘛?難不成想引自己出城?仔細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想通了之後李曙暗笑,沒了黃台吉的建奴真的是不足為慮啊,如此淺顯的伎倆,本將軍豈能看不出?
    第三日,
    建奴又來了。
    依然是盾車在前,弓兵在後。城牆上的士兵已經懶得再放箭了,等到建奴靠近的時候把石頭扔下去就行了。
    “將軍,這次建奴為什麽出動了騎兵?”
    “不知道。”李曙皺緊了眉頭。
    攻城用騎兵,沒聽說過啊?
    建奴騎兵的速度很慢,基本與步兵持平。隨著建奴慢慢靠近,李曙的內心莫名有一絲季動。總覺著有什麽地方不太對勁。
    突然,三千建奴騎兵呼喝一聲,驟然加快了速度。
    城門!
    “不好!快去城門看看!”
    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