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鋼鐵集團

字數:5816   加入書籤

A+A-




    遼東被收複的消息再次轟動了全國。
    無論怎麽說,這當然是值得普天同慶的好事兒。
    但在有些人眼裏卻根本不算什麽。
    為什麽?
    從陛下繼位以來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收複遼東?
    很難嗎?
    不是早晚的事兒嗎?
    不信?
    你看看那一條條水泥路。
    你看看京城到天津一天多少趟的大火車。
    你看看那新式煉鋼廠。
    更不用說戰場上那些新式武器了。
    這些玩意兒你們之前見過麽?沒有吧。我們也沒有。都是皇帝陛下搗鼓出來的。
    但他們偉大的陛下此時正在發愁。
    遼東是打回來了,可另一個問題出現了。
    沒人啊,原來遼東幾百萬人死的死逃的逃。
    大片土地拋荒,導致現在空有大片土地,無人種植。
    朱由檢想到這就氣得不行,狗日的努爾哈赤,虧你死的早。
    “王伴伴,召幾位閣臣來見我。”
    “是!”
    王承恩見他心情不好,小心翼翼地答應著走了出去。
    不久後,五位閣臣悉數到場。
    “諸位卿,想必遼東收複之事,都已經知道了吧?”
    “臣昨日聽說了此事,激動的一夜沒睡。陛下雄才偉略,禦極不過四載,已盡複遼東土地!臣為陛下賀!為大明百姓賀!”
    朱由檢話音剛落,範景文就開始大唱讚歌,言辭懇切,聲音洪亮。
    其他幾人見狀也不甘示弱,紛紛對著朱由檢狂拍。
    朱由檢皇帝當了幾年,對這些也免疫力。靜靜地聽他們發揮完才輕聲說道:
    “說完了?說完了說正事兒。眼下遼東雖然已經全境收複,但接下來該如何治理是個大問題。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遼東人口少。都說說吧,接下來該怎麽辦?”
    幾人聞言陷入了沉思。
    武英殿大學士路振飛率先說道:
    “以臣拙見,努爾哈赤攻占遼東之後,對遼東百姓大肆屠戮,導致遼東百姓逃離者甚多。眼下可以在各地廣貼告示,鼓勵原住民返回遼東,由官府統一發放土地、耕牛以及耕種器具。想必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見白,你說的輕巧!發地還好說,整片整片都在那空著呢。可這耕牛從哪來?耕種工具從哪來?銀子從哪來?依我看,此法行不通。除非陛下有銀子。”路振飛的話剛說完,畢自嚴就接下了話茬兒,說著說著,朱由檢覺得不對了。
    怎麽衝著我來了?我他媽有沒有錢你還不知道?
    “眼下戶部能擠出些銀子麽?”
    “稟陛下,恐怕很難。”
    得,白問!
    這個畢老寇,吃定了我內帑有銀子了。
    “路卿的想法不錯,可以推廣。但朕覺得恐怕短時間難以有什麽顯著的效果。還有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若是免稅呢?”範景文試探地說道。
    “免稅也行,範卿認為免多久合適?”
    “至少三年。”
    “那就這麽辦。另外朕準備把遼東單獨劃出來,設立遼寧布政司。擢升倪元路為遼寧巡撫、朱可貞為遼寧總兵。你們有沒有什麽意見?”
    幾人悶頭不語,各懷心思。
    為什麽你每次都是做好決定了再通知我們,還要做出一副和我們商量的意思?我們敢反駁?
    朱可貞還好說,軍校一期學員,陛下的學生。能被火速提拔不稀奇。
    可這倪元路年紀輕輕,什麽時候就闖入了陛下的眼裏了?
    “臣沒意見。”範景文開口回答道。
    “臣也沒意見。”
    這個時候還說啥。但接下來朱由檢的一句話又讓他們小心思活泛起來。
    “遼寧百廢待興,各級官員都需任命。你們幾個回去想想,有勘用的人才,都呈上來吧。”
    “是!陛下!”
    打不打一巴掌,都要不時的給點棗吃。不然既要求清正廉潔,又要求有治國之才。你發的那點俸祿,人家很難給你辦事兒啊。
    幾人喜氣洋洋地出了乾清宮。陛下的意思很明確。讓他們舉薦人才。
    那人才可太多了。
    舉薦誰?
    誰還沒有個親戚朋友,同窗同鄉啊。
    朝廷設立遼寧布政司的消息再次引起了朝堂上的震動,對許多人來說,這代表著機會。做官的機會。
    一時間,一些心思活絡的人開始走動起來。幾位內閣大臣的門檻更是差點被踏破了。
    朱由檢自然是接到了關於此事的匯報,不過他沒有理會。
    人之常情嘛。
    幹好幹不好再說。
    他正在召見倪元路。
    倪元路三十有六,看起來保養不錯,很年輕。
    嚴格說起來,他和朱由檢也是吊友,隻不過李自成攻破京城的時候他上吊的地方離得遠一些而已。
    所以這是個忠誠的人。
    這也是朱由檢打算用他的首要原因。
    其實關於遼寧巡撫的第一人選,他首先想到的是孫承宗。這是一個很有威望的人,雖然打仗不太行,但搞基建是一把好手。
    但他身上的東林印記實在是太明顯,加之遼東的將領多多少少跟他有些牽連。
    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還是不要給自己找麻煩為好。
    倪元路有些忐忑地垂手站在朱由檢麵前,他其實不知道陛下為何突然召見自己。貌似自己也沒有幹出什麽出格的事兒啊?
    “朕打算設立遼寧布政司一事,倪卿聽說了嗎?”
    “稟陛下,臣略有耳聞。”
    “朕打算任命你為遼寧巡撫。替朕管理這個新設立的省。”
    倪元路一聽,都有些懵了。
    怎麽就搖身一變成了封疆大吏了?
    “臣惶恐,臣何德何能,怎能擔得如此大任!”
    “不必自謙,我說行就行,不行也行。”朱由檢擺了擺手製止了倪元路的謙虛。“不過這巡撫可不是那麽好幹的,眼下遼東人煙稀少,朕與幾位閣臣商議了,打算從各地招募農夫。到時你的首要任務就是移民的安置問題。你對此事可有什麽不同的見解?”
    聽到朱由檢的問題,倪元路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他低頭思索了一會兒,抬頭朗聲說道:
    “陛下,眼下遼寧初設,恐怕招募的效果不會太好。原因有二:
    一,建奴已經在遼寧為禍了幾十年,百姓心中對他們早已心生恐懼,恐怕不敢遷移過去。
    二,遼寧苦寒,加上這幾年天氣異常寒冷,恐怕也會成為百姓不願遷移的一個重要願意。”
    倪元路說的很有道理,朱由檢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此事朕也考慮到了,但眼下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倪卿的擔子很重,無論能遷過去多少人,隻要能過上好生活,就會有源源不斷地人願意遷過去。朕還有些別的安排,倪卿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跟朕說,朕會全力支持。接下來,你我君臣協力,一定要把遼寧搞好。恢複昔日的繁華!”
    “是!臣定當竭盡全力。”
    “除此之外,朕打算在遼寧推行新政。”
    君臣二人又討論了些治理遼寧的細節,朱由檢便讓他離開了。
    倪元路走後,朱由檢叫來了方正化。
    “最近報紙辦的怎麽樣?”
    “回萬歲,一切都好。”
    朱由檢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報紙的差事,你找個人交出去吧!”
    “奴婢萬死,辜負陛下聖恩。”朱由檢的話剛錄落音,方正化就跪了下來,叩首嗚咽道。
    “想什麽呢!?眼下又更重要的差事交於你去做!”
    方正化隨即又轉憂為喜,再次叩首道:
    “能為陛下分憂,奴婢願意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不用你去死。朕新設立了一個遼寧布政司,打算在遼寧建立鋼鐵廠,此時朕打算交由你負責。你先別急著磕頭!此事非同小可,若是做不好,朕要你的腦袋!”
    朱由檢製止了方正化,聲音有些嚴肅起來。
    此事確實非同小可,他打算成立鞍本鋼鐵集團。
    鞍本鋼鐵基地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未來要搞基建,鋼鐵產能必須要跟得上。
    而鞍山、本溪一帶有近百億噸的鐵礦儲備。
    而且遼寧不光有鐵礦,還有煤礦。
    有鐵有煤,就能煉鋼。
    挖礦需要人,挖煤需要人,煉鋼需要人。
    所以還得招人。